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唐将,李光弼战绩更加辉煌,下场却为何不如郭子仪?如何看待一代名将李光弼为什么他的名气没有郭子仪大

本文目录

  •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唐将,李光弼战绩更加辉煌,下场却为何不如郭子仪
  • 如何看待一代名将李光弼为什么他的名气没有郭子仪大
  • 为什么平定安史之乱头号功臣是李光弼
  • 唐朝名将李光弼不是汉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 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你认为谁是恢复大唐中兴的第一功臣
  • 唐朝中期三位李姓名将李元谅李光弼李朔谁最厉害如何排名
  •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 唐朝名将王忠嗣和李光弼谁更厉害
  • 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谁的功劳最大谁的结局最好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唐将,李光弼战绩更加辉煌,下场却为何不如郭子仪

说起郭子仪,知道点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平叛“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实在当时的唐朝天下,要论军事才能、威望、功勋,还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人物就是李光弼。但是同为功勋卓著的唐将,为何结局却是大不相同呢?

 郭子仪在平叛“安史之乱”后,继续执掌兵权,统领天下兵马,直到85岁才溘然长逝。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而李光弼却在平叛之后的第二年就郁郁而终。笔者认为还是由于李光弼的所作所为导致君臣离心,代宗李豫对他们心生疑虑,已经不信任他了。但是郭子仪却不同,他有独特的政治智慧,他的表现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认为他还是对大唐忠心耿耿之人。且看如下分析。

一、郭子仪的政治智慧

郭子仪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唐代宗为了试探他曾三次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都遭到郭子仪拒绝。这一举动看似感激郭子仪的功勋,其实是试探郭子仪究竟是忠臣,还是有二心。同时,面对朝堂上那些奸佞小人的诬陷,郭子仪都能识大体够忍辱负重,另那些宦官奸臣自愧不如。但是李光弼的表现,却非常不明智。

二、李光弼的不智之举

1. 李光弼本是契丹人,作为一名蕃将战功赫赫,手握重兵,雄踞一方,本来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在面对吐蕃入侵朝廷下令命各地勤王时,你李光弼却找理由按兵不动,这能不令皇上感到失望吗?

2.吐蕃退兵之后,代宗李豫虽为夺其兵权,调其往洛阳担任东都留守,你李光弼却以保护江淮地区的粮食转运为由待在徐州,迟迟不肯赴任。

以上的两个举动,能不令皇上感到失望吗?在失望之余,代宗李豫的内心不免已经对李光弼生出更深的担忧和疑虑。这时的李光弼已经成为大唐的另类,已经违背了他一生的忠诚、正直的信条,甚至他的部下、从安史叛军投降过来的将领都对他表示了不满。而李光弼纠结在这种思想矛盾当中,他内心知道该像郭子仪一样去做,但又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到皇帝手中。于是,李光弼郁郁而终。

总之,造成两位历史人物结局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在对待君臣信任危机的问题的处理方式上,一个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豁达的思想格局,将君臣关系的本质已经看透。一个虽然军事才能十分优秀,却优柔寡断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思想上的负担最终压垮了他。

如何看待一代名将李光弼为什么他的名气没有郭子仪大

如果单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第一功臣不是郭子仪,而是李光弼。郭子仪从相州之战后,受到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的陷害,被剥夺了兵权,由李光弼接替郭子仪,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全程领导了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

但是李光弼最终也难逃宦官陷害,安史之乱平定后,他鉴于郭子仪的教训,在徐州拥兵自保,拒绝朝廷调遣。一年后,李光弼在惭愧自责中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再遭变故,李光弼拒绝征调,年近七旬的郭子仪临危受命,二次再造大唐,一直奋斗到八十二岁高龄才退休。

因此,李光弼无论从累积战功,还是个人的德行、智慧,以及皇家所给与的礼遇,都跟郭子仪无法相比。

“中兴第一”名将李光弼的功绩

李光弼是营州契丹人,其父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受父亲影响,李光弼自幼表现出文武双全,胸怀韬略的大气象,深得当时的名家赏识,是个人见人爱的万人迷。

唐玄宗的干儿子,四镇节度使王忠嗣断言:“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嘴上不说,行动比王忠嗣快,他奏请李光弼做他的副手,并想招他为乘龙快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也欣赏李光弼,奏请唐玄宗调李光弼回到朝廷任职。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第一个举荐了李光弼。唐玄宗接受建议,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由此拉开了他九年的平定安史之乱功业。

1.常山之战

常山郡是安禄山大军南下的必然通道,叛乱爆发之初,唐军尚有能力把战线推至安禄山的大门口:

“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六月,与贼将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战于常山郡之嘉山,大破贼党,斩首万计,生擒四千。”

此后,李光弼又扈从郭子仪,连拔赵郡等十余郡,几乎切断了叛军的南北联络。就在李光弼准备一举北上,攻克安禄山的老巢范阳时,却传来长安失陷,玄宗出逃的消息,北伐被迫终止。

2.太原之战

唐肃宗灵武即位后,李光弼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留守。太原是扼守灵武的北线屏障,叛军自然不能放过太原,史思明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

太原城破旧,来不及加固,城中守兵不足万,且多为老弱。李光弼发挥了聪明才智,又造投石车,又挖地道,一会儿诈降,一会儿偷袭,把“耿直”的史思明玩得智商不够用,竟然被李光弼打赢了太原保卫战。

3.相州之战

乾元元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十万大军,围攻卫州安庆绪。疑神疑鬼的唐肃宗,在这次战斗中作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九路节度使不设主将,由“军事盲”太监鱼朝恩,以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览军权。

战斗初期打得很惨烈,联军打败叛军,斩杀四万余人,安庆绪丢弃卫州,逃入相州城。唐军迅速追击合围相州。一度狗咬狗的安庆绪向史思明发出求援,史思明派十三万大军增援安庆绪。

乾元二年二月,与史思明血战了数月的唐军,遭遇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正当李光弼等人与史思明肉搏战时:

“子仪为后阵,未及合战,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我师溃而南,贼军溃而北,委弃兵仗辎重,累积于路。诸军各还本镇。”

这场战斗,双方都没占到便宜,都害怕陷落圈套,分别向两个方向溃逃。但是客观上却便宜了相州城中的安庆绪,唐军在丢失辎重的情况下,只得撤军。

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罪责,强加到郭子仪头上,郭子仪被剥夺军权,由李光弼代替他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由太子李俶挂名)。

4.河阳之战

由于汴州节度使的叛变,叛军占领了洛阳,一旦无法牵制叛军,他们将一路西进长安。李光弼就承担了牵制史思明大军的作用,他驻守河阳,再次与史思明“智力大比拼”。

①“美马计”勾引叛军公马

史思明为了恐吓唐军,在黄河边放出数千匹良种公马。李光弼微微一笑,从黄河对岸放出五百匹母马。母马受城中马驹影响,发出嘶鸣,河对岸的公马不再听使唤,跳入黄河直奔对岸,跟母马跑了!

