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同时期的周琦、王哲林,李慕豪为何没有成长起来?周琦和王哲林水平差距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目录

  • 相比于同时期的周琦、王哲林,李慕豪为何没有成长起来
  • 周琦和王哲林水平差距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 王哲林的身体素质怎样
  • CBA白皮书出炉!黄种人臂展有多短
  • 王哲林臂展和摸高多少
  • “长臂猿”马尚
  • 单打能力更强体格更强的王哲林当年为什么没能去打NBA

相比于同时期的周琦、王哲林,李慕豪为何没有成长起来

李慕豪深圳男篮的内线核心,与沈梓捷一起组成了内线的双塔,而且曾经李慕豪还是中国男篮国家队球员。静态天赋惊人(身高2.17米,臂展2.25米、体重115kg)在内线球员里面绝对的佼佼者,曾被誉为男篮内线的核心,但是多年过去发现李慕豪并没有兑现自己的天赋,比赛中表现一般。 那么拥有出色天赋,被看好的李慕豪为何没有成长起来?

第一点:上升期未能得到锻炼,丧失了提升的大好时机

李慕豪2010年升至深圳男篮一队最开始征战联赛,但是职业生涯最初的两个赛季并没有得到重点培养,前两个赛季都是替补出战,第一赛季出战5场场均4.6分钟出场时间第二个赛季出战13场场均出战时间4.7分钟;虽然说第三个赛季出场次数增加到31场,但是场均出场时间仅为17.8分钟,场均出手次数也仅为5.2次。

我们再来看下周琦,新秀赛季在新疆男篮就得到重视,出战30场首发20场,场均出战28.5分钟出手次数为8.2次,第二赛季出场时间进一步提升来到了32.5分钟。王哲林更是得到福建男篮的大力培养,新秀赛季出战32场28场首发,场均出场时间36分钟,出手次数13.9次。相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初期周琦、王哲林得到了各自球队的大力培养,给了充足的上场时间和出手次数,在上升期得到了锻炼提升。相比之下李慕豪前几个赛季在主教练戈尔麾下基本上未能得到太多的培养。

国家队时期同样未能得到锻炼。回头看在李慕豪巅峰时期入选国家队后(15-16赛季)几乎得到锻炼。但是的主教练是宫鲁鸣,当时人员选择方面内线有易建联、周琦、王哲林、邹雨宸、李慕豪等5位球员,相比之下,李慕豪得到的上场时间零散,基本上没有带来什么大的提升。

第二点:未能走出舒适圈,多年过去技能没有提升

14年NBA 选秀大会李慕豪被誉为会成为下一个登陆NBA的中国球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终落选。球探报告中关于他的缺点提到了这样几点,进攻中缺乏信心,缺少激情;篮板球争抢不积极,需要变得更强壮,提升对抗能力。然而这么多不足之处,多年过去李慕豪基本上没有提升,目前场均篮板仅为6.4个。依靠篮下吃饼,中距离投射不稳定,罚球命中率更是惨不忍睹。

第三点:沈梓捷的崛起

随着李慕豪年龄的增加加上伤病的困扰,俱乐部队他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转而将目光对上了年仅22岁的同样天赋出色的沈梓捷。目前沈梓捷已经成为了深圳男篮内线新的核心。出场时间和出手次数以及得分都已经超越了李慕豪。

李慕豪在自己没有努力提升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最终泯然众人。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男篮的损失。

7月8日晚,CBA常规赛继续进行,深圳队跟同曦男篮之间的较量打得难解难分。

这场比赛曾没有引来太大的关注度,因为这天晚上还有一场辽宁队跟江苏队之间的对抗更有看点。不过随着辽篮轻松击败江苏队,不少球迷又将注意力转回了深圳队这边,因为这场比赛更加激烈。

直到第四节还剩2分钟,深圳队仍只领先对手2分。不过凭借最后时刻的突然爆发,深圳队一下子甩开对手,以102比97获得胜利。从数据上看,深圳队赢球的头号功臣是拿到30分的老将顾全,但其实沈梓捷的发挥更为关键。

面对同曦男篮的大中锋哈达迪,沈梓捷充分发挥了自己灵巧的优势,以快制高,全场比赛轰下23分、8个篮板和4次助攻的数据,表现很是全面。相比之下,哈达迪虽然摘下15个篮板,但进攻端只有7分进账,难以对深圳队的禁区形成威胁。内线打不开,同曦队的外线也就更加被深圳队严防死守。

