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各位帮我找一下收音机的调试方案! 急用..)

本文目录

  • 各位帮我找一下收音机的调试方案! 急用..
  • AM/FM收音机安装怎么调试
  • 怎么自己动手组装一台收音机
  • 如何组装收音机
  • 简述收音机制作的操作步骤
  • 晶体管收音机的调整分哪几个步骤~在调整过程中应按什么顺序进行为什么必须按顺序进行
  • 组装好的收音机为什么要调试才能正常使用和调试的内容是什么
  • 收音机的故障修理秘诀与技巧
  • 求晶体管收音机组装调试开题报告

各位帮我找一下收音机的调试方案! 急用..

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
1、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的原理
在调试前必须确保收音机能接收到沙沙的电流声(或电台),若听不到电流声或电台,应先检查电路的焊接有无错误、元件有无损坏,直到能听到声音才可做以下的调整实验。
超外差收音机的调整有三种:
1、 调中频——即是调中频调谐回路
中放电路是决定收音电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所在,它的性能优劣决定了整机性能的好坏。调整中频变压器,使之谐振在AM/465kHz(或FM/10.7MHz)频率,这是中放电路调整的任务。
2、 调覆盖——即是调本振谐振回路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与机壳刻度上的频率标志应一致,所以,要进行校准调整,也叫调覆盖。
在超外差收音机中,决定接收频率的是本机振荡频率与中频频率的差值,而不是输入回路的频率,因此,调覆盖实质是调本振频率和中频频率之差。因此调覆盖即调整本振回路,使它比收音机频率刻度盘的指示频率高AM/465kHz(或FM/10.7MHz)。在本振电路中,改变振荡线圈的电感值(即调节磁芯)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但对高频端也有影响)。改变振荡微调电容的电容量,可以明显地改变高频端的振荡频率。
3、 统调——即是调输入回路
统调又称为调整灵敏度,本振频率与中频频率确定了接收的外来信号频率,输入回路与外来信号的频率的谐振与否,决定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即选台功能),因此,调整输入回路使它与外来信号频率谐振,可以使收音机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调整输入回路的选择性也称为调补偿或调跟踪,但是在外差式收音电路中,调整输入谐振回路的选择性会影响灵敏度,因此,调整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主要是调整灵敏度,使整机各波段的调谐点一致。
调整时,低端调输入回路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高端调天线的微调电容。
2、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的实验
(1)、调幅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调AM中周
用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进行调整方法如下:
图2.7-6 中频变压器调整仪器连接示意图
�0�1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0�1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或者将可调电容调到最大,即接收低频端),必要时可将振荡线圈初级或次级短路,使之停振。
�0�1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载波频率为46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调幅信号接入IC的“l4”脚或通过圆环天线发射,由磁性天线接收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0�1 用无感螺丝刀微微旋转中频变压器(黄色中周)的磁帽向上或向下调整,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最大,若波形出现平顶,应减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同时再细调一次。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提示 若中频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偏离465kHz较大时,示波器可能没有输出或幅度极小,这时可左右偏调输入调幅信号的频率,使示波器有输出,待找到谐振点后,再把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逐步向465kHz靠拢,同时调整中频变压器,直到把频率调整在465kHz。
在调整过程中,必须注意当整机输出信号逐步增大后,应尽可能减小输入信号电平。这是因为收音部分的自动增益控制是通过改变直流工作点来控制晶体管增益的,而直流工作点的变化又会引起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变化,从而引起回路谐振频率的偏离,因此必须把输入信号电平尽可能降低。
②、调整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AM的电感和电容
按国标规定中波段的接收频率范围规定为525~1605kHz,实际调整时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为515~1625kHz。我们将对515kHz的调整叫低端频率调整,对1625kHz的调整叫高端频率调整。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接收范围的方法是:
�0�1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0�1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低端频率调整:
�0�1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0�1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51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0�1 用无感螺丝刀调整中波振荡线圈的磁芯(红色中周),如图2.7-7所示,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高端频率调整:
�0�1 将整机的可变电容器置容量最小处,这时机壳指针应对准频率刻度的最高频端。
�0�1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1625kHz,载波的输出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
�0�1 调节并联在振荡线圈上的Cl-4b补偿电容器,如图7所示,使示波器的波形最大(或喇叭声音最响)。
这样接收电路的频率覆盖就达到515~1625kHz的要求了,但因为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图 7 调整频率接收范围
③、统调
中波段的统调点为630kHZ,1000kHz,1400kHz。
�0�1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2.7-6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0�1 先统调低频率630kHz端。
