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记载了统治者那么多龌龊不堪的事情,为什么在汉代没有被列为禁书?红楼梦在清朝为什么会被列入禁书

本文目录

  • 司马迁《史记》记载了统治者那么多龌龊不堪的事情,为什么在汉代没有被列为禁书
  • 红楼梦在清朝为什么会被列入禁书
  • 为什么《国榷》、《崇祯实录》、《明季北略》、《明史纪事本末》这四本书会被满清所禁
  • 明清禁书目录里没有《西游记》,为什么《西游记》会被谣传是禁书
  • 天工开物为什么是禁书
  • 中国古代把《山海经》划分为禁书现代人应该怎么看待它呢
  • 古代的十大禁书讽刺了当时的哪些现象
  • 《西厢记》在清代遭遇苛刻禁毁,原因是什么当时民间的反应如何

司马迁《史记》记载了统治者那么多龌龊不堪的事情,为什么在汉代没有被列为禁书

谁说《史记》没有被列为禁书的?《史记》在那时一直是禁书,可是话说回来,历史中的禁书可多了去了,流传下来的可不少,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其余有三部都曾一度被列为禁书。《红楼梦》表面上看就是讲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史,实际上这部小说有很强的反封建色彩,所以被列为禁书。

《水浒传》更是不加掩饰的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并且号召人们反抗。在《西游记》中更加夸张,比如孙悟空说了这样一句话,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试问一下这样的书在古时候怎么可能不被列为禁书。这些明里暗里在影射东西的书籍都成为了禁书,更何况是《史记》呢?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在《史记》中记载了皇室一些不堪的东西,在《史记》写成的前三百年这本书可以说一直是禁书,在汉朝的时候《史记》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偏离儒家经典,会把人教坏的书籍不值一看,当然虽然是禁书,皇帝并没有彻底的将其封禁,只能尽可能的去宣扬这本书的离经叛道,然后不准随意阅读。

这本书普通人是没有机会阅读的,皇亲贵族也没有权利去读,只有帝王才可以看,而皇帝们有没有修改其中的东西我们不得而知,目前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史记》是有过篡改的,因为里面记载了太多统治者龌龊不堪的事情,皇帝很重视史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这些东西肯定会尽可能的去修改。

实际上汉代能够看《史记》的人寥寥无几,十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这本书在汉朝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的流通,可以理解为禁书,没人有权利去阅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红楼梦在清朝为什么会被列入禁书

《红楼梦》一问世,就被当成禁书,不允许正式出版,致使手抄本传世而致八十回后故事缺失。成为《红楼梦》的大遗憾。《红楼梦》之所以被列为禁书,红学家认为其借家事,影射国事。这属于《红学》范畴,我们不讨论,只说几个《红楼梦》中特别明显的不容于清朝统治者的影射,被禁在所难免。

第一,荣宁二府的设定。

《红楼梦》开篇就讲明不涉及政治,可讲兴衰又怎么能回避政治。所以,很多“真事隐”“假语存”并不是真的隐而不说,而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宁国府和荣国府为什么用了“宁”“荣”二字?“宁”代表过去,“荣”代表现在。宁已经亡了,荣正在兴盛。很显然,这是明和清的设定。

【一】宁国府

宁国府有贾敬,直接谐音嘉靖。贾敬身上有好几个明朝皇帝的影子。

一,贾敬和嘉靖一样撒手不管事躲起来炼丹。

二,贾敬明明有爵位,却不务正业考取乙卯科进士,与正德皇帝朱厚照不着调一样,非要做什么镇国公、大将军朱寿。

三,贾敬只有一个儿子。甚至从来没有关于他有妾的描写。与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人,一模一样。而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也造成正德皇帝死后后继无人,不得已又选了旁枝嘉靖皇帝朱厚熜。

