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共和国(台湾是什么国家的殖民地呢)

本文目录

  • 台湾是什么国家的殖民地呢
  • 台湾什么时候有民主党的
  • 已经消失的国家有哪些
  • 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
  • 台湾正式归属我国管辖的标志
  • 台湾宪法规定的领土
  •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都经历过哪些反侵略斗争

台湾是什么国家的殖民地呢

1624年-1661年是荷兰的殖民地,1894到1945是日本的。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 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 掠夺台湾的米、糖,将其收购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

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怀一领导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武装起义,虽最终被镇压,但表明荷兰殖民统治已出现危机。九年后他们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 ,付出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人民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历史。台湾人民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

扩展资料:

日本占领台湾50年,派出19任总督,作为统治中国台湾地区、实施殖民统治的最高指挥。在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间,日寇为建立“殖民地体制”,用武力镇压和控制台湾人民的反抗,实行军人专政。

日本在台湾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总督府于1896年发布了“关于施行台湾之法律”。这一文件编号为第63号法律,所以称为“六三法”。“六三法”总共6条,它成为日本统治台湾的基本法。

此法确定台湾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总督的独裁权力;主要内容是镇压抗日义军和剥夺台湾人民的基本权利。

1906年,颁布实质相同的“三一法”取而代之,两法没有根本区别,中国人遭受的苦难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沉重。

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主要靠军队、宪兵、警察维持,更多的是靠权大无边的警察管制社会和民众。1897年,日本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制订了“三段警备法”。

为维持殖民统治,对中国人的任何反抗和不满行为,日本殖民者一律予以残酷镇压。1898年,日本殖民当局颁发“匪徒刑罚令”,全文8条,该“令”专门镇压台湾同胞的反抗,日寇殖民者根据此令残杀了无数台湾同胞。

在颁发“匪徒刑罚令”的同时,又实施“保甲条例”,规定保甲作为警察军事统治的辅助组织。条例全文7条,规定10户一甲,10甲一保,全保全甲内部连坐,保甲另外组织壮丁团,接受警察当局指挥、监督。

到1943年,全台共设保6074个,设甲58378个,控制户数达50余万户;壮丁团团丁最高时达到134613人。

保甲制度作为日本殖民者对台湾民众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用“以台制台”的方式控制和奴役当地中国人,保甲制度成为法西斯统治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

台湾什么时候有民主党的

台湾民主党成立于1988年8月14日,建党初期曾称为“新民社党”。创党主席沈朝江,1940年生,台湾省人,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毕业。原任民社党内革新派主席,1988年民社党内部分裂,闹”双胞案“时,任新党的中央派主席。
该党从民社党中分裂出来,成员都是原民社党党员。民社党自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后,党务难于推展,为了重振民社党,起用沈朝江及江连兴大力推展党务,并积极吸收党员。民社党自1979年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后,近十年因内部不团结导致第四届代表大会久未按党章规定召开,沈朝江和江连兴等曾多次催促召开第四届全代会,但都遭该党主席团的反对,乃至他们同谢正一等人成立了“民社党党务革新委员会”,沈朝江、江连兴、谢正一等分别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并公开发表“革新宣言”,要求党主席辞职改任荣誉职,并公开党务经费,开除省党部及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职务,目的就是促进党务革新,让民社党早日摆脱“花瓶政党”、“泡沫政党”的讥讽,建立党格,发挥在野政党应有的角色功能。其后同民社党主席因曾多次沟通都因意见不一,加深民社党“革新”与“资深”党员间的矛盾。
1988年8月14日以沈朝江、江连兴为首的“革新派”带领300多党员,以召开第四届全代会为名宣布脱离王世宪、杨毓滋、李缎领导的民社党,发动党变,谴责原领导人长久以党营私的行为,会上通过新的人事安排,沈朝江任党主席、江连兴任台湾党部主任委员、许秀弟任中央党部秘书长、陈震亨任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将党中央迁往台中市办公。
8月15日,原民社党在台北举行“建党四十二周年纪念大会”以统一内部,重振党威,但遭到“革新派”的闹场,公开拆掉民社党总部招牌,并在墙上用红漆喷写“铁血革新、国家至上”等字,导致“纪念会”草率收场。同年9月,原民社党中央党部发表声明,开除沈朝江、江连兴等人党籍。而“革新派”于9月4日在台北召开“新党中央”成立大会。
1989年1至3月期间,台湾“内政部”以王世宪等的民社党作为政党报备名称,导致沈朝江等“新党中央”的不满,沈自动撤销原申请案,另以“中华新民社党”名称申请。此后,决议改名为“中国民主党”。
该党成员多属民社党革新派,并有不少佛教徒和道教徒,故拟设宗教党部。其中央党部设在台中市,下设有省党部及各县市党部。
该党支持客语运动,原骨干常委兼台南市党部主任委员庄正栋,1989年因参选分歧退党,另组“保民党”。而前副主席江连兴,也因政治理念与该党成员歧异,和无法摆脱财务困局而退出中国民主党,另立“大同党”。

