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美文摘抄(重阳节美文)

本文目录

  • 重阳节美文
  • 重阳节的优美句子摘抄
  • 关于重阳节的好句
  • 重阳节爱国主义名篇佳作
  • 关于重阳节的好句好句
  • 重阳节的现代诗歌五分钟左右
  • 重阳节登高诗句美文
  • 描写重阳节的散文诗

重阳节美文

  有关重阳节的文章诗歌
  1.重阳节的习俗
  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缺少了我最赞赏的地方,恒景拜师学艺,杀死瘟魔才让九月九登高的风俗传下来
  2.又见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茱萸节”。
  3.菊花飘香的日子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 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4. 又见重阳节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哈哈!早忘记了哦!”
  走在中关村市场,不时的询问一些朋友今天重阳节怎么过。大多的人却陷入了这种惊讶、茫然的状态。说到重阳节我便想起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来。
  今天的重阳节,也是第19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关村广场我遇到了一位正拿着报纸找工作的小伙子,他对报纸看的很执着,还不时的用笔点点画画。年轻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话下的,可这位小伙子却深深的被失业的圈子套住了。他对我说这么一句话,“工作都没有,吃饭都是问题了,那还有心思登高望远,月饮菊花酒呢?既是对亲人的思念这时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罢了。”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家乡,重阳节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就会宰杀自己养的鸡鸭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们前来享用。其实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体会此时的父母亲自宰杀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实用意呢?一对坐在家乐福门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爷、老太太,他们携着手,显得无比的亲近。他们对重阳节有这深厚的感情,子女们成天忙于工作,他们只有两个字“理解”。今天购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吃个团员饭。很多人不知道父亲节,也遗忘了母亲节。更多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记节。一句问候,一个不长的电话他们都会会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关村,市场里面忙忙碌碌,气温比外面的要高的多,但感觉并不是很舒服。他们有的坐在柜台,有的站着拉客,有的高声吆喝。。。。。。等等的。总之显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阳节,没有带孩子,老人出去溜达啊?”
  “哪有时间啊!工作这么忙,生意又这么惨淡经营的,也没心思。”这是一位在中关村干了八年的朋友和我说的感到无奈的一句话。
  礼拜一,中关村按道理也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时段。只是“九九”相对来说有点过于冷淡和平静。我从E世界到海龙,从海龙到科贸鼎好再到太平洋,一样的平静,也一样的“忙碌”。只不见有关“九九重阳”的促销活动。
  5.诗歌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节的优美句子摘抄

重阳节的优美句子摘抄如下:

1.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赏光吗?重阳节快乐!

2.老年时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祝我最敬仰的人,重阳节快乐!

3.南归,心回飞,重阳团聚不久归,菊花香,枫叶红,团圆时刻情深浓,常思念,盼重逢,佳节携手齐放松,祝福来,寄关怀,祝你重阳笑开怀。

4.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5.高望远逢凶化吉,菊花飘香幸福来报道,身插茱萸愿你永快乐,遇难成祥生活比蜜甜,重阳糕,菊花酒,打包送给你,祝你九九重阳节过得愉快。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月初九重阳节,遵守传统好风俗。登高远眺金秋景,寓意吉祥步步高。饮酒祈福赏菊花,保佑寿比南山松。尊俗重道度重阳,祝你幸福久久长。

8.重阳九月九,好运伴你走;愿你笑开口,快乐来相守;每天乐悠悠,幸福无尽头;上山去赏菊,平安到白头;好梦天天有,人生少烦忧,我们情深到永久!

9.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现在正是菊花争艳的季节,我知道一个地方,可以赏菊,我带你去吧!