�0�1 由调幅高频信号发生器通过圆环天线送出频率为630kHz ,电平为99dB,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作为调整的输入信号(或接入收音机的AM磁性天线输入端,即IC的“l0”脚)。将接收机调谐到该630kHz频率上,然后调整磁性天线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如图2.7-8所示,使整机输出波型幅度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0�1 接着统调高频端频率点,由调幅高频信号发生1400kHz的信号,将整机调谐到该频率上,然后用无感螺刀调节磁性天线回路的Cl—1b补偿电容,如图 8所示,使整机输出波形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图 8 中波统调
提示 统调结果正确与否,我们可以用铜、铁棒来鉴别。当统调正确时,用铜铁棒的两头分别靠近磁性天线线圈后,整机输出都会下降(即收音机的声音变小)这种现象称为“铜降”和“铁降”,否则称为“铜升”和“铁升”。若“铁升”,则说明电感量不足,应增加电感量,将线圈往磁棒中心移动,若“铜升”,则反之。在高频端,若“铁升”应增加电容量:若“铜升”,则应减小电容量。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调整,直至高频端和低频端都完全统调好为止,在一般情况下,低频端和高频端统调好后,中频端1000kHz的失谐不会太大,至此,三点频率跟踪已完成。
要注意的是,在统调时输入的调幅信号不宜太大,否则不易调到峰点。另外磁棒线圈统调正确后应用蜡加以固封,以免松动,影响统调效果。
2、调频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
与调幅收音电路相类似,调频收音电路的中频放大级也要进行调整。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的方法如下:
�0�1 调整时,整机置F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9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0�1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0�1 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7MHz,电平为99dB,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的调频信号。对于分立元件组成的调谐器,10.7MHz信号经中频输入电路引出,用夹子夹在混频管的塑料壳上,由电路中的分布电容耦合到电路中去,对于集成电路组成的调谐器,10.7MHZ的中频调频信号可直接加到调频天线连接的信号输入端。
�0�1 然后由小至大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的幅值,直至示波器里能在收音机的输出端看到lkHz的音频信号,此时用无感螺刀反复调整中周(粉红色),使输出为最大,而且波形不失真,同时,注意当整机输出信号增大时,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电平,再进行调整,最后将信号发生器的调制方式.由调频转向调幅,调制频率仍为1kHz,调制度为30%,调节粉红色中周,使输出最小,这样反复进行调整,使整机在接收10.7MHz中频调频信号时的输出最大,而在接收10.7MHz调幅信号时输出最小,即两点重合。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图 9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放大级
②、调整调频段的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FM的电感和电容
调频广播的接收范围规定为87~108MHZ,实际调整时一般为86.2—108.5MHz。这里介绍用信号发生器进行调整的方法:
�0�1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FM收音位置,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调整前按图9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低端频率调整:
�0�1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0�1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30db(20uv)左右,频率为86.2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0�1 在频率低频端调节L3振荡线圈,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高端频率调整:
�0�1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小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高频端,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
�0�1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30db(20uv)左右,频率为108.5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0�1 在频率高端,调节C1-3b振荡回路的补偿电容。使示波器出现1000Hz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0�1 由于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较大,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提示调频振荡线圈一般为空心线圈,欲减小线圈的电感量,可将线圈拨得疏松些,欲增加线圈的电感量,可将线圈拨得紧密些。
这样接收电路的频率覆盖就达到87~108MHZ的要求了,但因为高低频端的谐振频率的调整相互牵制,所以必须反复调节多次,直到整机的接收频率范围符合要求为止。
图 10 用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调频段的接收频率范围
③、统调灵敏度——调节的天线线圈L2电感量和回路补偿电容Cl-2b的容量
调频波段的统调频率为89M、98M、106MHz,但一般统调低频端和高频端两点就可以了。
�0�1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FM收音位置,调整前按图 10配置仪表和接线或直接听收音机的喇叭输出声音。
�0�1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0�1 先统调低频率89MHz 端。
�0�1 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26db(20uv)左右,频率为89MHz 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0�1 调节的天线线圈L2电感量,使示波器显示输出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0�1 接着统调高频端频率点,使调频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出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22.5kHz,电平为26db(20uv)左右,频率为106MHz的调频信号。该信号经调频单信号标准模拟天线加到整机拉杆天线的输入端。
�0�1 调节回路补偿电容Cl-2b的容量,使整机输出波形最大(或听到的收音机的声音最响最清晰)。