②叉船破火攻

河阳三座城池,分别位于黄河的南岸、北岸和河中,三城以浮桥相连。史思明点燃火船,乘风势直冲浮桥,企图隔绝三城联络。李光弼早有准备,他放出一批绑了铁叉的长杆,钩住火船,让它们靠近不了浮桥。

③智收降将

连续攻打河阳不下,史思明很恼火,他对骁骑将军李日越说:“李光弼擅长依城防守,不善野战,你带五百人去偷袭李光弼,不能取胜就别回来了!”

李光弼靠耳目早早得到报信,他提前撤离大营,留了一座空营给李日越。李日越偷袭不成,不敢回去交差,在劝降之下,他投降了李光弼。李光弼厚待李日越,在李日越的影响下,史军部将高廷晖也降了李光弼。

④南城保卫战

史思明发现,拼智力自己实在不是李光弼对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强攻北城,一路强攻南城。李光弼亲临督战,歼敌数千,俘虏大将以下五百人,史思明再次败退。

河阳大战的胜利,让叛军困在洛阳,西进和南下都不能进行,为安史之乱的平定,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机会。此战过后,李光弼被封临淮郡王,官至尚书令。

5.河南定乱

洛阳僵持中,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弑杀,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统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进攻史朝义。

李光弼不顾兵力不足,亲自上阵,追击叛军,在他的感染下,各路大军陆续投入到对叛军的总决战。河南之战历时两年多,随着史朝义的自杀,安史之乱终于彻底平息。

李光弼没有郭子仪二次再造大唐的功绩

唐肃宗李亨评价李光弼时说:“虽吉甫作宪,道可经邦;而孙武行兵,谋能制敌。克壮大业,无愧前贤。”

把他与伊尹、孙武放在一起比较,都毫不逊色。郭子仪则由于鱼朝恩的陷害,中途被解职,没机会参与平叛,功劳无法与李光弼相比。

但是,郭子仪有个让人羡慕的地方,人家长寿,活了84岁,他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比李光弼晚去世十七年,所以,郭子仪获得了二次再造唐室的机会。

就在安史之乱平定的当年,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作乱,唐代宗被迫逃亡陕州。郭子仪凭借个人威望招募勤王之兵,二次再造大唐。史书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很感人:

子仪率甲骑二千出没于左右前后,虏见而问:“此谁也?“报曰:“郭令公也。“回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怀恩言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亦谢世,中国无主,故从其来。今令公存,天可汗存乎?“报之曰:“皇帝万岁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回纥皆舍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召其首领,各饮之酒,与之罗锦,欢言如初。

回纥人一听说郭子仪尚在世,立刻下马,以“父”礼拜郭子仪!

此后郭子仪征战西州数年,大破吐蕃。直到唐德宗即位当年,八十二岁的郭子仪才被允许告老还乡,赐号“尚父”。

作为郭子仪个人的威望,历史上难有比肩者,所到之处,无论是唐人,还是少数民族,对他的尊敬无以复加。

李光弼虽然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但是既没有郭子仪后来十余年的扶危之功,其个人威信与郭子仪相比,也相去甚远。

李光弼拥兵自保给自己留下污点

不光如此,李光弼晚年还给自己留下了污点。安史之乱后,李光弼也遭遇了郭子仪同样的境遇——鱼朝恩的陷害。跟郭子仪坦然接受夺职不同,李光弼心中害怕,干脆在徐州拥兵自保。

仆固怀恩叛乱发生后,唐代宗下旨李光弼勤王,李光弼拖延不至。郭子仪平乱后,唐代宗又下旨李光弼赴任洛阳留守,李光弼再次抗命。后来唐代宗第三次下旨,诏李光弼进京见驾,李光弼依然装聋作哑。

虽说李光弼有苦衷,但是连续抗旨不遵,其实已经堕落为拥兵自重的军阀势力。

李光弼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原先对他忠心耿耿的部将们的不满,开始出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现象。大将田神功带着自己的兵马,独自离开李光弼,参加了陕州勤王。

从那以后,李光弼的威信一落千丈。对一位立下殊勋的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比在部下面前抬不起头更羞耻的事,从此李光弼在自责和羞辱中度过,不久就在抑郁中病逝。

李光弼的死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么说虽残忍,可是假如他与朝廷日久对抗,免不了走上反叛之路。李光弼死后,唐代宗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还追赠他为太保,谥号“武穆”,算是给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郭子仪一生遭受的陷害远比李光弼严重,他两次被解除兵权,甚至连自己的祖坟都被鱼朝恩挖了。但是郭子仪始终没有改变对皇帝的忠诚,这份赤诚之心,远非李光弼可比。

张唐英评价说:“光弼平安史,有大功于社稷,古之名将无以加之。然非纯臣也。”

李纲评价说:“子仪朝受命,夕引道,崎岖防谮间,不辩自明。而光弼间隙一开,卒不复合,至忧愤以死,其诚不足称也。”

他们都直指李光弼缺少人臣该有的“纯”和“诚”。

“五福老人”非李光弼可比,史册无二

其实,拿郭子仪与李光弼相比,就是个很多余的行为,因为纵观中国二十五史,就没有一个人能与郭子仪相比!南怀瑾称郭子仪为,“历史上‘福禄寿考’俱全的第一人”。

也有人说郭子仪是“五福老人”,所谓五福直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郭子仪身边无一兵一卒时,就有人鼓动郭子仪说:朝中大事,行废立,单凭您一句话!笔者是不大赞同“功高盖主”的说法,但郭子仪是例外,他真的可以左右皇位,虽被猜忌,终了皇帝还得痛哭流涕向他承认错误,真诚地把心交给他。

另一方面,郭子仪福寿康宁样样俱全,八婿弃子,子孙绕膝,这样的人只能把他叫做“老神仙”!

李光弼只是凡人一个,历史上比比皆是,跟郭子仪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没有可比性,虽然他们都做过同一件事,而且李光弼做得比郭子仪更漂亮。不光李光弼无法与郭子仪相比,数千年古代史,也没有一位臣子可以与郭子仪相比。

为什么平定安史之乱头号功臣是李光弼

虽然世人更熟悉郭子仪,但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确实是李光弼,李光弼一直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其军事才能在当时是最强的。收复常山郡、太原之战、河阳之战和击败袁晁等都是李光弼的战功,所以《新唐书》中说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李光弼曾是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的部下,当时王忠嗣就很看重李光弼,认为“光弼必居我位”。后来王忠嗣被李林甫陷害致死,而李光弼在749年被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推荐为朔方副节度使,本来李光弼是很感激安思顺的,但后来安思顺想拉拢李光弼,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光弼,李光弼知道后就托病辞官回了家。后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认为李光弼是个人才,就上表给李隆基,把李光弼召回了长安。

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造反,李隆基急需军事将领,郭子仪就把李光弼推荐给了李隆基,李光弼成为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也就是实际上的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指挥的第一次战斗就是收复常山郡。李光弼带领5000名朔方军攻打常山,俘虏史思义,在史思义的建议下,李光弼兵分四路对阵史思明的两万骑兵,出奇制胜,叛军损失很大。常山郡基本被收复。之后李光弼和郭子仪领兵取得了嘉山之战的胜利,河北大部分地区被收复。

