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技巧(如何答好高中诗歌鉴赏)

本文目录

  • 如何答好高中诗歌鉴赏
  • 我一看语文诗歌鉴赏就怕,有什么攻略吗
  • 有什么简单的高中诗歌鉴赏技巧吗
  • 如何答好初中诗歌鉴赏题有何方法和技巧

如何答好高中诗歌鉴赏

古诗鉴赏举例

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1、“风惊夜来雨”中的“惊”字,后人称赞用得好,用得奇。请你说说这个字的妙处。

2、最后两句“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从“偶”字中我们可以揣摸到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1分)。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惊”字把小雨点写活了,显得奇妙生动(3分)。

2、诗人此时的心情是闲适的,物我融合,有如宾主相得(1分)。但并不总是如此,“偶”字透露出这样的信息:诗人遭受贬谪,心情经常抑郁愁闷,只是偶尔闲适罢了(3分)。

解答这道题,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步骤入手:

一、整体阅读,全面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景色的五言古诗。前两联写景,后一联抒情。首联写雨后云破日出之开朗豁亮的景象。一个“散”字呼应题目中的“雨后”二字,点明天气;写出了低压在洲渚上的黑云逐渐消散,给人以天高气爽的感觉;一个“明”字紧扣题眼“晓行”二字,交代时间;写出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色的阳光遍镀村坞,四野一片清明澄澈的秀美景色。这两个动词使雨后朝日图更有动感,蕴满生机;也暗示了诗人的舒畅愉悦的心情。

次联自远而近,写清池绿树,风惊叶雨,虽是写实,而用笔洒脱,令人回味。由于下了一夜雨,池塘水满,树也仿佛越加挺拔了,一个“临”字,化静为动,由于池水上涨,塘面愈加开阔,那高大的树仿佛与清池靠得更近了。一个“惊”字,有一种横空出世之妙,你听,飒飒风来,落木萧萧,不寒而栗;你看,树影婆娑,残留在树叶上、枝桠间的雨水经凛凛晨风一吹,点点滴滴,纷纷扬扬,恰如昨夜梦中之所见:这一切使人不禁想见昨夜的一场风雨是何等的惊心动魄。诗人不直接写昨夜之风雨大作,而由高树、清池、惊风、落雨来反推侧写,这种侧面烘托的构思技巧是别出心裁的。

第三联以直抒胸臆作结,遥承诗题中的“独至”二字,交代了写此诗的缘由。“适无事”表明了诗人此时的闲适恬淡的心态与怡然自得的情绪。“偶此成宾主”字说明这种平静散淡的心情并非常态,而只是偷得片刻的宁静。“宾主”一词形象地将独行者与周围的山水景色的关系表现了出来,没有他人作伴,但有这雨后晴明秀美的山水为侣,彼此情意相投,以获得心灵的慰藉,这也就足够了。

二、重点字词揣摩,寻找突破:

“散”,漫漫的云雾悠闲的铺散开来,夜雨初晴后景物的真实描写;“明”,雨霁日出,阳光普照,天地一片光明;“临”,风骨高洁的树木,在轻轻的池水上面投下超凡脱俗的倒影;“惊”,富有动感的一笔,意外的刺激,不曾想到,也不曾企盼;“适”,恰好,难得这样的心境,更难得这样的自然美景与闲适的心景相碰撞;“偶”,千年等一回,相当的不容易,反过来想想,诗人平时的日子是怎样熬过来的呢?

