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受到绞刑第一人是谁后代还有个明星是谁?为什么安倍晋三下台了,还有人要杀他

本文目录

  • 民国受到绞刑第一人是谁后代还有个明星是谁
  • 为什么安倍晋三下台了,还有人要杀他
  • 顺天府尹王治馨曾竭力为袁世凯辩护,为什么仍遭袁世凯降罪
  • 历史上至今没有破获且争议最大暗杀事件是哪一件

民国受到绞刑第一人是谁后代还有个明星是谁

1919年,中国从德国引进一台绞刑架,第一个上绞刑架的人是制造了第一悬案的人洪述祖,后来他的孙子还成为了著名的功夫巨星。洪述祖是刺杀宋教仁的疑犯,1919年3月27日,洪述祖被判死刑,由于这时候北洋政府不准再砍头,洪述祖的死刑改用绞刑处置,那台从德国进口的绞刑架就派上了用场,洪述祖成为第一个使用绞刑身亡的人。他的孙子就是香港功夫巨星大佬洪金宝。

为什么安倍晋三下台了,还有人要杀他

安倍虽然下台了,但他依然影响着日本的政坛,杀手只是个表面的棋子,既便能查到真相,也不可能公之于众。

安倍的死最可能的对象有两个,一是国内的对立派系,安倍虽然下台了,可他依然上串下跳,对左翼派系制造了很多麻烦,由其是处于国际动乱的重要关头,政客的意外死亡多是源于政治。第二个可能是美国,日本虽然表面上是美国的小弟,但这个小弟越来越不听话,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妄想成为一个完全自主的正常国家,美国肯定不会答应,你一个小弟就该有小弟的觉悟,警告一下,别再异想天开。

顺天府尹王治馨曾竭力为袁世凯辩护,为什么仍遭袁世凯降罪

1914年秋,才成立不久的北京肃政厅,向身任大总统的袁世凯递交了一份弹劾顺天府尹王治馨赎职受贿的状子。

袁世凯立刻批复拘捕王治馨,并将王治馨一案交由大理院主审。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王治馨被判处死刑,于当夜执行枪决。

按说,王治馨位高权重,又是北洋老人。早在围剿义和团的时候,他便受到了袁世凯的器重,此后又抱上了赵秉钧的大腿。因此在民国建立后,在官场上顺风顺水,久居顺天府尹之高位。

不光是老资格,在宋教仁遇刺案发生后,由于舆论对袁世凯极为不利,王治馨为脱其责,还极力在国会上为袁世凯辩护。

按说,凭王治馨的忠心,袁世凯就算要惩治贪腐,也不能拿他开刀。

毕竟袁世凯也知道,虽然建立了新政府,但贪污腐败依然如旧,并不比清政府执政时有起色。

(袁世凯旧照)

那么,袁世凯为何偏偏要打王治馨这只“大老虎”呢?

据《莱阳县志》记载,王治馨是山东莱阳人,出生于同治7年,早年中过副贡。

袁世凯做山东巡抚的时候,王治馨在镇压义和团的过程中,得到了袁世凯的欣赏,做了他的账房先生。

有一次,袁世凯命王治馨去东三省办差,谁知他在办差的过程中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被人举报后,袁世凯怒不可遏,坚决要处死他。后来,还是袁世凯的“师爷”赵秉钧极力求情,才救了他一命。

袁世凯在出任直隶总督时,洋人不许清政府驻兵天津城。

天津可是北京的门户前站,怎么能没有军队呢?

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由于敌不过洋人的洋枪利炮,只得把清军撤出了天津城。不过,在袁世凯的建议下,赵秉钧训练了一支警察队伍进驻天津,解决了清政府的担忧。

而王治馨也从此时,抱上了赵秉钧这条大腿。

赵秉钧吃肉,王治馨一定有汤喝。

比如,赵秉钧升任巡警总长之后,王治馨在他的举荐下,也得到了京畿巡警总办的职务。

袁世凯能顺利地登上大总统之位,赵秉钧在“劝说”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上,立有大功。因此建立新政府后,袁世凯几经运作,便轻松赶走了前两任国务总理,。而有功又是心腹的赵秉钧,自然被任命为新一任国务总理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赵秉钧旧照)

