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脉里面有老虎吗?曾经遍布中国大地的老虎和狼属于什么品种

本文目录

  • 秦岭山脉里面有老虎吗
  • 曾经遍布中国大地的老虎和狼属于什么品种
  • 亚洲狮和印度支那虎谁厉害
  • 野生老虎再现影踪,马来西亚拍下罕见一幕,这种老虎有多稀缺
  • 2人养17只印支虎在地下室,为了卖虎骨,我国有这种老虎吗
  • 印支虎和华南虎及孟加拉虎的区别,谁有详细研究
  • 想知道孟加拉虎能跟华南虎杂交吗如果能的话是否可以通过增加基因多样性,避免华南虎基因绝种

秦岭山脉里面有老虎吗

秦岭里面肯定有老虎!就是华南虎。虽然周正龙的照片被证明是作假,但是仍然不能否认秦岭里面有老虎?的事实。目前,没有人发现老虎?,但是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秦岭里面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在太多。研究人员已经多次发现老虎存在的痕迹,比如足印、老虎毛发、虎粪等等。不能说非要拿照相机拍出来才算。只要人们坚持不懈寻找,肯定会在某一天看到真真正正的老虎?????????

曾经遍布中国大地的老虎和狼属于什么品种

华南虎只是野外灭绝,繁育中心和动物园里还有一百多只,足以延续种群。

关于曾经我国各地区分布的老虎和狼的亚种划分一直有争议,老虎亚种的划分争议较小,狼亚种的划分争议较大,因为狼的分布范围比老虎要广阔很多。

首先来说说老虎。

我国老虎的亚种及分布

按照传统的老虎九分法(8个经典亚种+马来虎)来看,我国曾经分布着5个虎亚种。华南虎分布于秦岭及以南的地区;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新疆虎(里海虎的新疆种群)分布于新疆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孟加拉虎分布在与南亚接壤的西藏东南部;印支虎分布在与东南亚接壤的云南广西两省。

我国最后一只新疆虎记录于1916年,但直到40年代还时常传出目击报告,可未被证实。里海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宣布灭绝。我国境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拍摄到野生印支虎是在2007年5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冯利民博士在西双版纳拍摄到一张野生印支虎图像。2009年2月在西双版纳尚勇自然保护区内一只印支虎被两个村民杀害,它被认为是我国境内最后一只印支虎。尚勇保护区在2008年之前确认的野生印支虎至少有3只(1雄2雌)。2011年科研人员在勐海县布朗山乡发现了疑似印支虎的脚印和爪痕,似乎证明印支虎在我国还留有最后的薪火。

上世纪60-90年代确认孟加拉虎在西藏林芝县(巴宜区)、米林县、墨脱县、察隅县有分布。1993年10月-1995年12月孟加拉虎在墨脱县格当乡捕食牲畜的记录有302起(邱明江,1997)。

1999年4月-2000年5月格当乡有27头牛,12匹马被孟加拉虎捕食,66.7%的家庭遭受虎害(张恩迪,2002)。

199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数据,估计墨脱县有11只孟加拉虎。

张恩迪(2002)认为,格当乡有4-5只孟加拉虎,整个墨脱县约有15只。

研究人员在2013年1月-2018年7月中分四个时间段布设红外相机70台次,累计运行14071天,但未能拍摄到孟加拉虎的影像。去年10-11月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李学友博士带队在墨脱县进行哺乳动物调查研究,并设置了48台红外摄像机。

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本年8月传来,研究人员对回收的相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所拍摄的照片中出现了孟加拉虎的身影,这是我国首次拍摄到野生孟加拉虎的影像。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多次拍摄到野生东北虎影像,证实我国的东北虎数量在增加。

