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天干地支,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干支法纪年、月、日、时,是怎么推算的

本文目录

  • 什么叫天干地支,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 干支法纪年、月、日、时,是怎么推算的
  • 如何快速准确的记住天干和地支
  • 天干地支里那些字都如何读
  • 已巳己三字读音
  • 天干地支是怎么算出来的
  • 天干地支跟五行怎么转换
  • 天干地支通俗一点说怎么表示日、时辰

什么叫天干地支,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海。

老祖宗发明了“干支纪历法”,即用天干地支逐字排列组合,一个组合为一年,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一直排到六十年。之中天干每字出现六次,地支每字出现五次。重新开始又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每次排列六十年,称为六十甲子。

至于现实意义,我想应该有。在表述时间长度单位时,它一个组合就六十年,所以,到了六十岁就称为甲子,或六十花甲。就像重量单位,有克,千克,还有公斤,顿。长度单位有毫米,米,公里等。各种单位的表示,都有其意义。

干支法纪年、月、日、时,是怎么推算的

现在时间☞ 2022年正月20日17点22分,换算成古老干支纪时☞ 壬寅年,壬寅月,甲辰日,癸酉时。怎么推算呢?

祖先把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用来纪年月日时,刚好都是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干支纪年是以立春算起的。

干支纪年是老祖宗的纪年历法,虽然平时不常用,但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小编尽量用大白话说清楚。


关于干支纪法


10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首先干支顺序得清楚,干支纪法讲究一一对应匹配原则,甲子、乙丑……癸酉,一对一、二对二,按顺序依次排列。到了“癸酉“问题就来了,天干排完了,地支还剩下戌、亥。

比如,今年为壬寅年,可推去年为辛丑年,明年为癸卯年。回看干支表,发现它们都错开了。或许这是很多人开始凌乱的地方。


1.干支纪年:


从甲子开始算,干支一对一,二对二,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癸酉年。

癸酉年时,天干用完了,地支还剩戌和亥没配对怎么办?那就循环,天干从头开始,接着与剩下的戌和亥匹配,甲戌、乙亥……


12地支一轮完了,再往下就从头开始轮;此时天干已重复了甲和乙,再配就轮到丙。丙子年、丁丑……挨个按顺序,一个不落下。

后面会有很多组合,无一重复,直到天干最后一个配上地支最后一个☞癸亥年,刚好完成一个周期60年。进入下一年又从甲子年开始,所谓一个甲子60年轮回,循环记录。


2.干支纪月:


从寅月开始。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十二月为丑。这是固定顺序。

加上天干,同样按干支对应顺序和原则,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十二月为丁丑。十个天干轮完,从头开始。

最后轮到癸亥月时完成一个周期,这需60个月,即5年一个轮回。


3.干支纪日:

从子日开始排序,加上天干就是甲子日开始,乙丑日、丙寅日……原则同上,最后一个天干癸轮完,就从头开始,甲配戌,乙配亥……

等到癸亥日完成一个周期,刚好60天。


4.干支纪时:

从子时开始,一天12个时辰,加上天干就是从甲子时算起,方法和规则同月。

同样轮到癸亥时完成一周期,为60个时辰。


结束语


天干为10个,地支为12个,按顺序匹配,地支多出两个,所以干支会出现一对一、二对二……十对十,也会出现一对十一,二对十二、三对一、四对二……就是这样循环不止。

尽管干支形式上会错开,但也都是按固定顺序错开的,其实原则很简单。嗨哈了嘛?


可见,就算了解了规则,也不是一下就能换算出干支纪法,所以说“推算“干支。

至于12生肖,分别一一对应12地支。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十二生肖,大家慢慢研究吧……

如何快速准确的记住天干和地支

在传统干支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要准确记住这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这种简单的定位方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十二地支的依次顺序,然后再把十二地支分别在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的十二个关节上定位好,不熟悉可以用笔来标注好,这十二个关节中食指上有四个地支,中指和无名指上分别有两个地支,小指上有四个地支,最后把第一个地支“子”用笔写在无名指的最末端处,第二个地支“丑”写在中指的最末端处,第三个地支“寅”写在食指的最末端处,第四个地支“卯”写在食指的第三个关节上,第五个地支“辰”写在食指的第二个关节上,第六个地支“巳”写在食指第一个关节上,第七个地支“午”写在中指第一个关节上,然后如(图一)所示以此标注下去,十二地支在手指上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再把十天干用笔依次标注在手指上,而为了方便以后在手掌上推六十甲子,我们就把十天干的第一个“甲”标注在无名指上地支“子”的位置,第二个天干“乙”标注在中指上地支“丑”的位置,第三个天干“丙”标注在食指末端地支“寅”的位置,依次像(图二)一样标注下去,这样十天干的位置就出来了,而十天干没有排到的最后两个地支就是空亡(ming理知识),最后我们在平时多练习就会熟悉了。

