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简介资料(华清池的典故)

本文目录

  • 华清池的典故
  • 西安华清池介绍
  • 华清池的建造者,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 “华清池”是我国哪个朝代建造的

华清池的典故

  华清池是位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宫苑,东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面渭水。那华清池有什么 典故 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华清池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华清池的典故

  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

  华清池温泉共有4处泉源,在一石券洞内,现有的圆形水池,半径约1米,水清澈见底,蒸汽徐升,脚下暗道潺潺有声,温泉出水量每小时达113吨,水无色透明,水温常年稳定在43度左右。四处水源眼中的一处发现于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前771年时代,其中三处是解放后开发的。水内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有石灰、碳酸钠、二氧化硅、氧化铝、硫磺、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骊山温泉、千古涌流,不盈不虚。

  温泉水不仅适于洗澡淋浴,同时对关节炎、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浴池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华清池有各类浴池一百多间,一次可容纳近400人洗浴。2007年4月推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成为中国旅游 文化 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2012年5月推出的多媒体影像剧《玄境长生殿》,成为传统博物馆数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华清池以“打造中国唐宫廷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为发展愿景,积极实施唐华清宫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按照历史文化、御汤文化、宫苑文化、梨园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规划建设唐华清宫文化旅游大景区。

  华清池的解释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白居易、杜牧等诗人在诗作中均有提及。

  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1月,与“骊山“两大景区合并升级为“华清宫“。

  华清池的主要景点

  华清宫骊山温泉

  中国已知温泉达2700多处,独华清池温泉以芳香凝脂、动人 故事 名冠诸泉之首,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10多种矿物质, 华清宫温泉第一出水口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因而吸引历代帝王沐浴游幸。公元747年-757年每年十月至次年暮春,唐玄宗都会带杨贵妃姐妹驾临华清宫避寒游乐。“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贵妃在华清宫内赐浴的真实写照。华清池温泉也因此而闻名天下,为世人所向往,成为与古罗马卡瑞卡拉浴场和英国的巴思温泉齐名的“东方神泉”。现有水源三处。

  骊山温泉堪称一绝,其历史久远,任沧桑巨变,仍千古不竭,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华清池温泉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6000年前就为姜寨先民所利用。

  周、秦、汉、唐以来,历代帝王均在此修建汤池沐浴,使其逐渐成为皇家御用温泉,朝中大臣能在此沐浴也是一种恩赐。现华清池院内夕佳楼处有一温泉古源,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由此可见华清池温泉利用之早。温泉水来自地下的“常温层”,水温常年保持43℃,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不以古今变质,不以凉暑易操。”每小时流量113吨,数千年来,“与日月同流,无霄无旦,不盈不虚,将天地而齐固。”

  骊山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化验分析:内含一氧化硅、氟离子等多种矿物质,淋浴可消疹荡疾,“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它的医疗功效在2000年前的秦代就被人们发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温泉赋》、北魏元苌的《温泉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温泉铭》等都对在温泉沐浴能医病疗疾方面作了记述。华清池园内沐浴区所修建的汤池皆袭唐华清宫旧名,这些名汤贵池,为沐浴者领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源远流长的华清宫温泉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以古今变质,不以凉署易操。” 华清6000年温润之水,流淌长安盛世繁华,见证如歌岁月。

  华清宫保护展示着3处温泉古源遗址,每小时出水量113吨。游客可亲身体验骊山温泉的魅力。

  芙蓉园

  华清宫遗址芙蓉园恢复项目是陕西省温泉旅游重点项目,于2000年立项,2003年6

  月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工程分二期,一期工程规划总地面积32亩,总投资近亿元,于2005年9月27日建成并向游人正式开放了以“静”态观光为主的唐风唐韵浓郁的皇家园林区,使华清宫游览面积增加一倍,增添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芙蓉湖、骊岫飞泉、羡鱼亭、桃花谷等十余处新景观。唐华清宫遗址的恢复扩建对改变陕西旅游新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我省旅游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九龙湖

  紧挨着芙蓉湖景区的,是1959年修建的人工湖——九龙湖景区。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九龙桥)东西横贯。堤上西为晨旭亭,东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龙吟榭榭下伸一大龙头,龙口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榭。九龙桥上有八龙吐水,与龙吟榭下的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九龙湖南岸和东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飞霜殿、宜春殿、宜春阁等仿唐宫殿,以红色为主