因此,我国目前确认的还有3个虎亚种,即东北虎、孟加拉虎和人工饲养的华南虎,不确定印支虎在我国是否还有野生个体。

再来解答你的疑惑。

华北地区的老虎是什么亚种

很多人认为华北虎就是华南虎的北方种群,实际上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学术界曾经确实划分了一个名叫“华北虎”的亚种,由博物学家布拉斯1904年命名,在关于华北虎的描述中,认为其模式产地在朝鲜,所以又名朝鲜虎。而朝鲜虎后来并入东北虎(西伯利亚虎)之中,所以华北虎实际上是东北虎。东北虎最早的命名是在1844年滕明克根据朝鲜北部获得的标本而命名的P.t.altaica。

东北虎早期传播最广的学名是“长毛虎”,由菲辛格1868年命名,后来学者莱德克将其模式产地定为黑龙江流域。

1871年多德根据黑龙江的俄语名称将其命名为“阿穆尔虎”。

1925年贝科夫根据哈尔滨的样本将其描述为“满洲虎”。

1969年老虎专家马扎克对比了欧洲各博物馆收藏的标本后认为:从亚洲东北部的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到黄河流域生活的所有老虎种群都属于同一亚种,按照国际动物学命名法的原则,也就是优先原则,最早的学名具有效力,之后的学名是无效的,于是马扎克给东北虎最早的学名P.t.altaica起了一个响亮但错误的学名——“西伯利亚虎”。

所以长毛虎、阿穆尔虎、朝鲜虎、华北虎、满洲虎这些学名都是西伯利亚虎的异名。我国学术界及民间称其为东北虎。20世纪初期在华北地区研究老虎长达数十年的索比尔,在观察了来自山西省北部的虎皮后表示:“毫无疑问这是长毛虎(东北虎)”。他认为华北虎与长毛虎在形态上无任何差异。

1954年在甘肃会宁采集到一只幼年雄虎,专家鉴定后表示,该虎形态与典型东北虎无异。因此可以大致判定,东北虎历史分布区域的西部界限是在甘肃省东部。再往西走就是新疆虎的地盘了,不过新疆虎(里海虎)与东北虎的差别也非常小,两个亚种分化的时间很短。▲上世纪30年代在山西永济市虞乡镇白坊村捕获的一只老虎

因此“华北虎就是东北虎”这一结论是没有争议的。山西省的老虎自然也是东北虎,属于东北虎的华北种群。

秦岭地区的老虎经证实属于华南虎,那么东北虎与华南虎的大致分界线就是黄河。

划分亚种的传统方式是形态学,即根据老虎的条纹与体型来划分亚种,这种方式的科学性有待商榷,最近基因分类学兴起,即按照各种群的基因相似性来划分亚种。早在几年前IUCN的猫科专家就提出大陆虎与岛屿虎的两分法,将大陆上的6个亚种合并为大陆虎,将岛屿上的3个亚种合并为岛屿虎。如果这种划分方式得到推崇,那就不用争论华北虎是什么亚种了。

IUCN猫科专家还提议将华北豹并入远东豹(东北豹),情况和华北虎属于东北虎基本一样。

再来说说狼。

我国狼的亚种及分布

狼一般指灰狼,是广泛分布于北半球除少数岛屿和热带雨林之外的几乎所有区域。因为分布太广,所以亚种划分争议一直存在。我国的狼曾广泛分布于除岛屿之外的所有省区,目前我国的狼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几乎绝迹,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人口稀少的地区。

我国的狼亚种划分一直没有确定。▲西藏狼追捕藏野驴

王应祥(2003)年认为中国的狼有5个亚种,即新疆亚种、青海亚种、东北亚种以及内蒙古居群和华南居群。

西方分类学家传统的观点认为我国的狼只有一个亚种,就是西藏狼,或者叫中国狼。这点也得到中国动物志的认可。

苏/俄学者认为:外贝加尔、黑龙江流域、蒙古中南部的狼应该单独列为蒙古狼。这就是流传很广的二分法:西藏狼和蒙古狼。如上图所示,黑色区域为西藏狼,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其余为蒙古狼,也就是桃红色区域,除了我国之外,还包括蒙古,朝鲜半岛,外东北以及鄂霍次克海西部沿岸。

