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杯颁奖仪式(蒿俊闵的运动生涯)

本文目录

  • 蒿俊闵的运动生涯
  • 足球报的历史沿革
  • 16年足协杯赛程

蒿俊闵的运动生涯

天津泰达时期
2002年,蒿俊闵以业余球员的身份从湖北武汉被选入天津泰达梯队。
2004年,蒿俊闵赴英超切尔西队试训,并随预备队打满了三场比赛。之后蒿俊闵在刘春明的提携之下,进入天津泰达一队。
2005年,18岁的蒿俊闵开始在天津泰达队占据主力位置,并获得中超联赛最佳新秀奖。
2006年4月1日,中超联赛第5轮,天津康师傅主场迎战西安国际队,蒿俊闵在下半场第24分钟,打入一记任意球,帮助天津队2-2逼平对手。
2007年8月11日,在中超第16轮的比赛中,蒿俊闵打入一球,帮助天津康师傅主场2-0战胜武汉光谷队,蒿俊闵在赛后被评为全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11月17日,中国足协在上海市金山区海鸥大厦进行了当季中超联赛的颁奖仪式,蒿俊闵获得最佳新人奖。
2008年4月27日,中超联赛第5轮,天津泰达对阵长沙金德,蒿俊闵在比赛第60分钟破门,最终帮助天津泰达3-1战胜对手。
自从蒿俊闵加盟天津泰达之后,他共为天津出战132场中超联赛,打进16球。
沙尔克04时期
2010年2月1日,德甲沙尔克04俱乐部宣布,蒿俊闵正式加盟球队,双方签约1年半,合同期到2011年6月30日。蒿俊闵成为沙尔克04俱乐部105年历史上首位加盟的中国球员,同时也是继杨晨和邵佳一之后,第三位登陆德甲的中国球员。
2010年2月11日,德国杯1/4决赛,蒿俊闵进入了沙尔克04与奥斯纳布克的比赛大名单,并在第86分钟时替补出场,完成了个人在德国的处子秀。最终沙尔克04以1-0的比分战胜奥斯纳布克,挺进四强。
2010年2月22日,在德甲的一场焦点战中,沙尔克04客场挑战沃尔夫斯堡,蒿俊闵意外获得首发机会,成为继杨晨和邵佳一之后第三位在德甲亮相的中国球员,但蒿俊闵却被主教练安排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右后卫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并送给对手扳平比分的任意球。
2010年5月8日,在当赛季德甲最后一轮的一场比赛中,沙尔克04队客场0比0战平美因茨,最终获得亚军,获得参加下赛季欧冠的资格。本场比赛,蒿俊闵在连续4轮首发之后坐回替补席,没有登场亮相。蒿俊闵加盟球队第一个赛季就获得德甲亚军。
2010年5月13日,蒿俊闵参加了沙尔克04与福伦斯堡地区队的比赛,蒿俊闵在下半场替补登场,打进了自己加盟沙尔克04后的处子球,还奉献了一次助攻,帮助球队8-0战胜对手。
2011年2月17日,瓦伦西亚和沙尔克04的欧冠比赛中,蒿俊闵在比赛第90分钟替补出场。蒿俊闵也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在欧冠淘汰赛出场中国球员。当赛季蒿俊闵跟随球队打进欧冠四强,但是对球队这一成绩的贡献不多。5月21日,10/11赛季的德国杯决赛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打响,德甲沙尔克04队5球血洗德乙杜伊斯堡队,成功夺冠。但蒿俊闵仅在前两轮比赛面对弱旅时得到了出场机会,最后的关键时刻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6月30日,在奥地利吕根岛集训的沙尔克04队以25-0的比分狂扫当地业余球队,蒿俊闵在下半时替补登场担任攻击型前卫。这一场并没有太多价值的热身赛,成为了蒿俊闵在德甲豪门的最后一战。
山东鲁能时期
