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是谁(三皇五帝都是谁,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本文目录

  • 三皇五帝都是谁,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 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真实存在吗
  • 三皇五帝之三皇是指那三皇
  • 历史上称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和五帝
  • 三皇五帝之五帝分别是哪五位
  •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中国的原始社会吗

三皇五帝都是谁,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三皇五帝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扩展资料: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三皇,原指远古三皇,后增补伏羲等人;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后增补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

三皇的称号由来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继承了远古三皇的称号,最早的天皇时代距今已有大约三百多万年,最晚的泰皇(也就是人皇)距今也有大约三十万年。唐代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

后期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后期著作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分别有以下各种说法: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真实存在吗

刚好我要把这个捋捋清楚,就来回答一下吧。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我们中华民族,说起起源经常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么 ,“盘古开天地”是怎么回事,“三皇五帝”又是指谁呢?查看史书,“三皇五帝”的组成说法有多种,其中《尚书大传》中记载的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和《大戴礼记》中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是后期较为广泛的说法。我按史书中的资料整理一下,就当是自己的学习笔记了。

先说盘古开天地。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没有开辟之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在混沌的中央,有个叫盘古的巨人酣睡了一万八千年后醒来,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巨斧把这个混沌一下子劈开了,混沌中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再合在一起,就用头顶着天脚蹬着地去支撑,天每天在增高,地每天在变厚,最终天地日远不再合,盘古也力竭身亡。他的身躯倒下,双眼化为日月,须发成为星辰,身体变成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化成江河大海,皮肤汗毛化为花草,吐气成风喘息为云落泪变雨,他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成为神话传说中最伟大的神。

再说“三皇五帝”。

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在远古商丘一带,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由此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生出火来。又传,是因见到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取火的方法教给了部落的人们,人类从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伏羲氏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结束了人类蒙昧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

神农氏,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发明用草药治病,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人们垦荒种植粮食,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传说神农氏的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草药服下能看到在内脏里的变化。为了给人治病,神农氏遍尝百草,后来,由于积毒太深,不幸身亡。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号轩辕氏,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的佳绩载入史册,他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颛顼(zhuān xū),上古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之孙,号高阳氏,他继位后,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在流传下来的上古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帝喾(kù),黄帝的曾孙,上古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尧,帝喾之子,尧从父亲那里继承帝位,他团结亲族,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他首开“禅让制”的先河,将帝位禅让给了公认有才德的舜。

舜,舜出身寒微,以孝行而闻名。舜继位后,励精图治,巡狩四方,整顿礼制,明定赏罚。同时选贤任能,任命禹去治理严重的水患,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舜年老后,禅位于治水有功的禹。

到了禹,社会就进入了有朝代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三皇五帝之三皇是指那三皇

三皇,不是指特定的人!那么,三皇就应该是指天皇、地皇、人皇。如果,三皇是指特定的人!那么,他(她)们就应该,分别是: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又或为神农、轩辕、蚩尤。

我国历史史记载,最早被命的三皇,分别为:伏羲、女娲、神农。推论一下,那么伏羲为天皇,女娲为地皇,神农为人皇。天地正巧也指父母,而人应该是指子吧!这应该就是天皇、地皇、人皇的寓意吧!

《帝王代纪》中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①.天皇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

这应该是指兄弟十二人,各有分封之地,延续一万八千年。

②.地皇

地皇氏,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立一万八千岁。

这应该是指地皇氏,十一人,封邑十一人,兴起于熊耳、龙门等山。也应该是说延续一万八千年。

③.人皇

人皇氏,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这应该是指其后的上古三分天下。应该是:天皇神农氏。地皇轩辕氏。人皇蚩尤氏。蚩尤九黎国君,掌九黎,长江以南有九州。

历史上称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和五帝

历史上称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和五帝?三皇五帝分别是谁:三皇指的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道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其实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作为人类作岀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和“帝”。到秦汉时期各地文化融合后把三皇五帝之说载入史册。

三皇五帝之五帝分别是哪五位

我的答案是:皇者,意为开拓者和事物的源头,是创始者;帝者,和德天者称帝,是道德水平达到最高的境界,帝是某一个领域达到最高水平的称谓。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帝颛顼、帝喾高、帝尧、帝舜。

一、皇和帝的区别

说文解字中皇为鼻始之意,帝为统治天下的称号。如秦始皇,是鼻祖所以叫秦始皇,而不叫秦始帝。

《说文解字》皇:鼻、始也。嘼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

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

所以古人据此将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三皇代表不同领域的创造者。

伏羲:创造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女娲:造物造人,补天救世;制乐立媒;

