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为什么最强状态的吐蕃一定要与唐朝死磕,为什么不南下攻占印度?历史上哪些战争的发动,属于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文目录

  • 唐代时为什么最强状态的吐蕃一定要与唐朝死磕,为什么不南下攻占印度
  • 历史上哪些战争的发动,属于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 自驾去西藏旅行,您会选择哪个季节或者几月份去

唐代时为什么最强状态的吐蕃一定要与唐朝死磕,为什么不南下攻占印度

我大胆的推测一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肯定会说,隔着一座大山(喜马拉雅山),怎么南下攻印度 ,因为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吐蕃最强盛的时候曾经将势力扩展到恒河北岸,可以肯定的说吐蕃在印度曾经有过军事力量,但是却没有长期占领,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作为使节出使天竺(印度),适逢天竺国内大乱,王玄策的使团被劫掠,随行的数十名骑兵也被擒获,王玄策逃至吐蕃,借吐蕃兵和尼泊尔(尼泊尔曾是吐蕃属国)军队讨伐印度,很短的时间大败印度军队,俘获作乱的阿罗那顺及王妃押赴长安。

王玄策在印度的大胜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对于强盛的大唐来说,区区天竺并不是什么强大的敌人,胜利是正常的。

但是王玄策的经历却留下了吐蕃出兵印度的记录。

吐蕃出兵攻打天竺

这件事发生在赤松德赞在位期间。

当时大唐被安史之乱搞的疲惫不堪,赤松德赞乘机派兵攻占长安,你想吐蕃连长安都能夺取,还敢册立傀儡皇帝,区区天竺自然不放在眼里。

为了抢夺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吐蕃出兵天竺,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恒河北岸的广大地区,目标达成后如愿撤军。

吐蕃在历史上确实出兵印度,但是却没有长期占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两地气候差异巨大,印度炎热的天气很可能是吐蕃人无法适应的。

2、中原富庶之地才是吐蕃的终极目标,对印度的用兵只能是“插曲”。

3、吐蕃政权存在时间比较短,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直至归属中原政权。

历史上哪些战争的发动,属于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1962年爆发的“中印边境战争”,这场战争是由印度单方面的挑起,印度对我国日益紧逼,最后我国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让印度吃不了兜着走,也让印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古老的国家,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两国有过比较亲密的交往,并且两国同为第三世界的主要大国,在国际政治中有很多相同的诉求。我国与印度在国际上共同促进了“五项基本原则”的号召,印度还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可以说印度在50年代的国际影响力并不弱于我国。

1951年2月,印度派兵100余名越过西山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10月,印军一部,侵占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到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

面对印度对我国领土的入侵,我国政府一直想以和平的方式进行解决,周总理也曾经多次写信给印度总理尼赫鲁,但是印度方面根本不理会中国友好解决边境问题的初衷,甚至将我国的友好当做软弱。

在外交无果的情况下,我国做好备做战的准备,以应对最坏的打算。中央成立“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主要负责东段指挥;成立“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副军长何家产负责西段指挥。

其实当时我国的外交关系非常不好,我国与苏联交恶,而与美国则是因为朝鲜战争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相反印度则是左右逢源,与美国和印度都有交集,尤其苏联当时给印度非常大的支持。所以整个国际形势对我国应该说非常不利,印度也是仗着有美苏的撑腰,才会如此的嚣张。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当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苏之间因为“古巴导弹危机”没有精力来处理东方的事物。

1962年秋,由于印度方面的挑衅,我国西南形势变得紧张。9月20日,印度向择绕桥中国边防哨所射击,制造流血事件。毛主席结合国际的战略形势,决定对印军入侵决不退让。

10月8日,总参谋罗瑞卿召集军委办公会议,12日,印度扬言,要把我国军队从印度准备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毛主席认为对印度的反击一战不得不打。随后中央军委开会,正式决定由刘伯承挂帅,坐镇后方统筹指挥西藏和新疆的边防部队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总指挥为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负责战役的具体指挥。

10月20日凌晨我军自卫反击,发动克节郎战役,采取夜行晓袭的战术,在夜色掩护下穿插、迂回到敌侧翼和背后,在攻击出发地隐蔽待机。驻守克节郎的是印度的王牌第七旅,此战我军凭借突然袭击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仅仅一天时间就将印军第7旅全旅被歼灭,以后的战斗,印军士气被完全瓦解了。

第一阶段战斗结束之后,我国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但是我方的好意并没有被印度政府接受。11月14日印军在中印边境再次全线发起进攻,面对印度军队的再次武装入侵,我国政府和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实施反击。

