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战犯几乎都臭名昭著,为什么隆美尔却是例外?为何有人说英国成为了国际社会臭名昭著的搅屎棍

本文目录

  • 二战战犯几乎都臭名昭著,为什么隆美尔却是例外
  • 为何有人说英国成为了国际社会臭名昭著的搅屎棍
  • 哪些替身使者可以高效解决“臭名昭著的B.I.G”
  • 食人鱼、鬣狗、寄生蜂被很多人称为海陆空最“臭名昭著”的动物,对此你怎么看
  • 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千古罪人慈禧算吗
  • 与声名狼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美国有哪些臭名昭著的组织

二战战犯几乎都臭名昭著,为什么隆美尔却是例外

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他与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被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尽管从客观上来看,作为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帮助德国发起了侵略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但在战后的审判中,他却并没有被列到战犯的名单里。甚至连作为敌人的丘吉尔,也曾在一次演讲中盛赞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场上相互厮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旧照)

那么,明明隆美尔罪孽深重,为什么敌人却对他如此尊重呢?

作为将军,想要受人尊敬,就首先得看他在战场上的表现。

二战期间,将星如云。隆美尔能从众多名将中脱颖而出,位列德国三大名将之一,自然有他的卓越之处。

自隆美尔1940年担任德国第七装甲师师长之后,第七装甲师,瞬间便从一个普通装甲部队,变成了王者之师。他们在法国战场上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从无败绩。由于他们杰出的表现,第七装甲师也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而他们的指挥官隆美尔,也开始在二战战场中声名鹊起。

不过,真正让隆美尔名震一方的,还是在北非战场。

本来,隆美尔在法国高歌猛进。不过,作为德国盟友的意大利,却在非洲地区遭遇了接连不断的重大打击。他们不仅完全丢失了东非地区,还在北非被英国军队重创,意军被俘人员高达13万。

当然,尽管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向来饱受诟病,但盟友德国却并没有放弃他们。1941年2月,隆美尔临危受命,前往北非营救一败涂地的意军。

当隆美尔接过指挥权后,他将数量不多德意联军组成了混合纵队,充分利用英军布防的弱点,大胆进攻。在他的指挥下,德意联军屡次上演了以少胜多的神奇战役,并一路杀到了阿拉曼地区。

尽管最终,德国军队还是撤出了北非地区。但隆美尔能多次以少胜多,并且还能在完全丧失制空权、制海权以及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全身而退,说他是用兵如神,也毫不为过。

(北非战场上的隆美尔)

当然,如果一个将军只会打仗,却人品低劣,那么他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隆美尔的人品无疑是足够高尚的。他的高尚品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隆美尔从来不滥杀无辜。

隆美尔无论到哪里担当指挥,都会对军队下达两条命令:首先就是要求士兵优待战俘,不可对他们随意欺凌;其次,任何人不得伤害平民百姓,一旦有人违反,将会遭到重罚。

除此之外,对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极端命令,隆美尔也是从来不认同,他不仅写信劝过希特勒,甚至还公然抗命,表示自己绝不会执行。

二是隆美尔对妻子情深义重。

隆美尔不管他是在军校学习,或是在前线指挥,只要稍有空闲,他就会给自己的妻子写情书。直到他死的时候,隆美尔的妻子露西已经收到了近千封情书。

后来隆美尔莫名地被卷入了谋杀希特勒的阴谋中,在盖世太保以他的家人性命作为威胁的情况下,隆美尔为了避免妻子受责难,最终选择服毒自杀身亡。

(隆美尔旧照)

三是隆美尔对国家忠贞不渝。

除了保护家人外,隆美尔的自杀,也是对国家忠贞不渝的表现。要知道,到了二战后期,德国军队开始各线崩溃。从被苏联反攻,到诺曼底登陆,德国已经危在旦夕。由于国内反战情绪持续高涨,隆美尔明白,自己作为军队精神象征之一,绝不能和国家对立,从而给军队带来影响。

因此,在德国官方的声明中,隆美尔并不是服毒自杀,而是因中风死亡。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隆美尔从来没有效忠过纳粹,而是自始至终都效忠于国家,这样一位军人,难道不应该得到对手的尊敬吗?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三帝国的兴亡》)

为何有人说英国成为了国际社会臭名昭著的搅屎棍

随便说几个:

杜兰线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杜兰线,一条线,划开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这个线有什么问题呢?英国人在明知道普什图人都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前提下,用一条线把同一个民族硬生生的划开。

这导致什么问题呢?普什图人不承认这条线。

为什么英国人一定要用杜兰线划开呢?

