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拼音版?经典24节气歌 七言节气诗 百子节气歌

本文目录

  •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拼音版
  • 经典24节气歌 七言节气诗 百子节气歌
  •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什么意思
  •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出自哪里
  •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后两句是什么
  • 《立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拼音版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拼音版如下:

lì dōng qián yī rì shuāng duì jú yǒu gǎn.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zuó yè qīng shuāng lěng xù chóu, fēn fēn hóng yè mǎn jiē tóu.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yuán lín jǐn sǎo xī fēng qù, wéi yǒu huáng huā bù fù qiū.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译文:

昨天夜里落下寒霜,盖着棉被也觉得寒冷,今天早上推开门,发现红叶落满了台阶。

西风刮过,园内的草木全部凋零,只有金菊不畏寒霜,傲然绽放,没有辜负深秋时光。

摘要: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是宋朝诗人钱时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了立冬霜过天气变冷,满树的红叶落了一地,后两句描写园内西风刮过,只有黄色的菊花依旧盛开。立冬日前夕,冷风次来,万物凋落,冬季景象初现。

只有菊花尚未落尽,留下一抹最后的秋意。该诗赞美了世事变迁中矢志不渝的品格,表达了作者立冬时节菊花在霜过之后依旧傲然盛开的赞叹之情。

经典24节气歌 七言节气诗 百子节气歌

24节气歌

一、经典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

二、其他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风格各异的《节气歌》。

1、七言节气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表征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鸟来全。

忙种开了产,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店, 处暑动刀廉。

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养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河碴上。

大雪地封严, 冬至不航船。

小寒近腊月, 大寒整一年。

3、百子节气歌

在巴蜀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和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去躲帐主子。

4、明清节气词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这首弹词可谓匠心独运,不仅文词典雅,巧嵌节气、戏名,而且与当时物候丝丝入扣,浑然一体,闻者无不叫绝。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误,

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

小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义侠同耘夏至田。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江亭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烂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5、北方数九节气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6、南方数九节气歌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衲担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什么意思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

出自:《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 〔宋代〕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翻译: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扩展资料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是宋朝诗人钱时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立冬霜过天气变冷,早晨起床看到满树的红叶在院中落了一地;后两句描写园内西风刮过,只有黄色的菊花依旧盛开。

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立冬时节菊花在霜过之后依旧傲然盛开的赞叹之情。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出自哪里

出自左河水的节气诗.《立冬》

《立冬》是一首描写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中的天气、气候、物候及农业生产活动情形的七言绝句诗。该诗采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中华大地在立冬时节里,大地西北风往复南下带来的降温天气, 使万木叶黄叶落,一片凋零的景象,同时,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广大农村到处呈现出农产品的晒藏 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情景   。

作品原文

立冬

(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面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作品描写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立冬节气里,西北风往复南下所带来的降温天气, 使万木凋零,落叶纷飞。江南地区的农村在抓紧进行农作物的收割、晒藏及人们进行水利及农田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情景。

“北风往复几寒凉”,是指在我国当时间进入立冬节气的时候,全国的冬季从此开始。此时,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高空西北风开始时来时去,往而复来,使大地的气候时寒时凉,特别是这时北方地区的大地开始封冻。

“疏木摇空半绿黄”,指在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树木开始凋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风霜后,绿色的树叶在不断变黄的过程中,一眼望去颜色有绿有黄,半绿半黄,通过慢慢坠落,使树木明显稀疏了起来。特别是我国北方已经黄叶落尽,林木稀疏之状更为明显。每当北风吹来,树梢在空中摇曳,姿态万千。

“四面修堤防旱涝”,指立冬节气里我国的农作物收割已基本完成,在全国各地的沃野,看见四面八方的农民们不失时机地开始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情景。 他们忙于维修和加固用于防洪的堤坝,疏通各类水道,建设水库,以备来年抗旱与防涝,确保农业的增产增收。

“万家晒物备收藏”。指此时我国城乡千家万户的居民们,紧紧抓住冬季难得的阳光进行晾晒粮、豆、棉花等农产品及衣物等物品, 收藏过冬,以备今冬明春或更远的时候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冬(左河水的节气诗)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后两句是什么

后两句是:又是一年寒岁至, 更深月落满河星。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未知。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已急不可待地粉墨登场了。古人作诗,最喜秋季,当萧瑟的秋风卷起满天黄沙,当南归的大雁揉碎天边艳阳,诗意绵绵不绝。

其他描写立冬的古诗:

1.左河水《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冬季第1个节气情形的七言绝句诗。该诗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短短四句的28字,描写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立冬节气里,西北风往复南下所带来的降温天气, 使万木凋零,落叶纷飞。江南地区的农村在抓紧进行农作物的收割、收藏及人们进行水利及农田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情景。

“北风往复几寒凉”,是指在我国当时间进入立冬节气的时候,全国的冬季从此开始。此时,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高空西北风开始时来时去,往而复来,使大地的气候时寒时凉,特别是这时北方地区的大地开始封冻。

“疏木摇空半绿黄”,指在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树木开始凋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风霜后,绿色的树叶在不断变黄的过程中,一眼望去颜色有绿有黄,半绿半黄,通过慢慢坠落,使树木明显稀疏了起来。特别是我国北方已经黄叶落尽,林木稀疏之状更为明显。每当北风吹来,树梢在空中摇曳,姿态万千。

“四野修堤防旱涝”,指立冬节气里我国的农作物收割已基本完成,全国各地的农民们在四面八方的沃野不失时机地开始了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 他们忙于维修和加固用于防洪的堤坝,疏通各类水道,建设水库,以备来年抗旱与防涝,以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万家晒物备收藏”。指此时我国在城乡千家万户的居民们,紧紧抓住冬季难得的阳光进行晾晒粮、豆、棉花等农产品及秋夏衣物等物品, 准备收藏过冬,以作今冬明春或更远的时候使用。

2.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赏析: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扩展资料:

立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指西北为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在古代社会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季节,古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立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立冬,是一首描写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情形的七言绝句诗,作者左河水。该诗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短短四句的28字,描写了中国在立冬节气里,西北风往复南下带来的降温天气, 使万木凋零落叶。江南地区的农村在抓紧进行农作物的收割、收藏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情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