2011年7月8日,德甲豪门沙尔克04队在其俱乐部官网宣布,中国球员蒿俊闵正式与俱乐部解约离开球队,加盟中超卫冕冠军山东鲁能队,蒿俊闵正式回归中超,结束了自己一年半的海外征战生涯。
2011年10月22日,中超联赛第28轮,蒿俊闵在山东鲁能对阵辽宁宏运的比赛中打入一球。这是蒿俊闵加盟鲁能队后攻入的首球,同时也是他时隔909天后再次在中超联赛中取得进球。
2012年3月3日,中超联赛第4轮拉开战幕,青岛中能坐镇主场天泰体育场迎战山东鲁能。最终,山东鲁能队凭借蒿俊闵在开场第3分钟的进球,以1-0的比分战胜青岛中能,获得赛季首场胜利。 9月23日,中超比赛中,蒿俊闵在比赛第51分钟头球破门,帮助山东鲁能主场2-0战胜天津泰达。
2014年5月18日,2014赛季中超联赛第12轮中,山东鲁能坐镇主场迎战上海东亚,蒿俊闵从门将手中断球助攻阿洛伊西奥破门。 11月22日,蒿俊闵作为球队首发,跟随山东鲁能获得2014年中国足协杯冠军。
2015年3月8日晚,2015赛季中超联赛第一轮,第68分钟,蒿俊闵推射得分,帮助山东鲁能主场2-0击败长春亚泰,取得中超开门红。蒿俊闵打破了自己长达2年半的俱乐部不进球纪录,他的上一个进球还要追溯到2012年9月23日山东鲁能2-0击败天津泰达的比赛。 2001年,蒿俊闵入选了中国国少队。
2003年8月,蒿俊闵随U17国家队参加了在芬兰举办的世少赛。
2004年,蒿俊闵入选中青队并随队参加了土伦杯,蒿俊闵在右前卫的位置上,成为全队进攻的发起者,5场比赛场场首发,率队成功杀入四强。
2005年蒿俊闵以主力身份征战世青赛,在小组赛中打入一球。
2005年7月22日,蒿俊闵首次入选中国国家队,当时只有18岁的蒿俊闵成为那届国家队中最年轻的球员。同年,蒿俊闵随中国国家队参加第三届东亚四强赛,并历史性获冠军,这也是蒿俊闵本人第一次作为国家队成员,站在领奖台上。随后跟随国家队获得东亚运动会金牌。
2008年,蒿俊闵入选中国国奥队后,由于在防守方面不太积极,因而不受杜伊的重用,但在杜伊下课,殷铁生掌印之后,蒿俊闵回归主力阵容,并以主力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
2009年5月29日,2009年“华策杯”中国之队国际友谊赛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进行,中国队主场迎战德国队。蒿俊闵在开场第5分钟打入一球,帮助中国队1-1战平德国队。7月25日,中国男足在天津泰达体育场与来访的吉尔吉斯坦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蒿俊闵首发出场并打入一粒精彩的任意球,帮助中国队3-0完胜对手。
2010年2月,帮助中国国家队获得东亚四强赛冠军。
2011年1月2日,中国国家队与伊拉克国家队进行的一场热身赛中,蒿俊闵为中国队首开纪录,最终帮助中国队3-2战胜对手。 3月29日,中国国家队在武汉体育中心与洪都拉斯国家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以队长身份出场的蒿俊闵上演了助攻帽子戏法,中国队的三粒进球全部来自他的妙传,最终中国队以3-0大胜对手。7月23日,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资格赛第二轮首回合比赛正式打响,中国国家队迎战老挝国家队,蒿俊闵在比赛中梅开二度,帮助中国队7-2战胜对手。
2012年2月29日,世预赛亚洲区20强赛最后一轮,提前出局的中国队在广州大学城体育场迎战已经小组出线的约旦队。蒿俊闵在上半时接张琳芃的助攻,打入一球,帮助国足3-1战胜约旦。
2014年12月,中国国家队公布了征战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的23人大名单,蒿俊闵成功入选。

