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名人(大家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的封号吗)

本文目录

  • 大家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的封号吗
  • 如果各朝代有名人榜,你认为战国时期十大名人谁会上榜
  • 你知道春秋战国时的哪些名人
  • 战国时期的才子都有谁
  •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呢
  • 中国法家,除了韩非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有何贡献

大家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的封号吗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赵国宗室大臣。即赵胜。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司马迁称之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他礼贤下士,门下宾客至数千人。平原君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被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赵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进围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向魏告急并向楚国求援。门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终于说服楚王救赵。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百姓炊骨易子而食,形势十分危急。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三年,直到楚、魏援兵赶到,邯郸解围。平原君虽立下了守卫邯郸之功,却不向赵王请封。

春申君(?~前238)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楚相,即黄歇。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信陵君(?~前243)

中国战国时期四君之一。本名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魏安盝王之弟。因受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故称信陵君。他礼贤下士,广纳门客,据说有食客3000人。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求救于魏王。初,魏王派晋鄙往救。但魏王害怕秦国,又令禁止,故晋鄙率兵只到邺(今河北临漳)。信陵君窃虎符,杀晋鄙,率军救赵,打败了秦国。后留在赵国10年。公元前247年,秦国攻打魏国时,魏王被迫任他为上将军,他联合五国击退秦军进攻,破秦军于河外。秦收买人中伤他,魏王听信谗言,疏远了信陵君。他因此闭门托病,耽酒而亡。

孟尝君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时,广泛招纳宾客,达3000余人。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 ,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协助下 ,逃回齐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之后,任为齐相。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而为齐王所怀疑,谢病归老于薛。后因日益骄奢的齐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他主张联合秦国、赵国与燕国,共同讨伐齐国,使战国形势为之一变。齐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

如果各朝代有名人榜,你认为战国时期十大名人谁会上榜

战国,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时期之一,期间曾涌现出大量风云人物,如果要从中选出十大历史名人,难度其实相当之大。个人认为,要评选十大名人,不仅要看其名气和才能,还应该看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力,同时应该将各国君主全部剔除,毕竟这些君主的影响力实在有些大。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以活动时间为序】

1、商鞅:秦国变法,为秦国崛起奠定基础。姬姓,公孙氏,卫国人,又称公孙鞅、卫鞅。其年轻时便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曾师从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先于魏国担任中庶子,后入秦国,在秦孝公的重用下,开始在秦国主持变法。其先后于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变法法令,在秦国推行深彻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从而使秦国在经济、社会、制度、思想等方面确立了对山东六国的制度优势,为秦国崛起,并最终一统一天下奠定了制度基础。

2、孙膑:两败魏国,战国初期霸主魏国就此衰败。本名不详,为春秋军事家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窗,后因庞涓陷害而惨遭膑刑和黥刑,在齐国使者帮助下逃至齐国。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齐威王在段干朋建议下兵分两路救赵,田忌在孙膑建议下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桂陵,致使魏国霸业动摇。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齐国再度出兵救援,孙膑又采用“围魏救韩”之计,迫使魏军回援,同时以“减灶之计”诱使魏军进入埋伏圈,最终大败魏军主力于马陵。历经两战,魏军主力损失殆尽,战国初期霸主魏国就此衰败。

3、邹忌:改革强齐,基本奠定了齐秦争霸的格局。尊称“驺子”,初为齐桓公田午时大臣,后于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命为相国。担任相国期间,在齐国推行改革,通过鼓励进谏、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从而使得齐国国力逐渐增强,一举奠定了魏国之后,齐秦东西称霸的格局。此外,稷下学宫便是在邹忌担任齐相期间修建完成,这为齐国招揽人才提供了极大便利。

4、公孙衍:身挂五国相印,首倡合纵抗秦。也称“犀首”,虽为魏国人,但自前342年便入秦国参军,并先后在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雕阴之战”中立下大功,获封大良造,后因张仪深受重用,公孙衍心灰意冷之下出走秦国。为对抗逐渐强大的秦国,公孙渊首倡合纵,并促成了前318年的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此次伐秦虽然失败,但却使得秦国意识到了危险,于是短暂放弃东出,改将战略重心放于南北两端,对于山东六国则以外交为主。前311年,随着秦国再度东出,山东六国恢复合纵联盟,公孙衍出任纵约长,并同时担任齐、燕、赵、韩、魏五国相邦。合纵可以说是战国中后期,山东六国对抗秦国的主要手段,而公孙衍作为此策略的提出者,可谓功不可没。

5、张仪:以“横”破“纵”,为秦国崛起争取时间。张仪曾师从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后入秦国,先任客卿,在“濮阳之战”后,因劝说魏国与秦国交好立功,得以出任相邦。在公孙衍于山东六国推行合纵的同时,张仪倡导推行连横策略,以“横”破“纵”。尤其是第一次“五国伐秦”之后,秦惠文王担心山东六国合纵对秦国威胁太大而放弃东出,转而将战略重心放在南北两端,而张仪则主要负责破坏六国合纵,为秦国争取外交空间,从而为秦国赢得了难得的崛起时间。