AM/FM收音机安装怎么调试

这太复杂了,建议找本书,这里只能简单谈谈AM
1。
超外差式AM/FM
收音机与来复式/直放式的最大区别是采用了一个中频,这样可以便于进行增益控制。
2。
超外差式AM收音机内部电路一般分为混频级,中方级,AGC电路,检波,功放。不同的级别,整机指标不同,特别是对于短波段。
3。
调中频不过是调3个中周而已,你找个收音机试试就明白了,没有做过就不能理解的
回答者:冷泉泓薇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7-1
19:50
1.AM和FM只是电磁波调制方式不同,其接收原理相同。都是信号电磁波和本振电磁波通过混频器后得到差频(即中频),然后对中频进行放大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再对音频信号放大,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发声。超外差是指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高一个中频频率,反之如果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低一个中频,就叫超内差。
2.刚才提到AM和FM只是电磁波调制方式不一样,接收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接收高频信号,放大(有的收音机没有放大),和本振信号一起进入混频器,然后得到中频信号(一般的收音机中频AM是450或者是455KHZ,FM是10.7MHZ)。再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这很重要,对收音机的灵敏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调制方式相同,载波信号也相同,只是频率由高频变到中频。对中频信号检波(AM是检波,FM是鉴频)就得到音频信号。音频信号进入功放放大就可以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发声。
3、4,收音机的调试很麻烦,在此也不好详细介绍,建议你找参考书看一下,最好能找个旧收音机亲自调试一下,对你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

怎么自己动手组装一台收音机

收音机是一个纯模电的设备,调试起来可能比较麻烦,
建议你先从单片机万年历之类的东西开始练习。
收音机之类的东西市场上和网上都有成品的套件出售,
里面包含所有需要的电子元件和PCB电路板,焊接上经过简单调试就能用。
工具需要你自己准备,
主要包括:万用表(数字的指针的都行,不用太高端,组装这东西十几块钱的DT830万用表就行)、
电烙铁(内热或外热的都行,尖头烙铁,功率在20-40W)、焊锡丝
(初学者建议不要使用无铅的)、镊子。组装收音机需要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模拟电路知识、高频电路的相关内容、信号的解调、检波等内容,比较复杂。

如何组装收音机

一、
技术指标:安装一台HX108-2
七管半导体收音机(超外差式)
二、
实习目的
1.
熟练焊接的基本技巧
2.
了解HX108-2
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的原理
3.
能安装、调试出成品收音机
三、
收音机原理
收音机的原理是把从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扬声器变成音波。由于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用途较广、接受的电波较多,所以音频信号就会互相干扰,导致音响效果不好,所以当要选择所需的电台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所以在我们收听广播时,使用选台按钮。由于中频(465kHz)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的较大,工作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的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
高频放大电路:能够选择并接收由天线感应的高频电波,它把具有良好的信噪比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混频级电路:把已经过高频放大的载频信号和本机振荡频率信号进行混合,得到两者的差即中频信号。调频的中频信号是10.7兆赫,而调幅的中频信号是465千赫,然后把中频信号送到中放级进行放大。