已经消失的国家有哪些

查了一下,这个很全,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消亡的国家
这些国家现在已经分成几个国家。
奥匈(Austria-Hungary) - 这个双君主国家于1867年组成,由哈布斯堡帝国发展而来。分为奥地利和匈牙利两部分。在1918年,帝国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南斯拉夫(Yugoslavia) - 于1918年、1929年在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黑山王国的基础上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建立;在 20世纪90年代6个加盟共和国中的4个(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脱离南斯拉夫,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于2003年重新建立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 - 在奥匈帝国的基础上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1993年国家分裂成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
西印度群岛联邦(West Indies Federation) - 1952年由独立的加勒比海内的前英国殖民地组成。在牙买加投票决定脱离后,联邦瓦解。
马里联邦(Mali Federation) - 1959年由法属西非的两个部分塞内加尔和法属苏丹组成,1960年分为塞内加尔和马里。
苏联(Soviet Union)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 - 于1918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由许多加盟共和国组成,后分裂为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摩尔瓦多、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佐治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United Arab Republic) - 埃及和叙利亚在1958年成立的联邦,1961年解散,埃及使用这个名字直到1971年。
中美洲联合省(Provinces of Central America)也称为中美合众国 -- 独立于1823年;1838年-1840年陷入内战而分裂。
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或两国联邦共和国 (The Commonwealth of the Two Nations) - 在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于1772年-1795年划分。这些土地是今天的波兰、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一部分。
卡尔马联合(Kalmar Union) - 由丹麦、挪威和瑞典组成的由一个国王统治的联邦。
荷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1815年 - 1830年) (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Royaume-Uni des Pays-Bas) 于1815年的维也纳国会期间建立,分裂为比利时(1830年脱离)、卢森堡(1835年脱离)和荷兰。
更名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名字曾经被更改。
缅甸(Burma) - 1989年改名为Myanmar。
中非帝国(Central African Empire) - 临时存在在(1977年-1979年)的中非共和国期间。
锡兰(Ceylon) - 1972年改名为斯里兰卡。
爱尔兰(éire) - 于1949年使用另一种描述1。
爱尔兰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 - 1937年改名为éire。
象牙海岸(Ivory Coast) - 1985年成为把国家名的写法统一采用法语的“C?te d’Ivoire”,并定为正式的名称,广推至所有采用拉丁字母的语言。
柬埔寨(Kampuchea) - 柬埔寨(Cambodia)1980年到1989年的名字,后来改回以前(1949年到1975年)的名字。
高棉共和国(Khmer Republic) - 柬埔寨(Cambodia]])从1975年到1980年的名字。
新康涅狄格(New Connecticut) - 比较短暂,在1777年成为佛蒙特共和国的名字。
波斯(Persia) - 1935年改名为伊朗(Iran)。
刚果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Congo) - 从1960年到196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名字。
暹罗(Siam) - 1939年改名为泰国。
外约旦(Transjordan) - 1946年改名为约旦。
上层沃尔塔(Upper Volta) - 1984年改名为布基纳法索。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 于1927年改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爱尔兰的大部分于1922年独立)。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 只余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省的前南斯拉夫于2003年重新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扎伊尔(Zaire) - 从1971年至1997年采用此名,之后政权转变,改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南非“独立”祖国
这些“祖国”的人民为黑种人,被从南非准许“独立”。由于不被其他国家承认,他们在1994年被官方重新合并。
博普塔茨瓦纳(Bophuthatswana) - 1977年独立,1994年被重新合并。
西斯凯(Ciskei) - 1981年独立,1994年被重新合并。