6、匡章:攻破函谷关,联军伐楚,楚国就此衰弱。又称章子或者匡子,曾师从孟子,后于齐威王末年成为齐国将领。齐楚本是联盟,但张仪却以“商於六百里”说服楚怀王,楚国背盟连秦,齐国则与韩、魏联盟。前302年,质秦的楚太子横杀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楚联盟破裂。前301年,以齐军为主的秦、齐、韩、魏四国联军出兵伐楚,“垂沙之战”楚国惨败,楚都被攻破,与此同时内乱爆发,楚国就此衰弱。楚国衰败后,秦国又开始频繁向三晋用兵,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于是在前298年再度发起合纵攻秦,由齐国大将匡章统率齐、魏、韩联军攻秦,后赵、宋两国也参与合纵,此战历经三年,匡章最终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了魏、韩土地,此后秦国东出步伐再度被迫放缓。

7、司马错:攻占巴蜀,伐魏攻楚,为秦国夺取重要粮仓。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前316年,巴国、蜀国发生战争,皆向秦国求援,围绕是否攻打蜀国,司马错与张仪发生激烈争论,后司马错以“得蜀即得楚”之说说服秦惠文王。同年秋,司马错率兵攻打蜀国,同年十月攻灭蜀国,后又攻灭巴国和苴国,将蜀地纳入秦国。此后,司马错还曾率兵平定蜀地叛乱,稳固了秦国对蜀地的统治。夺取蜀地,可以说是秦国全面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司马错功不可没,此外,司马错还曾于前291年夺取魏国轵地、夺取韩国邓地,又于前289年与白起率兵夺取垣城和河雍等六十一城,于前286年迫使魏国献出安邑,于280年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

8、乐毅:改革强燕,五国攻齐,齐国就此衰弱。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国人。燕昭王即位后,为图强而招揽贤士,乐毅入燕辅佐燕昭王,通过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改善吏治、赏善惩恶等措施,使得燕国逐渐强盛。彼时,齐湣王凭借国势频频对外用兵,惹恼了周围列国,又因攻灭宋国而与中原列国关系决裂,再加上暴政导致国内民怨四起,燕昭王遂派乐毅联络各国,意图合纵伐齐。前284年,燕昭王起倾国之兵,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连下七十三城,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城苦苦坚守,齐国就此衰弱,彻底退出争霸行列。

9、白起:连破山东诸国,赵国败后秦国一家独大。白起从军之时,秦国虽然已经极为强大,但面对山东诸国的合纵,秦国仍然难以大举东进,而白起担任秦将期间,接连大败山东六国,尤其是其“以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作战方式,导致山东六国元气大伤。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无一败绩,仅史料明确记载歼敌数量的战役便有多场,如前293年“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前279年—前278年“鄢郢之战”攻破楚都、淹杀鄢城百姓数十万,前273年“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前264年“陉城之战”斩首韩军5万,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据不完全统计,六国仅丧生于白起手中的军队,便不下百万,为此白起也得了“人屠”之名,而山东六国由于接连战败,再也难有抗秦之力,秦国开始一家独大。毛主席更是评价道,“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10、魏无忌:两败秦军,延缓了秦国灭国步伐。因受封于信陵,因而也被称为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秦昭襄王又于前257年发动“邯郸之战”,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拼死抗秦的同时,接连向各国求援。信陵君窃取兵符之后,率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楚国也出兵十万救赵,结果秦军大败,秦将王纥被迫率军退往汾河,秦将郑安平投降。秦国恢复元气后,再度接连对魏国用兵,魏无忌于前247年派使者向各国求援,列国得知魏无忌出任上将军后,纷纷出兵救援,魏无忌率领联军于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将蒙骜战败而逃,秦军紧闭函谷关不出。此战之后,魏无忌声威震动天下。魏无忌两败秦军,可以说对秦国造成了极大震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国灭国的步伐。

虽说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例如李俚、吴起、庞涓、苏秦、屈原、肥义、赵奢、蔺相如、田文、田单、黄歇、赵胜、廉颇、李牧、王翦、吕不韦等等,其中有些人的才能或许在以上十人之上,但就对战国格局的影响力而言,却略显不足。当然,李俚、吴起或许可以一争,毕竟这两位是战国初期魏国称霸的关键人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讨论】

你知道春秋战国时的哪些名人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中华文明的奠基,主要是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

个人感觉,东周第一名臣当属卫鞅,他的变法表面上是“战时法制”,实质上是将生产关系在生产力远远跟不上的时候提前偷换,再以封建制先进的生产关系刺激生产力发展。然后以残酷的法律,主要是刑罚、死刑 来维护这个新的、遭人恨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这样与马克思主义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生产力发展到位,然后生产关系革命的理论相反。

详细说,生产关系此时是秦国老氏族奴隶主贵族,和千千万万秦国奴隶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他的变法最致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功勋,主要是战功来解放奴隶,首先将其变为自由人、然后甚至还可以因功勋得爵位和土地,那就是成为贵族和地主。这对于从秦穆公延续至此的古老的奴隶主贵族来说无疑是切齿之仇、不共戴天。没有了奴隶他们剥削谁?没有了土地,他们彰显显贵的封地就没有了。那他们又能怎样呢?事实是,秦孝公在位时啥也干不了。

商鞅:你们谁不服全家杀光!你们的君主站在老子这边!