简述收音机制作的操作步骤

1、清点材料:按材料清单一一对应,记清每个元件的名称与外形

2、二极管、电容、电阻的认识:元件的大小与极性一定不能弄错

3、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4、元器件焊接与安装:不仅要位置正确,还要焊接可靠,形状美观。焊接前电阻要看清阻值大小,并用万用表校核。电容、二极管要看清极性。

5、印制板正面的安装

6、印制板反面的安装

7、前框准备

8、调整中频频率第一步

9、调整中频频率第二步

10、调整频率范围(对刻度)——调低端

11、调整频率范围(对刻度)——调高端

12、统调——低端统调

13、统调——高端统调

晶体管收音机的调整分哪几个步骤~在调整过程中应按什么顺序进行为什么必须按顺序进行

1 调整晶体管静态工作点,也叫调偏流 2调整中频频率,即调中周 3调整频率范围,也叫调覆盖 4统调,也叫调补偿

组装好的收音机为什么要调试才能正常使用和调试的内容是什么

因为电器线路在设计和计算时,考虑的是所有元器件的值是绝对的,没误差的。
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电路元件的值都是有偏差的(允差范围根据元件的等级是有相关规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装好的收音机线路的误差如果超出了你想要的效果,是收不到台的。所以在设计时,收音机一般都有谐波调试的几个元件(可调电感),调试好谐波频率就可以收到相应的频率广播信号。

收音机的故障修理秘诀与技巧

  收音机虽没有那么的流行了,但是还是会有一些老年人喜欢使用收音机听音乐的,那么如果故障了应该怎么进行维修才好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收音机的故障修理,希望能帮到你。

  收音机的故障修理

  一、输入调谐回路

  从接收天线到变频管输入端之间的电路叫输入电路。

  输入调谐回路是由磁性天线T1 L1和L2组成,调谐电容CA,CA和CA‵组成串联谐振电路。磁棒的导磁率很高,当它平行于电磁场的传播方向时,就能大量的聚集空间磁力线,使绕在磁棒上的调谐线圈L1上感应出较高的外来信号,调节双联电容的容量从最大到最小,可以使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在最低的535KHZ到1605KHZ范围连续变化。

  收音机接受电台是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调谐不同的电台。假设接收频段内,由频率位f1,f2和f3,f4 4个电台信号被磁性天线接收,则天线线圈L1就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e1,e2,e3,e4,在输入电路中L1是固定的,CA是连续变化的,当旋转CA时,输入电路的固有频率就发生变化。如果要收听频率为f2的电台广播,只要旋转可变电容CA,就能找到输入电路的固有频率与电台信号f2相等,即输入电路的调谐在频率为f2上,这个时候电路中E2产生的电流值最大,而E2,E3,E4因为失谐,电流值最小,从而选择出频率为f2的电台信号。

  二、中频放大级

  中频放大级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465KHZ的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一个幅度足够大的中频已调波信号,送检波器。一般要求中频放大器通频宽带为中心频率为465KHZ,即在460.5—469.5KHZ

  三、检波级及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检波器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检测出低频(音频)信号送到低频放大级进行放大。三极管检波是把中频信号由三极管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利用发射极的单向导电性来完成的。由于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能够把检波与放大适当的结合起来,使电路功率损失大为减少,整机增益提高。