  调,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碧波粼粼的九龙湖宛如瑶池仙境,沿湖四周殿宇对称,廊庑逶迤,龙桥横亘,柳荫匝岸,令人赏心悦目。

  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飞霜殿,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据说,冬天,这里经常漫天飞雪,但由于华清宫有地下温泉,使地表温度较高,热气上升,化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当夜幕降临,所有建筑被动感彩灯、景观灯和彩色灯所围绕,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缓缓浮出九龙湖水面,以全新理念引入的激光辐射、电脑特技、梦幻特效等表现手法,将为广大中外游客营造出李杨二人水乳交融的爱情世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幻佳境,给观众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强烈震撼。

  唐御汤遗址

  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三彩脊兽、莲花纹砖和新石器、秦、汉等时期的文物3,000余件。御汤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隋唐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为研究我国沐浴史、封建等级制度和唐代宫廷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环园五间厅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环园。据了解,环园原为清朝驿馆,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1878年),临潼知县沈家桢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重新修建了温泉驿馆,并改名“环园”。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此。1936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部署剿共计划,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走进环园,是一潭荷花池,池南是荷花阁,池东是白莲榭,沿着荷花池西岸走到荷花阁背后,就是著名的五间厅。

  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

  五间厅是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于厅的前廊檐,气宇轩昂。与周围的三间厅、望河亭、飞虹桥、飞霞阁相映成趣。

  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为高级官员游览休憩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

  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坚持“攮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五间厅旁,还有一座蒋介石沐浴室,里面的浴池建于清代,仿贵妃池形制而建,康熙、慈禧、光绪都曾在此沐浴,蒋介石下榻五间厅期间,将此池作为他的行辕沐浴室。1957年,梅兰芳来华清池游览沐浴,为该池题名“杨妃池”。

  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1982年,五间厅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五间厅相邻的桐荫轩,也叫三间厅,始建于1900年,曾为达官显贵游览下榻之所。1936年10月、12月随从蒋介石而至的侍卫官、秘书曾在此厅住宿。12月12日晨,兵谏发生,蒋的侍卫官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间厅的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

  三间厅现已辟为“蒋介石在华清池”活动展览,展出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华清池的主要景点”

西安华清池介绍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以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和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誉海内外。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更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驰名中外。

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1月,与“骊山”两大景区合并升级为“华清宫”。

2018年4月13日,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排名第二。

扩展资料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区以东约30公里处,自古就是温泉沐浴胜地,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宫,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唐玄宗时改称华清池,是唐代皇家和王公大臣的洗浴地。其中“温泉水滑洗凝脂”就是当年杨贵妃在这里沐浴的写照(进入大门就能看到贵妃沐浴的雕像)。

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扩建而成。如今游客只能在景区内参观景点,如想在这里温泉洗浴,则必需入住景区内的温泉酒店。

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景区内完整地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五间厅(位于景区南部),至今墙壁上还保留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后面骊山的半山腰虎斑石处,便是“兵谏亭”(原名:捉蒋亭,在骊山景区内,需要另外购买骊山门票才能进入)。

目前华清池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唐梨园遗址博物馆,以及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

其中的“御汤遗址博物馆”内有内有“莲花汤”和“海棠汤”遗址,是当年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御用汤池。“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目前只能看到两个石头砌成的大坑。

华清池景区在2007年推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全场约90分钟。 2012年又推出的多媒体影像剧《玄境长生殿》,成为传统博物馆数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其中《长恨歌》的演出,只在4月1日-10月31日期间有,分为单场及双场演出。只有周五、周六及法定节假日为双场演出,其他时间为单场演出。演出无统一票价,按位置区域分价位售票。东西区票价258元,中区平日票价288元(节假日298元)。

景区大门处设有导游服务点和景区指示牌。景区内有温泉酒店,提供温泉洗浴和住宿服务。入住酒店后,凭酒店房卡,可免费游览景区。

华清池景区比邻骊山森林公园。在景区门口乘坐游5专线(306)公交车向东,一小时左右可以到达秦兵马俑。

华清池的建造者,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
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RjuzD6qQQEQaw6P4CVFadk4_TL1ZxCe_J9mneM5YJyueAais0Cd9Ezma49r00ZxMjTTsMHkT7Oe6KjlK9Z2f_

“华清池”是我国哪个朝代建造的

是我国唐代建造的。
资料:“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
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寝殿。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