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骗局吗?郑悟清太极拳能和陈氏太极拳比吗

本文目录

  • 太极拳是骗局吗
  • 郑悟清太极拳能和陈氏太极拳比吗
  • 形意拳和心意拳适合多大开始练
  • 建国以后才有陈王廷创太极拳的说法吗你怎么看

太极拳是骗局吗

太极拳原本是传统内家拳之一,它有独特的拳理和拳法,但眼下太极拳是一片乱象,大师满天飞,一般人已无从判断是不是真的,进而对太极拳这门拳术产生怀疑甚至根本不信也是情理之中。

假太极盛行说明太极拳有市场,人们对太极拳的期望值高。无真也无所谓假,虽然假的泛滥,但真的肯定存在,只不过一般人无缘感受而已。

就个人而言,不可能假的也练真的也练,哪怕是假的,既然你练了,你肯定自认为是真的,否则也不会专挑假的练,因此,对于真假不必纠结。

我很能理解练了假拳还拼命为假拳摇旗呐喊的人,如果一边练还一边怀疑,那才有病呢。即使不能以理服人,也要强词夺理,这是该有的立场。

至于说练了假拳又很幸运的感受到真拳,并毅然转练真拳,那就好好传承,别辜负了这份缘分。

郑悟清太极拳能和陈氏太极拳比吗

这问题是挑事的吗?

个人拳技而言-------郑悟清(1895-1984),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 黄埔军校教官郑悟清门下一脉注重的武当赵堡太极拳实战。慈禧的卫官宋三、镖师尚成侠,自有功夫以来培未遇敌手,却终一日拜跪在郑悟清先生面前……。 “其拳法超出象外,得其环中,变化云谲波诡,意趣环生,有人所不知而已独到之妙,遂以高超拳艺噪武坛”(《太极拳师郑悟清先生纪念碑》碑文),在武术界享盛誉为“西北太极二郑”之一。实战中郑悟清的弟子刘瑞、宋蕴华曾先后战胜过陈式四太金刚中的陈小旺、陈正雷。

1984年先生逝世,1987年先生国内外诸弟子在赵堡镇建立“太极拳师郑悟清先生纪念碑”,中国武术协会领导人,著名武术家李天骥敬题横额: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碑记,发扬武当精华。

对太极拳的医养贡献------郑悟清先生自而立之年因患不治之疾(童子痨、胃出血)医药无效,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

之后,郑悟清博览群书,将儒、释、道、医、兵、书法、文史等诸子百家学说融于太极拳。运用经络学说,人体力学,根据自己的实践心得,进一步升华太极拳养生延年之功效,使自己三十岁的不愈之体,至九十岁无疾而终,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并将养生健身之法传给众人,使更多人受益。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和式太极拳,是赵堡太极拳体系中的一种拳架,原叫“代理架”。和学俭:“领落架”是和式太极拳的前身”。和庆喜称所传太极拳是赵堡太极拳。

为发展自家拳法,1993年,和有禄、和学俭、和定乾成立了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正式称和式太极拳,以赵堡太极拳笫八代传人和兆元起始算起为笫一代下传称和式太极拳,师承只讲到和兆元太极拳是陈清平所传。

陈清平(1795-1868),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陈清平幼习太极拳,19岁已成名手;约1822年,学陈沟炮锤,之后融会贯通;1825年冬,陈清平收徒和兆元,即30岁收徒。1838之时,李棠阶(和兆元的姐夫)就在日记中写有:“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之,不参己力,可悟圣学。”