贾珍的胡闹性格更与朱厚照如出一辙。曹雪芹在设定贾敬和贾珍的人物性格时,显然参考了历任明朝皇帝。最有意思的是,宁国府衰亡的原因与明朝基本一样。都是继承人出现了问题。很多明史学家认为,明亡于嘉万,追溯历史,却要从明孝宗朱佑樘独宠张皇后不生孩子,致使继承人单薄开始。这又与“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的影射一样。曹雪芹对宁国府的设定无疑参考了明朝。

【二】荣国府

荣国府的设定当然是借鉴清朝。贾母一个老祖母带着一群儿孙,枝繁叶茂,与清初孝庄太后带着一群儿孙也非常契合。荣国府明明有长子,却为次子继承,弃嫡长而择次,明显影射清初备受诟病的弃嫡立庶的皇位继承。这也成为《红楼梦》被禁的主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宁荣二府设定影射明清。最关键贾家最后无论宁荣二府都亡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这无疑令清朝执政者接受不了的。宁国府亡了就算了,荣国府也亡了怎么可以!

为何程高本砍掉了八十回后重新整理?皆因宁国府可以亡,荣国府不能亡。修改后的续书荣国府的贾政一脉基本没受任何波及,不但没有亡,荣国府还在。而按照曹雪芹原文原意。宁荣二府皆亡。贾兰再复兴,与宁荣二府完全没关系了。曹雪芹等于将清朝给写死了。不禁如何能行!

第二,“养小叔子”太刺耳

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两句很多人愿意找出来实际人物对证。其实完全没必要,就是焦大撒酒疯胡乱骂人而已。骂人话,怎么难听怎么解恨怎么来。哪有什么真假!他因为王熙凤吩咐贾蓉要将他远远的打发了,见王熙凤与贾宝玉经常来往宁国府,同出同入。所以恶意攻击王熙凤在养小叔子。实则就是醉汉逞一时之快胡乱骂人,并非确有其事。

但是“养小叔子”在清初却是一句心照不宣的骂人话。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扶持年幼的福临继位为顺治皇帝,自己做摄政王,又为皇父摄政王。更传说孝庄太后下嫁小叔子多尔衮。闹出了有名的清初三大谜案之一的“太后下嫁”。孝庄皇太后“养小叔子”的传说即便现在也常见影视剧,真相一直争论不休。而“养小叔子”这句话对清朝统治者来说,其刺耳程度无法接受。《红楼梦》被禁也有此原因。

第三,鸳鸯骂人太狠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屄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贾赦求鸳鸯做妾,鸳鸯拒不屈服。本就是气节的体现。吾宁死不可辱,鸳鸯体现了一种凛然大义,绝不为一点荣华富贵给人伏低做小。鸳鸯之骂,骂的太狠。看似骂嫂子,实则骂了天底下没有骨气的人。更是代表作者影射江南江北没有骨气的文人屈就异族的奴颜婢膝。

宋徽宗、赵孟頫,一个祖宗,一个子孙。都是宋朝宗师。可宋徽宗靖康之变后遭金人掳去,受尽侮辱苟延残喘。随他一起被掳的很多人,都甘为金人鹰犬,为后人不耻!赵孟頫(子昂)为宋朝嫡系宗室。宋为元朝所灭。赵孟頫却甘当元人犬马,更为后期不耻。宋徽宗和赵孟頫在文坛建树极高。可他们人品气节却是历史的污点。后人只要一提到没有气节的人,就会拉出来这一对祖宗子孙一顿骂。

鸳鸯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明确无误将失去气节甘为异族鹰犬走狗骂了个狗血淋头。将他们比作给人做小老婆的不要脸之人。这对清初竭力推行满汉融合的清政府当政者来说,也是接受不了的。

当然,《红楼梦》还有很多例子。很多红学家认为其影射“九龙夺嫡”,太子胤礽等等,这属于红学的范畴,咱们读书做评论只从原文找几条线索,涉及不到那么高深之处,就不再展开了。有此三条,也足以让《红楼梦》一经问世就被禁止。皆因曹雪芹讽刺清政府也太狠了一些,她不成为禁书,又能如何。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为什么《国榷》、《崇祯实录》、《明季北略》、《明史纪事本末》这四本书会被满清所禁

