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与红军作对,最后结局是什么?井冈山时期的王佐,袁文才最后是如何死的

本文目录

  • 袁文才与红军作对,最后结局是什么
  • 井冈山时期的王佐,袁文才最后是如何死的
  • 读毛年谱(067):错杀袁文才王佐,井冈山根据地失陷记(3)
  • 王佐、袁文才案平反了没有怎么评价
  • 袁文才被谁杀害的
  • 袁文才的介绍
  • 历史上,井冈山的王佐,袁文才是怎么死的
  • 袁文才和贺子珍是什么关系

袁文才与红军作对,最后结局是什么

袁文才和王佐是被朱昌偕杀死的。

1930年2月23日凌晨5时左右,朱昌偕率十几个警卫人员敲开了袁文才的住房门,随即向尚未起床的袁文才开枪。

袁文才当即被打死在床上,副官李筱甫也被打死。住在不远处的王佐一贯警醒,听到枪声,情知不妙,急忙爬起,在随从的簇拥下,直奔马厩,牵出坐骑,翻身上马,慌忙往东门疾驰。

窜上禾水河上的浮桥,岂料河中浮桥已被拆掉,王佐连人带马栽入河中。王佐抱着马脖子,拼命划向对岸。

就在他快到达对岸时,守候在此的红五军第四纵队突然钻出丛林,喝问口令。王佐哪里答得上,只是回答说是三十二团王佐副团长。

话音未落,岸上泼水似的子弹一齐射向潭中,王佐就此命丧冬瓜潭。与此同时,城中的三十二团除逃脱了部分人外,大部被缴械控制起来。

就这样,朱昌偕不但杀了红四军留下的干部宛希先,还将毛泽东花了不少心血争取、教育过来的两位绿林好汉,已为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的袁文才、王佐等人杀害了。

扩展资料:

袁文才和王佐加入红军后,彻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随后的龙源口等战役中,三十二团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风,取得了很多的胜利。

不过,其部虽然英勇善战,但始终还是未能得到正式的认可。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在决定苏维埃政权组织议题的时候,会议明确表示,对于原土匪武装力量,我军必须解除其武装。

他们的首领也应当作为反革命首领来看待,且应当完全歼除。党六大组织报告送到井冈山的时候,毛主席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明白袁文才、王佐二人的特殊性,遂主张实事求是。

1929年初,毛主席组织柏露会议,并亲自召集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王怀、龙超清等人传达这一决议。

一向与王佐、袁文才不和的永新县委书记王怀和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二人主张杀掉袁文才,毛主席则反复进行说服,并最终决定不杀袁、王二人。

1929年,朱德、毛泽东决定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袁文才被任命为参谋长,随军出行,王佐则留守井冈山,担任红32团团长职务。

不想,袁文才在行军途中却发现了中共六大的决议,不久,袁又返回井冈山,联合王佐坚持斗争,他们对红军依然忠心耿耿。

毛主席离开井冈山后,井冈山的形式变得扑朔迷离,虽然毛主席明确表示不杀袁、王二人,但是湘赣边界特委和宁冈、永新县委的一部分人却坚持认为袁、王二人为土匪首领。

加上井冈山旧有的土客籍之争,更让形式不可逆转。1930年1月,湘赣边界的中央巡视员彭清泉主持召开于田会议,并最终决定了解决袁、王二部的主张。

同年,袁文才、王佐活捉了茶陵靖卫团团长罗克绍,他们在没有经过特委的同意下,遂进行了劝降罗克绍的行动,不料,这件事最终却成为了杀害他们的导火索。

井冈山时期的王佐,袁文才最后是如何死的

王佐在1930年2月,在永新被错杀。袁文才:1930年2月23日,于永新县被诬陷杀害。

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党的“六大”通过的《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提出要严厉的镇压土匪,把土匪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

这为错杀袁、王提供了政策依据。“六大”精神传到井冈山之后,永新县委书记王怀、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等人,主张把袁、王杀掉。

毛泽东等人则坚决反对,最终还是统一到毛泽东等人的意见上来,但地方党委还是对袁、王队伍阶级性感到模糊,最终错杀了两人。

扩展资料:

当时,袁、王两部加起来有800余人枪,其战斗力与红五军不相上下。湘赣边界特委一班人知道,倘若用武力对付,非但达不到目的,弄不好还会反受其害。

于是制定的策略,一是调虎离山,将袁、王诱至永新县城下手,二是借助红五军的力量。恰在这期间,红五军停驻在安福、永新边界地方。

湘赣边界特委向中央和红五军领导人彭德怀反映袁、王的问题,有些问题并不是实事求是,但由于各种原因,彭德怀轻信了片面之词,同意借兵给特委解决袁、王。

如果红五军领导人能深察当时边界党和红军内的复杂情况,也许就不会听信特委的不实之词了。


读毛年谱(067):错杀袁文才王佐,井冈山根据地失陷记(3)

袁文才逃回井冈山,给对方留下了把柄,为自己挖下了坑。1930年初,他又做错一件事。

1930年的新春,井冈山地区环境日益恶化,三十二团的后勤补给捉襟见肘,枪支弹药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袁文才决定,将国民党茶陵、酃县、宁冈三县联防团团总罗克韶抓上山,将他那可以制造小型步枪、子弹和手榴弹的兵工厂为红军所用。

这年元宵节,三十二团派出周桂春率特务连趁着雪夜,潜行90多里,在茶陵一个名为猎狗垅的地方,将在姘妇家过夜的罗克韶抓了起来,然后威逼着他交出了14名造枪工人和所有的机械设备,神不知鬼不觉地连人带厂搬回了宁冈。

袁、王二人本应在行动前,按组织程序将“抓罗夺厂”的行动预案报上去,至少应与特委通个气。但袁、王二人根本不把特委放在眼里,又是出于公心,为部队建设着想,自始至终没有对特委言语一声。

罗克韶被抓到山上后,受到了袁、王优待。通过罗克韶的旧关系,三十二团所需从外地购买的原材料,没费多大劲就购了进来。

这时,宁冈县的赤卫队队长谢希安看到袁、王对罗克韶待如上宾,礼敬有加,便跑到袁、王面前坚决要求杀掉罗克韶。袁文才不加理会。谢希安就将此事告诉了担任宁冈县委书记的龙超清,说的是袁文才、王佐勾结茶陵大土豪罗克韶。

宁冈县委一班人深受震惊,因为袁文才没有报告,谁知道罗、袁等人是什么关系呢?他们立即报告特委书记朱昌偕。

此时,宁冈、永新的豪绅趁机煽风点火,一时间“袁文才已反水”、“袁、王被逼,另找出路”的消息在边界内外传得沸沸扬扬。

各种不利于袁、王二人的传闻甚嚣尘上,言之凿凿,不由得人不信。

特委一班人认定,袁、王二人已反水,不借机除掉,后患无穷。

此时,中央巡视员彭清泉也来到了边界。彭清泉在中央收到了两任特委书记杨开明、邓乾元对事关袁、王的报告后,带着中共六大对土匪处置的教条,先入为主,定下基调,准备以非常手段解决袁、王问题。这与边界特委的想法不谋而合。

袁文才、王佐在劫难逃。

但是,杀袁、王二人谈何容易!他们的红四军三十二团,拥有1000余兵员,700余支枪,还有一座兵工厂。他们对井冈山地形特别熟悉,闭着眼都能找到方位,大多猎户出身,战斗经验丰富,其军事实力决不会在留守的红五军之下。

最后特委决定智取。他们盗用毛泽东的名义,修书一封,以整编部队为由,让袁、王二人前来接受新的组织调整。

信的大致内容为:红四军前委决定,边界六县的赤卫队合编为红六军第三纵队,以袁文才为司令,王佐副之,定于2月22日在永新县城合编,随后配合红五军共同攻打吉安。

1930年2月22日下午,袁文才、王佐率红四军三十二团700余人枪,进驻永新县城禾川镇。

特委组织了上千民众,在城东浮桥头举行了欢迎仪式。大家一阵寒暄,便在城内的肖家祠堂添酒开宴。席间,彼此夹菜劝酒,猜拳行令,纷纷祝贺“袁、王二人荣升新职”。

当晚,袁文才被安排到了永新县城尹家巷22号,那是一所干净宽敞的宅院,王佐则住进了尹家祠堂,其余官兵则散居于附近早被腾空出来的店铺与百姓家。

当晚,在永新城一家民房里召开的特委会议局势就不对了。

一开场,彭清泉公开批评袁、王道:“有人背着特委,勾结茶陵土豪罗克韶,破坏苏维埃政府,破坏分田,受编不受调……”