10.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

关于重阳节的好句

  1.悠悠岁月久,愿财神和你手牵手,快乐永远跟你走,成功伴你四处瞅,好运随你逍遥游,幸福陪你到白头。九九重阳节,愿你美丽心情到永久,吉祥如意到永久!
  2.秋风落叶扫,群山尽岑染。今日又重阳,登高思故友。采插茱萸花,辟邪把酒祭。举手抛祭品,吉祥好兆头。好运当空照,瑞祥也来到。九九“重阳节”祝君福来到,生活美似玉,吉祥又如意,福禄寿尽享。
  3.漫山红叶铺彩云,又是重阳秋色深,登高望远思亲友,遍插茱萸少一人。摘片红叶写书信,托与秋风寄亲人,霜重色更浓,久别的思念比海深,重阳节,遥祝远方的您平安幸福。
  4.秋天的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5.秋高气爽远眺望,秋景斑斓任你赏。秋风缕缕拂胸膛,心情安详莫慌忙。秋云翩翩悠闲逛,花开花落人安康。重阳天渐凉,鸿雁又南翔,饥时饱胃肠,冷来添衣裳。人生路漫长,让心去飞扬,快乐伴身旁,保重体健康。朋友祝福请收藏,惟愿情意暖心房。
  6.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7.莫道重阳秋风凉,果实累累喜洋洋;莫道重阳雨霏霏,红叶挂满心头醉;莫道重阳夕阳红,阅尽风霜霞光美;莫道重阳话凄凉,登高远眺思绪飞!祝重阳节快乐!
  8.龙年重阳到,声声传欢笑。金菊风中傲,茱萸门前翘。美酒莫喝高,身体最重要。闲来去登高,清风拂面绕。短信送祝福,吉祥如意心情好!祝你事事顺心!
  9.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又至,问候送上。品浓酒之香,念远方老友,送真心祝福,愿你年年岁岁,无忧无愁!
  10.重阳节心花放,拇指轻动短信忙,祝您生活喜气洋洋,事业更加辉煌,心情沐浴阳光,身体健健康康,快乐心中荡漾,幸福指数高涨,家庭美满吉祥!
  11.秋风送来重阳节,金菊遍地扑鼻香。茱萸插门福运到,美酒入肠人心畅。品上一口重阳糕,甜甜蜜蜜满嘴香。出门走走心情美,登高望远豪情壮。祝愿朋友幸福健康绕,重阳佳节快乐永无边!
  12.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重阳节爱国主义名篇佳作

爱国(诗)
  (一)
  人无家之国,亦无国之家
  国,乃立足之根本,
  家,乃乘凉之场所。
  国家一词,来源于此。
  人不为家,何以为国?
  人不为国,何以为家?
  家,国生生相惜,相互依存,
  舍其一,则唇亡齿寒!
  爱国,亦为爱家,亦为爱人民。
  古有屈原投江为报国:
  一片江海,一叶扁舟
  一方肝胆,一身报国
  一树春风,一曲离愁
  一缕青丝,一帘幽梦
  一纸离骚,一腔热血
  一傅众咻,一座坟头。
  人已逝,爱国情仍尚在
  流传百世显有名!
  此情融于血,融于生命
  此乃华夏之神,华夏之意:
  欺我,犯我,忍则过
  辱国,骂国,拳脚加
  走过,留名一句:
  凡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虽强必征,虽弱必欺!
  (二)
  今蛮人下江,意在鱼岛,
  一隅之岛,怎欺大国?
  夷人相助,布局深算,
  泱泱华夏,怎能入谋!
  蛮人欲来,戚军何在?
  夷人深算,诸葛何求?
  华夏,可辱?可欺?
  断,断,断,将断!
  怒,怒,怒,怎办?
  意欲开战?
  宁可大陆不长草,
  也要收复钓鱼岛。
  民心所向,
  剑锋所指!
  国民之国,家人之家
  公惬之所,共眠之榻,
  怎能忍痛赠鱼岛!