足球报的历史沿革

有足球大事的地方就有《足球》,《足球》总能做出一些大事来。
1979年11月7日,《足球》试刊第一期问世。为四开四版,头版主要介绍将于次日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进行的瑞典国家队与当年中国甲级联赛冠军广东队比赛的情况。
1980年1月1日,《足球》报正式创刊。她是在经过三期试刊之后,以4开4版的半月刊形式与读者见面的。
1980年6月8日22日,在“广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期间,连续出版三期《广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专刊》,共16版,并在同时举办了比赛的有奖竞猜活动,还评选了此次比赛的最佳阵容,专刊和这次活动都是国内首创。
1981年号外
1981年1月6日,《足球》报出版《创刊一周年特刊》,共16版。从这一期开始刊用中国足协名誉主席廖承志题写的报头。
1981年2月28日,在头版突出了报道在半个月前结束的北京市首次女子足球比赛的消息。这是《足球》报首次报道女足赛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与中国女足结缘。
1981年7月7日26日,与广州新华球厂联合举办“长虹杯”小型足球邀请赛。参赛队伍有八支。著名球员吴群立代表广州市公安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这是《足球》报第一次举办足球赛事,对推动小型足球活动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1981年10月19日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击败当时的亚洲盟主科威特,足球报即时在次日凌晨出版号外,这是国内媒体首次为一场足球比赛出号外。
1982年大规模报道世界杯
1982年1月17日31日,主办“万宝路杯新春足球邀请赛”。这是我国第一次引进外资赞助的体育比赛,参赛队伍6支,沈阳部队足球队夺冠。这次比赛吸引了15万观众,《足球》报专门出版了3期特刊,影响颇大。
1982年5月31日至7月12日,在第12届世界杯赛进行期间,出版了33辑共148版的《82年世界杯特刊》,特刊对西班牙世界杯做了最及时、翔实、深刻的报道。对世界杯报道规模之大,报道之全为全国媒体之最。
1982年11月,《足球》与《广州日报》联合出版了第9届亚运会特辑,用特刊形式详细报道亚运会这样的综合赛事,在国内是首次。之后的1984年奥运会,两强再度联手,出版《奥运特刊》共6辑。
1983年提出实行主教练负责制
1983年1月4日,《足球》报出版第70期,从此期起面向全国发行,定期为双周刊,隔周星期二出版,当期还开辟了《球迷园地》专栏。
1983年3月1日,《足球》报发表文章《我国足球队的体制必须来一番大改革》,最早呼吁中国的足球体制改革,提出应实行主教练负责制。
1983年9月,组织团队,到上海就地出版《第五届全运会特刊》,连续出版七期。这是《足球》首次采取赛地报道形式,次年6月北京长城杯国际足球赛决赛期间也采取了同样方式。1984年,采编制作团队更是到武汉就地出版了《首届中国足协杯赛特辑》,共6期。
1984年1月,《足球》改为周报,定期于每星期二出版。
1984年1月10日,举办全国足球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并于同年3月举办第一届优秀足球漫画“金章”赛,引起广泛关注。
1984年2月18日至2月20日,主办我国首届室内5人制足球邀请赛,参赛队12支,广州队夺冠。
1984年7月,《足球》报在北京、沈阳设立航空分印点。
1984年9月10日至9月20日,受中国足协、亚足联的委托,《足球》报承办了第八届亚洲杯足球预选赛第四组比赛。并组织接待外地球迷来穗参观比赛,发售“热心中国足球事业荣誉票”、发起组织“振兴中国足球拉拉队”等活动,开国内先河。
1985年1月1日,举办“你最喜欢的一场比赛”有奖评选活动。结果于4月12日揭晓:中国队以1比0战胜科威特队(第八届亚洲杯半决赛)以158261票当选,参加这次评选的信件达到461181封。
1986年开始评选“最受球迷喜爱的国脚”,首次直接派记者采访世界杯赛
1986年1月7日至2月4日,为提高国家队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足球报与广州日报首次举办“最受球迷喜爱的国脚“评选,这项活动持续到90年代初。共收到选票265941张。结果,古广明以160962票、贾秀全以49946票,分别当选为首届最受球迷喜爱的国脚。颁奖仪式在4月8日举行,袁伟民亲自颁奖。
1986年1月28日,举办足球春联征集评选活动,至2月3日,共收到应征联1066副。
1986年4月22日,《足球》与《广州日报》联合出版的介绍第13届世界杯的《世界足球大战》一书,上下两册共发行多达40万册。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称此书为“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将保存在亚足联博物馆,并建议向全世界发行。
1986年5月23日,特派记者严俊君等一行三人出发前往墨西哥现场采访报道第13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在随后的世界杯赛期间,在著名教练戚务生、年维泗、苏永舜、高丰文等人的协助下,圆满完成了世界杯特刊共23期的出版任务,开创国内媒体直接派记者采访世界杯赛的先河。
