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黄伞,喜欢什么样的生长环境?食用菌黄伞,人工栽培,要注意什么

本文目录

  • 珍稀食用菌黄伞,喜欢什么样的生长环境
  • 食用菌黄伞,人工栽培,要注意什么

珍稀食用菌黄伞,喜欢什么样的生长环境

黄伞是一种生长周期短,栽种成本比较低,效益还算不错的菌类作物,栽种黄伞目前属于国内新兴产业。

黄伞主要生长在我国北方各省市,我们这里黄伞名字叫柳蘑,柳树菌,主要是柳树在夏季大雨后,那些腐朽的树桩、树干上会长出这种菌,每年夏末多雨季节过后,农民们会到柳树、杨树等树林里寻找这些好吃的黄伞菌。

黄伞菌味道要比那些别的个野生蘑菇味道更加鲜美,而且营养价值还相当高,据说这样的长在树干或者树桩上的柳蘑不仅仅营养价值高,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深受老百姓喜爱。

野生黄伞毕竟珍贵稀少,采摘这样的野生黄伞并不容易,因此有人尝试着栽种黄伞,用来增加经济收入。

种植黄伞的首要条件是给它们适合生长的条件:

第一,给黄伞适合的生长环境。选择背风向阳的高地势,土质坚实,周围无禽畜圈舍,干净卫生的地方。

第二,选择栽培原料,最合适的黄伞生长原料是木屑,特别是柳树木屑,或者棉子壳,玉米芯等。

第三,种植季节,我们北方农村适合秋天9月上旬~11月,春天是3月~6月,可根据当地气温进行种植。

第四,生长湿度,我们要保证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空气湿度在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之九十。

第四,生长温度:黄伞生长温度适宜在24℃,最低低不过8℃,最高不超过28℃。

第五,黄伞生长空气,黄伞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新鲜空气,因此生长环境必须通风,这样才能长出质量好的菌类。

食用菌黄伞,人工栽培,要注意什么

黄伞,在我的印象中,蘑菇界它的名字应该是最多的。黄柳菇、柳蘑等等不下十几个。它是人工栽培中较新的品种,富含粗蛋白粗多糖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菇体金黄艳丽,并覆满黄褐色鳞片,味鲜且浓郁,菌盖上还有一种特殊的黏液,这种黏液成分为核酸,具有回复精力、脑力的药用价值。它属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是一种很有栽培价值和市场前途的食药用菌。

黄伞的人工栽培,需要经过准备、培养料的处理、接种、养菌出菇等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准备阶段。

黄伞栽培的准备阶段,包括栽培季节选择、栽培场所的选定、菌种制作或购买、菌需物资的准备、培养料原料的准备等内容。

【1】栽培季节。

华北、东北地区,一般分春、秋两季进行,东北需保温大棚辅助。

★需要注意的是:

了解好栽培地区的气候特点,计算好开始栽培时间,养菌、出菇期应避开夏季的高温期。

【2】栽培场所的选择。

黄伞即可室内栽培,也可室外栽培,进行室外时,选择场所需要注意的是:

①地势要平坦开阔、位置高燥且向阳背风。

②有遮阴,水源通风好,土质坚实。

③环境清洁干净,远离饲养场及垃圾堆积场所。

【3】菌种的制作或购买。

黄伞的菌种即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市场购买。自己制作菌种关键在于母种制作。

★菌种制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①母种制作时,要注意母本的挑选,母本应无病虫害、自身新鲜朵大,有活力、无污染。根据黄伞特性最好选用多孢分离法,菌种复壮最好选用组织分离法。

②母种制作时,配制培养基要合理,要符合母种培育标准,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并充分灭菌。

③母种培养阶段,要达到母种培养要求的各项标准,最后选用其中质量最好的做为扩繁母种。

④母种制作时,最好多菌株同时培养,便于使用扩繁时,可以优中选优。

⑤原种、栽培种制作培养时,还应注意观察其对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等方面的适应能力。

鉴于设备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提倡从正规企业购买菌种。购买时应注意菌种是否染菌、带虫卵,菌龄是否在80天之内。

【4】菌需物资的准备。

菌需物资包括拌料机、装袋机、培养料输送机、灭菌锅炉、菌袋、菌袋扎口皮筋等。机械部分可租赁可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

①机械生产企业是否有资质讲信用。

②特别是购买时,一定注意机械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

③检验是否运转正常。

④购买菌袋时,一定注意菌袋质量,一定要规格标准,无损伤,无微孔。

【5】培养料的准备。

可用于栽培黄伞培养料的原料很多,准备这些原料就地取材最适宜。

★需要注意的是:

①培养料原料要新鲜。新鲜的培养料所含营养没有流失,营养含量更高。

②培养料原料要无霉变、无腐烂。霉变腐烂的原料,营养流失大,且容易带杂菌,给后期灭菌带来压力,可能给栽培带来不确定因素。

③要考虑运输距离的远近,就近选用,可以降低栽培成本。

二,培养料的处理阶段。

培养料准备完毕,就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使它达到栽培的要求。正常情况下,培养料的处理要经过原料混合、加水搅拌、装袋、灭菌几个程序。

