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阿拉丁神灯的传说

本文目录

  • 神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阿拉丁神灯的传说
  • 德罗巴感情经历
  • 阿拉丁 和神灯的故事

神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是阿拉丁
故事叙述一名贫穷的年轻混混,名叫阿拉丁。他住在中国西部,后来受一名来自马格里布的魔法师之邀(他冒充为阿拉丁的叔叔),前往一个设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只神奇的油灯。魔法师正要进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时候,阿拉丁发现他被困在洞穴里。幸运的是,阿拉丁还留着魔法师借给他的一只魔戒指。阿拉丁绝望地摩擦双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发出一个精灵。这个精灵还带他返家,而阿拉丁则带回了油灯。正当他母亲要清理油灯的时候,突然间油灯迸发出一个威力更强大的精灵,随时等待主人的使唤。在精灵的帮助下,阿拉丁变得有钱有势,还娶了公主巴德罗巴朵尔。精灵更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宫还要壮丽。
后来魔法师回到了阿拉丁所居住的城市,并且以诈术骗走了巴德罗巴朵尔的神灯。当时她没留意到那盏特别的油灯,交给了那个魔术师,以“旧灯换新灯”。魔术师命令精灵把阿拉丁的宫殿搬到马格里布。还好阿拉丁还保有那只魔戒指,因此还有威力较小的精灵可供使唤。虽然戒指精灵无法直接破解神灯精灵的法力,但他还是能够将阿拉丁带往马格里布,帮助他救回妻子并击败了魔法师。

阿拉丁神灯的传说

故事概要

故事叙述一名贫穷的年轻混混,名叫阿拉丁。他住在中国,后来受一名来自马格里布的魔法师之邀(他冒充为阿拉丁的叔叔),前往一个设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个神奇的油灯。魔法师正要进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时候,阿拉丁发现他被困在洞穴里。

幸运的是,阿拉丁还留着魔法师借给他的一个魔戒指。阿拉丁绝望地摩擦双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发出一个精灵。这个精灵还带他返家,而阿拉丁则带回了油灯。

正当他母亲要清理油灯的时候,突然间油灯迸发出一个威力更强大的精灵,随时等待主人的使唤。

在精灵的帮助下,阿拉丁变得有钱有势,最后还娶了公主巴德罗巴朵尔(Badroulbadour)。精灵还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宫还要壮丽。

后来魔法师回到了中国,并且以诈术骗走了神灯。当时公主没留意到那盏特别的油灯,以“旧灯换新灯”交给了那个魔术师。

魔术师命令精灵把阿拉丁的宫殿搬到马格里布。还好阿拉丁还保有那个魔戒指,因此还有威力较小的精灵可供使唤。虽然戒指精灵无法直接破解神灯精灵的法力,但他还是能够将阿拉丁带往马格里布,帮助他救回妻子并击败了魔法师。

扩展资料:

故事来源与背景

19世纪的英国哑剧卡通〈新皇冠换旧皇冠〉(New Crowns for Old),取材自阿拉丁的故事。(饰演阿班那札的本杰明·迪斯雷利,他正在将代表印度王权的皇冠献给维多利亚女王,以换取旧有的皇冠)

阿拉丁的故事是法国翻译家安托万·加朗编入《一千零一夜》一书的。有一名来自叙利亚阿勒颇的阿拉伯说书者说了阿拉丁的故事,加朗在聆听之后加以吸收润色。

加朗的日记(1709年3月25日)记录他遇见了名叫犹合那·狄亚卜(Hanna,汉那)的马龙派信徒,由知名法国旅行家保罗·卢卡斯从阿勒颇介绍至巴黎。加朗的日记还说,他的“阿拉丁”译本在1709–10期间完成,编排于《一千零一夜》第九和第十册,并于1710年出版。

约翰·佩恩所作的《阿拉丁和神奇神灯及其他故事》于1901年在伦敦出版,详细说明了加朗和他称为汉那的人的接触,又提到了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典藏着两份“阿拉丁”故事的阿拉伯语手稿(其中还有两个另外“插入”的故事)。

其中一份手稿是18世纪晚期来自叙利亚的杂乱手稿。更有趣的是,另一份手稿为东方学者阿尔芒·皮埃尔·柯欣所拥有,那是1703年完成于巴格达的手稿。19世纪末法国国家图书馆购买了此份手稿。

虽然阿拉丁实际上是中东的故事,但故事角色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中国人。故事里所谓的“中国”是一个伊斯兰国度,大部分的人都是穆斯林,其中甚至还有一名向阿拉丁购买器皿的犹太商人(他还敲诈了阿拉丁),然而没有提到过佛教徒或者儒士。