因此,按照两分法,我国华北地区的狼是蒙古狼,按照一分法,我国华北地区的狼就是中国狼。▲四川雅江县的狼

我国的狼体型较小,新疆的雄狼平均体重28千克,雌狼25千克;四川有一例28千克重的雌狼;华南地区的狼体重在15-20千克;北方及东北地区的狼雄性平均31千克,雌性平均28千克。

根据2009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的野生狼数量约有35000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三有”保护动物。

总结

▲华南虎

按照传统分类,我国曾经有5个虎亚种,从西向东分别是新疆虎(里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华南虎、东北虎。如今野外确定的还有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不确定是否还有印支虎,华南虎在野外多年没有确切报告,目前人工饲养环境下约170只。华北地区的虎属于东北虎。

我国的狼,按照两分法有西藏狼和蒙古狼,华北地区的就是蒙古狼。按照一分法就是中国狼,华北地区自然也就是中国狼。

亚洲狮和印度支那虎谁厉害

谢邀。

这又是一个“狮虎斗”的问题,不过比起以前一些没有指定狮虎亚种的问题来,这个问题显得就比较的容易对比了。首先,说明一点,狮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的猫科动物,在同体型的前提下,双方都有胜算,而且狮子和老虎谁更厉害?往往取决于体型。那么,比较亚洲狮和印支虎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只需要看一下双方的数据即可。

亚洲狮

现存的狮子一共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出场率最高、数量最多的非洲狮,一个则是亚洲狮。相比较而言,亚洲狮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原因很简单。亚洲狮早期20世纪初就从广泛分别于西南亚地区变为了印度独有的物种,而且当时印度境内也仅仅找到了13头亚洲狮。

为了保护这仅有的物种,印度将这些亚洲狮全部放入了吉尔国家森林公园里面保护了起来,而保护级别为极危。虽然经过100多年的努力,亚洲狮的数量已经突破了350头,但是,由于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亚洲狮的寿命低、病发率高,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从遍布西南亚到印度仅有,再到靠近亲繁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类。人类的猎杀以及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在不到百年内就让亚洲狮成功的变为了极危动物。

亚洲狮是现存所有狮子亚种中体型最小的之一(与最小的索马里狮体型接近),成年雄性体重平均在160公斤左右,而成年雌性平均体重为120公斤左右。

与非洲狮一样,亚洲狮也是群居动物,而且也是雄性为“狮王”负责巡视领地,而雌性则团队狩猎。不同的是,雄性的亚洲狮相比雄性的非洲狮,显得没那么霸气,原因有两点,一个是体型小,第二个就是鬃毛比较短且稀疏。

印支虎

印度支那虎简称印度虎,在现存的6种老虎亚种中,它的体型排名第四。印支虎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比如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它与其他的虎种一样都喜欢栖息在森林之中,独居,以大型的食草动物为食。

成年雄性印支虎的平均体重约为175公斤左右,雄性的平均体重约为120公斤左右。抛去体型,印支虎与其他的虎种从外观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都是全身橙色的毛发有着黑色的条纹。印支虎作为大型的猫科动物,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

首先就是2004年的一次亚种划分,现在马来虎在04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亚种,在此之前,马来虎一直被认为是印支虎。其次就是人类的猎杀,由于老虎一直以来被认为“浑身是宝”,所以印支虎也没能幸免。据不完全统计,现存野生的印支虎已经不足2000头,保护级别为濒危。

亚洲狮和印支虎谁更厉害?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出,两种动物的雄性与雄性、雌性与雌性的体型几乎是一样的,谁也没有较大的优势。而且两种动物,一个生活在保护区内,一个生活在野外,也没有相遇的机会。

因此,我认为同性的两种动物没有强弱之分,它们的体型相近、犬齿长度以及咬合力也都非常的接近,所以,两种动物真的拼死一搏的话,就要看谁能先抓住对方的漏洞了。

总结

其实,狮子和老虎究竟谁厉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其根本就是两种动物都有很多亚种,而且不同亚种之间体型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单纯的说老虎和狮子任何一方厉害都是不科学的。