神农: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

三皇几乎创造了我们文明中必须的部分,后期我们只是延续、发展完善三皇创立的东西,这也是三皇以后再无皇的原因。

而帝,意为某一个领域达到最高水平,统治天下的称号。所有达到此成就的人均可称帝,只要是统一的王朝均可冠以帝号。如汉武帝、永乐帝等。

二、五帝都有谁

《史记》第一章《五帝本纪第一》中明确列出了五帝,分别是:黄帝、帝颛顼、帝喾高、帝尧、帝舜。为什么好多人搞不明白五帝本纪到底列出了多少个帝,是因为五帝本纪介绍这五帝的时候引出了他们的父辈、儿子等人,导致很多人无法区分。

1、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叫公孙轩辕。

2、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叫公孙高阳。

3、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喾是皇帝的曾孙,他父亲叫蛟极,祖父叫玄嚣。

4、帝尧者,放勋(名字)。尧是帝喾的儿子,名字叫放勋。

5、虞舜者,名曰重华。是帝颛顼七世孙,他们这一支,从帝颛顼儿子穷禅开始都是普通人,直至帝舜。

以上为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列出的五帝,少昊并不见于史记,不被列为五帝。

三、五帝的主要功绩。

1、黄帝主要功绩:征讨四方,东至东海,西至崆峒,南渡过长江,往北驱逐了荤粥部落。他创建了历法等。教导人民合理利用水、木、土地,教人民播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14个儿子继承了皇帝的姓氏。

2、帝颛顼主要功绩:带领人民因地制宜,种植各种庄稼,养殖各种牲口,养殖业的鼻祖。制定四时节令,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节气。征服了所有那个时代人们了解的地域。

3、帝喾主要功绩:他是位大德者,继续研究细化了四时节令,教导人民种植,仓储,有节制的使用物资。他是一位仁君,史记说他的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分轻重。

4、帝尧主要功绩:经一步完善历法,历法到他这里就基本定稿了。他在前人的历法上增加了春分、秋分等昼夜等长的节气,进一步发展农业继续总结农业种植、收割规律。他在任期间,人类开始移居平地在平原地带建立定居点。

5、虞舜主要功绩:发杨尧的政策,使四方来朝,设置官吏制度,兴修水利,建立道路交通,设定了古代礼仪的雏形。

后记:读史要善于总结,思考。从五帝本纪看上古禅让制也是子虚乌有,五帝均处于黄帝后代,只不过是不同直系轮番执政。五帝奠定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确立了社会秩序,为人类繁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中国的原始社会吗

三皇五帝是夏朝之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而三皇是一个时代,五帝是另一个时代,中间可能至少数千年,也都是上古时期,很少有资料记载,主要还是靠传说流传至今。

三皇五帝是谁,说法也很多,《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三皇是天皇、帝皇、泰皇;《太平御览》中三皇是:天皇、帝皇、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中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运斗枢》和《元命庖》中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帝王世纪》中三皇:伏羲、神农、黄帝;《通鉴外纪》中三皇:伏羲、神农、共工;依照这些资料来看比较认同伏羲和神农,至于另一位都有不同的答案。

五帝说法也很多,《世本》、《大戴记》和《史记·五帝本纪》中是: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唐尧(yao)、虞舜;《礼记·月令》中是:太皞(hao,也就是伏羲)、炎帝(也就是神农)、黄帝、少皞(也就是白帝)、颛顼;《尚书序》和《帝王世纪》中是:少皞、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楚辞·惜诵》中是: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无论三皇五帝是谁,按史书记载或神话传说三皇都在五帝之前,三皇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前,五帝离夏朝不远,在四千年前。

三皇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是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转变期,五帝时代就是父系氏族社会了,但女子还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传说中伏羲创造了八卦、文字,五帝时代的仓颉造字,让文字越来越成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都是神农的后裔,炎帝是神农部落的首领,后来黄帝取代炎帝,称为天子。

姬姓部落的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姜姓部落的首领炎帝,两个部落经常发生摩擦,最终黄帝打败炎帝,部落结盟,征服了周边部落,华夏部族由此产生。

考古中裴李岗文化和贾湖文化都证实了七千年前至一万年前中国就已经懂得了畜牧和耕种,进入了农业社会,但出土的文物都为石器,而石器和铁器的使用恰恰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象征标志,所以三皇五帝时代肯定是中国的原始社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