这场比赛,深圳队的主力中锋李慕豪又没有登场。实际上,即便复赛以来数据上涨,但李慕豪已经渐渐被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沈梓捷挤掉了主力位置。曾经,李慕豪也被视为易建联的接班人,但他的个人表现始终差了点意思,在球场上不够活跃,人气也就渐渐下滑了。

此番沈梓捷力压哈达迪,让自己的人气得到新的提升。毫无疑问,深圳队的内线未来就是沈梓捷,李慕豪或许需要谋求新的出路了。

中国篮球盛产内线球员,从早期的穆铁柱,到移动长城-姚明、王治郅、巴特尔、易建联,再到新一代的周琦,王哲林,李慕豪。

新一代年轻球员中,李慕豪当初的名气和身体天赋绝对是最好的!身高2米20,臂展2米30,体重达到120公斤。在中国球员高瘦体质里,这样的身高体重应该是少有的!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协调和移动速度在同位置球员中属顶级,完全达到NBA水准!当时也引起了众多NBA球员的兴趣,纷纷派球探来中国考察李慕豪的比赛!

那为什么李慕豪没发展起来,甚至不如同期的周琦和王哲林呢?



1、锻炼机会太少

2010-11赛季,李慕豪登陆CBA,加盟深圳队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至今,赛季得分最高也就11.8分。这主要跟深圳队有很大关系!

李慕豪职业生涯前几年,深圳队的主教练是澳大利亚外教-戈尔,此人是一个讲究平均球权,他不允许球队内有超级球星霸占球权,也不会锻炼新人的主教练。加上那深圳队在CBA处于中上水平,管理层一直希望球队成绩能更上一层楼。在这样的背景和球队氛围下,球队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培养年轻球员。李慕豪前几年的上场时间寥寥无几,开始的时候场均几分钟,最多也不过15分钟左右。与周琦、王哲林进入CBA就被球员当中未来希望来培养,绝对的主力以及大量的上场时间和犯错机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职业生涯前期,缺乏锻炼机会,是李慕豪发展不如预期的主要原因!



2、球员压力和体制

李慕豪在没进入CBA之前,就被誉为姚明的“接班人”。出众的身体天赋,被媒体过分的追捧。媒体的吹捧以及球迷甚至国人的期待,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压力,况且是一个未成年人。

在深圳队得不到发展表现机会的情况,李慕豪为什么不谋求出路,选择其他球队呢?这就跟中国特殊的体制有关,李慕豪是深圳队培养的梯队球员,属于当地篮协体制内球员。体制内球员必须遵从体制规则,不能交易。这就导致了即使得不到发展机会,李慕豪也只能坐冷板凳,自己无能无力!

真心希望中国篮协能改变这种体制,让更多有天赋的球员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时的年轻最强三个内线,依稀记得当年三大阵营的球迷常常争论的不可开交,为什么后来李慕豪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呢?我觉得理由有三个。容我一一道来。

1:关键词-“杀手锏”

李慕豪天赋很高,技术很全面,时至今日还是深圳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就是太全面没有一个杀手锏。

相比于王哲林的进攻“万花筒”,周琦的防守端场场送“火锅”,李慕豪的“全面”显得有些暗淡无光。难以脱颖而出,最后渐渐就淡出人们视野。

2.关键词-后起之秀

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绝对的立足优势点,再加上中国内线新人的不断涌现,被取而代之也是时间问题。

同是深圳队的沈梓捷,广厦的胡金秋,甚至更加年轻的张镇麟等等都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以后年轻一代第三内线不出意外也会从这批人中诞生。

3.关键词-伤病猛于虎

关注李慕豪的球迷应该都知道,他的生涯遇到过很多次的伤病,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竞技状态。

尤其是几次国家队集训的时机错过了。这对于当时年轻的李慕豪无论从竞技状态还是心理上都是很大的打击。心气也渐渐消磨殆尽。

毋庸置疑李慕豪是优秀的运动员,曾几何时也给支持他的球迷带来无尽的遐想,虽未遂人愿,但是在稀缺优秀中锋的cba联盟,李慕豪也不愁饭碗,还能继续闪耀赛场。

希望他往后生涯能远离伤病,重拾信心,找回状态,重回国家队!祝福低调的阿豪。

文/中国 体育 频道

李慕豪深圳男篮的内线核心,与沈梓捷一起组成了内线的双塔,而且曾经李慕豪还是中国男篮国家队球员。静态天赋惊人(身高2.17米,臂展2.25米、体重115kg)在内线球员里面绝对的佼佼者,曾被誉为男篮内线的核心,但是多年过去发现李慕豪并没有兑现自己的天赋,比赛中表现一般。那么拥有出色天赋,被看好的李慕豪为何没有成长起来?

