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定和什么药物不能同服?降脂药有哪些

本文目录

  • 可定和什么药物不能同服
  • 降脂药有哪些
  • 他汀引起的肌肉酸痛该怎么办
  • 服用他汀七八年了,最近一个月臂部的肌肉痛,这他汀的不良反应吗该怎么办
  • 瑞舒伐他汀有什么危害,长期服用应该注意什么
  • 瑞舒伐他汀可能会发生哪些副作用
  • 服用他汀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 甘油三酯超过多少,才需要吃药
  • 60岁左右的人服用降脂药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呢有哪些降脂药物比较好呢
  • 吃他汀不能吃什么

可定和什么药物不能同服

可定也就是瑞舒伐他汀钙,在他汀药物分类中是第三代他汀。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阻断胆固醇合成。具有降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过程,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溶活性,能够降低主要冠脉事件以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调节血脂异常的药物。

瑞舒伐他汀的优点是降至强度高,半衰期长,药物相互作用少,且为亲水性,所以通常只需要较小剂量,每天使用一次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由于瑞舒伐他汀不通过肝药酶代谢,仅有很少经过CYP2C9以及CYP2C19两种肝酶代谢,所以它很少受到通过这两种途径代谢的药物影响。

比如常见的酶抑制(如酮康唑、伊曲康唑、葡萄柚汁等)以及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卡马西平等)都不会影响瑞舒伐他汀的代谢,对于需要使用这些药物且有使用他汀指征的时候,就可以优先选择瑞舒伐他汀钙。


以下常见的与瑞舒伐他汀有相互作用的药物,避免同时使用。

1.华法林与瑞舒伐他汀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容易引起出血。因此对于正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尽可能避免使用瑞舒伐他汀。

2.环孢素对瑞舒伐他汀在机体的转运有影响,从而使瑞舒伐他汀血药浓度大大升高,在使用环孢素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瑞舒伐他汀。

3.一些抗酸药可能导致瑞舒伐他汀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抗酸药与瑞舒伐他汀同时使用应该至少间隔2小时。

4.瑞舒服他汀不受肝药酶抑制剂影响,所以红霉素不能通过CYP3A4酶抑制作用降低瑞舒伐他汀有效浓度,但红霉素对胃肠运动有影响,所以也会使瑞舒伐他汀最大血药浓度下降,使用瑞舒伐他汀期间如果需要使用红霉素,那么可能需要调整瑞舒伐他汀的剂量。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降脂药有哪些

临床应用的降脂药很多。最常见的西药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笨扎贝特分散片等,中药类常用的有血脂康、决明降脂、银杏叶分散片等,服用此类药物两个月后须到医院查验血常规和肝功能。

他汀引起的肌肉酸痛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师。谈到“他汀类”药物,这算是内科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病用药了。而根据近几年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慢性病人数逐年上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愈发得到临床的重视。像我们科也曾收治过因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后而出现横纹肌溶解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这味药”。

“他汀”大家族的简单介绍

●他汀仅仅是一个总的称谓,它下面可以划分出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具体的药物。所以剂量、规格也随着品牌的不同各有差异,药物的说明书上大多数是推荐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的防治。

●但是中外各指南均建议,如无禁忌证和不耐受,其实都患者需长期坚持他汀治疗。要求将LDL-C维持在目标值以下。在2014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就显示,1990年~2010年的20年间,美国本土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卒中、高血糖危象死亡的发生率均下降五成以上。

●同时,血脂的控制改善更为明显,20年间达标率增加了20.8%。美国用20年的实例证明,心血管并发症的大幅度降低的确与血脂管理的改进有关。因此“中外各指南均建议如无禁忌证和不耐受,患者需长期坚持他汀治疗,使LDL-C维持在目标值以下”这个意见基本也在业内得到共识。

●所以根据用药经验及临床调查,他汀的使用范围包括:①所有年龄段糖尿病伴ASCVD患者,使用他汀;年龄≥40岁并存在一个或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使用他汀;低风险患者,LDL-C》2.6 mmol/L,或具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考虑使用他汀。截止目前,他汀类降脂药物已成为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患者的一线药物,广泛用于临床。