杜元化:陈清平在幼时跟张彦学拳。

陈子明是陈鑫的侄子兼徒弟,所著《陈氏世传太极拳》介绍,陈清平师张彦、陈有本。

陈有本(1780-1858),三十六岁(1815年)开始专门学拳,在“(1819)兄亡后,闭门练拳“。

赵堡太极拳在传承方面,有“大姑娘架”之称。可见,在邢喜怀及陈王廷之前,有位“女太极拳师”。

传闻,蒋发拜师,王宗岳因年事已高,不耐多言,多由女儿代为传艺,蒋发称之师姐。因此,后人有称赵堡太极拳为大姑娘拳。

还有相应的“大姑娘拳”拳术歌诀

仙女摇摆飘然来,站地行云太极绸。

脚踩五行走八卦,身在云雾写天书。

此书本无一字经,全靠虚灵写妙道。

此字无人能识得,全凭身心知精微。

神气相融天地间,巧手心细识太极。

姑娘架拳法秘诀

起式: 天书本无一字经,仙女翩翩来描绘。 轻清静空出彩图,大千沐浴气养神。

金刚三大对: 明心见性是金刚,六合六正来行云。精气神见写天书,三仙功成三大对。

攔扎衣: 翻舞云纱转乾坤,半遮半掩见玉手。 出神入画女儿行,只看不见谁家的。

白鹤亮翅: 绿荫下面鹤慢行,仙子悠耍自在艺。 水能克刚松挺拔,无碍无重自然生。

单鞭: 九曲明珠一溜鞭,说亮只是意会间。心地明亮灵宝通,小女也担万千斤。

斜金刚: 男人炼成金刚体,女人修成罗汉身。 外圆内方塔成形,不爱阴柔爱纯阳。

左白鹤亮翅: 九天下凡在人间,梳发整衣理枝梢。 鹤行妙在荫凉地,三脚行步由空来。

斜行: 左拂右飘丝为筋,气吻你身不相知。灵光返照附于体,动静分明五指间。

摇步: 两袖清风开天窗,拨云见日是晴天。 仙桃延寿还延年,要摘仙果根部求。

束衣解带: 束衣解带换新衣,左右通臂跨虎行。细带罗衫红袖舞,玉皇赞我女中杰。

......大姑娘架72式各有秘诀修法。

赵堡太极拳口诀

起式大周天,阴跷督上连。任脉落阳跷,松身至涌泉。吸化归命门,呼放送丹田。

赵堡尺寸架,两手一肘宽。两胯圆锅柄,端平树旗杆。胯动如牵线,木偶顺拐盘。

发劲找曲池,肩井小指间。两手劳宫合,心手小球转。十字胯相送,丹田支跷板。

喇叭大张口,阴阳颠倒癫。走步肩井动,涌泉轻摇肩。肩井涌泉合,左右势回还。

手上气下注,中脉精神满。手下神上顶,意势拔云天。身化大球体,划圆摸球面。

丹田球中球,臂腿接两圆。先练外带内,大丸弄小丸。后悟内带外,后天往先天。

内外浑淡忘,道入武艺先。

***

赵堡的拳理拳法,有道家功法的烙印,而陈沟没有太极拳理。赵堡太极拳嫡传人均认定:陈家沟从赵堡学了太极拳后,回陈沟改造了炮锤变称陈式太极拳。

------太极网采访和学俭。

温县耿:和老师好!为什么起“领落架”这个名字,您能讲讲吗?

  和学俭:“领落架”是和式太极拳的前身,现在称为“代理架”。

王世琦:我想请教您,为何除陈式太极外,各派太极套路中不讲究发劲?

  和学俭:陈式太极的前身主要是炮捶,后来演变为太极拳;其他太极拳都保持了内家拳的主要特点,所以不讲究发劲,而讲究内劲和丹田气。

由此可见,郑悟清所练的是赵堡传承的“内家拳”。1994年,在赵堡镇举行“隆重纪念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逝世十周年暨百岁诞辰年”纪念活动,原西安市体委主任、武协主席、老武术家刘侠僧书题“内功泰斗”、李天骥等致电、函纪念。

陈氏太极拳,是陈长兴在传授杨露禅之后,融合了蒋发拳术与通背缠拳,创编出的一路、二路拳。

陈清平、陈长兴,都是太极拳史上开拓创新的宗师人物。

形意拳和心意拳适合多大开始练

形意拳是三大内家拳之一。不同于太极拳,形意拳初看上去非常刚猛,这是因为形意拳讲究练劲力,有明劲暗劲化劲三层功夫。练形意的人一般首先要练明劲,从三体式和五行拳练起。五行拳可以打出非常明显的明劲,看上去那种刚猛暴烈,地动山摇的就是明劲。

但练明劲不是目的,而是让你通过明显的发力去体会和掌握形意的运动机理和模式。当你对这些机理和模式掌握纯熟,不再注意发力,而是去注意形意的机理,比如起钻落翻,束展,用自然松沉的方式去练,那就化刚为柔了,这样的形意练出来的是暗劲。需要说明的是形意的暗劲不同于太极柔缓,而必须是符合形意机理的,只是看上去不像明劲一样刚猛暴烈了。五行拳可以练出暗劲,尤其是十二形拳练习暗劲更加适宜。暗劲是高于明劲的层次,练到暗劲一般要在明劲已经练成的基础上,如果直接练暗劲那只能有很少的特例。

练习形意不论是明劲还是暗劲都强调劲力,要有化骨易筋的能力,所以练习形意最好等到身体基本发育成熟再练。如果小孩子要练,可以先从三体式站起,培育基础,一定时间之后再练习劈拳,增强心肺。我个人认为,小孩至少要到小学三年级以后再练形意。而练习形意的黄金时代是三十至四十岁,因为这时候身体已经完全成熟,更加上人的阅历领悟已到成熟阶段,更可以对形意的机理有所理解。但如果古稀之年再练形意那只能量力而为,适当锻炼而已,不要再指望能练的多好了。

建国以后才有陈王廷创太极拳的说法吗你怎么看

太极拳虽不敢说绝对不是陈王廷所创,但很难是他所创。之所以现在出现陈创拳说,也源于利益之争。钱闹的。有人说,国家民政部与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层发红头文件,太极拳发源于陈家沟。请问,他们是专业权威的吗?在学术方面经常是有真才实学的未必是当领导的。后来一年后摘了这个匾牌,咋不说了呢。太极拳在以前就有,比如说唐朝许宣平的三世七,在民间很多老传承里是有拳谱记载的。这个可以追溯到杨露禅的时候。难道那时候杨露禅前辈就欺师灭祖了吗?还有,曾见过三丰太极张松溪一支的传承,其打法和杨氏太极拳的打法名称和练法有80%相同。难道是明朝嘉靖帝时的张松溪穿越到了明末偷学了陈王廷的太极拳?至于杨露禅前辈,一生习武,绝不限于只学了陈氏炮捶。而且陈氏有一套所谓长拳,其拳谱名称与山西洪桐通背缠拳只差几字,也不知是陈家从山西搬到河南时就带着的,还是后来传回去的。反正说啥的都有。不过陈家拳自己都说源于纪效新书三十二式长拳。那就是少林炮捶了?又怎么是太极?况且,当今流传的关于太极的拳经拳决似乎陈家都没有,有人说陈长兴十大要论,那可是形意拳的啊。啥时候成了陈家的了。还有为啥人家杨家的后人供奉张三丰呢?难道杨露禅一代宗师欺师灭祖?若是详说,太多了。大家自己斟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