特兰斯凯(Transkei) - 1976年独立,1994年被重新合并。
范达(Venda) - 1979年独立,1994年被重新合并。
分裂的国家
这些国家曾经宣布过独立,但是不能取得独立、或者没取得永久独立的地位、或者重新合并进祖国、或者合并到另一个国家。
比亚法拉(Biafra) - 1967年宣布从尼日利亚独立,1970年被击败和重新合并。
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 1861年宣布从美国独立,1865年重新合并。
克里米亚(Crimea) - 1992年宣布从乌克兰独立,但不久接受成为乌克兰内的自治共和国。
加丹加(Katanga) - 1960年宣布从刚刚建立的刚果共和国独立,1963年再次被合并。
加利福尼亚共和国(Republic of California) - 在1846年6月宣布独立,脱离墨西哥,在1846年7月被美国海军占领。
里约格兰德(Republic of Rio Grande) - 1840年宣布独立,一年后被暴力统一于墨西哥,包括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新莱昂和美国得克萨斯的一部分。
得克萨斯共和国(Republic of Texas) - 1835年从墨西哥那里宣布独立,进而于1845和合并
车臣(Chechnya) - 1990年宣布独立,脱离俄罗斯为伊赤克利亚车臣共和国,但是只被塔利班承认。在2002年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后,经过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联邦重新控制车臣。
合并的国家
这些国家曾经独立,现在是另一个国家的一部分。
英属索马里兰(British Somaliland) - 曾经宣布为独立的索马里兰共和国,后来成为索马里的一部分。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 1990年统一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东罗美利亚(Eastern Rumelia) - 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1886年统一于保加利亚。
东尤卡坦半岛的陈圣克鲁斯玛雅 - 在19世纪50年代被英帝国认为是独立的国家,现在是墨西哥的一部分。
Regency of Carnaro1919年和Free State of Fiume1920年,在港口城市Fiume和Rijeka的两个短暂的政权,由Gabriele D’Annunzio宣布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争议领土,1921年被意大利占领。二战后转交给南斯拉夫,现在在克罗地亚。
大不列颠王国(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 1801年合并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夏威夷王国(The Kingdom of Hawaii) - 于1810年由卡美哈美哈一世统一,从1826年到1893年1月17日被美国承认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继君主政体被颠覆之后以独立的夏威夷共和国形态存在,直到1898年与美国合并。
伊夫尼(Ifni) - 1969年以前为西班牙的领地,然后被摩洛哥吞并。
印度土邦Indian Princely States
意属索马里(Italian Somaliland) - 成为索马里的一部分。
卡拉特(Kalat) - 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刚果王国(Kongo) - 非洲王国,1885年在柏林会议上被殖民列强所分裂。现在的安哥拉的一部分(incl. Cabinda)、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满洲国(Manchuria) - 1945年前Manchuria - 日本的傀儡国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摩尔达维亚(Moldavia) - 分裂为现在的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
里斯尼特(Moresnet) - 极小的欧洲国家,100多年前成为比利时的一部分。
纽芬兰(Newfoundland) - 从1855年到1907年以的一块英国的自治殖民地形态存在,然后主权在1934年恢复为英属殖民地。在1949年加入加拿大。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 美国的加勒比领土。
Republic of Indian Stream - 1832年-1835年,现在美国的一部分。
夏威夷共和国(Republic of Hawaii) - 成为美国的领土,后来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台湾民主国(Republic of Taiwan) - 在中国把台湾割给日本后,当地人宣布独立,台湾民主国从1895年5月持续到10月。
得克萨斯共和国(Republic of Texas) - 在1836年脱离墨西哥后,最终在1845年加入美国。
越南共和国Republic of Vietnam - 现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
锡金王国(Kingdom of Sikkim) - 被印度于1975年吞并。
南也门(South Yemen)(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北也门(North Yemen)(也门阿拉伯共和国)于1990合并为也门。
图瓦(Tuva)(又称唐努乌梁海) - 中国的领土,后被苏联占领,现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德兰斯斐尼亚(Transylvania) - 在成为奥匈帝国一部分之前半独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
佛蒙特共和国(Vermont Republic) - 佛蒙特共和国存在于1777年到1791年,后来佛蒙特成为美国的第14个州。
瓦拉几亚(Wallachia) - 于1859年与摩尔达维亚联合组成罗马尼亚。
尤卡坦半岛共和国 - 成为墨西哥的一部分。
桑吉巴尔(Zanzibar) - 桑吉巴尔在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成为坦桑尼亚。