虽然李光弼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长安还是陷落在即,李隆基出逃四川,长安城不久陷落。之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拜李光弼和郭子仪为相,授尚书之职,仍领节度使之职。李光弼奉命镇守太原,以阻击叛军。757年正月,太原之战正式开始,史思明领兵十万进攻太原,想在太原开一道口子然后进军灵武。当时李光弼手中的士兵加起来还没有一万,士兵们未战先怯,想修筑防御工事消极避战。李光弼则认为临时抱佛脚根本行不通,还不如一面积极防御,一面选择性进攻。当时李光弼让一部人士兵在城墙上安装石炮攻击叛军,又让另一部分士兵挖地道直接通往叛军大营。一下子斩杀了一万多叛军。而且,当时的叛军出现内乱,安庆绪杀死了安禄山,史思明带领一小部分兵退回到范阳,剩下大部分士兵对阵李光弼,被李光弼组织精兵斩杀了七万余级。太原之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为大唐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

但在759年的相州之战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领20万大军攻打史思明的五万大军,却因为唐军没有统一指挥而只是有一个宦官鱼朝恩来监督,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把战败原因归于郭子仪,郭子仪的兵权被收回。李光弼接替了郭子仪的职位:朔方节度使和天下兵马副元帅。成为平叛的最主要将领,在接下来的河阳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最大程度牵制住了史思明的主力部队。在此战中,李光弼的部下李抱玉、仆固怀恩等都有出色的表现。

随着李光弼战功的不断累积,宦官鱼朝恩开始担心李光弼功劳过大压自己一头,所以处处使绊子,在接下来的邙山之战中,因为鱼朝恩和仆固怀恩的怀私,致使唐军大败,不过这一次唐肃宗倒还是比较理智,并没有问责李光弼。李光弼得以继续领兵平叛。之后又击败袁晁,终于在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李光弼自安史之乱开始一直战斗到安史之乱结束,无愧于“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评价。但郭子仪被弃用、来瑱被诬陷致死等事件让李光弼彻底怕了宦官,所以在安史之乱之后,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么召见他、需要他,他就是不敢前去面见皇帝。这虽然是李光弼在消极的保命,但另一方面在别人看来就是拥兵自重,即便是他曾经的老部下,也这么认为他而不再敬重他,这让他郁郁寡欢,764年就病逝了,时年57岁。

唐朝名将李光弼不是汉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李光弼不是汉人,是契丹人,下面简述一下李光弼的主要生平事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参看我上一个回答《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李光弼(708—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中期名将,李光弼的先祖是契丹族酋长。其父是唐左羽林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李楷洛(李光弼是其第四子)。李光弼智勇双全,善于用兵,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一代名将。与郭子仪齐名,故世称为“李郭”。

李光弼自幼为人坚毅沉稳,擅长骑射,喜读《汉书》,治军极严,兼有谋略。他少年即入军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在为父守丧时,他严遵礼法。天宝初载(742年),李光弼升迁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后擢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属下的兵马使,兼赤水军使,单于副使都护。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月,范阳(治幽州,今河北涿州)、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十五万,南下反唐。“安史之乱”爆发。当时,大唐拜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所赐,京城唐军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说严重一点,刀枪武备放在库中都生锈不堪使用了,除了一部分禁军,其他大多数军队就是一盘散沙,军马几乎就是“菜马”,很多是不能上战场的。这些问题就是唐玄宗重用、听信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结果。唐玄宗无法,只能调集各路藩镇人马前去去征讨。朝中没有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只能将在家守孝的郭子仪“夺情”回来任职。在郭子仪推荐下,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任河北、山东地区军事总管,也就是知河东节度事(副使)。

天宝十五载(756年),李光弼受命后,第一个目标是收复被叛军攻占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该郡地处叛军南北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将自己的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史思义在李光弼善待和感化下投降。李光弼率军攻下井陉(今山西井陉北)、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南)。史思明率二万骑兵救援进攻常山,截断了李光弼粮道。李光弼没有粮草,只好派出五百辆运粮车,运粮人员一律穿上甲衣,在一千多名弓弩手保护下,绕过史思明叛军,到石邑(今河北获鹿)运回了一点的粮草。李光弼采纳了史思义的“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的策略,守城不出,将部下兵马分属为四个部,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史思明知道李光弼获得了粮草,又见自己的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李光弼趁机追赶,在郭子仪军帮助下攻克了藁城(今河北藁城)等十余城。不久又攻下赵郡(今河北栾州),李光弼、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4万级,俘1千余人、战马5千匹。这一仗史称“嘉山之战”。河北十余郡闻讯,纷纷重新归顺了唐军。

就在李光弼、郭子仪联手在河北大显身手之时,李光弼本想趁势攻取叛军的老巢范阳郡,以绝安、史根基。本来史思明河北叛军就要被李光弼剿灭时。适逢安禄山兵伐长安,忽听唐军大将哥舒翰兵败潼关的消息传来,潼关失守,不久长安沦陷,唐玄宗逃往蜀州,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银川)继位。唐肃宗李亨要求李光弼、郭子仪回兵长安附近御敌,重点戡乱。李光弼回军,史思明蹑后追击,大破唐军刘正臣部。由于史思明所率兵士是安史叛军的精锐的部分,他们乘胜进击,攻拨常山、赵郡、河间,大破颜真卿部和琳所率的1万2千多唐兵。

旋即,李光弼升任户部尚书,兼任太原府尹,率军五千赴太原。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由北道夺取灵武。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老弱兵将,且不满万人。士兵见史思明人多势众,非常害怕。李光弼认为只要及时修好城墙,就能抵御叛军。他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快到了才修墙,只能空耗人力。现在趁敌人还没有到达,应加紧修筑、加固城池”。 李光弼派人制作运回几十万城砖,一面加强防御固守,一面暗中发动攻击。让士兵从城中挖了一条地道通城外史思明大营,夜里趁叛军熟睡时,发动进攻,叛军在睡梦中遭到打击,吓得惊慌失措;李光弼还在城上安装石炮,也就是抛石器,砸死了大量叛军;叛军大乱,李光弼乘乱出击,俘斩叛军1万多人。史思明没有办法,只得后撤,重新安营,史思明在太原与李光弼对峙了50余天,没占到任何便宜。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安庆绪在郭子仪等打击下,从洛阳逃到相州被围。史思明只得退兵范阳,去相州为安庆绪解围。留驻在太原的叛军蔡希德等人疲惫不堪,在李光弼与当地百姓联合打击下,叛军丢下7万多首级。蔡希德只好撤军,李光弼率军追赶,缴获大批军备器械。“太原之战”取得了大胜。李光弼扩为大战果,又剿灭附近数处零散叛军。“太原之战”是唐军戡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光弼以少胜多、以弱制强,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才能,李光弼因功加封为司空、封魏国公兼兵部尚书。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唐肃宗诏李光弼入朝,升为侍中,改封为郑国公。因李光弼、郭子仪官阶相近,唐肃宗让亲近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实际总揽诸军。唐军出师后,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4千级,捕虏5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安庆绪派七万军队援救卫州。唐军大破安庆绪,斩首4万级,缴获铠胄数十万,唐军攻占卫州。又在愁思冈击破叛军,并趁势围攻邺城。安庆绪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出动十三万军队援救邺城。次年三月,双方爆发相州之战,史思明率军奋战,李光弼等率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几乎相等。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分向南、北方面溃退。此役后,唐军各部相继引还。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整敕部队,全军以归。战后,鱼朝恩把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唐朔方军。八月,李光弼又兼任幽州长史、河北节度使。