“他汀类”药物的副反应介绍

肌肉毒性

可表现为肌痛、肌触痛、肌无力、跛行,严重者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肌溶解)。谈到“肌痛”,它是指肌肉疼痛或无力;而肌炎指的是肌肉症状伴肌酸激酶(CK)升高,常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若出现肌炎后继续用药,可进展为肌溶解。

而关于“肌溶解”,即肌肉症状伴CK明显升高和肌酐升高(肌红蛋白尿),是他汀类药物治疗最严重、也较罕见的并发症。目前认为,单一应用他汀类治疗时发生肌汀病的危险极低;当与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物及烟酸等联合应用时,风险较高。

所以,同时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这几个诱因/危险因素需高度警惕:老年(尤其是80岁以上)、特别是女性患者;全身状态衰弱,合并多系统疾病;同时应用多种药物;处于外伤、手术及急性病毒感染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嗜酒成瘾者;同时大量饮用葡萄柚汁者;存在其他肌病、肌炎病史的患者。

胃肠道反应

其实大家仔细去看看药物说明书上写的不良反应,很多都会写到“胃肠道反应”,那他汀类药物会不会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呢,那是自然的,但主要以轻度为主。如恶心、腹痛、腹泻、肠胃胀气等,但不是停药指征。对于出现胃肠道反应、尤其存在胃肠道慢性病史的患者而言,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建议患者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这样既可提高药物疗效,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反应。

肝损害

我们的肝脏有什么作用?如解毒作用、代谢作用,故他汀类药物也可引起的肝损害,这主要与剂量有关联。所以如果有各种急、慢性肝炎伴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是不得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一般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应常规检测“转氨酶”(化验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转氨酶升高3倍或以上时应停药,转氨酶通常会在2~3个月内恢复正常。

如病人因病情需要,可从小剂量起逐渐试用,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并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在与贝特类药物(也是降血脂的药物,只要降甘油三酯为主,具体药物如非洛贝特)联合时,应及时随访检测肝功能和肌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内分泌的影响

注意了,他汀类药物可能升高血糖,通常发生在存在糖尿病风险的人群中。因为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实际上,服用他汀者罹患糖尿病的额外风险不到1%,所以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更需多多注意。由于他汀类药物会干扰胆固醇的合成,理论上也可抑制肾上腺和(或)性腺类固醇物质的合成。因此,他汀需慎重与可降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药物合用。

他汀类药物为什么会有肌肉毒性?

它会影响细胞膜的构成

从生理生化角度来讲,胆固醇作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在维护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力学稳定性和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胆固醇也是好东西,只不过凡是都得有个度。如果我们人体胆固醇池供给细胞膜的胆固醇减少,那么肌纤维膜稳定性就会降低,流动性及通透性就会增加。而服用他汀类药物会降低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而引起细胞膜胆固醇的耗竭、肌纤维膜不稳定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流动性增加。

●会使得人体辅酶Q的缺乏

辅酶Q它是线粒体电子呼吸链的中间体,甲羟戊酸盐为合成胆固醇及辅酶Q的必须原料。但是他汀类药物它会抑制甲羟戊酸盐的合成,除了呈现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会同时使“辅酶Q”减少,它减少了就会影响“能量”的产生,故而导致细胞能量耗竭而终至死亡。

其它机制

会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超载,因为通过体外原代横纹肌细胞培养证明,他汀类药物可先引起细胞内钙储存池中钙离子的释放,随之又增加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使得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超载致使横纹肌细胞凋亡。而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它会抑制我们人体肌细胞的发育生长

像法呢醇、香叶醇作为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代谢物,除了转化为胆固醇外,还可成为非甾醇类异戊二烯,参与在细胞生长和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蛋白(如G-蛋白)异戊烯化,但是如果你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它就可以减少此类物质,所以有可能影响人体某些重要蛋白质的合成而呈现细胞毒性作用。

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酸痛怎么办?