  电源经R4,R3,为三极管VT3发射结正偏,在信号的正半轴,三极管的发射结导通,负半轴截止,在发射极负载电阻RP两端产生单极性电压,经电容C5滤出残余中频后得到低频信号,由RP中心抽头输入到低频放大器放大。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作用是在信号强时,AGC电路起控,使中频放大器增益下降,收到弱信号时AGC不动作。

  增益控制过程是:VT2,VT3两个晶体管功用一个偏置电阻R3,无信号时或信号强度没有变化时,三极管VT2的基极电位和A点电位没有变化,当外来信号变强时,三极管VT2,VT3,的基极电位将升高,VT3的集电极电流增大,C点电位降低,因偏置电阻的作用,B点A点电位随之降低,控制VT2的基极电位升高,达到了自动控制增益的的目的。

  四、低频放大级

  检波后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一耦合电容C6送到音频放大器进行放大,增大音频信号的幅度,再送到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收音机的使用及保养

  在开始使用收音机的时候,同样也要注意“磨合”,磨合是汽车使用的术语,要求使用者严格按照说明驾驶,从而使汽车达到最好的使用状态。对于收音机也同样如此,各种元件都需要通过磨合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工作状态。我一般在使用新收音机的时候都会用3天左右的时间来磨合,磨合期间开机时间一般限制在5小时以内,音量开到一半即可。

  在磨合终结后逐渐开始延长收音机的收听时间与开大音量,然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正常收听或者进一步改造了。

  在收听习惯方面,我一般避免在电磁波干扰最强烈的时候(例如中午)开机收听,这样一来就可保护自己的“房”们的扬声器与接收部件免遭侵害了。(个人看法)

  在夜间收听时我养成了到了自己已经睡意朦胧的时候也要关机才安心入睡的习惯,所以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与损耗。另外把收音机放在自己的床边而不是床上,防止自己在不知觉的时候乱折腾而压坏收音机或者收音机附件,免得自己一觉醒来面对收音机的残体而痛不欲生哦。呵呵,同时也避免了因自己要买配件的重复投资啊。(财迷心态,看官自己把握哦)

  在收听方式方面,特在收听SW波段上的信号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强干扰的情况,在这时就需要自己耐心的再去收索其他频点上的相同电台信号,要相信一个电台的频率不只是一个频点哦。呵呵。

  最后说说收音机保养的问题,收音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机内不可避免的要进灰尘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这时就需要除尘了,定期的保养对收音机的寿命有很大的关系。

  晶体管收音机的使用常识

  1、电源的选择。

  晶体管收音机的电源一般是采取三种方式:—是使用干电池;二是使用收音机机内或机外的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稳压电源,采用直流电源供电;三是上述两种方式兼而有之。

  当收音机出现音量变小、灵敏度下降、噪声增加等现象,都有可能是电池将耗尽的迹象,要及时更换电池,以免电池漏液锈蚀机内零件。

  使用专门稳压电源供电的收音机,稳压电源最大的供电功率与收音机的耗电电流相比,应有一定的余量,方可保证收音机与稳压电源都能正常工作。稳压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一定要与收音机的工作电压正好相符,电压高了容易损坏收音机;电压低了,不仅输出功率下降,其他性性也会变化。

  2、天线的使用。

  收音机接收电台的方向性,取决于机内的磁性天线。接收时应将机内磁性天线棒对准电台方向,这时接收的灵敏度最高。接收短波段和调频波段时,应将拉杆天线拉出,在接收条件差的环境下,可采取外接天线的方式,来提高收音机的收听性能,但必须同时安装好避雷器。雷雨时,不要收音,预防雷击。

  3、音量的大小。

  使用干电池的晶体管收音机,耗电量随音量的增大而急骤增加。因此,为了延长电池寿命,不宜把音量开得过大。同时,为了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柔美动听,音量开得合适程度以达到最大音量的70%~80%为好。