三、整合信息,规范答题:

阅读鉴赏题,一般考查写作艺术和主题理解两大方面。细读分析题干可知,第1小题,考查写作艺术,第2小提考查主题理解。

从写作艺术的角度分析,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是抒情说理的基础,结合前面分析夜雨初晴的美丽画面,神来之笔落在一“惊”字上,这个“惊”字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变静景为动景,意趣横生。答题思路,首先是理解,然后作分析,最后提炼选择词语,一定要注意准确地使用术语“拟人手法”,这是一个采分点。

从理解本诗的主题角度分析,紧紧结合诗人遭贬外放在外这个背景,抓住“适”、“偶”这两个关键字,体会诗人难得的轻松和闲适,反思诗人平时的抑郁和苦闷,诗意的关键即可得矣。规范答题时一定不要忘记诗人“遭贬外放”这个背景,这是出题者暗扣第四册高中课本中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一文设计的题目。

我一看语文诗歌鉴赏就怕,有什么攻略吗

诗歌鉴赏确实给人感觉就是扑朔迷离,很难把握。但是不要怕,越怕越扑朔迷离。现在给你攻略。

读诗先读题目。题目一看,内容掌握一大半。“静夜思”,自然是思念家乡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当然是送别诗了。“凉州词”肯定是边塞诗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必是借古抒怀了。“石灰吟”托物言志。“闺怨”当然是闺情诗了。“枫桥夜泊”是羁旅诗。诗歌题目可能就是诗歌的中心,大致可以明白诗人想要写什么。虽然诗人不一定表达单一的情感,但我们对诗歌的内容会有一定的认识。

读诗还要看作者。或许从作者身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就如杜甫,一生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诗歌都有不同的情感,或壮志满怀,或忧国忧民,或漂泊孤苦,或怀才不遇,或闲适恬淡、或思念家乡……看作者,这叫知人论世,大体可以把握诗歌的情感特征。而且,通过作者,还可以把握诗歌的风格。就如李白的诗歌豪迈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孟浩然的清新淡雅,陶渊明的朴素自然,陆游激越高亢,李商隐的晦涩含蓄等 ,借助诗歌风格也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诗歌情感特征。

读诗还要看注解。注解可能告诉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诗人情感。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注解是作者因调任途经西塞山,三国以来,金陵政治风云变幻,政权反复更迭,鉴于此诗人写下此诗。由此可见,诗人的情感自然是希望国家统一了。以上就是读诗的“三看”。这“三看”,对鉴赏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诗歌还有“两品”。

诗歌景情结合,要么先景后情,要么先情后景。抓住抒情的关键句或者是关键词,就能轻松地把握诗歌情感。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我们抓住“边愁”,就知道诗歌抒发的是背井离乡的从军者久戍思乡的愁苦。也有先情后景的。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等。抓住情感句就容易把握诗歌情感了。鉴赏诗歌,常常可以关注诗歌最后一句。

鉴赏诗歌还要品意象。这个在许多人眼里是最难的。平时要把握物象的象征意义,到时就比较容易判断了。诗歌里的物象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要结合起来判断才好。如果是景物,首先要判断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以便判断诗歌的情感倾向。不管是事物意象还是景物意象,都要和诗歌情感联系起来判断。

诗歌的“三看”“二品”,就是诗歌鉴赏的最好的攻略了。任你选用吧!

有什么简单的高中诗歌鉴赏技巧吗

关于诗歌的鉴赏,有如下之我见,仅供棎讨。对于一首诗,不论是古代或现代诗歌,首先应对作者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写作该诗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对所写的具体诗歌,通过反复咏读才能真实认识其诗的基本内函,通过对文字,修辞,音韵,意境,审美诸元素的运用,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感染,并将其启迪感染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应该祘作诗歌鉴赏了吧。说得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鉴赏人各有各的经历,品味,文化差异等原因,很难有一个标准。举一简单例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在贫穷潦倒中仍心怀天下,推已及人的高尚情怀。可某个人硬说杜屋上三重茅草有二尺四寸厚,冬暖夏凉,过的地主阶级生活。〈见《李白与杜甫》〉见仁见知各不相同。

如何答好初中诗歌鉴赏题有何方法和技巧

要想答好题,首先对主题,挖掘思考。它要反映什么?歌颂什么,是抒情言志呢。还是拟人抒情。衷琢思虑,方好下笔。

诗,是文学的精华。它虽短小,包罗万象,其内容孕藏着一个大世界。

七分汗水,三分灵感。若有这天份,写的诗,也不会太烂,太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