天干地支里那些字都如何读

天干地支里字的读法: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已巳己三字读音

己:读作【jǐ】,已:读作【yǐ】,巳:读作【sì】。

1、己基本释义:

(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

(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

(3)姓。

2、已基本释义:

(1)停止:争论不已。

(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

(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

(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

(5)古又同“以”。

3、巳基本释义:

(1)地支的第六位。

(2)巳时,旧时记时法,相当于九点到十一点。

扩展资料:

己和巳均包含在天干地支内,虽字形相像,含义却不同。

己:天干的第六位。巳:属地支的第六位,属蛇。

1、天干地支读音

十天干:甲(jiǎ)、乙(yǐ) 、丙(bǐng)、丁(dīng )、戊(wù)、己(jǐ )、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

十二地支:子(zì)、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 )、巳(sì)、 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

2、天干地支顺序

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以纪日,使用干支纪年要更晚一些。

天干的次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的次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怎么算出来的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百度一下就有。

干指十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支指十二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公元年数-3)/10的余数为干;

(公元年数-3)/12的余数为支。

举例:今年是什么年。

(2018-3)/10,余数是5,对应天干的戊;

(2018-3)/12,余数是11,对应地址的戌。

所以2018是戊戌年。


普及一下天干地支。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做天干地支?

先说天地。

天地其实是指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近代的概念,估计是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后创造的汉语词汇。

古人不说时间,而说“立天之道”。古人不说空间,而说“立地之道”。

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抽象的,就像时间和空间。

天和地是“象”,对应八卦中的乾和坤。

乾和坤是卦,是抽象的,为了好理解,古人用天和地来取象关联。

八卦的其他六卦是兑离震巽坎艮,都是抽象的,也不好理解,古人用泽火雷风水山表示。

乾是阳卦,下面带着兑离震,即“天”下面带着“泽火雷”。天就像能量,泽火雷则是水力火力电力这三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坤是阴卦,下面带着巽坎艮,地就像质量,风水山则是气体液体固体这三种不同形式的质量。

时间和能量有关,空间和质量有关。

天对阳,地对阴,古人说阴阳不能独居,天地是一体的,如同爱因斯坦说的时空一体。

天在上,地在下,上下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也没有上。

阴阳也是相对而言的。君为阳,臣为阴,臣回家后相对老婆而言则是阳,因为夫为阳,妇为阴。

再说干支。

干就像树干,支就像树枝。

干就像时间轴,即立天之道。

支就像时间轴上的一个切面(即所谓现在)上的很多点(即所谓这里),即立地之道。

干支交汇就是“现在”“这里”的“自我”,即意识,即立人之道。

占卜的卜字有两个构件,一个是中间的一竖,这一竖就是干,另外一个是侧边的一横,这一横就是支。卜就是干支。

古人将植物大致分为:艸木竹;将动物大致分为鱼禽兽。

干支中最明显的是竹,一节就是一世,每一世都有一个干和很多个支。干就像长子,长子即位取代父进入下一世。树木也是这样,一节一节的长高,一棵树就像一个朝代。

干支之间是相。

相就是木眼,树枝跌落后留下的伤口愈合之后形成的树眼就是相。

大致理解一下即可,展开说要很长篇幅。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先说十二地支。

我们背诵十二地支的时候往往都是四个一组分三组的背,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十二地支其实是古人的三维坐标系,十二地支对应三才六合。

什么是合?阴阳交汇就是合。古代天文学上将日月和地球三者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太阳月亮在同一边时叫做合,如果地球在中间日月分居两侧就叫做冲。

十二地支分为六个阳和六个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十二地支对应六合,什么是六合?六合就是上下左右前后。

什么是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就是立天之道(时间)立地之道(空间)和立人之道(意识)。

三维坐标系可以描绘物质空间,也可以描绘精神空间。

古人的Self-concept非常精细,心是天地人三才交汇的产物。

予是过去的自己,余是将来的自己。过去将来说的是时间,即立天之道。

自是在内的私我,我是在外的公我,内外说的是空间,即立地之道。

己是本我,意是超我,意对己说是記,己对意说是憶,记忆说的是意识,即立人之道。

西游记中的三头六臂三街六市等都是对三才六合的隐喻。

十二地支可以纪时,纪月。

为什么地支有十二个?因为空间是三维的,四个支确定一维,所以有十二个。

子丑寅卯是xy平面,辰巳午未是xz平面,申酉戌亥是yz平面。

再说十天干。

空间是三维的,3x4=12,好理解,那时间不是一维的吗?怎么需要十个天干来表示?