因为上次邺城(安阳)作战的失利,唐军退守黄河以南,郭子仪作为背锅侠的被撤职,李光弼成为唐军实际意义上的统帅。为了收拢人马,李光弼打算以洛阳为基地,开始以朔方、河东、河西三个藩镇的兵力为核心积蓄力量。谁知汴州节度使许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史思明进入洛阳,除占领一座因战乱成废墟的城池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李光弼见洛阳已失,便在河阳城(今河南孟州西)驻扎。史思明害怕李光弼卷土重来,将主力部队驻扎在白马寺(洛阳东)。在河阳城外许多地方挖掘了月牙形攻防结合的工事。十月。史思明向李光弼发动一次带试探性质的攻击,没想到很快就被李光弼打败。史思明蓄养了千余匹好马,饲养员经常将这些马赶到黄河南岸水边洗刷一番。李光弼得知消息,在附近多处寻找、购买了五百匹雌马,命人将马驹拴在城中,让人将这些雌马也放在黄河北岸边洗浴。一时间,黄河两岸马嘶交映,双方马匹在河中交汇。李光弼命人大开城门,马驹的鸣叫声唤回母马,将史思明的好马也带进了河阳城。史思明知道后,大发雷霆又无可奈何。史思明气急败坏,纠集战船数百艘,置火船于前面,打算顺流而下烧毁河阳桥。李光弼军则以数百艘绑有长竿铁叉的船迎战,火船不得靠近河阳桥,唐军又在桥上发炮石,叛军船只焚毁或被击沉了无数;史思明派兵至河清(河阳西),企图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早已派人在此处设伏,史思明截粮部队大败;史思明认为李光弼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便派骁将李日越率500余骑兵于夜间前去劫营,谁知扑了一个空,搭上了不少弟兄。李日越不敢回去见史思明,只好投降了唐军。李光弼对他善待有加,还给他补充了不少兵马。李日越的好友、叛军骁将高庭晖听说后也带人投降了李光弼。

史思明接连受挫,便率主力再次进攻河阳。李光弼以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南城,自己率兵屯于中洋城(今河南孟县)。史思明亲率主力攻城,河阳、中洋互为犄角。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中藏刀,表示出宁死不降的决心。唐军部将李抱玉、荔非元礼等率兵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八千余人,获马两千匹。史思明败退,唐军郝廷玉、论惟贞、仆固怀恩等率军主动出击。叛军大将安太清、徐璜玉、李秦授以下500余人被擒,周挚仅领数骑逃回。“河阳之战”史思明大败,只好率残部撤回了洛阳。

在“河阳之战”中,李光弼两万人以少胜多,大败十几万军队的史思明,那个陷害过郭子仪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不断向唐肃宗灌输,说什么叛军不堪一击,应尽快收复洛阳。唐肃宗被胜利冲昏头脑,轻信了宦官鱼朝恩,催促李光弼尽快进攻洛阳。李光弼无奈,留好下李抱玉守河阳,自己硬着头皮进攻洛阳,回纥大将仆固怀恩等将领认为此去凶多吉少,便不听李光弼军令,没有在洛阳城北邙山而在平原布阵,“邙山大战”历史上发生了很多著名战斗,公元537年,东、西两魏高欢和宇文泰在此发生过大战,东魏先败后胜,大胜西魏;公元564年,北齐与北周在此大战,北齐反败为胜,战胜北周。这一仗,历史一幕重演,史思明大胜李光弼。史思明虽然在此获胜,却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唐军也因此得以休整。唐肃宗将邙山之败归罪在仆固怀恩身上,逼反了仆固怀恩。

李光弼兵败邙山,李抱玉不得不放弃河阳、中洋等地,战局迅速恶化,李光弼被解除军职。后因唐军情急转如下,朝廷只好重新启用李光弼,让他出镇临淮。宝应元年(762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旋即派兵收复许州,斩得叛军首级千余级,擒获叛将20余人。同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今安徽歙县)率饥民起义。朝廷命李光弼分兵征讨。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在唐军打击下,叛军首领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李光弼治军严整,先谋后战,常能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名震天下。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高盖世,但屡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嫉妒和陷害。

广德二年(764年)初秋,李光弼病逝于徐州,终年57岁。唐代宗为其停朝三日,追赠为太保,谥号“武穆”。 冬月,李光弼被安葬在三原(今陕西咸阳)。出葬之日,唐代宗命众宰臣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你认为谁是恢复大唐中兴的第一功臣

应该说,二人对大唐都具有再造之恩。而且李光弼的功绩绝对高于郭子仪。但二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郭子仪:功高盖世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嫉。无论地位,能力,威名,功劳。不仅有唐一代,即便历朝历代也没有超过郭子仪的。而且后世子孙更是官高爵爵显。而李光弼在各个方面都不若于郭子仪,李光弼有“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评价。但最终却落得个惊惧而死。只能用一声叹息来形容了。这就说明了二人在情商和政治头脑不同。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十五万造反,一个多月占领洛阳,公元756年,安禄山称帝建国,李隆基出逃长安。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二人拥立李亨在灵武继位,也就是唐肃宗。巩固了李家天下,历经八年平叛,二人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不世之功。真是大唐二次开国。就平叛功绩而言,李光弼应该是比郭子仪略胜一筹,常山之战、唐朝龙兴之地太原保卫战、河阳之战战,李光弼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众、李光弼打的很精彩,绝对是经典战役。郭子仪自然也不错,河北战役、收复两京。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唐代宗大封功臣之时,郭子仪、李光弼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的分离和转变。郭子仪是名利双收。名望资历越来越高,最终达到人臣的最高点而登峰造极。公元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享年八十五岁。李光弼则是备受责难,屡遭猜忌,麾下将士对他也是多有不满。李光弼积虑成疾,惊惧忧愤之下。在公元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于岳飞同号)

