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是指(现在有的中药饮片是可以直接冲服的,不用煎煮,是这样吗)

本文目录

  • 现在有的中药饮片是可以直接冲服的,不用煎煮,是这样吗
  • 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中对中药饮片采取准入法管理,你怎么看
  • 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区别
  • 哪些药品属于中药饮片
  • 中医如何确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的用法用量
  • 国家是如何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进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界定的
  • 中药饮片属于药品吗

现在有的中药饮片是可以直接冲服的,不用煎煮,是这样吗

首先要明确一下概念,中药饮片是指经过炮制修缮后可以直接用来煎煮的中药。也就是大家最常见到用到煎煮的中药,经过加工可以做成丸剂,片剂等中成药。现在也有颗粒剂型的中药,可以直接冲服。但是依然有很强的苦味。建议起初可以吃一些汤剂,后面用丸剂调理。

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中对中药饮片采取准入法管理,你怎么看

汤、散、膏、丸、丹、滴、吹、洗、醪……,只是中医药的一种敷型方式,也就是打针吃药的差异,饮片无异也是一种,都是药,都用于临床。总不能说片和丸是药,饮和水不l是药,信不信把老鼠药化成水剂照要你命?

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区别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1、中药材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材一般指原植物、动物、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中收载的炮制通则中得净制项进行处理。在严格意义上,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仅指经过净制处理后的药材,对于未经依法净制处理的原药材不能列为药品概念下的中药材,更不能直接入药。

2、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中药饮片包括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制的饮片。中药饮片是中医学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中医学的精髓和智慧。

3、中成药

中成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是指用一定的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如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中药材。狭义中成药其优点是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的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狭义中成药也有一定缺点,这主要表现在成药成分组成、药量配比的一成不变上。由于配方既定,药已制成,故而中成药往往不能像煎剂方药那样表现得灵活多变,随症加减,这使中成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定的限制。

中成药主要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内服中成药一般在中药材的毒副作用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外用中成药常用的剂型有膏贴剂、搽剂、栓剂、滴鼻剂、滴眼剂、气雾剂等,主要适用于疮疡、外伤、皮肤及五官科的多种疾患。外用中成药中相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时应慎重,以防中毒。


以上由 长海医院药学部 刘正跃 提供答案!

哪些药品属于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看似门槛低,但其实需要好的师傅带,无论是生产质量还是销售,以销售最难,但是一旦入门就不一样了,以下应该是你想要的答案。

饮片定义

通俗点讲:“饮”,喝的意思,中药饮片,就是熬着喝的中药,为什么叫“片”呢,因为大多数都成片状。专业定义上讲: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饮片品种

一,中国有多少法定标准品种

《中国药典》2015版有618个品种,不包含炮制品,比如大黄就有: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酒大黄。因为每个地方中医用药习惯以及习用品种不一样,所以各个省份有地方炮制标准,不同中药品种,再加上不同炮制方法,全中国有标准的中药饮片2000左右,没有标准的品种至少上万。

二,常用品种

统计过一家500个连锁药店所用的品种:400个左右,其中有200个品种一年也就用几公斤,有100个品种用量比较大。

三,现代饮片品种

随着人们习惯用粉碎中药粉,现在有直接口服中药片、破壁饮片,前者有标准的省份全部加起来60个品种左右,后者为备案制,全国有资质的只有2家企业,品种有10多个。

饮片销售

一,医院销售

各个地方的中药饮片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医院,大医院用的中药饮片质量要求高,利润也高,质量好了一般很少出现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因为一旦遇到不合格,罚款是少不了的,所以各省市县的中医院是中药饮片的必争之地,同时一般医院只需要三两家饮片供货就好,有的甚至就一家,所以竞争相当激烈。

二,药店销售

药店销售一般是对于价格控制很低,所以一般质量都比较低,有一部分中药饮片容易不合格,这些药店一般一般游走在合格与不合格之间,所以药监局国抽抽检不合格率为75%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药店的中药饮片,做这个生意就是赚的少,风险也高。

三,药厂销售

GMP规定中成药厂不能用中药材直接生产中成药,也没有资质生产中药饮片,所以需要购买中药饮片作为原料,所以假如能够为一家中成药提供原料,比医院销售利润更可观,风险也低,因为中成药只需要含量合格。

四,商超销售

营养滋补类中药材可以在非药品柜台销售,这些都是按照农副产品销售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参、西洋参、西洋参片、鹿茸片等在商超销售。

五,网络销售

一般网络销售可以销售花茶(有的中药饮片厂也有食品生产许可证)、药食同源中药饮片,以及营养滋补品,你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竞争异常激烈。

关于资质

这是一个供大于求的行业,GMP资质只是一个小问题,若你做大了可以直接收购一家,除了毒麻、罂粟壳这些资质要求比较高,比如重庆罂粟壳只有一家才能卖给有资质的医院。其他的你只要订单,全国2000多家中药饮片厂,每个省都有好多,你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做销售员,拿到厂家资质和授权就可以,关键是要有钱赚,其他都是合作问题。至于商超和网络就不在这里谈了。