【1】培养料原料混合。

培养料原料已备好后,第一步就是对这些原料进行混合。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①严格执行配方,各种原料的数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超数量,造成原料浪费,增加成本。数量不够,培养料营养缺乏,不利于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甚至因影响缺乏造成减产降质。

②混合前,对存在密度大坚硬位置的原料要进行预湿,预湿必须达到效果,就是把预湿原料泡透,避免给灭菌带来压力,影响灭菌效果,发生杂菌进入栽培过程现象,危害到栽培,甚至造成栽培失败的后果。

③混合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挑选出不慎进入的不合格原料。

【2】培养料的加水搅拌。

培养料的加水搅拌,就是把混合在一起的培养料,加水进行充分拌和。

★需要注意的是:

①搅拌一定要均匀。每一种原料都必须存在于培养料中的每一个位置,避免装袋时,有的料袋营养缺乏,给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带来影响,甚至影响整个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②加水过程中,要注意水量,一定要使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5%左右,不能高,也不能低,高或低都会影响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低了水分供应不足,高了容易形成高湿环境,增加染杂菌风险。

③注意测试培养料的PH值,一定调节在5.5~6.5之间,黄伞喜欢偏酸基质环境,这个区间最适宜黄伞的生长。

④搅拌过程中,需要使用机械,一定按机械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保证人员安全。

【3】培养料装袋。

培养料经过搅拌后,就进入装袋程序。装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①启动装袋机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先启动试运转后,再进去作业过程。做到安全作业。

②套袋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避免造成机械运转对人员的伤害。

③注意菌袋的破损,发现破损,要立即更换。

④注意检查菌袋的质量,对有损伤有微孔的菌袋,进行淘汰处理。

⑤装袋时,培养料要装足份量,要饱满,菌袋内培养料要松紧适度。

⑥装料完毕的菌袋要扎紧袋口。

【4】培养料的灭菌。

培养料灭菌,在栽培过程中很气是重要,这个过程中就是把装好培养料的塑料袋,放入灭菌仓中,用锅炉把蒸汽送入灭菌仓中,用蒸汽的高温进行杀灭培养料中灭的杂菌。

灭菌可采用高压灭菌,也可以采用常压灭菌,常压灭菌使用普遍,本文只叙述常压灭菌注意事项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

①菌袋在灭菌仓中的摆放要疏密有致,不能出现过密,而影响蒸汽的运动,阻滞蒸汽到达某一个位置,避免影响灭菌效果。

②灭菌仓中的冷气一定要排尽,以免形成冷死团,降低蒸汽温度,阻滞蒸汽运动位置,使灭菌不彻底。

③灭菌温度必须达到100℃,灭菌时长必须超过12小时,中间出现降温,一定要重新计时。

④焖锅时长一定要保证10小时以上,保证灭菌效果。

⑤锅炉使用过程性,要严守操作规程,时刻注意水位,避免干锅运转,出现安全事故。

培养料灭菌完成后,即将进入接种过程。

三,接种阶段。

接种就是把菌种,接入灭菌完毕的培养料,此阶段是黄伞栽培中的重中之重。接种可采取接种箱接种,也可采用接种室接种。本文叙述接种箱接种。

★接种箱接种需要注意的是:

①接种前必须做好接种箱的消毒灭菌。灭菌采用福尔马林内外擦拭,及食用菌专用灭菌气雾剂熏蒸灭菌,进行两次灭菌为确保灭菌彻底。

②接种工具及酒精灯等器材也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③接种时,盛装菌种器具表面在放入接种箱前必须进行灭菌。放进接种箱后还要进行二次擦拭灭菌。

④接种时,必须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保护下,进行接种。

⑤接种时,培养料袋温度必须降至28℃以下。

⑥接种室,操作人员,手法要稳准快,尽量减少菌种空间暴露时间。

⑦接种完毕,要立即扎紧受接种菌袋。并尽快送进养菌场所。

⑧灭菌时,特别是熏蒸灭菌时要注意操作人员安全。

四,养菌出菇阶段。

养菌出菇阶段主要是对温湿度光照氧气供应的控制。

★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

①温度湿度光照空间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范围内。

▪养菌期间,保持温度在22~24℃之间,空间相对湿度70%左右,空间光照保持黑暗或极弱光,保证空间氧气含量充足。

▪出菇期间,保持温度在16~20℃,空间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光照保持国弱光照射状态,保持空间氧气含量充足。

②在子实体形成期,即现蕾期,要进行5~10℃的温差刺激,同时进行散射光照射刺激,促进原基形成。

原基形成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子实体迅速生长,一般10天左右,即可采摘。

采摘后,应清除出菇料面的残留菇腿及枯萎菇体,准备进行下茬出菇。

黄伞的栽培,工艺较为简单,注意事项较其他食用菌比较普遍,养菌出菇管理较为粗放,产量高,刚刚兴起,市场缺口较大,价格较高,不失为前景可观的食药用菌栽培品种。

我是初始农人,每天分享农技。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