●绕了一大圈,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酸痛怎么办”上来,我认为可以把它归属在我上面所讲的他汀类药物引发肌肉毒性的知识点上进行解释,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处置呢?我觉得作为普通的服药病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的问题交给医生处理即可,这个不是说你多喝点水、多休息休息就能改善。因为你会面临一个矛盾(你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本就是疾病所需,但是你因为这一不良反应如果把药停了那疾病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所以根据每个服用他汀类药物病人病情个体化的特点,医生需综合你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剂量、品牌、当初用药的适应症、目前的临床症状、相关化验结果(如肝酶和肌酸激酶情况、肌酐是否出现上升、尿常规、血脂水平等)考虑。说到底,作为普通人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酸痛,你自己根本无法选择是减少剂量继续服药还是暂时先停药,所以及时去医院就诊,听取医生建议即可。

作者寄语:本文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耗费大量时间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转发帮助一下更多人,感谢支持。

参考文献:

1、Sever MS, Vanholder R, Lameire N. Management of crush-related injuries after disasters. N Engl J Med, 2006,354:1052-1063.

2、Bosch X, Poch E, Grau JM, Rhabdomyolysis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N Engl J Med, 2009,361(1):62-72.

3、Hohenegger M. Drug induced rhabdomyolysis. Curr Opin Pharmacol, 2012,12(3):335-339.

4、Cervellin G, Comelli I, Lippi G. Rhabdomyolys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clinic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features. Clin Chem Lab Med,2010,48(6):749-756.

服用他汀七八年了,最近一个月臂部的肌肉痛,这他汀的不良反应吗该怎么办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用药,也是最重要的用药,它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水平。

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失眠,消化不良,腹泻,转氨酶上升,肌肉痛甚至发生严重的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对于已经服用他汀七年的患者,血脂四项正常,并不代表可以停药,应为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血脂水平应该比无冠心病患者降得更低,比如指南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到2.1以下,这样才会降低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现在出现手臂肌肉疼痛,首先需要排除是否是药物引起,因为在服用他汀初期一段时间肌肉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发生率逐渐降低。首先肌肉是否有触痛、压痛,其次要检测肌酸激酶水平。

如果肌酸激酶水平不高,应该排除是否因为其他原因引起,比如走路过多,体力劳动或运动等原因。当肌酸激酶升高正常3-5倍,伴随肌肉疼痛的时候,应该随访,至少每周监测一下,如果持续升高,肌肉疼痛症状未消失,应该考虑停药或换药。如果肌酸激酶水平高于正常值10倍,应立即停止他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功能减低,服用他汀更容易发生肌痛,所以应该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瑞舒伐他汀有什么危害,长期服用应该注意什么

瑞舒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其主功效是抑制肝脏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过程,从而降低LDL-C及总胆固醇水平。

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控制不稳、记忆力下降、肌肉疼痛无力等副作用。少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肝损伤。

下面,“问上医”就为您详细介绍瑞舒伐他汀的副作用及长期服用应该注意的事情。


瑞舒伐他汀的常见副作用

在了解瑞舒伐他汀的副作用之前,我们得先了解它是如何起作用的。我们体内的胆固醇80%都是由肝脏等器官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可以阻止肝脏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过程,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速度,预防心梗和脑梗。

但上述过程也会相应带来以下后果:

(1)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

一旦服用瑞舒伐他汀阻碍了上述过程,就会导致葡萄糖缺少了一个去化的渠道,只得滞留在血液中,使血糖升高。

(2)记忆力减退

大脑含有身体1/4胆固醇。这些胆固醇是大脑维持底层记忆和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建材”。瑞舒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也会降低大脑中的胆固醇,进而对记忆力造成影响。

(3)肌肉无力、疼痛

辅酶Q10具有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对于维持神经传导过程和肌肉细胞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他汀类药物会导致体内合成辅酶Q10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肌肉无力、背痛。

原本辅酶Q10偏低的人群服用后,还容易出现心肌病、横纹肌溶解、左心室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例如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类要注意哪些事项?

