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一个什么人?为什么明朝内阁首辅如于谦,徐有贞,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权臣下场都不怎么好

本文目录

  • 张居正是一个什么人
  • 为什么明朝内阁首辅如于谦,徐有贞,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权臣下场都不怎么好
  • 邹元标被张居正打断一条腿为什么还要终其一生为张居正喊冤平反

张居正是一个什么人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张居正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在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下,实行改革。使得日落西山的明朝起死回生,国家财政收入达到空前的富足,为万历皇帝积攒了丰厚的家底。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名的内阁首辅,这个绝对没有之一。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张居正从小就天意聪明,进入仕途以后,跟随恩师徐阶左右,在徐阶的悉心指点下,各方面的能力迅速提高。徐阶在与高拱的争斗中落败,高拱成为了内阁首辅,徐阶告老还乡。张居正继续留在内阁。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师生关系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万历继位以后,由于年纪太小,母亲李太后必须要物色一个人帮万历打理朝政,李太后在一番考察后,觉得张居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于是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

当年的张白圭,在熬了又熬之后,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张居正出任首辅后,有了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他大刀阔斧,实行了改革。财政上清仗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国家需要征收的赋役都可以用银子折算。这一措施使得明朝国库的银两可以花10年以上。

国库有钱,但不是谁想花就能花的,就连万历皇帝也是如此。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张居正手里。万历小皇帝也无事可干,于是他想建些寺庙,可这些需要钱,于是万历叫张居正拿点钱来,张居正居然不给,这让万历皇帝非常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在军事上,张居正起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部边疆,使得北部边境固若金汤。凌云翼和殷正茂平定了西南的叛乱。张居正掌权时期,明朝没有大型的战争,虽有内乱,也只是局部的。当时人民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

在吏治上采取“考成法”,作为对官吏政绩的考核标准。这套措施防止了不作为的官吏混迹官场。‘’考成法‘’可以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考核的方法,都是从张居正的‘’考成法‘’演变发展而来的。张居正的改革举措,在历史上也成称为‘’万历新政‘’。

张居正掌权10年(1572~1582年),由于明神宗朱翊钧继位时不到10岁,所以张居正是在行皇帝之权。在此期间张居正说一不二,万历皇帝也只能听他老师张居正的。随着万历皇帝的长大,这样的格局让他内心非常痛苦。这无疑为他日后清算张居正留下了伏笔。

张居正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瑕不掩瑜,从历史的高度来看,张居正无疑是一个伟人,他的万历新政是继商鞅、秦始皇之后,又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他的改革是成功的。改革带来深层次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落实到了具体措施上。张居正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力挽狂澜,延长了大明王朝的国祚。

万历新政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温床,对历史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张居正的改革虽说成效斐然,但改革并没有改变财税制度深层次的弊病。这一点也是张居正无能为力的事,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病入膏肓啦!

为什么明朝内阁首辅如于谦,徐有贞,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权臣下场都不怎么好

明朝首辅其实权势很大,实际上相当于以前的宰相,甚至比宰相权力还大,除了皇帝以外,无人能制衡。明朝内阁里有首辅和次辅,次辅除了有事会被首辅召来商量外,基本毫无话语权。

明朝连南明都算在内一共90位首辅,死在任上20位,正常退休39位,任期内被杀4位,被罢免或降职的27位。

在明朝,做首辅是件风险系数很高的事情。如果你太能干太聪明,皇帝看你不顺眼;如果你想着平衡各方面利益化解矛盾,群臣骂你没原则马屁精。反正做首辅的人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否则干不了几天就会被骂跑。

明代首辅不好干的原因如下。

一、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结果得罪文官集团被秋后算账。典型代表张居正

张居正凭一己之力,将濒临崩溃的大明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号称救世之臣。他推行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都极有智慧,但他触动了整个文官的利益,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拿张居正怎样,张居正一死,这群人一哄而上,历数他的各种过错,和皇帝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张居正被抄家。

二、勇敢正直坚持原则,对皇帝不切实际的要求坚决驳回,结果被杀。典型代表夏言

对嘉靖而言,夏言是个不听话的下属,他会经常反驳自己意见,甚至连圣旨都给退回,让皇帝很难堪。

其实夏言是个有良知的人,所以他反对嘉靖修道,劝他处理政务,处处不遂皇帝的愿,嘉靖忍他很久了。对嘉靖来说,国家大事啥的不算事,谁也不能妨碍他的炼丹长寿大业。严嵩又恰到时机地参了夏言几本,结果夏言掉了脑袋。

三、自己主动辞职或被逼辞职。大部分首辅都这样

有的首辅挺有抱负,干着干着发现自己的政见总是得不到采纳,干的没意思,辞职;

有的首辅心理素质不达标,被骂得心情抑郁,干不了,辞职;

有的干得挺欢,结果爸妈去世必须回家丁忧,位置被人顶替,也就默认被退休了;

还有的总被皇帝质疑能力不够,被从首辅位置上踹走。崇祯手下的内阁首辅就是如此,走马灯似地换,流放都是轻的,还有可能被杀头。

所以明朝首辅真的很难干啊!

邹元标被张居正打断一条腿为什么还要终其一生为张居正喊冤平反

邹元标是张居正的学生、门生,是靠张居正的提携而做官,可以说张是邹的恩师。

张居正父亲去世,中国以孝为先,以孝治国,按规定张居正应该辞去首辅,回家守孝丁忧三年。张居正也收拾了行李,已准备回荆州了。但当时万历年幼,又正处在万历新政的关键时候,朝庭是绝对离不开张居正的,这样朝庭大臣要求万历“夺情“挽留张居正,李太后也出面挽留张太师,张居正便顺水推舟留了下来。

邹元标很正直,觉得恩师张居正做错了,便上书弹劾老师不忠不孝,留恋权力,要严惩以彰显公正。小万历,李太后等很坐气,邹元标便被打屁股,结果打得重了些,一条腿断了,留下残疾。后来万历清算张居正,张居正被剥夺了一切政治荣誉。但邹元标在政治上与张居正是同路人,不计前嫌,为张居正平反奔走呼号,那是政治。

当然也不排除邹元标为了政治而沽名钓誉,在一开始就与张居正演双簧,互相利用,腿打断了可坐轿,可人抬,不耽误当官。脑袋才是最重要的,既可吃饭,还可思考问题。这是政治,不是常人能理解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