  

  第一点:上升期未能得到锻炼,丧失了提升的时机

  李慕豪2010年升至深圳男篮一队最开始征战联赛,但是职业生涯最初的两个司机并没有得到重点培养,前两个赛季都是替补出战,第一赛季出战5场场均4.6分钟出场时间第二个赛季出战13场比萨场均出战时间4.7分钟;虽然说第三个赛季出场次数增加到31场,但是场均出场时间仅为17.8分钟,场均出手次数也仅为5.2次。

  我们再来看下周琦,新秀赛季在新疆男篮就得到重视,出战30场首发20场,场均出战28.5分钟出手次数为8.2次,第二赛季出场时间进一步提升来到了32.5分钟。王哲林更是得到福建男篮的大力培养,新秀赛季出战32场28场首发,场均出场时间36分钟,出手次数13.9次。相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初期周琦。王哲林得到了各自球队的大力培养,给了充足的上场时间和出手次数,在上升期得到了锻炼提升。相比之下李慕豪前几个赛季在主教练戈尔麾下基本上未能得到太多的培养。

  

  国家队时期同样未能得到锻炼。回头看在李慕豪巅峰时期入选国家队后(15-16赛季)几乎得到锻炼。但是的主教练是宫鲁鸣,当时人员选择方面内线有易建联、周琦、王哲林、邹雨宸、李慕豪等5位球员,相比之下,李慕豪得到的上场时间零散,基本上没有带来什么大的提升。

  第二点:未能走出舒适圈,多年过去技能没有提升

  14年NBA 选秀大会李慕豪培育为会成为下一个登陆NBA的中国球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终落选。球探报告中关于他的缺点提到了这样几点,进攻中缺乏信心,缺少激情;篮板球争抢不积极,需要变得更强壮,提升对抗能力。然而这么多不足之处,多年过去李慕豪基本上没有提升,目前场均篮板仅为6.4个。依靠篮下吃饼,中距离投射不稳定,罚球命中率更是惨不忍睹。

  

  第三点:沈梓捷的崛起

  随着李慕豪年龄的增加加上伤病的困扰,俱乐部队他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转而将目光对上了年仅22岁的同样天赋出色的沈梓捷。目前沈梓捷已经成为了深圳男篮内线新的核心。出场时间和出手次数以及得分都已经超越了李慕豪。

  

  李慕豪在自己没有努力提升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最终泯然众人。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男篮的损失。

难道周琦成长了?这问题提得太烂了,要回答也只能是这样的,王和李没有周命好,无法去NBA学习饮水机超级管理员经验。

周琦和王哲林水平差距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周琦和王哲林拉开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天赋和态度,周琦的天赋肯定是要比王哲林好的,周琦的优点在于他的身高和臂展都非常好,而且防守意识也很好,还会策应传球,运球技术在中锋里也算不错的,中投的命中率也好。王哲林的天赋也不错,下肢强壮,投篮手感柔和,脚步灵活,甚至在篮下终结进攻。

周琦和王哲林

周琦身板明显不如王哲林,但是在篮下单打的时候,却能步步为营将对手顶起来,而这其中的原因就非常深奥了,有些网友指出,王哲林在这几年的进步并不是很大,他们认为王哲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统中锋,他最重要的就是篮下的勾手以及转身,纵观他世界杯的表现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强大的转身和勾手让他有了姚明的样子。

但是对于他的命中率来说,却是不可观的,在对手的对抗下,力量的悬殊使他受到的干扰很大,动不动就被胖子给挤飞了,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他的脚步比较慢,虽然王哲林的脚步非常细腻,而且手感柔和,但是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来说都是天赋。

96年的周琦成名甚早,以天之骄子的身份出道,他也确实展示了超强的实力,包括参加过里约奥运会、帮新疆队夺冠、去往NBA征战,回到CBA后也能够大杀四方;而93年的王哲林进入联赛起就在国内大杀四方,一直保持赛季场均20+10的节奏,并且18-19赛季他还拿到常规赛MVP,这个奖项现在周琦和郭艾伦都没有。