二人之所以不同,首先就是性格,两人一个宁折不弯,至刚至阳。一个以柔克刚,怀柔四海、二人不同的性格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影响,也对个人的结局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李光弼说百了就是情商太低。不会做人暴脾气,厌恶权贵嫉恶如仇,对于皇帝的宠臣只要有错不是打就是骂、丝毫不给面子。他是立了威,严明律法,但人望全部丧失了,他一旦出事。肯定无人替他讲话,昏庸无能的宰相房琯恨透了李光弼。而郭子仪却揽过推功。有过算自己的,有功劳的是大家的,大宦官鱼朝恩身为监军,处处和郭子仪做对、把打败仗的责任都推卸给郭子仪,郭子仪对此一概承当。因为知道鱼朝恩是皇帝的人,志大才疏的房琯打了败仗,郭子仪以劝说肃宗放过了房琯,逃过一劫的房琯从此以后对郭子仪如同儿子对父亲一样;在收复两京的时候,回纥、大食等援军不予配合,郭子仪为了挣取援手。甚至同意他们得胜抢掠,(颇有统战思想)最大限度地为收复两京这一最高战略做出贡献。用现在话说,郭子仪讲政治,而李光弼则不然。有点自以为是。

在二人最擅长的治军方面也是有着巨大的不同。李光弼严厉治军,军令如山,而郭子仪则是一个恩威并重,刚柔并济。营造了不同的政治环境。李光弼军令如山、不徇私情。而郭子仪则是宽严相济,恩威并施。再就是郭子仪比李光弼大十一岁。老成持重这四个字做的很到位,郭子仪在则天皇后时期就已经开始做官了,而李光弼在玄宗开元时期则刚刚开始人生的旅程。郭子仪从则天皇帝开始,历经中宗、睿宗,再到玄宗,政坛风起云涌,政变轮番上演,皇帝几易其手,郭子仪只是下级军官,但肯定也深受环境影响,远离政治纷争。遇事避让是郭子仪的处事原则。李光弼成长在开元盛世,没有政治挫折,性格孤傲、政治情商、权谋厚黑达不到郭子仪的那种境界。因此,让李光弼像郭子仪。权宜变通更不会。让他放低身段去奸臣阉宦合作,他根本想不到的。李光弼的悲剧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总算善终。但总的来说,李光弼能与郭子仪并列大唐“中兴名将”,足以说明他的历史功绩。二人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唐朝中期三位李姓名将李元谅李光弼李朔谁最厉害如何排名

谢谢邀请!

唐朝中期的三位李姓名将,李元谅,李光弼和李朔,谁最厉害?如何排名?

如果从战功来看,再结合军事才能,个人认为李光弼最厉害!三人排名分别是:李光弼,李元谅,李朔!

为什么呢?

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全唐书)!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公元756年,在郭子仪的推荐下升河东副节度使!

公元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善于以奇制胜以少胜多!有名的大战役有:常山郡战役!太原之战!河阳之战!……

由于战功赫赫,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是为殊荣!

李元谅英勇明谋!

李元谅,唐朝中兴名将。以英勇明谋闻名!

在“泾源兵变”时,收复华州,初显军事才能!

公元784年,收复长安,功劳大获授检校尚书右仆射!

在任陇右节度使时,,一边收复失地,一边开垦农业,大修水利,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李朔的“奇”用兵!

李朔,是西平王李晟的儿子!

在公元814年,准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李朔率军征讨!

公元817年,在那年冬天李朔突然派兵出去攻打叛军!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李朔剿灭了叛军!这一次的战功,就奠定了李朔中兴名将的历史地位!

后来又平叛了李师道的叛乱!

历任多地节度使!死后追封太尉!

由此可见:李光弼排名第一是实至名归!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我是媚之夭夭!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这是一个六千字的长回答,我们不但会纵观李光弼的一生,分析他在安史之乱中主要战绩,还将分析他与郭子仪不同人生结局的原因,以及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如果单以军工而论,李光弼确实胜过郭子仪一筹,因为在交锋最惨烈的河南、河北地区,每次与叛军正面交手都有李光弼的身影。

可以这么说,李光弼的人生就是为了安史之乱准备的,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恐怕他也没机会封郡王、赐丹书铁券、绘像凌烟阁、谥“武穆”。

李光弼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其父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周时归降,累官朔方(治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节度副使,暴卒于战场,谥“忠烈”,封蓟国公(一作郡公)。

军人家庭长大的李光弼,自幼喜读《汉书》,尤擅骑射。他为人严肃刚毅,治军极严。在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账下时,深得王忠嗣器重,曾当众言道:“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安思顺(安禄山堂兄弟,后因安史之乱被哥舒翰所诬,蒙冤被杀)接任朔方节度使后,也非常器重李光弼,想把女儿嫁给他结秦晋之好,但性情严谨的李光弼不愿过多牵扯高层倾轧,托病辞官而去。

当时青睐李光弼的并不止有安思顺,还有安禄山。

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也很注意扶持羽翼,谋士高邈早知李光弼的将才谋略,便劝安禄山延请李光弼入幕任左司马,但安禄山并未采纳,推婚事件发生后不久,哥舒翰便推荐朝廷召李光弼入长安为官。

自感错失良机的安禄山长为此忧形于色,但也只能安慰自己,账下的史思明也足堪大任。

安禄山在这点上并未走眼,安史之乱中晚期,正是此二人,在中原斗得上天入地。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李光弼正在长安,并不是军职。但他毅然奉召奔赴了战争的最前线,在他身后留下了一连串浸满鲜血的足迹——常山之战、嘉山之战、河阳之战、太原之战、邺城之战。

常山之战

常山郡位于太行八陉——井陉东口土门关附近,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三省通衢”。

安史之乱爆发后,颜杲卿、颜真卿兄弟为了缓解关中的压力,毅然在河北、山东举义旗归唐,但很快便被史思明叛军扑灭。

身在山西的朔方军想要东进,必须首先打通井陉孔道,坐控土门关的常山便是第一个重要目标。

唐天宝十五年(756)初,李光弼趁史思明北返之机,率军五千突破井陉天险,出其不意的夺取了常山郡。

拿下常山郡后,他首先释放了被史思明关押的百姓,并亲自祭奠了颜杲卿的亲族。

当地团练将叛将史思义绑来投降时,李光弼亲自为其松绑,并开诚布公的向他询问叛军动向。这让史思义非常感动,他对李光弼说道:“王师远来,必已疲惫,如与贼野战,必不利!将军来前,吾已报,(史)思明必来救,不若以逸待劳。”

李光弼听后,深以为然,马上命军士坚壁清野,严守城防。史思明收到消息后,果然带两万骑兵直扑常山,一看城池已失便立刻组织攻城。

早有防备的李光弼先以五百弩手、一千弓兵梯次射击,大量消耗叛军攻城部队。等待敌军受挫后退,李光弼亲率长枪兵出城,在城下结成战阵。如林长枪之下,史思明的骑兵优势即无从发挥,叛军士气再受打击,只得暂时退兵。

但李光弼却不愿意放过稍纵即逝的战机,他派游骑远远跟随退去的叛军,当叛军在野外埋锅造饭时,唐军千余轻骑突然袭击,阵斩五千余级,叛军大挫。

随后,李光弼又配合从山西赶来的郭子仪,在九门城痛击史思明叛军,平定藁城,攻取赵郡(今河北赵县)。

嘉山之战

天宝十五年(756)四月,朔方军大败史思明后,一直追击到博陵(今河北定州)。史思明集众固守,唐军攻城十日不下。

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决定撤围回军常山郡。不甘心失败的史思明,率数万人马尾随而来。