求晶体管收音机组装调试开题报告

  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的组装调试开题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预习要求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仪器设备
  五、练习内容及方法
  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各组成部分和电路元件的作用原理。
  2.初步掌握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的统调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
  1.了解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工作原理和电路元件的主要作用。
  2.熟悉实验线路板上偏置电阻、中周和微调电容的位置。
  三、实验原理
  1.收音机的任务是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从中取出音频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通过扬声器还原为声音。
  图2.13.1是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方框图和各级信号输出波形示意图。
  图2.13.1 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电路的方框图和各级信号波形示意图
  一架刚安装好的收音机,即使元件完好,接线无差错。还不一定能正常工作,通常应进
  行工作点调整、中频调整以及频率跟踪调整等步骤。
  图2.13.2变频原理示意图
  2.变频级的频率跟踪
  变频级包含有输入谐振回路和本机振荡回路。输入谐振回路调谐于被接收信号的载频?c上,本机振荡回路应调谐在比?c高出465kHZ的频率?L上,保证变频后输出为中频(465kHZ)信号,如图2.13.2所示。但是,这两个谐振回路的波段覆盖系数k不相等,例如在(535~1605)kHZ中波段,它们分别为
  为了使双连电容器在0~180°的转动角范围内,同时满足两个回路的波段覆盖,通常采用三点统调方法。在本振回路中串联一个固定电容C4(常取300pF),俗称垫整电容;又并联一个可变电容C2(常取5~30pF的微调电容),俗称补偿电容,如图2.13.4(c)所示。因为在未接入C4和C2时,在双连电容器转角180°范围内只有一点满足?L=?c+465kHz。
  (a) (b)
  图2.13.3 频率与双连旋转关系曲线
  如图2.13.3(a)所示,在低频端本机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和输入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相差465 kHz,则双连从0o旋到180o过程中,其余各点都不满足?L=?c+465kHz,也就是说只有低频端一点跟踪。图2.13.3(b)所示情况只有在中间一点(双连旋在90o角左右) 跟踪。
  图2.13.4 串、并联电容后的跟踪曲线
  如果本机振荡回路中并联一个电容C2,如图2.13.4(a),当双连全部旋进,C1b电容量最大,而电容器C2容量较小,因此对谐振回路影响不大;当双连全部旋出(即C1b容量最小仅10pF左右)时,并联电容C2对谐振回路的作用很大,它使谐振回路的高端谐振频率明显降低,于是如图2.13.4(a)所示可以实现a、b两个统调点。
  在本机振荡回路中串联一个大电容器C4,如图2.13.4(b)所示。当双连全部旋出(C1b容量最小),串联电容C4(>>C1b)对回路的影响不大;当双连全部旋进(C1b容量最大),C4 将使回路的低端谐振频率明显升高,如图2.13.4(b)中a点,这里也有两个统调点。
  如果回路原先在中心频率(指双连旋转90o角点上)满足统调,再串联上垫整电容C4和并联上补偿电容C2,就可能如图(c)所示,使调谐曲线的高频端和低频端都满足统调。 这就实现了三点统调。曲线表明,三点统调的跟踪曲线呈s形,它与输入调谐回路谐振曲线之间并不处处相差465 kHz,但由于选台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本振回路,当它正确调谐在?L(?c+465kHz)时,即使输入回路稍有失谐,由于通频带较宽,高频?c信号仍能通过,只要?L和?c的差频维持为 465 kHZ,整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所受影响就不大。在中波波段上,三个跟踪点定为600kHz、1000 kHz和1500kHz。
  四、实验仪器设备
  名 称 参考型号 数量 用 途