不过周琦和王哲林都有各自的艰难,只是他们应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2019年回到CBA后,周琦本有意愿重返辽宁队,但是按照CBA官方判决,他依然归属新疆,并且根据新版球员合同来看,他接下来整个职业生涯或许都没法离开这个里。

易建联伤退之后,最有可能替代易建联成为本土大内线的球员就是周琦和王哲林了,现在看来别说追逐易建联,就是和周琦相比王哲林都还有可望不可即的距离,不管周琦过去犯了什么错,但新赛季人家真的一直带着新疆的队友在打,而且每场球都能看到周琦所做的努力。

王哲林的身体素质怎样

王哲林有着超级中锋必备的粗壮的小腿,身高和臂展非常出色,运动天赋极佳。不足的是力量和技巧。不过我很看好他的前景是一个好苗子!!!

CBA白皮书出炉!黄种人臂展有多短

易建联的天赋在亚洲首屈一指。就算现在是30岁的人,天赋也是要打败90%的对手。他以第一轮第六的整体位置进入NBA。没有优秀的天赋,他不可能被选到如此高的整体位置。易建联他有实力站在NBA,却被伤病毁了。今天就来感受一下易建联有多厉害。“太空易”的名声绝对不是一个空洞的名声

易建联有多有才?臂展堪比杜兰特臂力不输黑人选手

首先,伸臂真的是整个黄种人的短板。一般翼展等于身高,还不错,长几厘米就很优秀了。看易建联站着“长臂怪”杜兰特。他的臂展几乎和杜兰特。在翼展长度上,易建联已经是黄种人中的佼佼者。

易建联 Jumping也很优秀。他经常在比赛中表演各种扣篮。他的助跑高度为90厘米,与格里芬的助跑高度一致。两者的差距就是爆发力,纯弹跳真的差不多。看实战中的易建联平架背扣。亚洲能做这个动作的玩家很少!

作为内线球员,肌肉很重要。易建联深知这一点,非常注重肌肉的改善。进入NBA几年后,肌肉暴涨。看和奥多姆的对位。他们手臂肌肉差不多一样粗,对抗易建联,真的不会吃亏。

说到手掌大小,易建联比姚明好,姚明的手掌很大。看看他的女粉丝。看到易建联,就想PK一下手掌大小。可以看出易建联的手掌大了很多,确实有中文版“信哥”的感觉。

内线球员很依赖实力,攻防两端更多的是实力的较量。易建联带轮胎训练,大小绝对是NBA的训练强度。这个轮胎和詹姆斯训练的时候差不多大,可见易建联有多厉害。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力量,易建联才能把一个像Cousins一样的内线野兽粉碎成“2+1”。

王哲林臂展和摸高多少

在虎扑上看到他的臂展是2.08米,不是太长,摸高就不知道了,知道身高臂展的话摸高大约也能估摸出来了~
望采纳,谢谢~

“长臂猿”马尚

昨晚广东以110-87赢下了天津,相较于比赛结果,大家更关心地是马尚的伤势。

马尚现在毫无疑问是广东的第一“大腿”!他的 健康 事关宏远整个赛季的目标!

本赛季马尚场均26分,乍看不是很高,连前八都没进,但这仅仅是他上场20分钟得出的统计……还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效率值”!

马尚的效率值表明,只要他想刷分,分分钟场均三十加没难度……毕竟他在江苏的3个赛季都交出了场均35+的得分!

马尚如今打球是看对手来“发挥”的
马尚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球员!“睡眼惺忪,蓬蓬头,唏嘘的须根,永远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有时他爱啃指甲,就像婴儿一样“爱不释手”;有时他爱自言自语,对着幻想的对手(或队友)比划
我时常在想,这家伙躯干里一定住着个有趣的“灵魂”,可能是“小飞侠”亦或是“卓别林”哈哈……

不过你千万别被他的外貌所迷惑,他一旦发起狠来,单节就能收割比赛。对这点,浙江(稠州)应该很有“发言权”……

马尚这种球员速度看起来不快,个子也不是很高,为什么总感觉很难防守?

其实他有一个变态的“天赋”即便在NBA都是超一流的存在……就……是……他……的臂展!