关于重阳节的好句好句

1、今天是九九重阳节,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关于重阳节的好句摘抄
  2、今天,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橘红橙黄、金桂飘香的收获季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平山区教育局庆“重阳节”茶话会,共同庆祝属于您们的节日——重阳节。
  3、尊敬的各位前辈,您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您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共话平山教育不老的情结。
  4、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5、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6、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7、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8、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9、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
  10、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11、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12、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13、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14、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洲心不老,祝与青松永同龄。我们忠心的祝福您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15、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16、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的现代诗歌五分钟左右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于70年代初
  乡愁
  作者: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这是一篇散文,你看可以不?
  北方的秋天在不经意间走近,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和着柳枝肆意地飘摇,渐渐地秋的韵味浓起来,白天短了,夜晚来临的特别早,于是那弯新月更清晰地挂在柳树梢头。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在北方大多不过这个节日,而在南方是相当重视这个传统节日的,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阳节相传甚远,历代诗人也做出无数佳作美文,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道: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登高诗句美文

重阳前夕四首
作者:郭松涛|郑贤永
其一:满城风雨近重阳,秋气冥冥笼八荒。欲上峰巅心有悸?今朝试做少年郎。
此小绝,看似简单四句,我却喜欢得不得了。因为写出了我想说的,估计也写出了很多人心声吧,特别这句“欲上峰巅心有悸?”,试问下如今,是不是很多人有如此感叹啊?
特别是在重阳登高之季节,想爬到山顶,都累得气喘吁吁的。说真得,这种感觉,也记不清是多少年前曾有过了。如今被工作耽误的我们,哪有时间去爬山啊?哪有时间去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都是一种奢望啊。
也就难得下班之余,在网上论坛瞧瞧网友们的诗词了。所以这句“欲上峰巅心有悸?”真的很打动我心,所以诗人尾句“今朝试做少年郎。”只是试做,试看,爬不爬的上峰之巅,还说不定呢。
此首小绝起句很有色彩,秋意儿很浓。在一个满城风雨的秋季,又近重阳节。诗人对雨都是有感情的,下雨了,是诗人,都会依窗听雨,或是远望,或是沉思,或是其他,都会吟诗一首,了发心情。
正如诗人这句:“满城风雨近重阳,秋气冥冥笼八荒。”满城风雨的重阳节,那秋气就不言而喻了,诗人用秋气笼罩了八荒,来说秋气浓。
八荒即是: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所以说此时的秋气味儿是最浓的。
全诗承上启下,雨后重阳,想攀登山峰之巅,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但是诗人却给自己打气,没事,趁着今朝重阳,我要试做一回少年郎。
是啊,少年之时的我们,那跟猴子一样满山跑都不觉累,可如今呢?大家看了这首小绝,难道不会产生共鸣吗?
高国启诗词欣赏第四期 重阳前夕四首 作者东郭松涛|郑贤永

描写重阳节的散文诗

  乡愁
  —余光bai中
  小时候du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zhi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dao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于70年代初
  乡愁
  作者: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这是一篇散文,你看可以不?
  北方的秋天在不经意间走近,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和着柳枝肆意地飘摇,渐渐地秋的韵味浓起来,白天短了,夜晚来临的特别早,于是那弯新月更清晰地挂在柳树梢头。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在北方大多不过这个节日,而在南方是相当重视这个传统节日的,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阳节相传甚远,历代诗人也做出无数佳作美文,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道: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更有脍炙人口的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来思乡情更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实,过重阳节当然是在南方上学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在校园的闲散生活里,同学们总是要找各种借口,聚会游玩,正好刚入学不久,想家很强烈的时候,赶上重阳节,见当地人相当的重视,还有登高转运之说,于是我们自发组织起来,晚上带上饮料和食品,登山赏月,南方在这个季节,气候正是好时候,凉爽怡人,站在山顶观月,那弯新月更清澈皎洁,于是我们在山顶上放声高歌起舞,在清风里,吟诗作赋,抒怀着青春的快乐、忧伤。
  毕业后,回到家乡,可重阳节却深深烙在心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