在赵秉钧的美言下,王治馨也被任命为辖管北京地区及周边24个县的顺天府尹,也就是北京市长。

王治馨本性贪婪,仗着有赵秉钧做靠山,位高权重后,他更是变本加厉。

走马上任后,本来24个县的职务,都需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但王治馨却将其中23个县的县长职务以数千元不等的价格卖掉。至于那唯一动不了的,是因为对方后台实在太硬,他才不得不作罢。

为了让这些出钱的人顺利做官,王治馨迟迟不公布考试时间,结果让考生都错过了考试。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极为恶劣。不过,由于新政府初建,许多律法还以清朝律法为准。对于官场腐败等,并没有拿出一个像样的条文来。所以,当时官员贪腐非常严重。不过,像王治馨这样公然卖官的还是极为罕见的。

袁世凯知道官员贪腐,但考虑到新政府初建,又是多党合作的局面。一心想实现独裁的他担心树敌太多,因此迟迟不愿进行吏治改革。

然而在1914年5月,袁世凯突然设立了肃政厅,并制定了《官吏犯赃治罪条例》,其中有一条为:凡贪赃500或1000以上者,即判无期徒刑或死刑。

那么,袁世凯真的就是重腕反腐治贪吗?

其实,也不尽然。追根溯源,恰恰就是宋教仁被刺后,王治馨为袁世凯极力开脱,惹怒了他。

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一心想要独掌大权。但身为革命党的宋教仁始终反对独权专政,坚持以多党竞选来制约袁世凯。

并且在宋教仁的努力下,多党选举的立场,已经占据了上风,重新组阁也势在必行。

然而,就在宋教仁踌躇满志时,他却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而他此行正是北上和袁世凯商讨组阁事宜的时候。

(宋教仁旧照)

宋教仁死后,举国震惊。

江苏警察厅不敢怠慢,很快就将凶手和幕后主使抓捕归案。并于幕后主使的家中,搜到他和内务府洪述祖关于刺杀宋教仁的电文。

洪述祖听命于赵秉钧,而赵秉钧又是袁世凯的心腹。这样一来,舆论纷纷将矛头对准了赵秉钧和袁世凯。

袁世凯是总统,虽然大家对他猜疑极重,但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国会通过商议,决定先讯问赵秉钧。

赵秉钧不愿意接受讯问,就让王治馨代他前去。

没想到,王治馨在国会上说,在宋教仁被杀之前,洪述祖的确表示,袁世凯执政多受革命党等拘束,就是因为政见不合的原因,不如杀他一两个革命党,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袁世凯当时否决了洪述祖的建议,但现在宋教仁被杀,难保洪述祖不是为了迎合袁世凯,故意而为。

并且,王治馨一再坚持,赵秉钧与宋教仁为同事,又一向关系亲厚,绝不可能有杀宋教仁的理由。

王治馨的一番言论,在第二日便见诸各报。

袁世凯看后,大发雷霆。直说,王治馨此人信口开河,实属可恶。赵秉钧身为国务总理,居然任由报纸刊登,也不声明,实属可恨。

1914年2月底,一向身体康健的赵秉钧,突然“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不等医生来到,就在家里咽了气。

同年5月,袁世凯就为了治贪反腐设立了肃政厅,并任命一向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夏寿康为总负责人。

不久,夏寿康便打倒了王治馨这只大老虎。

于是,就有了文首的一幕。

袁世凯杀王治馨的真实目的,也就很清楚了。

(参考史料:《莱阳县志》《袁世当国》等)

历史上至今没有破获且争议最大暗杀事件是哪一件

花3亿人民币暗杀一个人算不算?至今也无解,而且争议也挺大…英俄“双面间谍”利特维年科投毒事件。

2006年11月1日深夜英籍俄罗斯男子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因为呕吐不止被送往医院就医,刚开始医生还怀疑他就是肠胃炎什么的,但是在使用了各种药物后却都不见他有任何好转,医生再次对其进行检查时却发现他的白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并出现严重的脱发现象,情况越来越糟糕。这时利特维年科终于向医生透露说自己之前是前俄罗斯KGB特工,1998年因为指责俄当局试图暗杀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并于2000年叛逃至英国,2001年又在别列佐夫斯基的资助下出书指控俄联邦安全部门在境外实施多起暗杀且于2006年入籍英国,所以自己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引发俄当局的不满才被他们下毒所致。

医院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英国安全部门,利特维年科随即也被转移到了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由安全部门严密保护起来进行专门的治疗。不过他们直到利特维年科死后才知道其究竟是中了什么毒…