这个问题非常奇怪……清代诚然有许多禁书,但题中提到的四种书除了《明史纪事本末》外,其余三种都不在清代禁书目录之中;至于《明史纪事本末》,实际也并未被长期禁毁,后来反而收入《四库全书》之中。

谈迁《国榷》成书之后,在清代从未刊刻,读过的人很少。当然可以认为这与清初的明史案、南山集案等史狱带来的高压有关,但这也让《国榷》没有遭遇被毁版或删改的命运。

佚名《崇祯实录》实际上并不是一部独立的著作,而是将《国榷》的崇祯朝部分摘抄、改窜而成,现在看是没有多少史料价值的。这部书也没有被禁毁过。

计六奇《明季北略》是一部搜集1616年金国兴起至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之间的史事传说的书。由于作者身在江南民间,又将许多离奇的传言写入书中,其可靠性可谓大打折扣,但也可以反应出当时人的心态和舆论环境。这部书也不在清代禁毁书目上,倒是它的姊妹篇《明季南略》由于记载了南明弘光朝的事情,被禁毁了。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是唯一一部登上禁毁书目的著作。这书在纂修《四库全书》前上是长期公开流通的。乾隆帝做皇子读书时,就读过此书,还对各卷末尾的骈文赞辞表示赞赏。(《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

但此书确实在乾隆四十三年各省查禁违碍书目时被禁,可能与其题材涉及明末有关。但之后此书又被抄入《四库全书》,仅被乾隆帝要求修改吴三桂请清兵入关一事的写法。其后此书自然不在禁毁之列。

【收录清廷“四库”文化工程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史料的《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当然,这些书籍不在禁毁之列,不代表它们都可以在社会上光明正大的流通。拥有这些未上禁书名单但题材擦边的书籍之人,在特定时期身处清朝政府通过文字狱、四库禁书等手段施加的文化高压之下,势必会心怀疑虑,由此对这些书籍的借阅、抄写、刊刻、售卖、收藏等流通环节造成影响。

但是,今人在探索这段历史时,仍需抱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否则只会制造更多的讹误,贻笑后人。

参考书目:

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中国书店,1991。

一档馆编:《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清禁书目录里没有《西游记》,为什么《西游记》会被谣传是禁书

明清禁书中的确没有《西游记》这部书,但是很多人都谣传《西游记》是禁书。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从很多角度上来看,《西游记》的确存在很多禁书的标准。但究竟是为什么,这部书并不在禁书的范畴之内,我们暂且不论。

主要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西游记》从哪些观念上是符合禁书的标准,这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

一、《西游记》中存在很多,封建思想统治的禁忌

首先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还要先了解古代封建思想上的禁忌。所谓封建思想的禁忌,说白了就是帝王的思想。

因为古代帝王的思想是以君王的本身为主,甚至很多的君王或者百姓都将皇帝称为最高的圣人一般。所以就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不允许说帝王的坏处,也不许随意诋毁帝王来污蔑君王在百姓之间的形象。

反观《西游记》中,恰恰的存在很多诋毁君王的情节。比如原著李世民魂游地府那一回原著中是这样介绍的:

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等到天明,犹不见临朝,唬得一个个惊惧踌躇。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

通过原著这段情节可以看出,将李世民描绘的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其实在现在的很多人眼中,畏惧和恐惧都是避免不了的,无论是谁都有这一面。

但是在古代的君王即使有这一面,也不可以表现在百姓的面前,因为这样有损龙颜。但《西游记》中却将这样的形态描绘了凌厉精致。最直观的就是在原著第十回,全篇描绘李世民恐惧占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样的作品,在现在或许又很多人都认为没什么,但在当时的朝代封建与统治社会的差异,绝对是以禁书的方式存在。

二、违背了君臣之间的纲常

在《西游记》中存在很多的违背了君臣纲常之间的观点。俗话说的好,“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而在西游的世界中,完全的违背了这样的观念。

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被玉帝诏安上天庭做官,猴子也多次由于自己的官位过低反下天庭。面对无理取闹的孙悟空,玉帝选择了多次的忍让多次的包容,这样就彻底的违背了帝王的尊严。

因为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其实孙悟空是绝对没有可能让玉帝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身份上来看,孙悟空是“臣”而玉帝是“君”。君臣之间的纲常,是不允许讨价还价的,这样的事情孙悟空都容忍不了,何谈“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这样的道理呢?

