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汗工厂(富士康传出新消息,工厂将撤离中国制造业空缺是否有企业顶替)

本文目录

  • 富士康传出新消息,工厂将撤离中国制造业空缺是否有企业顶替
  • 国内劳动力过剩,为何工厂依旧再现“招工荒”
  • 为什么总有专家说中国缺劳动力中国是真的缺劳动力吗
  • 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宁愿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意进工厂
  • 为什么比亚迪工厂出了一个猝死的网上就纷纷喷比亚迪
  • 遍布全球的富士康,为什么在西安没有厂
  • 中国有14亿人口,工厂却陷入了“用工荒”,是谁抢走了打工人

富士康传出新消息,工厂将撤离中国制造业空缺是否有企业顶替

我就在富士康上班,这个说法就是纯属扯淡,没有的事。苹果不会撤出中国,富士康就不会,如果苹果敢把整个产业链搬出中国,那他得手机在中国也绝对见不到!就算苹果选择自杀把产业链撤出中国,富士康最多也就是跟着去建手机工厂,但出去估计存活概率低!现在中国已经开始汽车革命了,苹果若是撤出中国对中国损失不大,我们的手机制造已经世界领先,现在已经在电动智能汽车上竞争了,而且汽车的这次巨大革命就在中国当下进行着,选择撤出中国的企业就是选择了退出历史舞台!

国内劳动力过剩,为何工厂依旧再现“招工荒”

谢谢邀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而且是廉价劳动力“多如牛毛”,要说中国缺劳动力,那就是胡说八道!
造成“用工荒”的原因很简单,如今有些工厂招工都是“挑肥拣瘦”,“鸡蛋里挑骨头”,说句不好听的话,招聘信息那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往往都是脱离现实,夸大其词的多。再一个就是现在工厂一般都是想要年轻人(年龄小的),一般年龄大了点的人直接就“拒之门外”了。
如今有些年轻人还不愿意去工厂干活,一,工资少,二,福利待遇差,三,劳动量大,四,最重要的是收入与劳动成果不成正比。
年龄大了点的人工厂还不要,一,他们思想成熟不好糊弄,二,现在有些工厂都是流水线,劳动量大怕“拖后腿”,三,随意加班加点恐怕行不通。
有些工厂还愿意雇用小时工,福利待遇什么也没有,工资一日一结,干几个小时就走,在劳保用品上也能节省了,其实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又不想养活工人,还不想掏钱,就想赚大钱,再说了,天下哪有那么多“傻子”让你使唤呢……!
不信你看,越往后越难雇人,越往后越难干活!互相根本就没有信任感了,不是互惠互利,而成了互相利用了!说白了就是,无论工厂,还是工人都是奔着“利”而来的,捞不着什么谁也不干,现在可不是过去了还讲究点奉献精神,讲究情义,现在的人很现实,无论干什么事,还是亲戚朋友都是“竹筒子倒豆子~直来直去”,都先问“钱”,如果给钱不合适,人家就不干了,也不是人贪婪自私,都是生活所迫没办法……!

为什么总有专家说中国缺劳动力中国是真的缺劳动力吗

中国不是缺劳动力,是缺资本家要的廉价劳动力或不要钱的奴隶,惯性希望打工的越多越好,可以提供无限的剩余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

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宁愿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意进工厂