唐军乘机回军反击,在沙河(今河北行唐、新乐之间)再败史思明。安禄山得知史思明连战皆北,命大将蔡希德率2万步骑来救,又命范阳守将牛廷玠率万余人南下,配合史思明夹击唐军。

郭子仪、李光弼进至恒阳(今河北曲阳)时,与携五万余众而来的史思明相遇。面对拥有大量精锐骑兵的叛军,郭、李二人再次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战术,命军士深沟高垒,严防死守。但夜晚却不断派死士夜袭叛军营帐,使叛军穷于应付,无法休息。

五月二十九日,唐军事先于嘉山设伏,诱叛军前来,被疲劳战术搅得心浮气躁的史思明果然上钩。当盘军进入嘉山唐军伏兵四起,叛军溃败,阵斩4万级,缴获战马五千匹。

史思明被打得披发赤足,逃往博陵。李光弼乘胜追击,进围博陵,郭子仪准备北进范阳。嘉山大捷,唐军声威大振,河北十余郡的地方官吏和军民纷纷起来杀死叛军守将,归顺唐军。

当时的形势对唐朝来说可谓一片大好,哥舒翰在潼关据险死守堵住叛军西进关中之路。郭子仪、李光弼在山西、河北爆锤史思明,打的安禄山首尾难顾,当他得知唐军开始威胁老巢范阳时,一度决定回师范阳另谋他途。

就在此时,唐玄宗估计觉得事儿不够大,给自己这个“干儿子”送了一记神助攻。

他强逼哥舒翰放弃潼关天险,出关与叛军野战,结果唐军惨败,哥舒翰也被俘而降。潼关失陷将安史之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但关中地区惨遭涂炭,连战连捷的河北唐军也不得不转入守势。

太原之战

郭子仪在收到“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的消息后,不得不放弃河北地区的胜势,率军奔赴灵武护驾。

叛军兵入关中后,在山西、河北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势,李光弼只能以弱势军力苦苦支撑。

他先是连挫叛军多次进攻,还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巧施“美马计”弄走了叛军几百匹良马,气的史思明暴跳如雷,但面对跨越黄河两岸三城相连的河阳坚壁,史思明始终无可奈何。

但在河北则是另一番景象,史思明率领的叛军迅速南下,再夺常山郡席卷河北全境。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高秀岩自大同(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牛廷玠自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会兵10万,围攻李唐龙兴之地,惨烈的太原攻防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时,朔方军精锐都被郭子仪带去护驾,李光弼手下只有河北兵士五千人,即便算上地方团练也不足万人。

面对叛军滔天势焰,李光弼账下诸将都惶惧不安,主张凭借晋阳坚城死守。但李光弼确认为守城必辅以野战,他力排众议分精兵在山中埋伏,自己则在城中动员军民挖壕筑垒,并事先打制了几十万块土坯砖,一旦城墙破损马上便能修复。

对于心中揣测的诸将,他当众将一把小刀放在靴内,并立誓“城在人在,决不投降”。

李光弼“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迅速感染了唐军将士,当叛军攀城仰攻时,唐军上下以死相搏,堪堪顶住了叛军的狂潮。

史思明见仰攻坚城部署损失太大,便从山东运取攻城器械,并以三千蕃兵护送,不料这正好成了潜伏唐军的盘中餐,埋伏已久的唐军一拥而上,将蕃兵全歼。

除此之外,李光弼还打起了地道战。他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然后另派将领出城诈降。久困太原不能得手的史思明大喜过望,以为坚城唾手可得,不疑有他。

等到约定的时间,唐军果然打开城门出城伪降,但等到诈降唐军快要接近叛军大营时。营中突然地陷,摔死千余人,一时烟尘弥漫,乱做一团。唐军乘机擂鼓呐喊,猛烈冲击,一战歼灭叛军万余人。

就在太原攻防战进行最为激烈之时,叛军内部却发生了惊变,安禄山被儿子给剁了。

安庆绪继位登基,没了安禄山镇场子,要说史思明心里没想法我是不信的。恰好,安庆绪命史思明回守范阳,只留下蔡希德等继续围困太原。

史思明率军返回范阳后,叛军攻势渐弱,李光弼敏锐察觉到了叛军的变化,感觉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效仿田单破燕的“火牛阵”,将两百多头耕牛分为四队,牛头绑两把尖刀,牛尾捆扎浸油麻布,趁夜色偷偷出城,在敌营前点燃牛尾,

黄牛发疯般地冲进敌营,唐军趁火势、借牛威,鼓噪杀入敌军大营,被踩死、烧死,斩杀的叛军多达六万之众,太原之战以唐军大胜告终。

太原之战奠定了山西战争态势,也为日后唐军收复两京打下了基础。此战之后,唐廷任命李光弼为太尉,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实封八百户。

邺城之战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唐军在回纥帮助下克复两京,随即光复河南诸郡,逃至邺城的安庆绪,集合上党(今山西长治)、颖川(今河南许昌)、南阳(今邓州)等地叛军汇聚邺城,手下又有了6万余人,准备和唐军在城下决战。

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李亨命郭子仪、李嗣业等七镇节度使,领兵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围攻邺城,同时又名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这几乎是唐庭能够动用的全部军队,可以看出唐朝对于邺城之战的重视。

但诡异的是数十万唐军居然没有指派一个将领统一调度,而是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唐军前线军事行动的决定权,落在一个宦官手中,成了唐军溃败的伏笔。

邺城之战初期,唐军行动顺利,在卫州(今河南卫辉)、愁思冈(邺城西南)连败安庆绪叛军。叛军退回邺城死守,安庆绪派人向身在范阳的史思明求助,许“让帝位”以求史思明发兵相救。

史思明带胡兵十三万人自范阳南下救援邺城,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唐军崔光远阻击,夺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不动,坐视唐军与安庆绪叛军在邺城血战。

唐军在邺城城下,昼夜攻城,但叛军和城中百姓早已得知洛阳破城后,被回纥兵洗劫蹂躏的惨状,反而同仇敌忾协助叛军拼死守城,让唐军围攻数月不能得手。

乾元元年(公元759)正月,李光弼向鱼朝恩建议,唐军分兵逼近魏州,各个击破史军,但鱼朝恩不听,数十万唐军在邺城围坐一团,毫无作为。

时至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二月,围城四月的唐军,在邺城城下天寒地冻、师老兵疲,士气渐渐低落。史思明又截断了唐军的粮道,唐军面临断粮的危机。

三月初六,史思明见唐军军势已怠,领五万精兵与唐军在安阳河北(今河南安阳北)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激战,双方血战经日不相上下。