起初利特维年科怀疑自己是铊中毒,因为他的症状和铊中毒非常像,但是很快这个怀疑就被英国方面给排除了,原因是在他的身上并没有检测到γ射线。随后医学专家和毒物专家也悉数出动依然没有发现他究竟中的是什么毒,甚至还将他的血液和尿液送到了英国核研究中心进行化验仍旧一无所获。最终利特维年科在入院20多天后因多器官衰竭于11月23日晚停止了心跳。24日,英国当局终于知道了利特维年科的真正死因——放射性元素钋-210中毒。

其实就算英国当局第一天就知道是钋-210中毒也没啥用,剧毒,其毒性是氰化氢的1万倍,1粒灰尘大小就足够杀死一个成年人。而且铊中毒还可以用普鲁士蓝解毒,钋中毒无解药、等死…

之所以刚开始以各种方式都没能检测出来是因为钋-210的穿透性非常弱,只能释放α射线,一张纸都无法穿透,在人体外不进入体内(血液、唾液)的话根本就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同时要足够杀人的剂量提炼又非常困难,只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利用原子反应器才能够提炼,在这以前从来没有人用它去杀人,因此一直都没有怀疑是钋-210。

利特维年科死后英当局马上对此事件展开了调查,根据其生前提供消息得知11月1日当天他见了两拨人,第一拨是一个意大利的情报分析师,但是通过细致排查后警方排除了他的嫌疑;而第二拨是两个俄罗斯人,一位叫做Andrey Lugovoy,另一位叫做Dmitry Kovtun,两人也是俄特工,其中Andrey Lugovoy和利特维年科曾经还是同事,他们约了利特维年科在两人下榻的千禧酒店内咖啡厅见面,期间利特维年科喝了一杯茶,而警方也从那个茶杯里检查到了放射性痕迹。不仅如此,他们还检查了两人居住过的房间,在他们房间的茶壶、茶杯、椅子、卫生间、桌子甚至是酒店大堂卫生间的门把手、洗手盆、烘干机上也都检测到了放射性元素…很明显这次的投毒案和他们有关。

警方立即调阅了酒店的监控,从监控录像中看到,两人在11月1日下午先出现在酒店的前台,然后于3点20分走进了酒店内的咖啡厅,他们要了一杯茶和一瓶鸡尾酒,先给自己的茶杯中倒满后拿出一个玻璃瓶倒入茶壶中,待利特维年科4点抵达咖啡厅之后两人就为他倒茶,不过利特维年科说自己其实也仅仅是抿了两口而已…

可就是这两口却要了他的命,并且事后根据检查发现他体内的钋-210含量足够杀死20人!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在两周前的10月17日利特维年科和他们就已经见过一次,当时见面的地点是在一家寿司店,警方也在那家寿司店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但是当时为什么没有下手至今无人知晓。

9天之后的10月26日Andrey Lugovoy再次独自来到伦敦会见利特维年科,但还是没有下手成功,而警方又在他当时居住的酒店洗手池水管中探测到高浓度的钋残留。

锁定嫌疑人之后英国当局对全城进行了大排查,一共在伦敦找到了40处污染点,还对两人共计3次出入境所乘坐的飞机也进行大排查,得出的结果就是钋的痕迹与两人所行走过的路线完全一致,所以决定对两人进行起诉。

可是…两人都回到了俄国,甚至在2007年还担任了俄联邦议员,因此他们都有了豁免权(两人也极力否认是自己杀了利特维年科)…俄当局也拒绝将他们引渡到英国,最终这事不了了之…

事情的经过大致就是这样的。

这次暗杀事件的争议点在哪里呢?很明显,不管是出的两本书还是他自己在电视机前透露的消息以及中毒后指控的对象都直指俄当局甚至最高领导人普京(因为涉及一些国际敏感问题,我就不详细说他和普京的事了,想了解的自己去查资料)。但真相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吗?对此我是有几个疑问点的:

第一,这个杀人的代价太昂贵了,2006年提炼出利特维年科体内的钋-210需要多少钱知道么?3000万英镑,将近3亿人民币!别说他值不值得去杀了,就算值,俄罗斯也有无数种方法杀他,如果稍微了解一点俄罗斯特工史的人都明白他们的“杀手锏”是蓖麻毒!一样无解,又便宜,死得还快,你花了3亿去杀他还让他活了23天,这期间如果有什么俄罗斯情报不早就一股脑透露给英国MI6了?他们会那么傻么?