(1)服用剂量不可擅自决定,也不要擅自停药

正因为他汀类药物有上述副作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患者所需的量。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毒副作用,因而服药的依从性不高,有的甚至会自行停止服药。这是不对的。

对于肝脏或肾脏功能正常的患者而言,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无大碍。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医生需要监测原本肝肾功能不强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的相关体征,并视情况停药,例如肝炎、肾病患者。

(2)瑞舒伐他汀吃多久可以停药?

如仅仅血脂偏高,无心脑疾病及其它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可将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停药。通过饮食控制血脂,定期复查,如无血脂升高可不必再服。

如果是冠心病、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长期服用,即使胆固醇已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内。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控制血脂,还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降低心肌梗死等恶性疾病风险。

(3)适当补充辅酶Q10

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时,补充辅酶Q10可改善肌肉疼痛及心脏状态。但这一结果依然需要更多临床证据。故而,我国食药监局尚未其未药品,只能以保健品的形式出售。

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肌肉无力或其他副作用,建议您及时就诊。

(4)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人体合成胆固醇在夜间最活跃,而瑞舒伐他汀主要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晚上服用效果最好。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瑞舒伐他汀可能会发生哪些副作用

瑞舒伐他汀是强效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主要用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对甘油三酯增高也有一定的降幅,但是降幅不及贝特类药物,所以不是降甘油三酯的首选药物,瑞舒伐他汀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它可能发生的一些副作用,不管剂量的大小,只要使用就要监测,第1个是对肝酶的影响,由于胆固醇的合成是在肝脏里进行的,类似大厅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合成酶,但是可能会导致对肝功能的影响,所以必须监测肝脏的副作用,一旦肝功能超过正常的两倍或者是达到正常的三倍,就必须停药观察,并且进行护肝治疗,这种副作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常见,值得医生高度警惕,但是在护肝治疗肝功能正常以后,再次服用瑞舒伐他汀,还出现肝功能损伤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所以临床上往往再次使用,但是需要监测肝功能。瑞舒伐他汀第2个副作用是对肌肉损伤的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引起肌炎,需要监测记录分解后的肌酶是否升高,如果到正常的10倍是一定要停药,其实到正常的5倍也必须停药,我在临床上超过正常的两倍,就停药了,并且要密切观察,但是这个副作用在中国人身上发生率罕见,但是必须得到监测,它的发生跟剂量相关,剂量越大,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还跟是否与其他的药物合用相干?例如贝特类药物的吉非贝特与瑞舒伐他汀合用,显著增高肌炎的风险,临床使用时要注意。第3个副作用就是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据研究报道,瑞舒伐他汀能够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所以要注意监测,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并作出相关的处理,但是第3个副作用是不必停药的,只要有瑞舒伐他汀的使用适应症,那么它的获益远远大于它产生的副作用,各大指南都建议继续使用药物,但是同步处理血糖。

如果您想获得进一步的健康知识,请关注:健康知识在线

服用他汀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由于他汀类药品既可以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又可以使细胞外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所以,他汀类药品属于较全面的调脂药,但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也不少。

早在2013年10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了《他汀类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食药监办药化管〔2013〕90号)。

修改内容是发现他汀类药品有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的不良反应以及部分他汀类药品有低血糖反应。

此外,2012年2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发布类似更新信息,主要是发现他汀类药品有罕见的认知障碍不良反应,如记忆力丧失、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但多为非严重、可逆性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

最后,他汀类药品相互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与HIV蛋白酶抑制剂、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贝特类调脂药等等,均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尽管他汀类药物属于处方用药,患者在医院拿药或者去药店购买,均需要凭医生处方,遵医嘱服药。

但是,由于他汀类药品为口服制剂,不需要医生协助,患者就可以自行给药,所以,多了解一些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对大家是有益的。

下面,我就从第一、二、三代他汀类药品中,列举说明他汀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第一代他汀类药品的注意事项

第一代他汀类药品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下面以洛伐他汀为例,来说明注意事项,其它两个他汀类药品,建议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服用洛伐他汀的注意事项如下

1.已知对本品或药物的其他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活动性肝病或不明原因的血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的患者禁用。