更何况最后的孙悟空,不但大闹天宫而且还表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通过这个观念深深地体现出了,臣亦可为君纲,子亦可为父纲的态度。这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突破性的思维。

三、用宗教思想,来映射当时的朝局

从古至今历代的表君王,都忌讳用宗教的思维,来愚民的思想。因为这样在百姓的心里面,存在另外的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如果存在一个,能与帝王有一样威望的势力存在这是不允许的。

但是在《西游记》中,却恰恰相反由于李世民魂游地府事件,导致李世民心生畏惧举办水陆法会。

于此同时李世明还阳之后,还真的举办了水陆法会。同时既然与唐僧结拜异性兄弟,原因就是唐僧愿意为其求取大乘佛法,以保护江山永固。

要知道一个君王不懂得如何思考治理国家,反而去寻求宗教上的信仰,难道这不是可笑吗?同时通过历史上的事件也可以看出,大唐最终也没能达到江山永固的地步。

这也间接的映射的明朝嘉靖皇帝,不但没有思考如何的治理国家,反而去思考如何炼丹以求长生不老,这样的态度正是一种病态的思维。

因此通过这一点,《西游记》也完全具备列入禁书的行列。

总结

《西游记》在很多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部神魔小说罢了,但是其中蕴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这不单单是针对帝王的警醒,也是不同层次人的一种教育书籍。

但在当时的社会,或许很多人都不会认可,所以才被很多人谣传是“禁书”。

天工开物为什么是禁书

《天工开物》作者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天工开物》问世以后,第二年就被刻印出版。

第二版在清初顺治年刊刻发行后,《天工开物》因书中出现“北虏”“夷狄”一词,被清朝禁毁,遂在中国失传。但译本很快传遍亚欧大陆,其中的推拉式风箱技术对西欧冶铁工业影响很大

清朝官修的康熙、雍正年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在食货、考工等典中有一些地方取自《天工开物》,在引用时对《天工开物》中的“北虏”等反清字样改为“北边”。乾隆年间《授时通考》仅引用了《天工开物》中《乃粒》、《粹精》等。

中国古代把《山海经》划分为禁书现代人应该怎么看待它呢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天马行空、光怪陆离,颠覆正常人的观念。因此,从秦朝的焚书坑儒到汉朝王莽创立新学,再到明代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这本传奇的神书,都遭遇了不幸的命运。编撰四库全书时,有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被列为的禁书,《山海经》就在其中。

这本承载着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奇书,经历过风风雨雨,还是留存下来了。它的神奇内容展现在我们所有人面前,而且现在也有许多《山海经》里不为人常知的故事出现在荧屏上,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古代的十大禁书讽刺了当时的哪些现象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最具神秘色彩的十部屡遭禁毁的小说。有:剪灯新话,国色天香,醋葫芦,品花宝鉴,飞花艳想,隔帘花影,玉楼春,空空幻,红楼春日,海国图志。主要讽刺当时政府腐败,出现了一些社会扭曲现象。例如:同性恋,婚外情,女找男,性幻想等。

《西厢记》在清代遭遇苛刻禁毁,原因是什么当时民间的反应如何

乾隆年代,大兴文字狱,将一些本来传阅于市井之中的前朝与当朝文献列为禁书,其中便包括《西厢记》和《红楼梦》。搞得文人士子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哪里写的或说的犯了忌讳,遭到迫害。

好在这些所谓的清朝禁书被人偷偷保存,到了民国后被找出重新版刻,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不少原著损毁严重,只能靠后世学者修补,导致后来刊印的作品与原版不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