郭子仪带兵前来援助,就在唐朝援军列阵之时,突然狂风大作,对面不见人影。唐军大旗旗杆被风折断,将旗落地,唐军大惊,自相溃散。

史思明见状鼓动精锐趁势掩杀,唐军大溃,四散奔逃。所幸,史思明的军队在风中也混乱不堪,他见难再有战果,便使军逐次向北撤退。

这时,唐军军中无帅的弊病表露无遗,乱军中无人统一调度,各节度使纷纷带军马逃回本镇,溃兵一路烧杀劫掠,数十万唐军作如鸟兽散,邺城之战也唐军惨败告终。

邺城惨败后,鱼朝恩将兵败的责任推至郭子仪头上,唐肃宗将郭子仪召回长安,夺了他的兵权,委任闲差,监视了起来。

唐朝猜忌重将的做法,给李光弼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也成了日后事件发端的导火索。

邺城之战后,唐肃宗李亨开始收拢兵权,扩充禁军,并将禁军军权交予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之手,宦官势力渐渐做大,李辅国后官至宰相,朝中大事尽由宦官定夺。这也是晚唐时期,宦官把持朝政,甚至能动辄废立皇帝的缘起。

愧恨而逝

邺城之败成了安史之乱的另一个转折点,唐军疾风暴雨般收复失地的势头受挫,洛阳再度沦陷于叛军之手。但叛军内部再生波澜,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为顺天。

不过,史思明西进关中的愿望再度被阻。乾元二年十月,史思明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南)遭受了李光弼及所部仆固怀恩、荔非元礼的迎头痛击。双方你来我往激战月余,叛军始终不能在河阳得手,期间还被李光弼寻了个破绽抄了后路,史思明见势不妙退军回洛阳据守。此后年余,两军在河南血腥绞杀不已,战事渐成僵局。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肃宗轻信鱼朝恩的鼓动,命李光弼冒险进攻洛阳。

李光弼无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阳,自己与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会同鱼朝恩进攻洛阳。结果,仆固怀恩违背李光弼军令,在平原布阵与史思明野战,被精于骑射的叛军骑兵杀的大败。

李抱玉把河阳也丢了,唐军被迫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所幸叛军内部再度展开连环杀,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继帝位,年号显圣。

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军队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兵锋直指长安。

刚刚登基不久的唐代宗李豫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吐蕃军队随即占据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

身在陕州的代宗急招诸节度使勤王,但名将中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均漠然视之,拖延不去,只有被夺了兵权的郭子仪,奔走募兵抵抗吐蕃。

公允的说,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的情况尚有区别。

身在汾州(今山西汾阳市西南,隰县附近)的仆固怀恩坐拥数万朔方军,是最有条件入关中勤王的,但此时仆固怀恩的异志已现,紧随安史之乱的仆固怀恩之乱已见端倪。

而李光弼则完全是心魔难除,一直被朝廷的猜忌和郭子仪被罢免的阴影笼罩着。

随着,郭子仪收复长安,击退吐蕃军队后。代宗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诏书未至推辞,率军回到徐州收租赋。其后,代宗再诏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加害,仍不敢去长安见驾。

李光弼治军严整,先谋后战,多次以少胜多,战功足与郭子仪齐名,但他在徐州时却多次推诿不肯奉召,这让他账下诸将对他的态度渐渐转变。

生性敏感的李光弼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他却无力改变,这让他感到非常惭愧、愤懑,终致忧郁成疾。广德二年(764年)七月十四日(8月15日)在徐州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代宗为其辍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号“武穆”,使人绘像凌烟阁。

对比郭子仪、李光弼二人,从战功上说李尚在郭之上,但从做人、为臣之道上,郭子仪胜李光弼甚多。

郭子仪一生数度起落,肃宗能拉着他的手说出,“国家再造,卿力也”的话,并不全是夸赞他的武功。

成就郭子仪一生完人的原因,除了他战场决断临机杀伐以外,还有他能屈能伸的性格。当时鱼朝恩权倾朝野之时,没少背地里给郭子仪使绊子,甚至派人掘郭的祖坟,即便如此郭子仪都能与其折节而交,这才是他宦海沉浮屹立不倒的原因。

而在这一点上,李光弼远远不能望其项背。但无论如何,一代兴唐名将如此落寞收场都令人扼腕。因此,宋代诗人徐钧才会以诗怀念:

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

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

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安史之乱平叛的过程,让武将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唐朝对叛军投诚而来的骄兵悍将,极尽笼络讨好之能事,准其自带其军、自领其政、自统其民,导致河北强藩屡屡作乱,直到唐亡。

而对忠于唐室的武将,朝廷则或监视掣肘、百般刁难,或明升暗降、削夺兵权,或贬谪发配、流放赐死,除郭子仪深谙进退之道,以八十五岁高龄去世外,得善终者寥寥。

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说:“朝廷对强横不法的武夫,按照强横的程度,给予大小不等的姑息,愈强横,得到的待遇也愈优厚。对顺从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绩和威望的程度,给予轻重不等的猜忌,功臣们因此对朝廷有所顾虑,不肯轻易脱离兵权和防地。”

在这种两面三刀、欺软怕硬的悖谬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武将选择拥兵自保、图谋割据,大唐中央政权的权威也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泥淖中逐渐掉入谷底。

作为平定安史之乱最大功臣之一的李光弼,经历过军旅生涯的辉煌,却以悲剧方式在落寞中收场,这也预示着初唐、盛唐武将建功疆场、绘图凌烟时代的永远结束。

而中央政权对李光弼等武将的忌惮,也使文官带兵、以文制武成为两宋以后中原王朝军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态。

这种制度上的改变,虽然避免了武将割据、分裂国家的情况,但同时也限制了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的能力。

从某程度上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此后汉族建立的王朝,再无汉唐时豪迈奔放的气韵和怀远天下、宾服四夷的胸襟。

短短七年的安史之乱带走了数以千万计的生灵,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一直延续了上千年。


唐朝名将王忠嗣和李光弼谁更厉害

李光弼和王忠嗣都是大唐名将,只是因为个人机遇不同,二人所立功勋也不一样,影响力也大不相同。

01 先说王忠嗣

王忠嗣乃将门之后,他的父亲王海宾早年战死。唐玄宗将王忠嗣接入宫中抚养,并认为义子。王忠嗣少时就能跟唐玄宗讨论兵法,体现了极高的军事天赋。

当时,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是唐朝最大的劲敌。开元十八年,唐朝与吐蕃开战,在玉川战役中,王忠嗣以300骑兵大败吐蕃,挫敌锐气。开元二十六年,王忠嗣又在东北与当地土著部落奚人大战,三战三捷。天宝初年,王忠嗣大败突厥叶户部,取其可汗首级,得封清源县公。而后,王忠嗣再次与吐蕃作战,吐蕃死伤数万人,还有两个王子阵亡,这是王忠嗣生平最辉煌一战。

天宝六年,王忠嗣被任命为四镇节度使,辖区长达万里,在唐朝前无古人。不过,此时的唐玄宗好大喜功,却命令王忠嗣强攻吐蕃坚城要塞。王忠嗣苦谏,可唐玄宗就是不听。结果王忠嗣大败而归。唐玄宗大怒,欲杀王忠嗣,后被名将哥舒翰以官职担保,才得以身免,最终在45岁郁郁而终。

02 再说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人,父亲乃是契丹部落酋长,后来归附大唐。李光弼有勇有谋,骁勇善战,曾在王忠嗣手下为将。王忠嗣非常欣赏李光弼,多次对外人说:“光弼必居我位。”