开战后印度军队布置在由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的一线,印军成一字长蛇配置,看似首尾呼应,其实任人横斩。刘帅戏称这个阵势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他要求部队避开敌人右翼的坚硬脊梁骨,而从左翼软肚子插进去,直插申隔宗,把长蛇的肚子挑破,再分割歼灭敌人。

11月17日,我迂回部队在登班击溃印军1个营,切断了德让宗——邦迪拉公路,印军发觉处于不利地位,遂于18日晨全线撤逃,但还陷于我军合围之中。当日我军占领西山口、申隔宗、德让宗、歼来印军一部,一部溃逃。19日,我军占领邦边拉,并于略马东地区围歼印军近千人。

随即我军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展开搜剿,全歼印军3个旅,共毙俘印军准将旅长豪尔·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其中11月20日占领查库,查库为我国边防部队反击作战前进最远之点,距中印传统边界线伏特山20余公里,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

对印反击战我军打的干净利落,对印度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战斗打完的时候,国际的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古巴危机基本也在同一天达成协议。毛主席结合国际形势以及我军本来就是想“教训一下”印度的目标,在11月21日,由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主动后撤。

印度自行挑起的中印战争,最终的结果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或者外交都是以中国全方位取胜而告终。此战之后印度的国内一片哀嚎国内陷入一片恐慌,印度总理尼赫鲁也在不久之后去世,在国际社会上印度建立的大国形象也毁于一旦,印度的国际威望一落千丈。对印度而言,这场战争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砸的很痛。

自驾去西藏旅行,您会选择哪个季节或者几月份去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川藏线)

这里从几个方面简述一下进藏路线的特征。

从经济角度来说,从山东青岛出发,直线距离到拉萨最短的是走青藏线进青藏线回。尽管这个距离最短了,但相信很少有旅友会这么走。

那么就要考虑环线的问题,环线的话最短距离且路况相对不错来说应该就是川进青出或是青进川出这个环线了。

(青藏线)

确定了线路,然后对线路做一下分析。川进青出或是青进川出该如何选择。对于首次自驾进藏,绝大部分旅友都是选择川进青出。

之所以选择这个环线,是基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川藏线沿途景点众多,边走边玩,所谓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毫不为过。川藏线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人的最美景观大道,因地质结构不同,将能欣赏到各种奇异的高原美景。沿线高山峡谷,雪山冰川,江河湖泊,草地林海等,川藏线这些奇异的自然景观,与青藏线比较,青藏线相对就匮乏的多了。
(川藏线海拔图)

再就是线路特征问题,川藏线海拔呈起伏式抬升,对于首次进入高原的旅友来说,这样的线路特征,很容易让人适应高原环境不至于引起高反或是降低高反程度。
青藏线
从过了格尔木,从昆仑山口地带,海拔直线上升至4000米以上,且一直维持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没有一个缓降的地带,使人很容易高反。

如果是选择川进青出,在川藏线起伏抬升式的路况进展中,适应了高原环境后,把青藏线作为回程路线是很正确的选择。
(春季新都桥)
(6月份毛垭大草原)

自驾川藏线,一年当中对车辆的要求比较宽泛有两个时间段,第一是五月末六月初这个时间段,是川藏线的春季,沿线雪线上移,百草初萌,百花初绽,且雨季没有来临,整条路线山体滑坡路基塌陷的情况概率很小。正是欣赏川藏线春季美景最好的时节。第二就是九月中旬以后十月初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已经过了川藏线的雨季,且因为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沿线山体植被五颜六色,也正是欣赏该线路秋季美景最好的时节。
(2018年7、8月份川藏青藏线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路基塌陷路况)

七八月份是进藏路线的雨季,同时也是旅游旺季。雨季的话遇到因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路基塌陷等事件概率很大,一旦遇到将会等待道路疏通,出行体验将是很不爽快的事情。七八月份属于假期月,进藏路线人数车辆较多,沿线餐饮住宿费用会相对提高,道路狭窄因车辆增多通过拥能力降低,雨季造成的路毁修缮后的路面对车辆的要求相应增高。不像春秋两季那样,一般的家轿基本上都可以胜任。
(新都桥秋景)
(新都桥秋景)

所以这里建议考虑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时间段自驾进藏为最佳时间段。不提倡路面有冰雪的寒冷季节自驾进藏,一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再就是景色问题。路面有冰雪的季节,对车辆的要求比较高,对驾驶技术也是一个考验。寒冷季节自驾进藏,沿线景色也相对单一很多,所以这里不提倡。

自驾进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是主题。主要考虑的是路上的风景和路况。西藏景区比较分散,拉萨市区景点也就一个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一天就可以游完且附带游玩了八廓街。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