袁文才赶紧将他们这段时间的行为向特委作了汇报,又把抓罗克韶的动机和经过做了介绍。

王佐按捺不住,将腰间的驳壳枪取下,重重地拍在了桌上。

朱昌偕说:“你们干什么事都背着特委,根本就不把特委放在眼里……”

王怀、龙超清等人群起而攻之。久积的怨愤,化作了种种罪名,纷纷落到了袁文才和王佐的头上。

袁文才、王佐据理力争,力陈己见。双方的争吵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彭清泉拔出手枪,“啪”的一声拍到桌子上:“你这个土匪,眼里还有没有上级领导?”

会议的形势,已变得无法控制了。只好暂时休会。

第二天,特委对前事只字不提,继续杀猪宰羊招待袁、王及其他县里来的地方武装。晚上,又请来一个戏班子,在城里唱起了采茶戏,一派太平无事的模样。

但是,这天晚上,特委连夜调兵遣将,特别是找到彭德怀,争取了集结于永新、吉安、安福边境红五军的军事支持。彭德怀是这样回忆的:

王佐、袁文才案平反了没有怎么评价

王佐、袁文才案平反了,王佐、袁文才被错杀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全国解放后,袁文才被错杀的历史陈案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毛泽东上井冈山时,特地将袁文才烈士的妻子谢梅香接到井冈山宾馆。

亲切地称她袁文嫂子,向她表示亲切慰问,并一起照了相。袁文才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扩展资料:

袁家在袁文才死后境遇十分悲惨。为避迫害和追捕,袁妻将只有六岁的二女儿送人做了童养媳,因不堪忍受很快死去。

她则携了其余儿女逃入深山,以野果为食,以洞穴为室,历三年之久。但她用心保护着袁文才的诸多遗物,解放后,老人将它们无偿捐献了国家。

袁文才死时仅32岁,妻子谢梅香刚刚30岁。他们生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袁耀烈,后有孙子袁全芳、袁建芳和一个孙女。

袁文才死后,袁家不同意谢梅香改嫁,说袁家太惨烈了,谢梅香再改嫁,孩子又小,带走了怎么办。谢梅香只好招郎不离家,1932年和肖开福结婚。

肖开福原来是袁文才的部下,两人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袁耀厚又名肖常隆,一半继承袁家祭祀,一半继承肖家血统。女儿名叫肖移月。