1986年7月1日,开始在郑州设立航空版分印点,负责供应四川、西藏、新疆等省份的读者。
1986年12月10日至1987年1月20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日报》、《足球》报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广州市市长杯中学生足球赛举行,广州市共有95所中学组队,近2000名队员参赛。结果广州市第17中学捧得“市长杯”。“市长杯”带领《足球》报走进校园。
1990年世界杯最大阵容的采访组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报派出国内规模最大的4人采访小组。此后几届世界杯,《足球》报均派出当时国内报纸最大阵容的采访组。
1990年6月,世界杯之前,我国有关部门决定准许往意大利采访世界杯的记者只有六个名额,给了《足球》报两个,后通过中国足协的努力,又争取到了两个采访名额。一家报纸派出四个记者采访世界杯,这在中国新闻界是罕见的,也为报道好世界杯提供了好的条件。
1991年6月,《足球》报第一次刊登长篇巨幅连载——高丰文回忆录《我这四年》。这位遭遇了“黑色三分钟”后闭门著书的原国家队主教练的回忆,为球迷揭示了当时“5·19”的内幕,价值巨大。
1992年6月,《足球》报与《广州日报》联合派出了记者组到瑞典采访欧洲杯足球赛,前国家队教练胡之刚作为特约评论员随同前往。随后《足球》报记者又来到巴塞罗那,采访奥运会的足球赛,对欧洲杯足球赛和奥运会足球赛,对欧洲足坛的动态,提供了许多第一手材料的报道。
1993年1月,《足球》报扩版增期:一是将周刊改为一周双刊;二是每期8版增改为每期16版。报纸的篇幅容量是此前的四倍。
1993年下半年,施拉普纳的失败广受关注,《足球》报以众多篇幅,组织了教练员、球员、球迷以及作家、社会学家来参加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翻阅这段时间的《足球》报,似乎在组织一次“全民大总结”。
1994年4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正式开始,中国足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足球》报抓住这一时机,不遗余力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特约记者队伍,对职业联赛做了全面系统的报道,同时还组织了一些著名作家撰写有关足球的文学作品,使《足球》报更具可读性,在全国体育报刊中独树一帜,为人称道。此后足球报又在各地建立起记者站,专门培养当地球队的随队记者,使得联赛报道更为全面权威。
1995年12月,由《足球》报一手策划并主办的南北大学生足球辩论大赛,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轰动一时,被誉为1995年最具创意最为成功的策划个案。
1995年1月30日,《足球》报发表“新年宣言”,在经过15年的办报实践后,终于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办野报”的方针,成为《足球》报摆脱“机关”风格,建立批判、针砭时弊传统风格的开端。
1996年,《足球》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期,最高达到230多万份。
1996年甲A联赛议论最多的话题当数裁判问题。为了端正赛风,《足球》报于9月30日设立了“裁判拒红包奖”,意在清除足球赛场的营私舞弊风,早在联赛还处在火爆阶段就早早树立了“打假扫黑”的责任感。
1997年前,印点共8个,分别为:广州、上海、沈阳、北京、成都、郑州、南京、南宁,发展到2002年5月,一共增加到33个分印点。
1997年9月8日,为纪念“中国队本世纪最后一次冲击世界杯”,《足球》报把报道中国队四场主场比赛的《足球》报第一和第十六版分别制作成四张纯银箔纪念报,具有永不变色、便于收藏的特点。
1999年12月5日,甲A联赛第26轮比赛中,“渝沈假球案”爆发,《足球》报一连数期深度报道,在全国多个城市卖到脱销。随后本报提出“打假万里行”活动,全程跟随足协调查组进行翔实报道。
2000年欧锦赛特刊
全彩印的《2000年欧洲杯特刊》,是国内首份全彩印的足球专业报纸;符合国际潮流的新颖版面设计,精美照片来自世界顶级图片社AllSports、路透社和法新社;是业界公认办得最好的一份报纸。
2000年3月,《足球》报采用先进的卫星传版系统。
2001年增刊扩版、推出《足球大赢家》电视专题节目
2001年1月1日足球报增刊至周三刊,逢一、三、五出版,成为国内出版最频密的足球专业报纸。
2001年8月6日足球报扩版至24版,是国内报道足球版面最多的报纸。
2001年8月1日,2001年“十强赛”期间在全国范围举办的寻找“仿真中国队”活动,该活动在全国引起轰动。这次活动吸引了千万读者的关注,成功为中国队造势。
2001年8月26日至今,与广东电视台联手推出全国首台以足球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足球大赢家”,每周在广东卫视播出一集。
2001年10月7日,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出线,《足球》报于10月8日推出《一生只为这一天》纪念特刊,特刊封面用铜版纸印刷,共36版,当期报纸发行量高达250万份。