马尚身高1·96,却拥有7尺1(2.16-2.19m)的臂长,这个数值比打中锋的莫里斯兄弟都要高,就更不要说后卫了

如果大家还不够明白,我拿CBA的几个大中锋来比较一下:

张大宇身高:2米12,臂展:2米06

王哲林身高:2米11,臂展:2米13

恐怖吧?还不服?那再来 下面是CBA现役臂展比较突出的球员数据:

1·朱荣振(辽宁本钢)

身高:218cm

臂展:215cm

位置:中锋
2.张镇麟(辽宁本钢)

身高:205cm

臂展:204cm

位置:小前锋、大前锋
3.张宁(山西猛龙)

身高:191cm

臂展:196cm

位置:得分后卫、小前锋
4.欧俊炫(上海久事)

身高:206cm

臂展:211cm

位置:中锋
5.刘志轩(辽宁本钢)

身高:197cm

臂展:196cm

位置:得分后卫、小前锋
6.祝铭震(广州龙狮)

身高:197cm

臂展:205cm

位置:得分后卫、小前锋
7.王少杰(北京北控)

身高:207cm

臂展:215cm

位置:大前锋、中锋
8.孙桐林(北京北控)

身高:206cm

臂展:219cm

位置:大前锋、中锋
比较之下,就知道马尚的“长臂”有多么的“逆天”了!他以一个一米九几的身高,拿到一个两米一几的大中锋手臂,变态吧?

可以想象,一般的后卫你怎么防?马尚不用跳都是“超手”投篮,假如再加起跳,再加后仰,那%99·9999的后卫都只能干瞪眼,甚至连王哲林这些手短的中锋都没办法(打福建时,马尚就在篮下予取予求,狂飙60分)

我分析马尚的球风为什么那么飘逸,慢悠悠地也不怕别人抢?正是源于他对自己“臂长莫及”的自信!他带球一般人根本够不着,超长的手臂让他很轻松地就做出背后运球,换手摆脱的动作……他作为后卫经常使用“低手上篮”的方式得分,完全不同于其他人惯常选择的中投。

所以马尚非常难防守,我看了那么多场比赛,几乎没有一支球队能限制住马尚的。除非他自己状态不好,不然包夹都没有什么作用。

他不是那种“典型”的黑人后卫,就凭速度和爆发力“生吃”你!他打的是节奏,通过脚步和假动作来迷惑你,更像欧美“拉丁派”的打法。西班牙、意大利和阿根廷更多这样的球员,黑人里反而不多。大部分都是像威姆斯、亚当斯、琼斯这种“持球狂飙”的类型。碰上这种类型的,如果你篮下有一个大高个,外线又有一个跟得上他速度的,就很容易限制他的发挥。

但马尚不行,你小个子防他,他单打生吃你;你大个子防他,他用“节奏”把你晃得东倒西歪;你上和他身高差不多的,他手比你长十几公分,你怎么搞?

马尚是作为NBA第一轮25号新秀被选中的。

选秀报告当时是这样写道:“马尚-布鲁克斯,身高1米95,体重88公斤,臂展达2米16……虽然大家都称他为“小科比”,但他的实际模板却是乔丹·克劳福德和约什·霍华德”

这就是NBA官方早期对马尚最直观的评价
马尚的第一年NBA生涯,其表现的还是不错地!他在篮网打了56场比赛,场均上场29.4分钟,平均能拿下12.6分、3.6个篮板和2.3个助攻。这是一个“最佳第六人”的数据,如果马尚能保持下去,他至少能进入轮换阵容……

可惜他“单薄”的身体拖了后腿——马尚在防守端不能给球队带来帮助!他主防的这点屡屡成为了对方的突破口。作为“新人”,“不会防守”在NBA是很难有机会出头的!包括王治郅、易建联、斯潘诺里斯他们……都是因为这点而被NBA淘汰的……

马尚的上场时间逐渐减少,直至被交易。之后他辗转凯尔特人、勇士、湖人等多支球队,但依然没得到什么上场机会,心灰意冷之下他来到了江苏,来到了CBA。
在江苏的那三年,马尚应该是“随心所欲”的。场均35 ,上场时间接近40分钟……马尚可以说是完全释放了自己的“火力”!