野生老虎再现影踪,马来西亚拍下罕见一幕,这种老虎有多稀缺

近日,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公告称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一组野生马来亚虎的照片,照片是在今年的年初拍摄到的,之所以选择近日放出来,是为了迎接7月29日世界老虎日,照片中是一头雌性马来亚虎带着四只老虎幼崽外出觅食。

这张照片放出来后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毕竟野生马来亚虎本身就非常的稀缺,作为主要分布国的马来西亚也仅有150头左右,而且在拍摄到这组图片之前,马来西亚的研究人员一度以为该地区的野生虎种群已经灭绝了。

那么问题来了,马来亚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老虎?它又为何如此的稀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马来亚虎

老虎是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它们起源于亚洲东北虎,通过迁徙到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多达9个不同的亚种,不过可惜的是巴厘虎、爪哇虎以及里海虎都已经灭绝了,所以现存的老虎亚种一共有6个,如下图:

在现存的6个虎亚种中,我国独有的华南虎早在1994年就已经野外灭绝了,也就是说如今活跃在野外的实际上只有5个虎亚种,而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就是其中之一。

马来亚虎是一个“新”的虎亚种,它的命名到如今不过只有18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早在2004年前,还没有马来亚虎,这倒不是它没有演化出来,而是它被动物学家们放到了另一个虎亚种中,它就是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

印支虎

早在2004年以前,马来亚虎一直被认为是印支虎,其实这也不能怪动物学家,因为它与印支虎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尤其是毛发颜色以及条纹的特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马来亚虎要比印支虎小一些,成年的雄性印支虎平均体重在170公斤左右,而成年马来亚虎的平均体重在130公斤左右。

但是,由于它们的外观太接近,再加上同一物种在不同的栖息环境内体型本身就有一定的差异,比如美洲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豹,在巴西雨林中的雄性美洲豹体重平均达到了90公斤,但是在墨西哥地区,雄性美洲豹的平均体重只有50公斤左右。

而且同一种老虎,雌雄个体之间还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从马来亚虎被发现以来,它一直是作为一个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印支虎亚群存在的。直到200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基因多样性实验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基因检测,才发现了它们与印支虎的基因差异,至此,老虎有了一个全新的亚种-马来亚虎。

新的虎亚种被确认后,马来西亚高兴坏了,连忙想着给它取一个名字,不过,就在马来西亚高兴时,研究人员已经以动物学家彼得·杰克逊的名字将其命名为“Panthera tigris jacksoni”,意为“杰克逊之虎”。

当时,马来西亚政府就郁闷坏了,明明这种老虎的主要分布地就在马来西亚,而且基因检测的样本还是他们提供的,怎么就不能叫“Panthera tigris malayensis”呢?不过,最终马来亚虎的学名还是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可能是为了照顾马来西亚的情绪,所以它的俗称就成了马来亚虎。

马来亚虎为何如此稀少?

马来亚虎仅分布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其中有超过88%的虎种群分布在马来西亚的四个洲内(马来西亚有13个洲属),根据21世纪初的统计结果看,马来亚虎的野生种群数量大约在600-800头之间,但是到了2013年,数量就降低到了250-340头之间,从开始的濒危物种,变成了如今的极危物种,成为了如今除了华南虎外,最濒危的虎亚种(比苏门答腊虎都少)。

那么,为何马来亚虎会如此的稀少呢?我们从下面三个角度来说一下:

第一:出现的原因。马来亚虎的数量之所以稀少,主要原因之一就出在它是从印支虎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虎亚种,而印支虎也“倒了大霉”,在分离之前,印支虎的数量大约在1800-2600头之间,但是一下子分走了600-800头后,如今的印支虎野生数量大约在1200-1800头之间,在濒危的路上更进一步。

因此,马来亚虎作为从印支虎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亚种,它被确认后的数量已经比较少了。

第二:栖息地的破坏。马来亚虎与其他虎亚种一样都是山林动物,它们主要栖息在马来西亚四个州中的森林之中。虽然马来西亚在虎亚种确认后就设立了国家公园,但是在公园中伐木和道路建设(为了方便观光)非常严重,这大大缩减了马来亚虎的栖息地。