大家都知道,普什图人相当能打,栽到阿富汗的不仅仅有英国人,还有苏联人,马上还有美国人,弄出这条线,就是为了拆散让英国人畏惧的普什图人。

这条线导致了无数的问题,一直到今天。

欧洲大陆

联合法国打击荷兰。

联合欧洲大论打击法国拿破仑。

联合普鲁士打击法国。

又联合法国去打击德国。

又联合法国打击俄国。

结果,最后玩脱了-----希特勒上台,把欧洲扫了一个遍,英国人发现已经无联合之国了,最后被迫把几百年得到的殖民利益拱手让给美国人,才换来了美国人跨洋援助。

印巴分治

不用说了吧,这是最出名的一条线,也是最臭名昭著的一条线。

来划界的人家拉德克里夫,此人从来没来过印度,也从来在印度不认识任何人,大英帝国不知道出于何种理由,居然派了这么一个人来划线。

刚画完线,导致成千上万人被迫逃离自己的故乡,还刺激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可以说今天世界的动荡,几乎一半以上应该算到英国人头上。

印度和中国边界的麦克马洪线,导致了中印战争。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不清不楚的关系,直接导致新加坡被踢出马来西亚。

泰国和马来西亚不清不楚的划线。

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以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沙特之间的地区矛盾。

埃及和苏丹的矛盾,尼日利亚比夫拉战争。

巴尔干问题,塞浦路斯问题。

等等等等。

说不完。

这个国家一路走过来,是一路鲜血。

哪些替身使者可以高效解决“臭名昭著的B.I.G”

臭名昭著的B.I.G

应该是《JOJO的奇妙冒险》第五部《黄金之风》中能够进前10的强大替身能力。该能力死后才发动,发动之后几乎拥有不死的恢复能力,即便打成碎片,还能修复,起码JOJO一行人的5个人的能力里,没有能够一举歼灭这个替身的能力;不仅如此,会自动的发动对物体的攻击,只要被判定为“运动”的物体,就会无限的追击对手,吸附对手后,获取对手的能量,然后它的射程范围也是无限的,综合来说,非常的变态,能明显超越这个能力的整个第五部中都不多。

其实这个设定吧,我觉得有些奇怪的,替身是人精神的能量,其漫画版的设定曾经叫做“幽波纹”,波纹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其本体散发出的能力,本体死了,精神意志消散了,照理说是不该能再活动的,或者说他这个替身比较特殊,本体的意志和替身合体了?这部分也没有详细的解释。不过作者就是想表达出一种,没法消灭,只能智斗的怪物,但也不科学啊。按照作者说的,如果最后在海上袭击船只,那么应该载上船后,回到陆地,这样全世界的人类都会受到这个无法消灭的替身的威胁才对……

不过我觉得他也并不是真的无敌,只是非常难对付。比如用福葛的替身紫色烟雾,兴许就能让碎块化为血水再也没有还原的可能。福葛的能力太强,作者让他强制退场我觉得是有他的道理的。。空气中就能传播的剧毒病毒,怕不是可以秒杀BOSS。。而且福葛本体的智商高达152,我觉得他要想出利用自己替身消灭

臭名昭著的

B.I.G也是不难的。

食人鱼、鬣狗、寄生蜂被很多人称为海陆空最“臭名昭著”的动物,对此你怎么看

谢邀。首先,我从未听说过“海陆空最臭名昭著的动物”这个说法。

下面介绍一下这三种动物。

食人鱼

食人鱼就是食人鲳,又叫水虎鱼,这是一个族的鱼类的泛称,属于锯脂鲤科(Serrasalmidae),包括五个属,有40多种。最具盛名的食人鲳是红腹食人鲳(Pygocentrus nattereri),更规范的名字应该是纳氏臀点脂鲤。

食人鲳被妖魔化,起源于1978年的电影《食人鱼》,该电影后来又拍了一部续集,并又翻拍了两次。这些电影中把食人鲳描绘成凶狠的掠食者,会主动袭击下水人类,并把人类啃的只剩下骨头,从此食人鲳成为众所周知的最凶残可怕的淡水鱼,并举世闻名。

实际上,食人鲳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就连最有名的红腹食人鲳,在河流生态系统扮演的角色也主要是清道夫,类似于陆地上的兀鹫。食人鲳确实曾袭击人,但这多发生在旱季水浅的情况下,这个时候食人鲳在浅水中密度非常大,而且得不到食物。水被溅起的声音容易吸引食人鲳,如果下水的人本来就受伤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行动,更容易受到食人鲳的伤害。

