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的组词有哪些?“香菱学诗”中,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

本文目录

  • 淳的组词有哪些
  • “香菱学诗”中,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
  • 想去千岛湖旅游,但是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好吃的,能介绍下吗

淳的组词有哪些

淳的组词有哪些 :

淳于、

淳厚、

淳美、

淳朴、

淳化、

淳熙、

淳一、

淳淳、

淳华、

雅淳、

真淳、

淳静、

安淳、

淳正、

淳元、

淳和、

淳源、

淳博、

淳德、

淳熟、

淳钧、

淳洁、

淳善、

淳仁、

淳熬、

淳诚

“香菱学诗”中,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

其实根据上下文,黛玉不是不让香菱学陆游诗,而是不让学陆游的这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红楼梦》中这段谈诗出自第四十八回,原文如下: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为什么“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句诗不好?黛玉只用了两个字解释:“浅近“。这两句诗确实浅近,很容易读懂:书斋内帘子颇重,诗人倦怠卷起,于是墨香久久萦绕于室内;古砚微凹,未及时清理残墨,于是渐渐聚了一洼浓墨。十四个字,对仗是极工整,“留香“、“古砚“等意象裁选得也颇为雅致,像一幅工笔画,勾勒出士人生活里的一幕场景。“浅近“的诗一定不是好诗吗?未必。李白的《静夜思》最为浅近,可千百年来人人吟咏,余味不尽。

放翁的这首诗,其“浅近“之病,恰在于无余味。无余味的原因,在于堆砌,在于滑易,在于字字实写,于是有意象,而无意境。什么是意境?曹公很快就在下文做了解释。继上文,黛玉拿了王维、杜甫、李白的诗集给香菱看,香菱苦读了几日后,来向黛玉报告心得: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香菱真是禀赋灵通!橄榄越嚼越有滋味,而黛玉首肯的好诗,正要有此余味。所谓境界,所谓“境“,是“生于象外“的。也就是读者能透过诗中的“象“,感悟到诗中没有具体呈现的“象“,进而头脑中浮现出如在目前的“景“。这样的诗,就可以说达到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水准,是黛玉推崇的“第一义“的诗歌。那么这样的诗歌要如何创作?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借留白产生含蓄不尽的韵味;而所谓“诗画一体“,诗歌也要有虚实,举重若轻,一气挥洒。

此时再看“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句诗,恰如上文所说,它像一幅工笔画,处处勾勒,却也处处堆砌,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山水写意画相比,缺浑厚之气;与“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相比,乏净朗之思;与“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相比,后者显然更悠逸。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收入《剑南诗稿》的有九千三百多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高产的作家;但事实上放翁诗集不是精挑细选过的语文课本,其中有大量语句重复、有佳句无佳篇、甚至流水账式的作品。因为到了中晚年,陆老先生赋闲在家,开始事无巨细地记录自己的生活,甚至像强制自己完成作业一样,必须每天写诗;就好像现代的我们,很多人都热衷于每天发很多条朋友圈--这固然是一种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方式,但是艺术创作不同,它无疑是需要积淀、需要沉思的,如果一味贪多,还要求诗人的每首诗都是佳作,就不太现实了。而且黛玉的这句话,不是针对陆游的所有作品,只是认为不能一开始就拘于精巧却浅近的句子,要从品读立意高绝的作品开始,因为初学者要有高起点“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否则眼界、胸襟都被局限住了。

黛玉让香菱先读王维,次读杜甫,再次李白,最后读东汉、魏晋六朝名家,体现了学诗三个渐渐上升的境界:入门,立志与拓识。首先是学习王维诗以“入门“:诗中有画,容易唤起读者对于声、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同时含蓄蕴藉富有诗味,浸润其中能很好地涵养古典美感;接着是学杜诗以“立志“:“诗史“题材广,格局大,立意深,从国家命运到百姓生活,立足微屑,胸怀天下,学杜诗能开阔胸襟;最后是读李白乃至魏晋诸家诗以“拓识“:基于强烈生命主体意识的或高昂或悲凉的情感,乃是诗歌创作的真正动力。

所以黛玉说,入了这个格局就出不来了,不是入了陆游的格局,而是入了固化物象符号、只顾雕琢辞藻,却忽视了自我志趣的表达的格局。事实上香菱后来所做的“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清霜抹玉栏“就流于意象堆砌,毫无情感咀嚼,经过黛玉和宝钗评点指拨后,终于创作出一首新巧且有意趣的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可见黛玉所指之门径,确是正途。

想去千岛湖旅游,但是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好吃的,能介绍下吗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到千岛湖的美食,正好跟这山这水都有关系。当然,要说最有代表性的,那还是水里的特产,也就是用千岛湖有机鱼制成的各种菜肴。

如果走在千岛湖镇区的大街上,凡是菜馆,不管规模大小,都无不以“千岛湖有机鱼”为最大的卖点。 在千岛湖镇上,专做千岛湖湖鲜的知名菜馆,叫鱼味馆,据说在这家店里,可以将一款有机鱼,制作出上百种做法的鱼宴,让人不能想象。

不过,更多游人来到千岛湖之后,似乎更喜欢找满大街存在的土菜馆。菜价不贵,关键菜的味道一样都不差。 一般来到千岛湖必点的一道菜,那就是有“千岛湖机鱼头汤”,根据鱼的不同大小,有不同的价格。千岛湖的优质山水,养育出了肉质鲜嫩的有机鱼,所烹制出来的鱼头汤,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汤白味鲜”。

此外,由于淳安一带喜欢吃辣椒,比如下酒又下饭的酱爆螺蛳、雪菜毛豆、辣味小溪鱼等菜里面,都会加一点辣椒,但吃起来都是很开胃。如果再加几瓶千岛湖啤酒,那更是美上加美了!

生活似旅行,有缘即同行!更多旅游资讯或江南游线路定制,请关注本号:【笔尖上的旅行】,一个致力于让文字带上趣味和态度的旅游创作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