赚钱差不多,但活着的质量不一样。工厂是机器的监狱,自由奔跑是灵魂的摆渡。

生存环境的舒适度

在工厂没有任何自由度,各项监视的眼神、机器的扫描如芒在背。

站在一个地方,每天动作重复成千上万次,像一个被程序化的机器人。憋闷、呆滞,整天面无表情的活着,时间长了谁都不爱干。

送东西不一样,灵魂自由身体自由,虽然累只是体力上的劳累,精神上却没有负担。对于很多底层人民来说,这样以体力本能来活着,更适应更舒服。

每天可以看见人群,可以交流,可以到处溜达,鲜活的世界都在眼前,年轻人不喜欢才奇怪了。

相对于工厂监狱一样的里面,这才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赚钱差不多

工厂年年招工,留不下几个人,年轻人用完就丢也没有什么珍惜保障。对资本家来说,他们就只是成本,怎么划算怎么操作。

工厂薪水只够基本生活,看不到希望未来,出了错、迟了到还要苛扣。没有一定时间经验,提薪也不容易,被剥削感更重。

而送东西全靠自己,勤奋些收入都不错,不差于工厂工资,是靠自己能力说了算的。

大家都知道性价比,谁不选择有机会的事情做啊。

中国现在已经从初开发的世界工厂转型高研制阶段。还在初级剥削劳动力的工厂,没有人去就自动消亡吧,迟早也要淘汰。

以后的工厂大机械化,工人也需要一定技术,慢待工人等于亡厂。全方位保障工人福利应该健全起来,这样才有竞争力。

猫型钢丝球原创

为什么比亚迪工厂出了一个猝死的网上就纷纷喷比亚迪

我感觉大家喷的不仅仅是比亚迪,而是这一种工作方式。

在中国像比亚迪这样的工厂和工作方式可以说比比皆是!而凡是进厂打工的人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低学历没有一技之长的人。

按照国家的工作制度的话根本拿不了高工资,必须靠加班加出来的,那么加班就必须延长上班时间。而工厂为了利益最大化,就想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从而就有了夜班白班两班倒!时间从8小时制延长到12小时制,而员工为了能拿到高工资也必须承受高强度的工作!

比亚迪出现这样的事情,大部分人大多也都是发发牢骚抱怨一下情绪,表达一下不满。别的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社会环境就是这样,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

遍布全球的富士康,为什么在西安没有厂

富士康在西安建厂不是没考虑过,而是最终黄了!只能说被郑州和成都抢占了先机。

富士康确实遍布全球,中国的每个省几乎都有一个富士康,看重的是其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贡献进出口贸易产值的能力。

早在2012年,郭台铭曾指派自己的亲信大将,集团副总裁兼财务长黄秋莲到西安国际港务区考察。此次洽谈,也被西安方面视为一次继引进三星以外的招商重头戏,当时,甚至连富士康园区的一二期用地都规划了。后来为何不了了之,今日已成未解之谜,不过我认为,在引进富士康的日程和决心上,西安没有郑州和成都做的好,应该是主要原因。

以郑州和富士康的姻缘为例,在富士康2005年成为世界500强之后,河南这个劳务大省便对富士康青睐有加了。

零几年,在富士康的一次动员大会上,有一个河南商丘籍的员工,大声的质问郭台铭:富士康能不能去河南商丘建个厂?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郭说,等富士康做大了,我们每个省建一个富士康,让大家不必再跑到深圳打工。

河南真正感动富士康的是在2010年,那一年,富士康阴云密布、危机四伏,发生了震惊国内的14连跳。一时起,舆论届都在对富士康口诛笔伐,让这家刚冲进500强前100名的工厂头疼不已。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富士康迎来了河南这边的“雪中送炭”,河南派了一个工作组去深圳,其中有很多心理专家,慰问河南籍的员工、访谈、心理疏导、排忧解难,工作组一住就是几个月。除了这个工作组,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硬是把办公桌设在了深圳。之后,富士康在深圳工厂掀起全员涨薪,30%-60%的涨幅让同行业望尘莫及。

后来,富士康加速了产业向内地的转移,看了河南的招商环境之后,郭台铭振臂一呼,郑州、济源、鹤壁、白沙、兰考、周口6大厂区拔地而起。

西安痛失好局之后,工作更加务实,开始转变工作方向。这个时候,代工行业的另一个翘楚-比亚迪成为了西安的引进对象。据说,2017年比亚迪王传福生日当天,西安的一个团队专门跑去深圳,给王传福过生日,后来比亚迪的重量投资落地西安。

其实,西安错失了富士康,迎来了比亚迪,也不失为一个满意的结果。如果富士康和比亚迪都去了西安,以西安在中国西北部城市中的位置,现在的房价还会是这个价吗?想想三星吧,三星落户西安高新区,房价翻了三翻,这些大厂也太可怕了!

中国有14亿人口,工厂却陷入了“用工荒”,是谁抢走了打工人

是资本运营商。宁愿送外卖也不上流水线当工人,早九晚五工作没有主人翁感觉,只有做机器人感觉。招工单位工资定的很高,七扣八扣与实际不否,是造成工厂每天招工每流失员工现响,在工厂确少家的感觉。工厂不稳定缺少社会的福利保障,而工厂生存二十年以上很少,所以造成年青人对工厂吸引力,尤其是电子产品生产单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