这导致了,秦孝公一死,商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车裂的人类。但是他的变法被后世君主一直维系,直到灭六国的那天。这个法制让秦国一直以一个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国家发展了约150多年,国力不超过六国才怪。要是没有变法,赵国最强悍。主要是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太厉害。直到最后,秦国甚至还是吃力。

然而,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商鞅的秦法就立马过时了。此时已经不是战时,大家抱团守法取暖的时候,而且六国之人受不了秦法。秦国变乱的导火索,包括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其起因就是商鞅的秦法

战国时期的才子都有谁

才子看从那个角度来讲。如果按照后世明清时期的标准来看的话,庄子算是个典型的才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他文章写的好。不管是《逍遥游》里面“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放大气,还是《庄子·秋水》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以及《庄子·齐物论》里“庄周梦蝶”的哲思,亦或是《庄子·大宗师》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奇幻温柔。庄子在文学上的成就,毫无疑问在先秦诸子之中是独领风骚的。

而现代意义上的才子,应该是源自于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才子的概念,这种概念之中,才子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文学艺术上要有杰出的天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子是战国其实真正的“才子”。

第二,他政治仕途上不顺利。才子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往往在仕途上不太顺利,比如明朝时期的唐伯虎,宋代的苏轼,政治上都不是很得意。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政治上不得意就都能被看做才子,还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才子本人,要有相对豁达或者是游戏人间的态度,不能对仕途太痴迷。

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子显然也是符合才子的概念的,他出身道家,本来就对仕途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态,非常符合才子的意蕴。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呢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竞争激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著名的有:

一、王侯:秦始皇、齐恒公、齐威王、秦穆公、秦孝公、楚庄王、魏文侯、燕昭王、越王勾践、吴王阖闾等。

二、政治家:管仲、百里奚、晏子、李悝、商鞅、范睢、吕不韦、李斯等。

三、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鬼谷子、韩非子、列子、杨子等。

四、军事家:孙武、吴起、孙膑、白起、廉颇、李牧、王翦、尉缭子等。

中国法家,除了韩非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有何贡献

法家是古代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提倡积极入世,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以振兴国家为核心。法家代表人物存在于不同的朝代,如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有管仲、商鞅、韩非,宋朝的王安石等等。在此选择管仲和王安石两人的变法案例给以回答。

一、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在齐国齐桓公统治时期(公元前685年)担任国相。他的思想有别于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以法办事。他还重视发展经济,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国家经济丰厚,百姓丰衣足食,才能知法守法,社会才能安定。他还主张尊重民意,“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

管仲根据当时春秋诸侯纷争四起的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国家行政区划方面,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便于行政机构的层级管理。在经济方面,通过减少税收,鼓励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盐商等富人加以重税,限制贫富的差距。在军队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实行居民服兵役。类似现代的农垦兵团建制,闲时训练,战事时出征。这样既解决了粮食贮备,又提高了士兵战斗力。

管仲任职期间,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力推改革举措,落实富国强兵战略,改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使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强盛期约有250年,在春秋时期是一流的强国。

当时鲁国的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由此评价,可见管仲对齐国的巨大贡献。

二、王安石(1021年-1086年),今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宋神宗赵顼统治时期,这位少年皇帝面对北宋国土,常常受制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辽、西夏、吐蕃等政权的侵扰,极愿富国强兵,誓言要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于是发掘栋梁之才心切,将时任江宁知府的王安石调入中央,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

王安石当时虽身处地方官,却忧国忧民。面对北宋长期重文轻武,导致国力衰退,国库空虚,疆土还时常受到周边小国的欺凌。王安石立志要为国家改变这一“积贫积弱”的现状贡献力量。当遇到宋神宗器重时,他立下宏愿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激励自己推动改革,实行变法,提升宋朝的国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1069年2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变法涉及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设置军器监,还改革学校与科举制度等,在神宗主持下,新法基本上得到推行。但到了1085年,支持变法的皇帝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任皇帝宋哲宗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全被废除。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北宋政治危机为目的,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各个领域,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虽然短暂不彻底,又得罪了大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而遭到反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

三、总 结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以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得益于齐桓公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了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使国家富强,百姓生活受益。而北宋王安石变法,虽然改革体系庞大,措施细分,初心很好,但变法生不逢时,外族经常侵扰,皇帝更迭,君臣常换,改革政策没有连贯性,所以国家很难发展强盛。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改革的先进思想,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宋朝来说,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祁连鲁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