每个人在这个国度里都拥有阿拉伯名字,其统治者更像波斯王而不是中国皇帝。这个国家是虚构的,路途遥远,位于远东。但这个国家和“真正的”或历史上的中国并没有太大关系。

这种故事背景在童话当中是很常见的——突显了故事不至于过于写实而失去意境,或者只是一种匠心独运的编排技巧。

故事创作者并不知道美洲的存在,因此阿拉丁的“中国”代表的是“极东之地”,而魔法师的故乡摩洛哥则是“极西之地”。

故事一开始就叙述了魔法师尽其所能地从远方来到中国,在创作者的世界观里那是最长的旅程,表现了魔法师试图获取无价神灯的决心。故事发展到最后时,精灵不费吹灰之力地帮助阿拉丁和魔法师瞬间往来于东西方之间,表现了精灵的强大威力。

相关改编作品

亚当·奥伦什雷格于1805年创作戏剧〈阿拉丁〉。卡尔·尼尔森则为这出戏剧创作了附随音乐。

在英国,阿拉丁的故事最初开始于1704–1714年;并于1788年由约翰·欧奇非搬上伦敦皇家剧院的舞台。阿拉丁的故事两百多年来一直是哑剧的热门主题。

传统的阿拉丁哑剧是著名哑剧角色“团琪寡妇”(阿拉丁的母亲)的取材来源。阿拉丁的哑剧版本的场景设定和剧情都尽量融入中国元素(虽然这个“中国”的场景是伦敦东区,而非中世纪的巴格达)。

山迪·威尔森的音乐剧〈阿拉丁〉是1979年以来著名的“阿拉丁哑剧”。

自从1990年代早期以来,英国圣诞节的童话剧都深受迪士尼动画的影响——例如2007/2008年伯明翰版本的阿拉丁由约翰·巴罗曼主演,并套用了许多迪士尼动画〈阿拉丁〉和〈花木兰〉里的配乐。

1960年代宝莱坞发行了电影〈阿拉丁与辛巴达〉。这部电影并不严格忠于原著,片中两位英雄互相碰面并一同冒险。片中的神灯“精灵”是女性的,最后阿拉丁还娶了她,而不是娶了公主(公主因阿拉丁的缘故而成为会死的凡人)。

阿拉丁数度被改编成动画,包括〈阿拉丁和他的神奇神灯〉还有1939年制作的〈大力水手〉。

1962年华特迪士尼公司的意大利分公司发行了〈唐老鸭和阿拉丁的洞穴〉(Paperino e la grotta di Aladino),由奥斯瓦多·帕维瑟编剧、皮尔·劳伦佐绘制。

片中的史高治·麦克老鸭带领唐老鸭和他的外甥杜儿、路儿和辉儿前往寻找阿拉丁的宝藏,后来遇见了中东版的米格鲁男孩。史高治说阿拉丁是一个土匪,以神灯的传说掩饰他非法获得的不当利益。

他们发现了阿拉丁的洞穴,洞口以巨石堵住,必须以各种版本的“芝麻开门”暗语开启。故事走到这里又牵扯到〈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了。

1966年,苏联电影〈阿拉丁的魔法神灯〉(Volshebnaia Lampa Aladdina)发行。

1982年,媒体家庭娱乐公司发行〈阿拉丁与神奇神灯〉(Aladdin and the Wonderful Lamp)。

特别是年轻人,目前人们最熟知的阿拉丁故事是1992年华特迪士尼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阿拉丁〉。

在这个版本中,许多角色原本的名字都被重新命名(例如魔法师被重新命名为“贾方”,并成为朝中大臣)、角色拥有新的戏中目标(例如神灯精灵渴望自由)或被取代(戒指精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魔毯)。

故事场景从中国移到虚构的阿拉伯城市阿格拉巴(Agrabah),而故事结构也简化了。

小百老汇公司发行了〈小阿拉丁〉(Aladdin Junior),是以音乐和迪士尼动画的剧本为基础的儿童音乐剧。

阿拉丁在卢德·曼尼三德斯所著的《巫师之书》(A Book of Wizards)和《魔法的抉择》(A Choice of Magic)等故事书中也有出现。

德罗巴感情经历

  1. 2011年,德罗巴在摩纳哥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而整个婚礼的程序整整持续了3天,有大约500名宾客以及社会名流前来道贺。

  2. 两人幼年时就在巴黎认识,但直到一场在瓦纳进行的法甲联赛时两人又重新开始联系。当时充当媒人的是德罗巴的表妹,她和拉拉是好友,1999年,两人的大儿子伊萨克降临人间,之后几年,拉拉还为德罗巴生了一女两儿,德罗巴和拉拉的婚姻非常稳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罗巴。http://baike.baidu.com/view/1290057.htm

阿拉丁 和神灯的故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