关于客户

卖给医院和药店客户就是院长、药剂科主任、中医生、药店老板,这考的是销售能力,至于商超和网络就是一对一面对消费者,那就考的是营销能力了。

建议

你发的图片是西药,看回答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了,不晓得你现在晓得什么是中药饮片了没有,要做好中药销售需要多跑产地、多去药材市场、中药饮片厂、医院、药店、成药厂,不然随便问你一个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规格等级、含量问题,以及为什么你的比别人贵,或你为什么便宜?毕竟中药随随便便就是几百个品种。

最后给你出一道题:枳壳、枳实、四花青皮、化橘红、橘红之间的区别,产地问题,价格问题,医院规格与药典标准,市场混淆问题,若你能理解到位,说不定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中药养生、美容、药膳方面的问答与原创文章请关注非常中药。

欢迎留言评论。

中医如何确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的用法用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中医使用的中药材还是企业生产药品,处方量所显示的量均是指净药材(包括炮制品)。即使是古代中医使用的药材也都是经过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只是没有中药饮片的称呼而已,因为中药炮制也是从古代逐渐发展而来的(据悉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而现在规定不管是中药调配还是制剂必须是以饮片投料。所以,以前中医的中药材用量和现在说的饮片用量折算起来是一回事。

中药饮片定义: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中药饮片包括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

所以,对于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以前和现在在用量上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和争议,只是以前对没有中药饮片的说法,所以在叫法上无法区分未经过处理的药材粗品和经过净制加工处理的药材。也就是说,以前说的中药材=中药材+中药饮片,而现在就是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从称呼上直接区分开来,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形(中药材→中药饮片)。

实际上从中药材到中药饮片的过程重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会是1kg药材还出1kg饮片,由于处理的方式和工艺不同,有的会多,有的会少,而且和药材的质量也有一定关系。所以,现在严控饮片质量、以饮片投料是比较科学的。


对于现在的中药颗粒(这里应该指的是配方颗粒),是由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颗粒而来,那么他们之间量的关系是怎么表示的呢?用过这种中药颗粒的人就会发现,包装袋的上规格表示方法为:每袋装?g,相当于饮片?g。看下图中所示,泽兰:每袋装1g,相当于饮片10g,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一袋泽兰和10g饮片的量相当。为何这么表示呢,因为中药颗粒是饮片经提取浓缩以后制成的颗粒,比如1000g饮片,经提取浓缩以后得到了100g的干燥颗粒,相当于每10g饮片产出了1g颗粒。而这个饮片的一般处方用量是10g,所以这个中药颗粒的包装规格也就定为每袋装1g。如果原来方中饮片用量是10g,那么换成中药颗粒的话就是1袋。说白了就是一个当量的关系!

中药颗粒免去了煎煮的繁琐过程,所以又被称为免煎颗粒。不仅免去了煎煮的麻烦,而且携带方便,便于储存,很是方便了不少。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人说,以前中药熬制有先煎后下、包煎等讲究,中药颗粒没有了这些讲究,喝起来一样吗?其实呢,以前先煎后下有的是为了减毒,有的是因为不同的药材需要煎煮的时间不一样,时间长的需要先煮(比如矿物药类的),有的叶类煮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药效会降低等等,其实单独的配方颗粒是免去了这些顾虑,而且,我觉得以前的汤药一起煎煮大多是为了方便一锅出,否则,药材种类那么多,一锅一锅得煮多久啊!我估计古人应该也没试验过一味一味的煮了混在一起喝和混在一起煮了喝有什么不同。毕竟中药的成分太复杂了,很难一是一二是二的说明白!而且,中药有效成分和中医理论本来就不是同一个理念。

所以,饮片熬制的也好,配方颗粒也好,用着有疗效就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欢迎指正,欢迎有不同见解的朋友留言探讨!

国家是如何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进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界定的

感谢邀请。

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而非处方药则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目前中药饮片还没有按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大部分中药饮片你可以去药店直接购买,但是有些中药你没有处方药店不卖,比如罂粟壳、麻黄、附子等,甚至有些有小毒的中药饮片在一些药店,营业员没处方也不敢卖。

中药饮片属于药品吗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所以在国家药品管理法上的解释中药饮片属于药品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

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

常见的饮片类型及规格饮片的形态取决于药材的特点、质地、形态和炮制、鉴别等的不同需要,同时全国各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各地饮片差异也较大,常见的饮片类型有以下几种:

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适于木质类及动物、角质类药材,如羚羊角、鹿角、苏木、降香等。

薄片:厚度为1~2mm,适于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如白芍、乌药、三棱、天麻等。

厚片:厚度为2~4mm,适于质地松泡、黏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如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升麻、大黄等。

斜片:厚度为2~4mm,适于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如甘草、黄芪、鸡血藤等。

直片(顺片):厚度为2~4mm,适于形状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升麻、附子等。

段(咀、节):长为10~15mm,长段称节,短段称咀,适于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如薄荷、荆芥、益母草、木贼、麻黄、党参等。

丝:有细丝(2~3mm)、宽丝(5~10mm)。适于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药材。切细丝的如黄柏、厚朴、桑白皮、合欢皮、陈皮。切宽丝的如荷叶、枇杷叶、冬瓜皮、瓜蒌皮等。

块:边长为8~12 mm的立方块。有些药物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不等的块状,如阿胶丁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