安史之乱发生后,郭子仪举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二人联手大破史思明。在以后的战斗中,李光弼也堪称是史思明的克星,屡次将其击败,成为与郭子仪齐名的天下兵马副元帅,封蓟国公,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晚年,因得罪了宦官而被陷害,最后在57岁病死。

03 王忠嗣和李光弼的比较

如果拿二人的战绩做对比,王忠嗣多是外战,而李光弼多是内战,从个人战力上讲,能击溃强敌吐蕃的王忠嗣,恐怕要更胜一筹。但从功绩上来讲,收复李唐河山的李光弼,无疑要更胜一筹。而从知名度上来讲,李光弼也更是如此。因此,综合分析来看,李光弼更胜王忠嗣。

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谁的功劳最大谁的结局最好

李光弼、郭子仪和仆固怀恩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名将,如果真要将三人在安史之乱中的功劳进行排比,那么功劳最大的应该是李光弼,其次是郭子仪,再就是仆固怀恩。但是如果说到结局如何,那么,毫无疑问的,郭子仪的结局最好,85岁寿终正寝;其次是李光弼,57岁郁郁而终;结局最差的就是仆固怀恩,在反唐过程中暴病而死。

755年11月,安禄山矫诏起兵造反,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六天后唐玄宗才真正确定安禄山是真的反了,于是调高仙芝和封常清防守洛阳,攻打叛军,很快,洛阳丢失,高仙芝和封常清也被唐玄宗所杀,又派上了中风的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坚壁不出,寄希望于在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能截断安禄山的后路,一举拿下叛军。但是杨国忠和唐玄宗却坐不住了,硬逼着哥舒翰出兵,结果败得一塌糊涂,20万大军最后还剩下8000人,而哥舒翰也被部下绑着投了安禄山。这一下子打乱了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的作战计划。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正在家中为母亲守孝,唐玄宗急需军事人才,于是夺情将郭子仪召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领朔方军讨伐安禄山,郭子仪又向唐玄宗推荐了李光弼,两人合力在河北地区攻打叛军,已经取得了几次胜利。两人本对哥舒翰坚壁不出的策略持支持态度,只要哥舒翰能守住潼关,两人就可以直捣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但是很不幸的,潼关失守了,唐玄宗跑了。

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继续南下入蜀,太子李亨带领2000人马北上灵武寻找救国的机会。756年7月,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即唐肃宗,召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到灵武共同商讨平叛大计。自此之后,平叛的主力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

唐肃宗之前,三人的战绩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基本就是在河北平定叛乱。唐肃宗继位之后,郭子仪任兵部尚书,加宰相之职,以及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加宰相之职,以及河东节度使。下面四姑娘就分开来说三人的功绩:

郭子仪:756年八月,郭子仪与回纥葛逻支联合出击,攻打阿史那从礼,平定河曲。第二年开始了收复两京的战争,先是打败了占据潼关的崔乾祐,夺取了永丰仓,只是在清渠败给了安守中,当时唐肃宗急需人才收复两京,所以并没有对郭子仪做大的处罚,而只是将其降为左仆射。这一年的九月,郭子仪任天下兵马副元帅,随大元帅李豫开始收复两京。三个月之后,两京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封代国公,唐肃宗更是激动得说:“国家再造,卿力也。”

两京收复后,唐肃宗将远在四川的唐玄宗接回,一直等到758年8月,平叛才又重新开始,郭子仪击败了安守中。下一个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退守相州的安庆绪,最开始进攻的非常的顺利,一直把安庆绪围困进了邺城,但是这次出兵唐肃宗并没有设元帅,而是派出了宦官鱼朝恩来监军。安庆绪被围困后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夺取魏州然后在魏州驻扎,一直按兵不动,李光弼希望分兵攻打史思明,但是鱼朝恩不同意,结果三个月后,史思明进攻疲惫的唐军,两军交战,狂风大作,双双撤军,史思明趁机杀死安庆绪成为新的叛军首领。

鱼朝恩将相州之战的失败归罪于郭子仪,郭子仪的兵权被夺,然后留守京师。之后的平叛基本没有郭子仪什么事了。接替郭子仪的是李光弼。

李光弼:757年正月,史思明发兵十万攻打太原,此时镇守太原的李光弼手里并没有多少兵,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名老弱病残。但是即便如此,李光弼硬是没有吃亏,而且,史思明知道安禄山已死后更是带着部分兵力撤回到了范阳,李光弼找到机会,组成一支敢死队杀死叛军七万余人,太原之战的胜利为郭子仪收复两京打下了基础,李光弼也因此被加封司空,封魏国公。第二年,又进为侍中,改封郑国公。相州之战失败后,接替郭子仪做了天下兵马副元帅和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领兵让出洛阳,然后移军河阳,又取得了河阳之战的胜利,牵制住了史思明的主力。但在接下来的761年的邙山之战中败于史思明,不过此战的责任并不在李光弼,所以李光弼并没有受到处罚,而叛军首领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叛军的凝聚力进一步下降。之后的李光弼主要平定别处的起义军,而接替李光弼继续平定安史之乱的是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在之前一直是跟着郭子仪和李光弼攻打叛军的,常在军中作为先锋出场,英勇非常,立下赫赫战功。而最为重要的是,在756年,唐肃宗继位后急需援军支持,李承寀和仆固怀恩出使回纥,试图借兵,磨延啜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承寀为妻,之后葛逻支领一支军队援助大唐平叛。758年,回纥遣使求婚于大唐,唐肃宗将次女宁国公主嫁给葛勒可汗为妻,又把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葛勒可汗的次子,仆固怀恩算是为大唐做出了贡献,因为葛勒可汗去世后,正是仆固怀恩的女婿成了登里可汗。

762年,史朝义引十万回纥兵进攻大唐,唐代宗赶紧让人去和登里可汗交涉,登里可汗提出要见自己的岳父仆固怀恩,唐代宗特意下手诏让仆固怀恩去见登里可汗,仆固怀恩说服自己的女婿帮助大唐攻打史朝义。这一年,仆固怀恩领天下兵马副元帅,随李豫攻打史朝义,半年时间逼得史朝义兵败自杀。而仆固怀恩整个家族在这场叛乱中有46人为国捐躯,可谓满门忠烈。

三人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更是屡屡为宦官所构陷,郭子仪始终忠君爱国,以大局为重,即便自己吃亏也毫无怨言,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才得以保全,一直活到了85岁。

李光弼的性格比较刚正,在安史之乱结束后,驻守徐州,不敢入朝,即便唐代宗遇到了危险也不肯前去护卫,怕的就是遭到宦官的诬陷。拥兵自重的结果是,他的部下越来越瞧不起他,一年后,他就郁郁而终。

仆固怀恩借兵回纥,嫁女回纥首领,让宦官们找到了攻击他的机会,遂诬陷他与回纥勾结意图谋反。仆固怀恩受不了这样的污蔑而又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被逼反叛,最终暴死在军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