同时,在人类的活动下,马来亚虎的主要猎物比如水鹿、野牛以及婆罗洲须猪,不是易危就是濒危物种,因此,在栖息地减少,猎物减少下,马来亚虎的数量开始逐渐的下降。

须猪

第三:偷猎。只要是老虎总是绕不开一个偷猎的问题,因为自古以来,老虎全身是宝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马来西亚也不例外,仅仅是在2000年-2013年13年间,马来西亚就破获了33起偷猎老虎的事件,涉及至少94头野生老虎。

其次,在2000-2011年间,马来亚虎分布的三个主要保护区内,工作人员竟然发现了接近1000个陷阱,抓获了22个不同国籍的偷猎者。正是这些偷猎者疯狂的偷猎,让马来亚虎的现状雪上加霜。

写在最后

马来西亚拍下的5只老虎之所以引发热议,原因就是在非保护区外,马来亚虎活动的迹象非常的少,而这次拍下的老虎中有4只小老虎,这就证明它们在非保护区外的野生种群得以延续。

而且马来亚虎作为从印支虎中“分离”出来的一个虎亚种,原本就数量稀少,再加上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等行为,使得它们成为了如今还在野外生存的虎亚种中数量最稀少的。

最后,所有的老虎濒危的主因中都有偷猎和环境破坏,所以想要拯救老虎,仅仅是保护环境还是不够的,还要抵制野生动物制品。

2人养17只印支虎在地下室,为了卖虎骨,我国有这种老虎吗

据越南媒体报道,近日,越南警方在乂(yi)安省的一处民宅的地下室里发现了17只被圈养的老虎,由于圈养的环境较差,被解救后,先后有8头老虎死亡。经过,专家的鉴定,这17头老虎均为印支虎。而两名圈养老虎的男子也被警方带走,据交代,两名男子圈养的老虎是从老挝运过来的,圈养的目的是出售虎皮和虎骨。那么,问题来了:印支虎属于濒危动物,两名男子为何能弄到17头印支虎?印支虎目前的生存现状如何?我国有无印支虎的分布?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一一地来解答一下。(下图为被解救后死掉的8头印支虎)

印支虎的生存现状

老虎是猫科豹属下的动物,现存的老虎一共有6个亚种分化,虽然有6个亚种,但是不幸的是华南虎早在1994年就因为栖息地破坏和人类的猎杀野外灭绝,因此,目前野生环境下,仅有5个老虎亚种:东北虎、孟加拉虎、马来虎、印支虎和苏门答腊虎,而且目前这5个虎亚种均为濒危物种,它们野生种群数量全部加在一起也就在3900头左右,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孟加拉虎2000头左右。(数据来源于2020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新数据

印支虎原本是拥有野生种群数量第二多的虎亚种,早在2004年以前,印支虎有1700-1900头左右。但是,2004年,一项科学的研究表明:生活在马来半岛的老虎种群与印支虎的基因相差甚远,所以生活在这里的老虎种群成为了老虎的一个新的亚种:马来虎,数量在600-800头左右,最终导致了印支虎的野生种群数量来到了1100头左右。(下图为20世纪以前,老虎的九大亚种,如今仅剩下了6种,而且还有一种野外灭绝

印支虎的主要分布区在中南半岛,虽然它们的数量还有1100头左右,但是这只是20世纪初的数据,在印支虎的分布区相对的国家内,老虎皮和老虎骨都是“紧俏货”,所以包括印支虎在内的其他老虎都遭到了偷猎者的捕杀。我们以马来虎为例,马来虎在04年时,数量还在600-800头之间,但是仅仅是十年后,在2014年的一项调查报告中,马来虎的数量就骤降了一半,数量在250-340头之间。

而印支虎同样也没有逃过被捕杀的厄运,虽然目前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是,早在2014年科学家们在印支虎的原分布区内通过隐蔽式相机的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已经从老挝、越南、柬埔寨彻底消失了。因此,作为濒危物种的印支虎生存现状并不乐观,而且目前的数量明显已经低于千头。

我国有没有印支虎的分布?