第二,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他不值得我们去杀,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掌握什么俄罗斯机密。”确实,他当年除了揭露KGB想暗杀别列佐夫斯基值得相信以外我觉得他爆料的那些“内幕”实在有点扯淡!说99年莫斯科公寓爆炸案是俄嫁祸给车臣的…这“爆料”当年在欧洲国家都没人相信!俄联邦安全局傻到这种程度了?为了找借口嫁祸车臣,让自己管辖范围、而且还是在首都发生如此性质恶劣的爆炸案?特朗普也干不出这事吧?而其他爆料的都是些啥?贪污…寡头垄断…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哪个国家没有这些问题?一点价值都没有。

第三,如果要杀他为什么当初不杀他?当年他就因为“越权罪”被捕入狱,关了一年后就将他放出去了,然后他自己感觉在俄罗斯不安全所以跑的,妻儿都没带走。真要杀他的话就不会放他出来了,直接定个大罪关一辈子就行。

第四,英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显得俄罗斯特工也太“水”了吧?酒店大厅、卫生间、居住过的房间等到处都有钋残留?甚至还被拍到在咖啡厅下毒的过程(事实上我查看了所有英当局公布的监控资料根本就没有看到下毒过程,根本就不完整,如果真有下毒过程的视频为什么不公布)?更搞笑的是10月26日在Andrey Lugovoy入住酒店的洗手池下的水管又发现了高浓度残留?英方解释说可能Andrey Lugovoy不小心碰倒了放在洗手池上的钋…这样的人都能当俄罗斯特工了?多少钱一个月,我也想去应聘!

第五,我开头就说了,利特维年科是一个【双面间谍】,他确实会出售俄罗斯的情报给英国,但是他也会出售英国的情报给俄罗斯!而他根本就不在俄罗斯境内活动,能拿到什么(离开俄罗斯之后)的真实情报呢?但他在英国却说不定能获取到很多真实资料吧?所以他活着对谁更有利呢?

第六,钋-210是个非常不稳定的元素,半衰期138天,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两人又是到处留下钋痕迹,又是倒掉一大瓶到洗手池里…我看这一趟杀人买卖肯定不止花了3亿吧?大概10亿?人家就抿了两口茶(说味道太苦)体内检查出来的钋含量已经价值3亿人民币了,那他们“倒掉”的和别的地方“剐蹭”下来的得多少钱了?实在有点离谱啊。

第七,英当局说在事发前利特维年科告诉他们俄当局有打电话以妻儿安全威胁他,想劝他自己回国自首接受审判(因为在外造谣、反对俄当局且叛逃)。这明面看着像是俄杀他的一个很好动机,但总感觉…怪怪的!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人(指的是不掌握任何俄罗斯秘密)?而且如此不惜代价?而且眼看威胁不成马上就实施暗杀?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一切“动机”是否太过于顺理成章了?我怎么觉得…是俄罗斯策反成功被英发现所以…顺便嫁祸呢?也不是没干过,他们经常这么干。

第八,利特维年科自己非常清楚俄特工的行事作风,知道什么时候要杀人,什么时候是安全的,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干这个的,那么他明知道两人是俄特工的情况下难道一点没有察觉对方想杀自己?一点防备都没有?这显然有违常理。结合第七点,好像就可以说明白一些问题了吧?

至于为什么俄当局不同意英国方面引渡两人也很好理解,不管是不是他们下令暗杀的都不可能交出去啊?这都已经上升到外交、ZZ层面了,谁让利特维年科又怀疑说是俄当局派人杀他呢?他自己死了,可这么一说不管是不是俄当局下令的只要两人被定罪俄罗斯不就哑巴吃黄连死无对证了?而且以英国方面给出的“证据”来看(不管是不是伪造)都是100%定罪的。所以要怪就只能怪利特维年科自己太“傻”(其实我都有点怀疑说是俄当局暗杀他的究竟是不是他本意)。

总之我是觉得这起暗杀事件有很多疑点和说不通的地方,我实在想不通俄花费那么多钱去暗杀他的理由,但是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又正逢国力最差的年代,没钱没权(这也侧面印证了他们不可能花几亿甚至十亿去杀一个人,蓖麻便宜又实惠还高效),所以尽管很多人也对这事持怀疑态度,但舆论已经形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