3.正在使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酶抑制剂者禁用。

4.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对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慎用。

7.肝、肾损伤者,遵医嘱使用。

8.儿童、老人,遵医嘱使用。

9.偶尔漏服,无需特殊补充,切记不可一次使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10.用药期间,如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或者有任何不适,建议及时报告接诊医生,遵医嘱处理。

第二代他汀类药品的注意事项

第二代他汀类药品只有一个,即氟伐他汀,其服用的注意事项如下。

1.已知对本品或药物的其他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活动性肝病或持续地不能解释的转氨酶升高者禁用。

3.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未釆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禁用。

4.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有肝病史或大量饮酒者慎用。

7.有横纹肌溶解及其并发症的易患人群慎用。

8.儿童、老人,遵医嘱使用。

9.偶尔漏服,无需特殊补服,切记不可一次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10.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触痛,特别是伴有发热或全身不适时,必须停用本品。

11.如果用药后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马上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第三代他汀类药品的注意事项

第三代他汀类药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下面以阿托伐他汀为例,来举例说明注意事项,其它两个他汀类药品,建议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1.对本品过敏或药物的其他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备孕、妊娠或哺乳妇女禁用;如果在服药期间怀孕,请立即停药,并报告接诊医生。

3.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禁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过量饮酒或肝脏病史者慎用。

6.儿童、老人,遵医嘱使用。

7.偶尔漏服,无需特殊补服,切记不可一次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8.肾损伤者,遵医嘱使用。

9.服药期间出现任何其他不良反应,或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

总结:他汀类药品属于较全面的调脂药,但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也不少。

最主要的注意事项有:备孕、孕妇、哺乳期禁用;肝肾异常禁用或慎用;儿童老人慎用;特殊情况,遵医嘱使用。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甘油三酯超过多少,才需要吃药

我在医院遇到很多甘油三酯升高的人,并不会直接马上给患者开药吃。大部分都会建议先靠不吃药控制,那么什么是甘油三酯?

经常会有人说他甘油三酯高,还有人说他胆固醇高,还有人说他血脂高。

这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血脂包括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大类,都属于血脂,这两项任何一个高都叫高血脂;当胆固醇升高,我们叫高胆固醇血症,当甘油三酯升高叫高甘油三酯血症;当两项都升高,叫混合型高脂血症。

不管是胆固醇升高还是甘油三酯升高,对人体都是有坏处的,简单说血脂升高后,就会产生更多的血管垃圾,也就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等疾病。

一、甘油三酯的正常值

我们空腹,也就是化验甘油三酯前8-12小时不吃饭的前提下,甘油三酯正常水平:低于1.7mmol/L;甘油三酯边缘升高:1.7~2.3mmol/L;甘油三酯增高:2.3~5.6mmol/L;

甘油三酯严重增高:超过5.6mmol/L。

因为甘油三酯手饮食影响比较大,所以建议化验前一定空腹。

二、甘油三酯为什么会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健康,比如连续几天多一点肥腻油炸食品,甘油三酯就会升高;如果长期爱吃这些食物甘油三酯更会长期升高。食物中摄取的脂肪于肠道内,在胆汁酸、脂酶的作用下被肠黏膜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合成甘油三酯。简单说就是吃的不健康导致了甘油三酯升高。除了饮食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还和酗酒、肥胖、不运动等等有一定关系,还有一少部分是体内自身合成的。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等情况下也会升高。

三、哪些食物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大部分人我都认为肉吃多了就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其实不完全对,只是肥肉、动物内脏、红肉更容易导致甘油三酯升高;而去皮的禽类以及鱼肉,尤其海鱼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甘油三酯。这就是深海鱼油降甘油三酯的原因。

除了这些肉类,还有油炸食品,油腻食品、油酥食品等等都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甚至细粮吃多,比如白面馒头面条以及米饭等等吃多了,都可能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四、甘油三酯升高怎么办

甘油三酯升高后,不管是否吃药,都首先必须健康生活,控制饮食,因为控制饮食是控制甘油三酯的基础。尽可能把上述食物降下来,尽快少吃,如果甘油三酯重度升高,那么尽可能在某一时间内不要吃这些食物。