我国是一个野生虎大国,算上已经野外灭绝的华南虎,我国有4个虎亚种的分布:东北虎、孟加拉虎、华南虎以及印支虎。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是有印支虎分布的。不过,目前有没有就很难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泰国、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以及我国的南方部分地区。但是,随着人为偷猎的加剧,到了21世纪初,越南、柬埔寨这两个地区的印支虎纷纷灭绝,到了2014年,最后一头野生印支虎在老挝被捕兽夹夹住,在痛苦中死亡,至此,印支虎野生种群的分布仅剩下了三个国家:中国、泰国以及缅甸。

根据1990年的调查数据看,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约有89-127头野生印支虎。但是到了1999年,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野生印支虎的数量就降低到了10-14头,分布区也缩减到了云南少数地区。到了2007年5月,我国科学家通过放置红外相机也仅仅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保护区南墩河附近拍到了一头活体。这头雌性孟加拉虎被认为是我国最后一头野生印支虎个体。

但是,仅仅是两年后,在2009年的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发生了一起村民打死并分食老虎的事件。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头被分食的老虎就是野生的印支虎,由于事发地点离07年红外相机拍到的印支虎地点基本吻合,所以,这头被分食的老虎疑似是我国最后一头野生印支虎。

为什么要说这头印支虎疑似是最后一头呢?因为在2009年的7月,也就是印支虎被村民分食的5个月后,当地村民家的一头牛被野兽吃掉,虽然当时雨水将痕迹冲刷掉了。但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是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在历经一个月的细致调查下,工作人员在尚勇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老虎的脚印,经过分析这是一头成年印支虎留下的脚印,而且脚印泥土新鲜,这证明保护区内依然有印支虎活动,不过可惜的是之后没有再拍到过老虎的影像资料。

因此,只能说在西双版纳可能还存在印支虎。(下图为工作人员根据当时的脚印制作的老虎脚印拓片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越南两名男子圈养的印支虎是哪里来的?

根据两名男子的供认,这17头印支虎来自于老挝,但是老挝早在2014年就没有发现过野生印支虎的足迹,所以,这17头印支虎即便来自于老挝也是人工饲养下的老虎,而非野生老虎。

但是尽管是人工饲养下的印支虎依然非常的珍贵,因为在当下,印支虎的野生数量已经不足350头,它们分布又很广,天然的生态廊道已经没有,所以野生印支虎面临着近亲繁殖的问题,这样印支虎的数量势必还会减少,而人工饲养下的印支虎如果通过野化训练是能够为为数不多的野生种群提供新的基因的,从而避免近交的发生,对野生印支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种人为饲养,并且以商业利益为前提的饲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允许的。

不过,在越南,历年来老虎的走私就非常的猖獗,早在2017年,越南就查货了两次大规模的老虎走私,一次是发生在与此次事件同样的地点-乂安县,当地警方查货了五具冰冻的老虎幼崽尸体,一次是发生在河内,警方查货了7具冰冻的老虎尸体。

而在越南老虎的走私之所以如此的猖獗,与当地人对虎骨的神奇功效过度夸大有很大的关系。

总结

此次越南查获的圈养老虎震惊了世界各地的网友,有的网友调侃:美国有人养一头老虎都因为开销过大被迫放弃,这两位男子竟然一下养了17头,妥妥的家里有矿。但是,在猎奇君看来,这不是一个喜剧,而是悲剧,因为这些老虎如果不被发现,它们的命运就是被剥皮抽筋,当成“昂贵”的商品卖掉,而这些所谓的“昂贵的商品”正是无知的、盲目的追捧造成的,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印支虎和华南虎及孟加拉虎的区别,谁有详细研究