多数被食人鲳袭击的人都只有一只脚被咬伤。近些年发生了三起食人鲳杀死人的事件,两起是小孩,一起是醉酒的成年人。

斑鬣狗

斑鬣狗,原产非洲,大型食肉动物,大群的斑鬣狗仅次于狮子,是非洲草原生态系统第二强大的食肉动物。一些人认为它“臭名昭著”,无非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个是斑鬣狗捕杀猎物比猫科动物血腥,经常攻击有蹄动物后半身,咬的血肉模糊,有时候还没咬死就开始活吃。其实这不过是猎杀方式不同罢了,猫科适于锁喉,斑鬣狗也有自己独特的捕猎方式。

另一个是斑鬣狗经常抢豹、猎豹的食物,这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则而已。要这么说,非洲草原最大的强盗也不是斑鬣狗,而是狮子,斑鬣狗的狮子都经常被狮子夺走,斑鬣狗最后只能吃一些残羹冷炙。

实际上,斑鬣狗这种看似丑陋可怕的动物从不伤害人,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吃人的记录;而且,它们不好杀,从不做捕猎之外的杀戮,很多小型食肉动物都能与斑鬣狗和平共处。相比之下,大家心中美丽可爱的虎、豹爪牙下沾满人类血腥,还经常杀死别的食肉动物不吃。如此说来,这种动物是不是也有可爱的一面呢?

寄生

寄生蜂是个很大的概念,膜翅目(蜂、蚁)的很多科里都有寄生蜂种类。它们将卵产在其他节肢动物的体内或体内,最终会导致这些寄主死亡。不同种类的寄生蜂专门寄生在不同的寄主体内,最常见的是鳞翅目(蛾、蝶),也有些选择甲虫、苍蝇或者蜘蛛作为宿主。

寄生蜂不同种类攻击的寄主的不同生命阶段:卵,幼虫,蛹或成虫。它们主要有不同的寄生方式:有体内寄生的,在寄主内部发育;有体外寄生的,在寄主体外发育。有容性寄生的,允许寄主继续进食,发育和换羽;有抑性寄生的,立即使宿主瘫痪,并很快死亡。也有些寄生蜂与宿主是共生关系,能抑制宿主的免疫防御。

寄生蜂其实是一种寄生虫,和一些病原体的生活方式是一样的。另一个角度说,寄生就是广义的捕食,只是动物的谋生手段而已,谈不上“臭名昭著”。

很多种类的寄生蜂能控制农业害虫的数量,因此对人类有益,现在我们已经将寄生蜂应用于生物防治。

总 结

题主把这三种动物列为臭名昭著的动物,是网络动物圈妖魔化动物的歪风邪气导致的。

如果你真的关心生态自然保护,应该关注每种动物的生态效益;如果你关心的是动物福利,应该平等地关注每种动物的生存状况。

动物就是动物,它们的行为都是为了生存,不能拿人类的道德和审美去要求动物。说白了,很多人不是真正爱动物,就是保护“可爱”的外貌协会而已。

希望各位读者能正确看待动物,正确对待动物。

喜欢动物,关注动物博览。

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千古罪人慈禧算吗

不能算是。

说慈禧是千古罪人的原因大概有三:

1. 亡国。2.反对新政,软禁光绪帝。3. 挪用军费修园子做寿。

逐条来分析,

1. 昏庸亡国不是慈禧一个人的过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闭关锁国,经济和政治体制落后,科学技术发展没有突破。乾隆年间的盛世便隐藏着危机。当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的时候,中国还是乾隆皇帝主政。西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仍旧在做天朝上国的美梦。

2. 关于新政,慈禧的态度是“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也就是说,她并不反对变法,只要不违背祖宗旧制,循序渐进,有节制地进行就好。慈禧软禁光绪,很可能是牵扯到兵权为主的利益问题。

后期,切实地推进洋务运动,力排众议,支持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汉官的人,恰恰也正是慈禧。

3. 都说慈禧自己办寿宴,挪用军费,导致北洋海军“灰飞烟灭”。北洋海军的军费是奕譞管理的。据说,这些钱是全部存在外国银行,就是现在的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修颐和园的,用的是利息。在甲午战争爆发后,慈禧还曾下令把本金拿去购买军火。

做女人不易,做权倾朝野的女人更不容易,杀伐决断,一个偶然的因素都会导致满盘皆输。

慈禧恰逢大清将亡。有时候,是靠点运气的,比如,伊丽莎白女王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离不开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也离不开使西班牙人未能登录的风暴。

与声名狼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与声名狼藉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1.名誉扫地

【拼音】:míng yù sǎo dì

【解释】:指彻底失去声誉。

【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我也在一边坐下,喘出一口气,感到名誉扫地,威信扫地。”