不过江苏已不是04年“苏粤争霸”的那支球队,马尚拼尽全力只“carry”过江苏进了一次季后赛……为了“心中的锦标”他辗转又回到了NBA……

2018年马尚短暂效力灰熊后,被送至公牛,并很快被裁……其间还卷入了一场“双布鲁克斯”的闹剧

马尚的职业生涯遇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

此时大洋彼岸的“八冠王”广东宏远……正在酝酿着一场“革命”!他们准备放弃大外援启用“双小外”打法,正式在CBA掀起“小球”旋风……朱芳雨就此联系了刚刚被裁的“小科比”马尚.布鲁克斯。

至于为什么在新疆、江苏等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广东,马尚下面的一段话给了我们答案:

马尚·布鲁克斯说:“教练组给了我几个关键点。首先,我们球队是打得非常快的,我们要跑起来,要快起来,而且所有人都要防守,我觉得宏远这支球队非常适合我。”
当时广东队的进攻效率和防守效率都排名全联盟第一!相信正是因为这一点马尚最终选择了加入广东宏远 ……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马尚、威姆斯双剑合璧为广东杀下了“两连冠”,只要今年三连庄,广东就能再建王朝
“毫无疑问”这是一段“互相成就”的佳话!广东夺回了阔别六年的总冠军,马尚也首夺他人生当中第一个有分量的“锦标”!

很遗憾,去年马尚没赶上总决赛,看着“好兄弟”威姆斯天天抱着“MVP”(奖状)睡觉,感觉他那“惺忪眼”盯得就要冒出火来了
本赛季,马尚状态非常好,最近六场比赛他能场均砍下37分,命中5.7个三分。这样的马尚已经接近战力峰值!

只要他保持住现有的状态,到了总决赛。他完全有可能像威姆斯一样 拿一个总决赛“小金球”(MVP)!

加油,“长手怪”

单打能力更强体格更强的王哲林当年为什么没能去打NBA

就在昨天,王哲林呈现在了上海男篮的一张大合照中,但是目前固然没有听说王哲林参加上海男篮,可就在一张照片就曾经给了我们答案,只是不知为何缘由上海男篮和王哲林双方都没有官宣此事。往常上海男篮有这样一位前福建男篮主力中锋的参加,相比是想在下个赛季重新塑造辉煌。而关于这个王哲林,之前也是风云人物,他和在同一时期的周琦总被球迷们拿来作比拟,要说实力,我觉得他实力也是相当能够的了,在CBA也有着一定的统治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巨星当年为什么没能去打NBA。

首先我们看选秀权,周琦的选秀权高于王哲林。其次,火箭队在选中周琦后,十分注重周琦的锻炼。由于合同问题,周琦将不得不再打一年CBA。火箭队特地派出了体能教师和营养师指导周琦。灰熊队选择了周琦,王哲林之后,什么都没有发作。 由于周琦都可以去NBA,但是王哲林没有去,这就让很多球迷感到奇异了,其实很好了解,固然王哲林在第二轮被灰熊队签下,但王哲林去到灰熊队一定可以当上轮换球员,而且他在NBA的薪水也肯定没有CBA高,那么他就会去思索到很多的问题,这是一方面。

其次才能可能不行。很多人习气性地把他和周琦比拟,想着为什么得分才能更强、单打才能更强、体魄更强的王哲林在CBA里比周琦强。无须置疑,王哲林天赋异禀,下肢强壮,对进攻机遇的把握,柔软的近篮感,以及乖巧的步法。另外一方面,虽然灰熊队给他提供一份短暂的合同,那在这么多强大的球员面前,王哲林真的可以坚持这样的高程度和强大的竞争力吗?

最后我们来看看两者的特性和才能。王哲林的身高和力气,是当时CBA重生代顶级球员。王哲林的技术特性也是依托强壮的身体,他是持球型的,他的才能足以让他有资历成为CBA球队的内线中心。王哲林在福建队的时分简直是能够具有无限的开战权的,只需他在篮底下伸手请求,根本上球都可以抵达王哲林的手上,而王哲林也正是凭仗着在CBA外乡内线当中的身体对立性方面的优势,才成为CBA外乡的一流中锋。

但是到了NBA就不一样了,NBA的那种身体素质他是很难对付得了的,而且他的这种打法也不是和如今的NBA小球打法,他的个人才能并没有可以在NBA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心,我想他没有去NBA打球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比照者,周琦是完整不同的类型。他很瘦,但他的身高、臂展和挪动速度更有优势。王哲林强在进攻,周其强在防卫。两者其实都各有各的优点。

他没能去到NBA实属有一点可惜,他本身天赋和周琦一样极高,只是运气和各方实力来说和周琦几要差一点,但在CBA他也是有足够的威慑力的,这一次加盟上海男篮,据小道音讯称此次买卖上海男篮花了将近8000万,关于这样的土豪球队,希望在王哲林的加盟后可以有更好的表现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