华南虎区别于其他虎种的明显特征是:单看华南虎,显得身体很高很细长,尤其腿很长(可能腿长占整个身材的比例很大),肚子很扁很高。其实东北虎是最高大的猫科动物,但它身材比例不同 ,东北虎、孟虎、印支虎,单独看,腿不够长(腿长占整个身材的比例较小),感觉身体显得矮点。所以视觉上,单看华南虎显得最高最长,最精神。如果华南虎和东北虎站在一起,华南虎个头肯定小些。 我觉得,还有华南虎花纹更黑更长,侧面有大空心花纹(大菱形花纹),花纹之间间距较大,头部从侧面看比较长,尤其嘴巴特别突出,长而尖,很像狼。

想知道孟加拉虎能跟华南虎杂交吗如果能的话是否可以通过增加基因多样性,避免华南虎基因绝种

孟加拉虎和华南虎在体型和体态方面差异很大,华南虎属于小型虎,孟加拉虎属于大型虎,华南虎体态特征,四肢粗短,头大且圆,这是和孟加拉虎很明显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华南虎自然生活区域和孟加拉虎并不重合,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华南虎和孟加拉虎不会碰到一起并繁殖出下一代,所以,如果华南虎和孟加拉虎杂交,那么新生的小虎就真的属于名副其实的杂交虎了。但不要灰心,有一种虎和华南虎交流繁殖并不能算是杂交,这就是印支虎。

首先为什么说印支虎和华南虎繁殖出的新生虎崽并不能算杂交呢?因为在自然界,印支虎和华南虎有重合分布区,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华南虎和印支虎就存在交流繁殖的过渡型虎种,因为并非是人类刻意干预造成的,所以,这种源出自然的过渡型虎并不能算杂交虎。况且印支虎和华南虎都属于小型虎,许多特征也都趋同,在国内华南虎种群基因因多代近亲繁殖而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引入有趋同特征的虎种加入华南虎繁殖种群,稀释已经高度近亲血缘有重大意义。

鉴于如今华南虎因近亲繁殖导致新生小虎先天缺陷率(如痴呆、佝偻、短尾、不育)居高不下,引入北部印支虎加入华南虎繁殖体系正当其时,当今华南虎虽然已经扩繁到一百余头,但有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不能回避——现今所有的华南虎都是由六只种虎繁育出来的,基数只有六只,太少了!这样低的基数,几代繁殖过后,整个种群血缘就已经高度趋近,这是十分危险的!接下来的新生虎先天缺陷率奇高更是一次次的向人们示警!在基数只有六只的前提下,企图以“纯种繁育”来保存种源,本质上就是让虎群持续不断的近亲繁殖,后果真的很危险!

虎亚种之间的划分都是后天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归类,但总有介于中间过渡的类型却被这种人类创造的名义给耽误了!就像鸭嘴兽,给它归类就有点尴尬,最后给它定了个“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类别。我们能因鸭嘴兽不太符合我们对哺乳动物的定义而把它视为怪物吗?当然不能,问题的根源是我们对大自然中动物的定义太过于狭隘,有一种自限的倾向。产于江西的华南虎和产于陕西的华南虎,它们之间的差异未必比产于江西的华南虎和产于广西的印支虎直接的差异要小,为什么前两者之间繁殖就算纯种,而后来者繁殖就算杂交?何况后两者之间在自然界就有重合分布区,就会有过渡型的后代,自然状态下出生的过渡型虎种,凭什么人为的把它定义为杂交?自然的总是对的,错的是为名义所自限的人。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美洲狮曾经也因为种群数低于可自我维系种群的境地,而引入得克萨斯州的美洲狮加入繁殖体系而挽回了一个物种。再退一步说,就算非要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杂交,那么等种群脱离灭绝边缘的时候,再依照华南虎典型特征,对虎群进行择优提纯,这也可以的啊!从生态功能上说,我宁愿要一群携带部分华南虎基因的健康虎,也不要一群病恹恹的所谓纯种华南虎,在高度近亲繁殖的状况下,纯种华南虎都快要和缺陷虎成同义词了!这还不能说明事态严重性吗?

地球本来没有经纬线,我们为了方便定位区位才给地球划出了经纬线,如果人类因碍于自己设定的名义而贻误挽救一个物种的机会,这就是迂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