【示例】:她~,没法在此呆下去了。

【近义词】:声名狼籍

【反义词】:名扬天下

【歇后语】:奖状绑在笤帚上

【语法】:作谓语;指失去声誉

2.臭名昭著

【拼音】:chòu míng zhāo zhù

【解释】: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示例】:国民党以~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一群手无寸铁的青年‘颠覆政府’。 ★《自序三》

【近义词】: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反义词】:大名鼎鼎、赫赫有名

【歇后语】:粪堆上插旗子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名声很坏的人

3.身败名裂

【拼音】:shēn bài míng liè

【解释】:身:身分,地位;败:毁坏;裂:破损。地位丧失,名誉扫地。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

【出处】: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词:“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示例】:家里破产了——我父亲因为地权的事打了官司,闹得~。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近义词】:声名狼藉、臭名远扬、身废名裂

【反义词】:名满天下、流芳百世

【歇后语】:楚霸王自刎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失败

4.臭名远扬

【拼音】:chòu míng yuǎn yáng

【解释】: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出处】:《宋书·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示例】:希特勒是个~的战争罪犯。

【近义词】: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臭不可当

【反义词】:驰名中外、名扬四海

【歇后语】:大粪上海船;高山上滚马桶

【语法】:作谓语、定语;同“臭名昭著”

美国有哪些臭名昭著的组织

美国最臭名昭著的组织,可能就是3K党了。美国3K党并不是一个参政政党,它是美国一个奉行白人至上和基督教恐怖主义的民间团体,也是美国推行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虽然3K党臭名昭著,但并不影响它在如今吸纳众多会员,因为3K党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组织之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戴着亚麻布制成的白色尖顶头罩。

3K党建立于1865年,恰逢南北战争末期,北军大败南方邦联军队,于是部分南军战败老兵建立了一个组织,希望在美国南部重新恢复势力,由于南方邦联代表大奴隶主的利益,所以自然不愿意看到林肯总统推行的改善黑人待遇政策,这就是3K党的前身。1871年,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下令执行法案,下令取缔3K党,3K党第一次覆灭,但该组织余孽并未被根除,从此转入地下隐秘活跃,虽然成员换了一波又一波,但3K党针对黑人、崇尚白人之上的理念从未断绝。

1915年,美国中部城市亚特兰大再次诞生了3K党,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营利组织,主要宣言英国裔为主的原生移民地位最高,而亚裔、非裔和犹太人都是低下人种。由于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和纳粹主义抬头的多重困扰,3K党趁机再次崛起,并在美国社会公开运作,在1930年代初的最巅峰时期拥有400万会员,甚至很多政府机关中的政客都是3K党的忠实会员。但是由于3K党对反法西斯战争态度消极,在40年代立刻丧失了很多美国人的支持,直至1944年正式解散,3K党的第二次建立宣告结束。

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3K党第三次卷土重来,这次的3K被认定为是对美国民权运动的抵制与反抗,由于反对白人和黑人拥有同等权利,3K党在60年代发动多次袭击事件震惊全美。1965年3K党在阿拉巴马州一所教堂内,针对一个民权组织举行的聚会发动了爆炸案,直接炸死4人,激起极大的民愤,另外同年3K党多次出手,谋杀了很多为黑人谋取投票权的民权人士,引起一片哗然。尽管肯尼迪总统下令调查此事,但最后却不了了之,不过这些事件都直接推动了《1965民权法案》的通过,3K党的算盘终究是打空了。

虽然3K党自诩为美国右翼组织,但很多人并不承认,其支持者也几乎没有,不过3K党的极右政治坐标倒是无误,因为其政策太过极端,终究难登大雅之堂。由于极其抵制犹太,奉行反犹太主义,在某些人眼里3K党甚至和纳粹党卫军没有多大区别,绝对是反人类组织。其中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是,3K党曾经举行过游行示威,称纳粹的种族大屠杀是犹太复国运动编造出的谎言,而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也不存在,这些话听上去让人不寒而栗,3K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会引得所有人唾弃。

不过3K党为了“洗白”,吸纳过很多知名人士加入,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总统杜鲁门,杜鲁门在1924年曾缴纳过10美元会费宣誓加入3K党,不过在一次会议上3K党做出的决定和杜鲁门奉行的理念背道而驰,随即退出。另外在全美具备超级影响力的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雨果·布莱克也曾是3K党成员,曾在阿拉巴马州天主教神父詹姆士·柯伊勒被暗杀一案中为三K党成员辩护,让全美国人失望的是最后杀人犯得到了被3K党控制的陪审团的无罪判决。

2016年特朗普胜选之后,3K党曾经举行过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游行,让人不免觉得奇怪。之所以至今3K党未被彻底根除的原因是,3K党仍企图将教旨合法化,所以在不触及美国法律红线之前,3K党也不可能迅速消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