  示 波 器 COS5020B 1 观察波形
  高频信号发生器 XFG-7 1 调幅信号源
  万 用 表 MF50或DT890B 1 测量晶体管工作点
  实验电路底板 1 测试用
  五、实验内容及方法
  实验电路如图2.13.5所示,由T1担任变频管,T2、T3组成二级单调谐中放级,T4、T5、T6组成低放和功放级。为便于测试,实验板上装有测量孔,例如分别将开关S1~S6打开,可直接用万用表测量集电极电流。
  1.认真查对收音机实验电路板上各元件,熟悉各测试点的位置。
  2.调整静态工作点
  先将本振回路短路(S1接通)。在无信号情况下,按表2.13.1要求调整各级集电极电流。
  表2.13.1
  晶体管 T1 T2 T3 T4 T5、 T6
  集电极电流(mA) 0.3~0.6 0.4~0.6 0.8~1.2 2.0 4.5
  变频级包括本机振荡和混频两方面的作用,混频要求管子工作在输入特性非线性区域,工作电流宜小,而振荡则要求工作电流大些,为了兼顾二者,一般取IC1在(0.3~0.6)mA范围内。中放有两级,前级加有自动增益控制,要求晶体管工作在增益变化剧烈的非线性区域,IC2一般取(0.4~0.6)mA范围,后级以提高功率增益为主,IC3取(0.8~1.2)mA范围。
  3.调整中放(俗称调中周)
  调整的目的是将Tr1、Tr2、Tr3谐振回路都准确地调谐在规定的中频465kHz上,尽可能提高中放增益。调试方法如下:
  先将双连动片全部旋入,并将本振回路中电感线圈L4初级短接(即S1接通),使它停振。再将音量控制电位器W旋在最大位置。然后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o=465kHz标准的中频调幅波信号(调制频率为400Hz,调制度为30%)。仪器连接如图2.13.6所示。
  图2.13.6 调中周电路
  (1)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接至C点,调节载波旋钮使输出电压为2mV,调节Tr3中周磁芯使收音机输出最大;然后,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为200μV,并将它从B点输入,调节中周Tr2的磁芯直至收音机输出最大;最后,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为30μV,并换至A点输入,调节中周Tr1的磁芯直至收音机输出最大为止。
  (2)记录上述三步相应的输出幅度和输出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并绘下图2.13.1所指A、B、C、D、E各点的波形。
  4.调整频率覆盖(即校对刻度)
  仪器连接如图2.13.7所示,调节过程中,扬声器用负载RL代替,输出电压用示波器作指示。
  图2.13.7 统调仪器连接电路
  (1)调低端
  断开图2.13.5上的S1,将双连电容器全部旋进,音量电位器W仍保持最大。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使输出频率为525kHz(调制频率为400Hz,调制度为30%)幅度为0.2V的调幅波信号。调节振荡线圈磁芯使收音机输出最大。若收音机低端低于525 kHz,振荡线圈磁芯向外旋(减少电感量);若低端高于525kHz,磁芯位置向里旋(增加电感量)。
  (2)调高端
  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调到1610kHz,幅度和调制度同上。把双连电容器全部旋出,调节振荡回路补偿电容C2,使收音机输出最大。若收音机高端频率高于1610kHz,应增大C2容量;反之,则应减小C2容量。实际上,高端与低端的调整过程中互有牵连,因此必须由低端到高端反复调整几次,才能调整好频率覆盖。
  5.调整输入回路--补偿
  (l)调低端
  仪器接线不变,调节信号发生器,使输出信号频率在600kHz附近,调制度为30%,把双连电容器旋至低频端,直至收音机清楚地收听到 400Hz调制信号,接着移动磁棒上天线线圈的位置,使收音机输出最大,至此低端算是初步调好。
  (2)调高端
  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载频为1500 kHz附近的信号,把双连电容旋至高频端,使收音机清楚地收听到400Hz调制信号,然后,调节输入回路微调电容Co使收音机输出最大。
  与调整频率覆盖一样,调节高端与低端的补偿会互相牵连,必须由低端到高端反复调几次。
  以上调整时,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幅度要适当(不能太强),以利于调节过程中便于判别收音机输出音量的峰点为准。
  六、实验报告
  (1)将测得数据列成表格,分析实验结果。
  (2)写出实验心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