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李白的《静夜思》不符合平仄,该怎样看?李白的《静夜思》首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窗前明月光哪个更好些

本文目录

  • 有人说,李白的《静夜思》不符合平仄,该怎样看
  • 李白的《静夜思》首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窗前明月光哪个更好些
  • 李白的《静夜思》是什么季节写的
  •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是什么意思
  • 日暮青山远的全诗,及作者,诗意
  • 静夜思的诗意是什么
  • 《静夜思》作者喜欢明月的感情是对还是错
  • 李白的《静夜思》到底好在哪里
  • 鉴赏李白的《静夜诗》

有人说,李白的《静夜思》不符合平仄,该怎样看

假如给你一个机会穿越到唐朝,当面指点李白写的诗不符合格律,试想一下李白会有什么反应?

写诗唯格律论,本来就是一个误区。古人有大量的古体诗摆在那里,如今还是有人视而不见。一味强调写诗要格律,那是否意味古人错了?

诗没有必须格律的要求,要不要格律全凭作者的心情。而且李白不止这一首《静夜思》不合格律,大部分的诗都是古体诗。

在《唐诗三百首》中,把这首诗归类入[绝句]的范畴,这也是没有错的。

古人把四句诗称为一绝,绝句的名称由此而来。绝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标准格律写的,叫[律绝];而在此之前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叫[古绝]。

[古绝]是古体诗的一种,所以不拘平仄,只要求押韵即可,还可以押仄韵。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就是押的仄韵。

好诗不看格律,看的是内容,只要能写出好的意境就是佳作。只有水平不足之人,才会拿[格律]来遮短。

更多诗词有关知识,欢迎关注诗词补习班。

李白的《静夜思》首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窗前明月光哪个更好些

静夜思,是指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静静的夜晚引起的思念,应该是在床上望着明亮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自己的家乡,月是故乡明,思念家乡的亲人,应该“床”前明月光,夜深的时候不可能站在“窗”前!

李白的《静夜思》是什么季节写的

秋天写的。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是什么意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人们常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和衬托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全诗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思是:抬头看着那一轮明月,低下头想起自己的家乡来。

日暮青山远的全诗,及作者,诗意

不是青山,是苍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1.芙蓉山:地名。

  2.苍山:青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

  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静夜思的诗意是什么

静夜思古诗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的诗意是通过描写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静夜思》作者喜欢明月的感情是对还是错

《静夜思》的作者李白喜欢明月的感情自然是对的。

01、闭上眼睛,用心品味个中情怀。

独自一人在他乡,如果奔波忙碌还好,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袭来,自己身边连个说话的伴儿都没有,不免寂寞。

夜晚,明月挂在空中。望去,皎洁明亮,尽是美好!看看身边,孤孤单单的,十分冷清。两者相对照,仿佛凄冷一般。

作者李白在《静夜思》这首诗中,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华丽的辞藻并不一定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李白用最简单的景色描写、动作描写,就烘托出了在寂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情结。这些情结,如果不是游子,如果没有对家乡的眷恋,都是无法深刻体会的。

再来欣赏这首诗,真挚的情感流露,得以使它千古传诵!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2、中国人有月亮托情的文化传统。

一)寄托思乡情

古代交通不发达,但是也有背井离乡的人,出门在外。远离故乡,亲人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此时,遥望天空,明月高高挂,以明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想念。月亮有阴晴圆缺,容易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明月出现时,沐浴在清幽的月光里,展开遐想,思念之苦谁能懂?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些诗句都是思乡情的体现。

二)寄托自己的心情或志向

古时候,有些诗人在仕途上不得志,月亮就有了失意的寄托的意蕴。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有的诗人借明月表达自己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有的诗人借明月表达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有的诗人借明月表达自己的志向。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情有景生,景由情变。景与情相映衬,于是便有多姿多彩的吟月诗词流传于世。

03、明月寄托了我对祖国统一的梦。

每当读到陆游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总是禁不住泪流。

父亲的遗言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父亲临终前曾说:中国自1840年被敲开大门以后,100多年来,实现统一也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梦。等你将来给我上坟的时候,就像陆游说的那样,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呀。切记!

我时刻牢记父亲的叮嘱。

每一轮明月升起的时候,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彼岸的同胞也在仰望那轮明月,我们彼此心心相印。月亮是我们共同的守望,祖国是我们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白的《静夜思》到底好在哪里

你没感觉到吗?首先是有画面感啊!

一束月光明晃晃照到床前,好像地上铺着霜,抬头望见窗外明月,低下头来就思念起(同一个月亮照耀下的)故乡。

对了,不仅有眼前的画面,还有眼前画面引发的想象中的画面,还有动感,抖音一样。

其次,语言通俗,感情真挚。

顺口溜一般,没有丝毫的雕琢,没有丝毫的装腔作势,生活本身一样自然。

只有大家才敢这样写,越是才气不够的才越爱故作高深装模作样。

第三,通俗易懂,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看见月亮,思念故乡,没什么好装的。

第四,流畅铿锵,富于音乐美。

第五,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屋里见月光,人人都那样想,但唯有李白写得那么到位那么好。今后谁还要写,都会因为李白题诗在前头而停笔——他已经写到最好。

鉴赏李白的《静夜诗》

  是《静夜思》……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