这得先说说十天干是怎么来的?

其实是2x5,或者说5x2。

5是指五行,2是指阴阳。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分阴阳,所以有天干十个。

甲:阳木;乙:阴木。

丙:阳火;丁:阴火。

戊:阳土;己:阴土。

庚:阳金;辛:阴金。

壬:阳水;癸:阴水。

这都啥玩意,阴呀阳呀的。

耐心听我解释。

时间是啥玩意?看不见摸不着的。

时间是根据参考事件来认知的。尤其是具有一定稳定周期反复出现的事件,比如日出日落,比如刻漏上的水滴,比如机械钟表的秒针,比如铯原子的跃迁等等。

时间是根据运动和变化来丈量的。

没有能量变化就没有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参考事件,从而就没有时间,或者说时间失去意义。

其实时间的本质是能量变化。

古人不说能量变化,而说阴阳。

阴阳相互转化,其实就是能质转化。

阴是能量转化为质量,阳是质量转化为能量。

古人不说能量,而说气。

气分阴阳。阴气是指过去的气,也就是能量转化成了质量;阳气是指将来的气,也就是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一个能量流动过程,阳为施,阴为受。

说一个人阴气重,就是说你和他在一起,他会吸收你的能量,或者说他会释放负能量。说一个人很阳光,就是说他会释放正能量。

物体对外界释放能量的同时也可能吸收外界的能量。

释放的速度比吸收的快就是木。

吸收的速度比释放的快就是金。

吸收和释放的速度均衡就是土。

只吸收不释放就是水。

只释放不吸收就是火。

五行其实就是指物体与外界自己的能量流通的五种形式或状态。即气的五种流动状态。

那为什么五行要分阴阳?、

运动是相对的,比如物体只向外界释放能量的这种运动,即火行,对物体而言是阳火,对外界而言则是阴火。因为这种过程中物体是能量流通的源头是施者,而外界是能量流通的目的地是受者。

前面说过,施为阳,受为阴。就像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关系中,君是施臣是受,所以君是阳,臣是阴,所以说君是天,臣是地。父子夫妇亦然。

还是不太明白这些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咱说一下天文学。一个大家都懂的天文学现象。

太阳每天由东往西划出一道弧线,中午时分到达空中最高点,然而每天到达的最高点位置略有不同,夏至这一天最高,冬至这一天最低。春分秋分在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古人怎么观察到的?圭表。

圭表有便携式的可民用的,有大型土建的官方使用的。

其原理就是立地见影。但关键是要在地平面上找准南北朝向。如上图是明代建筑的圭台。

圭表分为两部分,圭就是垒土为台,表就是地平面上南北朝向的刻度。每天正午时分,太阳投射下来的阴影恰好在南北朝向,夏至这天日影最短,冬至这天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长度居中。这四个点也叫四正,即罡字。天罡的罡。古人除了观察日影,还可以通过观察北斗的指向来确认四季,北斗春分指向正东,夏至指向正南,秋分指向正西,冬至指向正北。

五行为什么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如上图箭头指向所示。

木生火,其实是阳木生阴火;

火生土,其实是阳火生阴土;

土生金,其实是阳土生阴金;

金生水,其实是阳金生阴水。

那五行如何相克?其实就像奶奶克孙女。

比如:木生火,火生土。木是奶奶,火是妈妈,土是孙女。

木克土就像奶奶克孙女,因为妈妈为了照顾奶奶,顾不上孙女。

阳木生阴火,阴火盛,则阳火弱,从而难以生阴土。


第三个问题:天干地支为什么要结合

天干地支有六十个组合,统称为甲子。

天干有阴阳,地支有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阴配阴,阳配阳。所以不是120种组合,而是60种组合。

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原因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古人常说天旋地转,天覆地载,天罗地网。其实这些都是古人的宇宙和时空观念。

往简单处说就是古人对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模型的描述。

古人从来没说太阳绕着地球转,这是西方人说的。

古人说天旋地转。

这是对日行迹现象的解释。

日行迹现象是近代西方天文学的命名。

即每天在固定地点固定时刻观察太阳的位置,一年下来,这些位置点将形成一个数字8的形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两个主要因素。