袁文才被谁杀害的

  1930年2月24日,王佐、袁文才在永新县城被红军枪杀,死时都只有32岁。
  关于王佐、袁文才被谁杀死的问题,过去史学界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当时毛泽东、朱德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率领红四军离开了井冈山。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杀害袁文才的是彭德怀,而且在事发后第3天,也就是2月27日,长沙《大公报》发出一则信息:“彭德怀枪毙袁、王两匪”,后来,普遍认为是彭德怀杀死了他们。林彪、四人帮曾将此作为彭德怀的一大罪状;第二种意见认为,杀害袁文才、王佐的是中央派去解决袁、王问题的彭清泉和中共赣西南特委(又被称为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第三种意见认为,是由中央巡视员彭清泉和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朱昌偕策划,彭德怀“轻听轻信”,没有冷静思考,当然主要应该由中央巡视员彭清泉和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朱昌偕负责。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通过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其中“(十)对土匪的关系”这一部分明确规定“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这是保持地方秩序和免遭革命死灰复燃之必要的先决的前提。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令他们帮助暴动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土匪若浸入革命军队或政府中,便危险异常。这些分子必须从革命军队和政府机关中驱逐出去,即其最可靠的一部分,亦只能利用他们在敌人后方工作,绝不能置他们于苏维埃政府范围之内”。(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8),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399-400页)而王佐、袁文才二人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就是井冈山地区的两大土匪组织头目。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井冈山当地土客籍矛盾所致。客籍,也就是客家人,王佐、袁文才的祖辈都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背井离乡从北方迁移到此地的。因为当地的“土著人”占据着适合农耕的平坦地区,所以客家人只能居住在土著人不愿意居住的山区,而且还要受到当地土籍豪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对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讲得十分清楚:“客籍占领山地,为占领平地的土籍所压迫,素无政治权利。前年和去年的国民革命,客籍表示欢迎,以为出头有日。不料革命失败,客家被土籍压迫如故。我们的区域内,宁冈、遂川、酃县、茶陵,都有土客籍问题,而以宁冈的问题最为严重。前年至去年,宁冈的土籍革命派和客籍结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土籍豪绅的政权,掌握了全县。去年六月,江西朱培德政府反革命,九月,豪绅带领朱培德军队‘进剿’宁冈,重新挑起土客籍人民之间的斗争。”
  1929年,土客籍之间的矛盾已到了非常尖锐地步,1929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前委随之而去,边界特委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高的行政机关。宛希先是惟一的外籍干部,时年24岁,是追随毛泽东上的井冈山,他原本为土、客籍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尤其与袁文才、王佐过从甚密。自朱、毛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他更成了袁、王在边界特委内惟一的依靠。不久,宛希先就被特委以逃跑罪名处死。1929年5月,重新选举的特委里,邓乾元、朱昌偕先后任书记,副书记、常委、执行委员几乎都是土籍人士。当时,在宁冈有“土籍的党,客籍的枪”之称,这形象地说明了特委与袁文才、王佐之间的现状。客籍的袁文才、王佐与土籍的王怀、朱昌偕、刘珍、龙超清、邓乾元等之间已出现互不买帐的现象。袁文才、王佐不大听从特委的领导,特委则认为袁、王闹独立,想占山为王当土匪,所以视他们为潜在的敌人。1929年5月至8月,湘赣边特委负责人邓乾元在《湘赣边界工作报告》则竟然把袁、王当成不可救药的“匪首”,报告中说:“危害边界的第一个势力就是土匪,本来边界的政权并不是真正的共产党所领导的政权,而是与土匪合作的联合政权。现在土匪问题更加严重,袁、王现在对我们处处怀疑,袁有另找出路脱离我们的象征,王在袁的影响下,亦与我们关系日趋恶化,过去对土匪的缓冲政策已是不能再用了。”可见,邓乾元不仅把袁、王当成敌人,甚至对边界政权也予以否定。
  在土籍王怀、朱昌偕、刘珍、龙超清、邓乾元等人苦苦寻找机会对付袁文才、王佐时,机会终于来了。1930年初,王佐、袁文才活捉了茶陵靖卫团团长罗克绍,还俘获了20多个造枪工人和部分造枪机器。在没有请示特委的情况下,他们自作主张,劝降罗克绍,计划用他们办一个兵工厂,但特委认定是袁、王与敌勾结,这件事也就成为杀害袁文才、王佐的导火线。
  恰在这时,中央巡视员彭清泉悄然来到了边界,他带着中共“六大”对土匪处置的教条,准备以非常手段解决王、袁问题,这一想法与边界特委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袁、王掌控的红四军三十二团,拥有1000余兵员,700余支枪,还有一座兵工厂,他们又无力对付。于是,他们就打算将袁、王二人诱骗至永新县城,然后借助正游弋在安福、永新边界的彭德怀的红五军,再行下手。他们知道袁文才、王佐最听毛泽东的话,他们就盗用毛泽东的名义,给王佐、袁文才修书一封,约王佐、袁文才率部于2月22日在永新县城合编,然后配合红五军共同攻打吉安。他们还派出特委负责人朱昌偕、王怀等人,前往彭德怀红五军军部,对彭德怀说“袁文才、王佐要叛变”“在永新县城联席会议上,强迫特委决定把边区地方武装归他们改编统率”等等。最后,彭德怀信以为真,就答应派张纯清率红五军第四纵队300余人随朱昌偕赶往永新县城,同时,特委又将宁冈、茶陵、遂川等五县赤卫队调往永新县城。
  就这样,王佐、袁文才被害。可见,上述第三种意见,即彭德怀偏听偏信朱昌偕、王怀等人之言,错杀了王、袁较为可靠。

