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端砚的来历故事(关于端砚的传说有哪些)

本文目录

  • 关于端砚的传说有哪些
  • 包拯掷砚的故事是什么
  • 关于端砚有怎样的美丽传说
  • 有哪些有关端砚的故事
  • 端砚的由来
  • 端砚的来源是怎样的
  • 端砚历史故事(简短点)

关于端砚的传说有哪些

端砚之所以为历代文人所喜爱,除了它具有许多天然特点外,还在于制砚艺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艺人们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在砚石上雕刻了山水人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梅兰菊竹等图像,争奇半胜,变化万千,将端砚的实用和欣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精美手工艺品。

由于端砚特别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所以有关的美丽传说也特别多。先来看一个端砚创始人的传说。

谁是端砚的创始人呢?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在端砚的故乡,老石工们从先辈口里听说,制作第一个端砚的人是一位顾氏的妇女。

这位顾氏是肇庆黄岗村人,据高要县志记载,黄岗村的农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开山采石的传统。那里的雕石艺人手艺之高,在岭南地区是有名的,许多石狮子、石碑和石柱都出自他们之手。

顾氏的父亲是个技艺很高的石匠,顾氏从小就十分喜爱刻石,他父亲很疼爱她,经常用白石雕成小玩具供她玩耍。到了20多岁,顾氏跟着父亲学得一门好手艺。

有一次顾氏随她的父亲上山采石,发现一种紫色的石头,感到很有趣,便把它凿成方块状、周围刻上花纹,做成砚台。当她用这个砚台磨墨的时候,感觉发墨非常快,她就把这个新发现告诉了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很高兴,连忙拿给同伴看。

后来,村里的男石工们在顾氏捡得紫石的那个地方,找到了石的矿藏,开始制作砚台在市面上上出售。于是端砚也就慢慢的成了本地的特产。

可惜史书没有把这个妇女的发现记载下来,而只在民间流传,直到现在,还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中国古代妇女对中国古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端砚一开始出现,并没有很快出名,而是经过了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个唐代的书生,为端砚的成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再来看这个书生的故事。

唐代贞观时年间,有一年一位广东的举子上京应试,当时京城西安正值大雪纷飞。考试那一天,那位举子带着端砚进了考场,因天寒地冻,手脚都有些麻木了。

考试开始了,考生在考场里都在紧张的磨墨,但刚磨好,正蘸墨挥笔之际,墨汁却冻结成冰,弄得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拼命向砚台呵气,写写停停。

监考官见状也搔首摇头,爱莫能助。就在这时,一个监考官却像发现奇迹似的,站在广东那位举子面前,只见他按笔疾书,砚里的墨汁不仅没有冻结,还油润生辉。

监考官越看越感到惊奇,考试刚结束,他马上从这个考生手里将砚拿出过来,左看右看,并亲自蘸墨挥笔,写出来的字,墨迹鲜艳夺目,监考官爱不释手。

后来从举子的口中知道,这是端州出产的砚台,他于是将此砚视为奇宝,并立即启奏皇上。后来皇帝看过了,又试用了,果然不错,顿时心血来潮,把端砚列为贡品,从此,端砚也就名扬天下了。

包拯掷砚的故事是什么

  • 闻名遐迩的“文房四宝”之一端砚就产自肇庆。端砚已有135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唐朝时候,端砚就闻名全国了。宋代时,端砚是朝廷钦定的贡品,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于是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包拯令出必行,历年来为制砚不堪其苦的砚工们和老百姓的愁眉终于得以舒展了。

  • 包拯在肇庆知端州三年,政绩彪炳,深得民心。端州人民在城内建包公祠纪念他,在鼎湖区砚洲岛建包公庙奉祀他。他在端州任内写有一首言志诗,刻藏于包公祠内。诗曰:“清心为治本,有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食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往哲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 其意是:廉洁奉公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严守正道是自身的要求。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终究要成为国家的栋梁。要刚毅正直坚贞不屈,像钢铁那样直而不钩。要粮仓充实民康物阜,燕雀喜啾啾。要开荒修渠扩耕地,让狐兔无处而发愁。历代圣哲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训示,我决不会给后人留下愧与羞!

  • 包拯在端州确实做到了两袖清风。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

  • 相传包拯离开端州的那天,当船行至西江羚羊峡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满天,波浪翻滚,船只不能前行,包公大惊,立即命随从仔细搜查船舱,看是否有非分之物。随从知道包拯的脾气,赶忙拿出一块用黄布包着的东西,战战兢兢地双手送到包拯的面前,说是肇庆市父老临别时赠送以表心意的,包拯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方雕刻精致的端溪名砚。他虽然十分喜爱,但心想:这是端州人民的宝贝,我不能带走。于是二话没说便把它扔进汹涌澎湃的西江。

