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是什么官职?司空在古代是掌管什么样的官职

本文目录

  • 司空是什么官职
  • 司空在古代是掌管什么样的官职
  • 古代的司徒、司马和司空是什么官职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 汉代的司空,司马,司徒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有什么不同,谁的权利更大
  • 古代司空司马司徒司直司农分别是管什么

司空是什么官职

司空是掌管水土事的官,每个朝代有所不同。

西周时候,掌管水利,建造等,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

春秋、战国时期。跟周代差不多,硬要比的话类似于现代的科学家,当然这也比也不是很恰当。

汉朝时候取消了这个官

椐《史记-本纪-夏本纪》中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可见舜封禹为司空,让其治水。大禹治水都知道

魏初,又置司空。

司空在古代是掌管什么样的官职

司马: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

古时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的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

司徒:属三公,户部尚书,由周时地方官演变而来。汉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大司徒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

司空:属三公,户部尚书,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扩展资料:

户部尚书由来:

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

其职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朝为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尚书。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户部为度支。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

古代的司徒、司马和司空是什么官职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我们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司徒、司马和司空的称呼,那么它们具体是什么官职,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司徒在《周礼》中被称为地官之长,就是和土地有关的,而土地在古代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因此司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

司徒是掌管土地、山林、户口、赋税的官员,主要负责管理生产以及教化百姓,安置流民、移民垦荒、供应军需、收缴纳税、草地放牧、编造户册以及发放俸禄都是司徒要管理的日常工作。司徒在三国和隋唐时期和太尉、司空并称为“三公。”

司徒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国土资源部部长以及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局长等。

司马顾名思义就是管理马匹的官员,古代的战争是由战车组成方阵进攻敌人的,而战车都是由马拉动的,马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司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职。

后来随着战争形式的推进,司马也逐渐转变为管理军事和战争方面的主要官员。汉武帝时大司马也作为大将军或者骠骑将军的加号,比如卫青就是大司马大将军。

司马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和总装备部部长。

司空是掌管全国水利建设、土木工程建造和手工业制作的官员。古代自然灾害频繁,修筑和建造的任务非常繁重,司空的职位必须由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和制作技术的官员来担任,因此司空的职位也非常崇高。

根据司空的职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部长和建设部部长。

汉代的司空,司马,司徒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有什么不同,谁的权利更大

汉代初期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中央政府行政决策并执行。

丞相权力最大,为百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万机,具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重要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罪罚等事,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重大之事,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太尉,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军事,地位和丞相等同,为最高武官职位。

御史大夫,三公中最低,主要行使副丞相职权,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

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东汉初期,改大司马为太尉,汉末又设大司马,与太尉同时。下面分置司马,皆掌兵事。最小的司马统兵千人。

东汉初年大司空去”大”,仅称司空,掌水利、土木等工程,为三公之一。

古代司空司马司徒司直司农分别是管什么

司空西周始置。金文都作司工。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故司空之职守未详。《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条下,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虽是东汉的制度,但也可大体了解司空之职掌。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宋国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已与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