2001年10月27日,推出国内第一份足彩特刊——《足球大赢家》,与中国足彩事业同步发展。
2002年5月10日,韩日世界杯前夕推出“劲球网”,与球迷一起狂欢足球,狂欢世界杯
2002年世界杯,《足球》报派出18人的记者团奔赴韩日各大赛场,除了对中国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进行了海量的报道,这也是中国媒体首次对国际足球进行大范围现场报道的起点。
2002年8月——11月,《足球》报组织球迷前往英国探望国际球星和观看英格兰超级联赛。探星团与李铁、孙继海、李玮锋等中国球星见面座谈,观看英超曼联主场对纽卡斯尔队等的比赛,随《足球》报记者采访了众多知名球星,并参观了曼联、曼城、埃弗顿等俱乐部。
2002年8月24日晚上7时,曼城主场VS纽卡斯尔,孙继海VS希勒,当中国球迷收看这场比赛时,他们都惊喜地发现:中国球迷所熟悉的《足球》报报头,出现在赛场最显眼的中圈场地广告牌上!这是欧洲足球赛场上第一块来自中国内地的中文广告牌。《足球》报LOGO所在的位置,仅次于曼城主赞助商First Advice。这引起了英超俱乐部的关注。此后,包括英超商务部官员在内的多名英国足球官员、俱乐部经理都与《足球》报进行密切的联系,这标志着:《足球》报与英超众多俱乐部的经营合作已经拉开了序幕。
2003年2月,巴西国家队访华期间,《足球》报独家专访了巴西国家队,完成了中国足球历史上最隆重的一次采访(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和卡洛斯),使球迷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到“世界足球先生”。
2003年9月17日,《足球》报“无限足球”短信业务正式推出,包含各式定制服务,这样,一个以《足球大赢家》报纸为核心的多方位为彩民服务的格局初步形成。
2004年1月7日,《足球》报根据国有资产正在退出中国足球的现实,刊发《“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新闻调查报道,中国足协因此文“惩罚”本报,实行封杀。本报针对“封杀”进行了一系列的维权活动。事件引起了多方关注,几乎全国的重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网上有超过10万条评论,几乎一边倒支持本报。
2004年6月4日,由《足球》报策划,本报三大记者刘晓新、李承鹏和姬宇阳联手打造的为纪念甲A十周年的巨作《甲A十年》隆重上市,引起强烈反响。
2004年7月2日,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综合体育报道《足球·劲体育》正式出刊,《足球》报扩版为32版,全面进军综合体育。
2004年底到2005年初,《足球》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英超城市笔记》,以全新的多方位角度对英超进行了人文性的报道,将中西思维进行了“无缝对接”。
2004年10月11日,汇集国内篮球新闻报道顶尖人马的《篮球先锋报》正式创刊,标志着篮球迷有了一份自己的真正的篮球报纸。《篮球先锋报》一创刊便占据篮球报道的制高点,每周出版数量最多,信息量最大,设计面最广,将打造成中国最出色、最权威的篮球专业报。
2005年8月,《特寻坊》推出9期《中国足球潜价值》,历时一个多月,颇具规模。
2005年8月8日,“广东移动‘手机报纸’正式开通”,《足球》报正式推出“手机报纸”业务。
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中国足球人口调查》,其规模之大,在所有体育专业报纸中是空前的。
2006年,《足球》报继续加强专题化的深度报道,推出“中周刊”、“西周刊”和“劲周刊”三大周刊,并陆续推出《马家军再调查》、《海布里大迁徙》、《罗曼史》等现场调查式的深度专题。
2006年4月21日,《足球》报倾力打造球鞋文化潮流杂志《型格》,向时尚界迈出第一步。
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足球》报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对“举国体制”下的中国足球的大讨论,引起了体育管理机构和读者的极大关注。
2015年6月1日,中国足协发布公告称:《足球》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总局批复足协机构改革方案》的报道。在此前4月30日,《足球报》刊登了《“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任组长、蔡振华任办公室主任》的报道。两篇报道中涉及多处足球改革的机构名称、人员任职、部署及改革的具体措施。经中国足球协会向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单位求证核实并征得同意,证实《足球报》刊登的上述两篇报道系严重失实,属误导公众的虚假新闻。我们对这种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等必要手段对相关媒体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足球》报已经成为多种经营结合,平媒和媒体手段相结合的集团模式运作的现代化媒体平台。