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

民国是1912年,土耳其共和国是1923年。所以民国更早一些。但是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不是中华民国,这种说法是国粉给自己贴金。第一菲律宾共和国成立于1898年,那才是亚东开化第一国。但是这个亚东第一民主共和国在不久之后,被自由灯塔美利坚干掉了。
采纳哦

台湾正式归属我国管辖的标志

法律分析: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台湾宪法规定的领土

法律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都经历过哪些反侵略斗争

1、乙未战争

乙未战争又称乙未之役,意指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清朝于公元1895年(农历乙未年)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帝国时,所发生的一连串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大小战役之总称,同时也是台湾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一纸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永久割让给日本,清廷的腐败决定让台湾人民悲愤至极,而世界各国也因各自的利益袖手旁观。

台湾也在此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愤而自立自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5月25日建立台湾民主国,同年夏初,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现今台湾台北县贡寮乡境内)登陆,同年秋末攻下台南城,维持不到五个月的台湾民主国正式瓦解。

至此,全台仅剩台湾南部六堆地区的客家军还在跟日军周旋,直至11月26日六堆客家军于火烧庄(现今台湾屏东县长治乡长兴村)一役决战失利后,台湾人民抗日的乙未战争也随之终告落幕。

此战从公元1895年5月29日日军登陆至同年11月底火烧庄战役持续了约近6个月,共造成台湾14000名士兵战死、无可计数的台湾义勇军牺牲及台湾人民无辜被屠杀,而对日本帝国军队于战役虽仅有164名的日本远征军战死,却也因为台湾的瘴疠致使日军4700名官士兵病死。

2、北埔事件

北埔事件是1907年11月发生于台湾新竹北埔的反日事件,领导人为客家人蔡清琳。

蔡清琳本为基层警员,后因理念不合离职。1907年11月,他对新竹北埔山区的汉人与赛夏族原住民自称为“联合复中兴总裁”,谎称清廷大军即将登陆新竹。

并利诱赛夏族大隘社头目大打禄(汉名赵明政)加入,开出高额猎杀奖金(如“夺一把日本巡查配剑赏二十元”)。

之后他并于11月14日,煽动群众杀害北埔地区的日警与平民共57名,但蔡清琳方面却毫无动静。后来,附和的赛夏族人知道受骗,将蔡清琳杀害。

不久,台湾总督府警方前往北埔支援日方警力,并就此事逮捕百余人。经审判后,该事件的首从共有9人被台湾总督府判处死刑,有期徒刑或行政处分者则为97人。

并且秘密处死许多客家人。但由于当时对原住民采怀柔政策,对于赛夏族仅没收其枪械。而赵明政则佯死隐居避祸。

此反日事件的起事者多为镇守隘勇线的汉人兵勇或隘勇线外的原住民,台湾总督府以此为借镜多加整顿该组织,另外,也重新调整与加强理蕃政策。改采不借汉人之手,直接管理原住民的政策。不过,之后却因此引起更大的雾社事件。

3、苗栗事件

苗栗事件是罗福星事件、台南关帝庙事件、台中东势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等五个事件的合称。这五个事件相继发生于1912、1913年间。

日本人将这五次抗日事件镇压后,合并处理,称为苗栗事件。日本人认定罗福星是这些抗日事件的真正领导者,1914年2月16日在罗福星建立的革命中心苗栗设立临时法庭,对五次抗日事件进行审判。

苗栗事件这次审判对象以罗福星为首,包括日本警察逮捕的抗日分子921人,其中20人被判处死刑,258人被判处无期徒刑,4人被判处行政处分,无罪的34人,不予起诉处分的578人。

4、西来庵事件

“西来庵事件”于1915年发生于中国台湾的噍吧哖(台南玉井),所以又称“噍吧哖事件”,起义事件领导者为余清芳,所以亦称“余清芳事件”。

这个事件是日据时期台湾人武装抗日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余清芳在台南市“西来庵”王爷庙假借神佛名义宣扬抗日思想,后来又认识台中人罗俊及楠梓人江定,于是共同密谋组“大明慈悲国”。

宣称日本据台20年,气数已尽,余清芳受王爷神示,说中国将派大军前来支援。消息被总督府侦知,余清芳潜逃,日军入山围剿,至1916年4月事平。被捕者达1957人之多,其中866人被判死刑。在舆论压力下,四分之三的死刑犯被减刑为无期徒刑。

5、雾社事件

雾社事件,是于1930年在日据台湾发生的原住民抗暴事件,地点位于今南投县仁爱乡雾社。

事件起因是由赛德克族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率领德克达亚群各部落因不满日本当局长期以来苛虐暴政而联合起事,于雾社公学校运动会上袭杀日本人,事发后立即遭总督府调集军警,以飞机、山炮、毒气等武器强力镇压。

而在1896年至1930年间,台湾原住民死士先后发动150余次武装抗日行动,尤以1930年爆发的雾社事件最为惨烈。事件重要人物莫那·鲁道自杀,参与行动各部族几遭灭族,数百原住民于高压情势下集体自缢,余生者被强制迁至川中岛(今清流部落)。

雾社事件震惊日帝当局与国际社会,是台湾人在日据期间最后一次激烈武装抗日行动。台湾总督府理蕃政策遭到挑战,造成台湾总督石冢英藏与总务长官人见次郎等重大官员因咎去职。

后世尊称“台湾文学之父”的民族诗人赖和事后撰写《南国悲歌》,悼念抗日原住民的壮烈灵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未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埔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栗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来庵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社事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