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鱼类坚果等等都有利于甘油三酯控制。

同时不要喝酒,因为喝酒本身就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且甘油三酯升高后,如果加上喝酒或暴饮暴食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加上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大部分人的甘油三酯都能恢复正常。

五、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

甘油三酯超过5.6的情况,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那么这时候就得吃药,以贝特类药物为主,尽快把甘油三酯降到安全水平。

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不高,只需要降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也高,需要看是否高于5.6,当甘油三酯高于5.6,先降甘油三酯,以免发生急性胰腺炎。当甘油三酯降到安全水平,再考虑降胆固醇。

甘油三酯轻度升高,没有超过5.6,胆固醇也高,可以降胆固醇为主,因为他汀药物不但降胆固醇还降甘油三酯。

总之,甘油三酯升高,不管吃不吃药,都得以健康生活为基础;当甘油三酯高于5.6的时候,需要吃药,以免发生急性胰腺炎。

60岁左右的人服用降脂药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呢有哪些降脂药物比较好呢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一大类药物,是有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等疾病的治疗必用药物之一。他汀家族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氟伐他汀这些成员。既然是一个家族,那么他汀类药物都具有的作用特点就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但是每种药物又具有各自的特性,根据药物代谢的途径,会有不同的副作用和优势。既然是药物,那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情况。这些不良反应就是我们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的内容。

1、他汀类药物何时服用?

他汀类药物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肝脏合成胆固醇往往在夜间,一般的他汀类药物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为获得更好的效益,通常建议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药效维持时间长,一天当中任意时间服用都可以。

2、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这一大类药物都有的共同不良反应包括横纹肌溶解、肝功能受损的特点。但是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是比较低的,不超过1%。但是如果服药后出现肌痛、肌无力、乏力、食欲差、厌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查肝肾功和肌酶的变化。

3、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脂还要继续管住嘴、控制饮食吗?

血脂的高低与饮食具有明确的关系,饮食中脂肪含量的高低与血脂有很大的关系,而管住嘴、控制饮食是治疗的基础,仍然需要坚持的。

4、服用药物后血脂降下来了,可以停药吗?

由于目前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维持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在较低的目标值范围内,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脑中风的发生,因此血脂降下来之后,不建议自行停药,并且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主要是由于停药或调整剂量后,血脂再次升高的概率很大。

吃他汀不能吃什么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他汀不但能够降低坏血脂升高好血脂,而且还是抗炎稳定斑块的药物。换句话说他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

但他汀也可能会造成肝损害、肌肉损害、新发糖尿病等副作用,所以他汀的安全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吃他汀不能吃哪些食物呢?

西柚、柚子、橘子、橙子等。为什么呢?

西柚中有一种物质能够抑制肝脏中一种代谢药物的酶,从而影响经过这个酶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使得药物代谢受阻。换句话说,他汀要经过一条路才能按时排除体外,现在西柚在那要收过桥费,可是他汀又不愿意交,这么讨价还价,最终还是让他汀过去了,但没有按时过去,最终导致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引起毒副作用风险的增加。

阿托伐他汀的说明书“葡萄柚汁……能增加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尤其当摄入大量柚子汁时(每天饮用量超过1.2升)”,1.2升,我们谁一天能喝这么多西柚汁?所以这种危害基本上可以说只是理论上的危害。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他汀都得从这里过,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是经过这条路,其它像氟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并不经过这条路代谢,所以也不受西柚影响。

对于吃他汀期间是否能吃西柚等食物,目前还有一定争议,安全期间,如果你喜欢吃西柚类水果,同时还正在服用他汀,尽量选择氟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再或者,您服用他汀了,干脆就别吃西柚了。

当然,除了食物之外,在服用他汀期间也需要注意避免碰到一些药物,像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也会出现我们之前说的西柚一样的风险,他汀在体内的代谢受到抑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增加。这时候需要调减少物剂量,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总之,药物安全是用药的第一要我们不能没治好病,反倒添新病。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