16年足协杯赛程

燕京啤酒2016中国足协杯赛抽签仪式在北京举行,共有64支球队参加,分别从中超、中甲、中乙、业余四个类别中产生。其中中超联赛球队16支、中甲联赛球队16支,共32支球队自动获得2016中国足协杯赛参赛资格。2016年中乙联赛参赛俱乐部队和已经获得2016中国足协杯赛参赛资格的业余俱乐部队共32支队伍。其中2015年中乙联赛参赛队伍16支(升入2016年中甲联赛的球队由2015年中甲联赛降级的球队替代),2015年全国业余联赛总决赛前八名队伍8支,2016年足协杯资格赛前八名队伍8支。

  在三轮的抽签中64强座次分定。足协杯四支参加亚冠的球队分别落入四个赛区中,最终、上海上港、广州恒大、山东鲁能、江苏苏宁分别落入A、B、C、D四区。其中A、B两区为上半区,C、D两区为下半区。

  上半区的中超球队中,上港恒大可能将在半决赛中相遇。下半区则有鲁能苏宁。抽签揭晓后,备受关注的几支强队命运各不相同。本赛季要面临中超、亚冠、足协杯三线作战的恒大,在1/8决赛的潜在对手是泰达,1/4决赛则可能遭遇国安或绿城;下半区而作为夺得足协杯冠军次数最多的鲁能,在1/8决赛将可能迎战申花。备受关注的天津权健与重庆力帆和辽宁宏运在一个四分之一半区。

  由于足协杯历来是弱队爆冷的温床,而半决赛前一场定胜负的赛制更加剧了以弱胜强的可能。去年足协杯中甲球队北控就打进了四强,今年足协杯将继续设立黑马奖,将由挑战高级别或高排名球队成绩最好的一支参赛队获得。

下半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