袁文才的介绍

袁文才(1898—1930),江西宁冈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30年2月23日,袁文才被龙超清等人于永新县诬陷杀害,年仅32岁。

历史上,井冈山的王佐,袁文才是怎么死的

袁文才被开枪打死,王佐淹死在东华潭内。

1930年24日深夜,红五军第四纵队会同永新、莲花、茶陵等县的部分赤卫队,趁着夜幕将永新城里的袁文才、王佐部队围个水泄不通。、他们在睡梦中就被缴了械,个别反抗者当即被击毙。

熟睡中的袁文才走出屋子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便被埋伏在屋外的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举枪射杀。王佐听到枪声从后窗跳出,在一片追杀声中慌不择路跃入一条河流,但在游到一半时溺水而死。

扩展资料:

袁文才与王佐都是井冈山下宁冈县马源坑村和遂川县下庄村的贫苦农民。1923年,袁文才参加了井冈山“杀富济贫”的“马刀队”。1925年9月,在共产党员龙超清的动员下,袁文才率部下山接受改编,袁任团长的宁冈县保卫团成为一支受我党影响和控制的武装。

1927年1月,在袁文才的影响下,出身贫苦、杀富济贫的王佐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迎接毛泽东、朱德到井冈山会师。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遭重挫后,毛泽东在浏阳召开紧急会议,因为他早就听说在井冈山地区有我党领导的农民武装,决定率领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地区转移。毛泽东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一面将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

一面给袁文才送去一信,袁文才即派在他身边工作的陈慕平,随同中共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一起去三湾见毛泽东。毛泽东听了龙超清、陈慕平的介绍,于10月3日率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

确定了在井冈山立足和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自卫军采取团结合作的方针,排除了某些人想把袁、王部队吃掉的主张。此后不久,毛泽东率部队到达宁冈茅坪时,龙超清、袁文才召集群众大会,热情欢迎毛泽东,同时动员在井冈山上的王佐与工农革命军合作。

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顺利地进驻了井冈山。为了团结改造袁、王部队,何长工、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等一批干部被派到王佐和袁文才部队工作。袁、王部队的素质很快得到提高,他们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部队中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同时,袁文才大义灭亲,清除了个别恶习不改甚至企图谋刺毛泽东的坏分子。井冈山会师以后,袁文才、王佐情绪高昂,工作积极,屡立战功。1928年4月下旬,敌人对井冈山“进剿”,袁文才、王佐率32团镇守井冈山大后方,使在前方作战的主力部队无后顾之忧。

连续取得五斗江、草市坳、永新城及土溪岭、龙源口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袁、王部队还直接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对取得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为恢复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三次反围剿中,黄洋界、八面山哨口失守,其他三个哨口也相继被敌攻占。

彭德怀率红5军向遂川方向突围,留下王佐的32团,在险恶环境中采取分散活动、灵活出击的作战方法,继续在井冈山坚持斗争。

袁文才和贺子珍是什么关系

上下级关系。

1927年(18岁)年袁文才在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随其哥哥贺敏学上井冈山,在袁文才、王佐的山寨躲避国民党追捕。

1928年(19岁)在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毛泽东上井冈山后,被袁文才派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同年与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的秘书。

扩展资料

贺子珍在大革命的疾风骤雨中成长,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枪林弹雨中成熟,历经了红色军队从 初始到壮大的全过程。她的身上凝聚了红军女战士的种种美德,她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和顽强不屈的历程分不开,她的无私精神和品质是井冈山红色战士的光辉写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率农民自卫军在茅坪坚持斗争。1927年7月,根据党的指示,会同王佐等率领的农民自卫军,攻进永新县城,打开监狱,营救了一批共产党员和群众。同时,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和赣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自卫军副总指挥。

后来敌人反扑占领了永新县城,袁文才见敌人势众,带领农民自卫队保护中共永新县委负责人王怀、刘珍、贺子珍等迅速撤回宁冈茅坪一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