  • 说也惊奇,江面立即风平浪静,阳光普照。在包拯掷砚的地方,慢慢地升起了一片绿洲,后人称它为“砚洲”。

关于端砚有怎样的美丽传说

由于端砚特别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所以有关的美丽传说也特别多。关于端砚的创始人,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在端砚的故乡,老石工们从先辈口里听说,制作第一个端砚的人是一位顾氏的妇女。这位顾氏是肇庆黄岗村人,据高要县志记载,黄岗村的农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开山采石的传统。那里的雕石艺人手艺之高,在岭南地区是有名的,许多石狮子、石碑和石柱都出自他们之手。顾氏的父亲是个技艺很高的石匠,顾氏从小就十分喜爱刻石,他父亲很疼爱她,常用白石雕成玩具供她玩耍。20多岁时,顾氏跟着父亲学得一门好手艺。有一次,顾氏随她的父亲上山采石,发现一种紫色的石头,她感到很有趣,于是便把它凿成方块状,周围刻上花纹,做成砚台。当顾氏用这个砚台磨墨的时候,感觉发墨非常快,她就把这个新发现告诉了父亲。父亲很高兴,他连忙拿给同伴看。后来,村里的男石工们在顾氏捡得紫石的那个地方,找到了石的矿藏,开始制作砚台,在市面上出售。于是端砚也就慢慢就成了本地的特产。

可惜史书没有把这个妇女的发现记载下来,只在民间流传。直到后来,也很少有人知道我国这位古代妇女对古砚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有哪些有关端砚的故事

米芾爱砚
米芾爱砚几达狂颠地步。他做书学博士的时候,有一天,宋神宗与蔡京在艮岳这个地方谈论书法,宋神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
米芾接过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如珠玑,获得满堂喝彩。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对宋神宗请求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吧……”宋神宗听后,哈哈大笑,随后便将这块珍贵的端砚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
米芾捧着端砚,高兴万分,手舞足蹈,“余墨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宋神宗见状,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米芾的“颠态”显出他对端砚的无比钟爱之情。
麻子坑的由来
清代乾隆年间,端州有个石工叫陈麻子,他不仅有采石的专长,还喜欢打猎。
有一次,陈麻子在德岩采石,突然在树丛中发现一只野兔,陈见甚喜,急起追之,野兔向一堆野草灌木丛中窜去。陈麻子拨开树丛,发现里面有一个水洞,野兔究竟哪去了?陈麻子跳下洞中,水浸到胸部。他感到很奇怪,心想难道兔子会潜到水里?
他为了弄清洞内情况,便把伙伴们叫来,齐心合力,花了20多天时间将洞水汲干,发现洞中的石同宣德岩的砚石很相似,不仅石质幼嫩,而且一块小小石璞便有石眼五颗之多。他们马上将此石雕刻成砚,并命名为“五星砚”。
这方砚台,论石质仅次于水岩、坑仔岩砚石,而高于其它各岩。因这里是陈麻子发现的,于是称此岩为“麻子坑”。从此,麻子坑以石质优良而闻名于世。

端砚的由来

端砚,由来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它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端砚是《端溪龙皇巨砚》,其长为2.76米,宽2.16米,厚0.21米,重达二吨。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并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现收藏于鼎湖山宝鼎园内。

端砚的来源是怎样的

  砚在我国的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就这个意义上说,“四宝砚为首”。砚在秦汉时已经存在,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一、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又称端溪砚。据史料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问世的历史。从史料记载来看,唐代中晚期,端砚已被列为贡品。唐代端砚大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形较为单调,以箕形为多,也有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等形制。中唐之后,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具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到了宋代,由于文化的发展,端砚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重,文人墨客除用于研墨,还喜爱端砚的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如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米芾的《砚史》、苏轼的《东坡志林》等关于端砚的著述和赞美的砚铭、诗文。砚形也从简单的箕形、方形到品类繁多,式样新颖的斧样、瓜样、卵样、兔样、琴样等等。宋代端砚构图简练、刻工浑重、古朴、雅致、玲珑浮凸。北南宋间叶樾《端溪砚谱》明确记载端砚式样已达49种。清乾隆间手工精绘的《宋砚谱》,收有宋砚49方,亦有详实的记述。明代,由于社会鉴赏砚台和收藏砚台之风甚盛,端砚在设计、造型、雕刻方面均有所突破,主要是讲究“天然去雕饰”,往往利用天然的石形、丰富的石色、珍贵的石品花纹等稍作人工点缀就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在端砚镌刻砚铭,成为当时风气,一方艺术价值高的端砚,往往是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的综合品。清初,端砚也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制砚工艺十分雅致,刻工纤巧,加上附以名人题识,砚铭等作为装饰,使端砚身价更高。端砚已从实用价值演变为文玩之物,成为欣赏品和珍藏品。
  二、丰厚的文化。端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赋予了端砚丰富的文化内涵,端砚与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砚视为珍宝。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得到唐太宗赐给端溪石渠砚,引以为耀;名相狄仁杰把武则天赐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端砚视为稀世之宝,并在砚台上镌刻铭文寄托忠君爱国和坚贞的精神;宋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任职三年,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离任时“不持一砚归”成为端州人民至今传颂的佳话;抗金名将岳飞,在端砚亲笔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个行草大字,以此表明抗金卫国,还我河山的意志和绝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决心。端砚自问世以来,不少人专门从事端砚研究。历代帝王(唐武则天、宋徽宗、宋高宗、清乾隆帝等),名人(柳公权、李贺、褚遂良、刘禹锡,李白、杜甫、米芾、欧阳修、苏轼、岳飞、文天祥、赵孟頫、唐寅、祝允明、纪昀、吴兰修、张之洞等等)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和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砚铭与题跋。文人学士对端砚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石质石品、制作、使用与收藏均有详尽的记述和评论。

端砚历史故事(简短点)

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 端砚
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