其一:赤黄夹角。即地球自转的轴心与公转所在平面形成一个夹角。

其二:公转轨迹为离心非正圆。

这两个因素古人总结为天旋地转。

上图中蓝色虚线为天旋因素,紫色虚线为地转因素,红色曲线为两者的综合,即天文学中的均时差曲线。

均时差曲线即太上老君的幌金绳,即太阳每天到达最高点时刻相对当地正午时的偏差。其成因和日行迹一样,但日行迹描述的是固定时刻太阳的角度偏差。

日行迹现象古人通过甲骨文的玄字记录了下来。

日行迹就是太上老君的红葫芦。

八卦的起源也和天干地支有关。

先说什么是卦。

卦字有两个构件,一个是圭,一个是卜。

圭就是垒土为台。

卜就是圭表中的表。卜字中间一竖就是地平面上南北朝向的时间轴,侧面一横对应其中的刻度。攴就是用手指向刻度。

卦就是利用圭表确认日子。

八卦就是八个特别的日子。

乾卦=午+戊

坤卦=丑+己

兑卦=未+乙

离卦=申+庚

震卦=辰+壬

巽卦=酉+甲

坎卦=亥+辛

艮卦=戌+癸

八卦是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古人用天地泽火雷风水山来表示,似乎直观了一下,其实还是很难理解。其实八卦对应意识思维的八个不可细分的原子思维。

乾:知

坎:识

兑:感

巽:觉

艮:思

离:想

坤:理

震:念

这八种原子思维过程在佛教中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

属性阴阳八卦的读者可能发现,还有两个组合

阴=卯+丁(八卦阴阳图中的阴鱼)

阳=寅+丙(八卦阴阳图中的阳鱼)

阴阳对应性情,性对阳,情对阴。

十二地支多出的两个是什么呢?

阴中阳:子 (阴鱼的黑眼睛)

阳中阴:巳(阳鱼的白眼睛)

子对应意,即超我;

巳对应己,即本我。

所谓超我,所谓意,其实就像中枢神经,就是心;所谓本我,所谓己,其实就像运动神经,就是身。

身心,性情,八原思。这便是阴阳八卦。

天干地支为什么要这样组合,配搭出八卦来?

紫色虚线上地支按月份分布,这个好理解。

蓝色虚线上分为两段。

一段是上坡,分布为丁壬戊乙庚。其实是火水土木金,后者克前者的关系。

另一段是下坡,分布为甲癸辛己丙。其实是木水金土火,后者生前者的关系。

现代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仔细品味。

古人的天地观无处不在。

更改,这两个字好像意思差不多,其实古人分的很清。两个字里都有相同的部件攴,更=丙+攴;改=己+攴。

丙为阳,己为阴,更对应时间上的变化,改对应空间上的变化。

限于篇幅,零零散散随意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抛砖引玉。

错漏疑惑之处,欢迎交流指正。

天干地支跟五行怎么转换

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高深的哲学智慧,古人用来纪元纪时,预测未知,同时阴阳五行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下面和大家一起做下探讨:

一、天干地支和五行的基础知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记年。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四方: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五行又分阴五行和阳五行。用天干表示就是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为阳五行;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为阴五行。阴阳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力度有所不同,比如同性相克会厉害,就是说阳五行克阳五行、阴五行克阴五行,较为厉害。而异性相克则轻一些,比如阳五行生阴五行,或者阴五行生阳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按语:五行并相生为吉,相克为凶,均要适度为宜,过则为忌。下面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比如金太旺,反而需要火来相克;土能生金,土太多了,反而把金埋住了,此中蕴含着太极阴阳转化、物极必反的哲理。

二、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观,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也不例外,详细解释下什么才是正确的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称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天干地支虽然都有相同的阴阳五行,但具体表征的含义不尽相同:

甲为阳木,森林之木,栋梁之材,乙为阴木,花卉之木,盘曲小草,

丙为阳火,炎炎赫赫,太阳之火,丁为阴火,银河星光,灯盏之火,

戊为阳土,城垣堤岸,大地之土,己为阴土,田地山园,可耕之土,

庚为阳金,刚健肃杀,斧钺之金,辛为阴金,珍宝珠玉,首饰之金,

壬为阳水,江河湖泊,大海之水,癸为阴水,小溪井泉,雨露之水。

地支五行的阴阳强弱差别:

寅、卯、辰同属木,寅是初生之木(阳),卯是极盛之木(阴),辰是渐衰之木;

巳、午、未同属火,巳为初生之火(阴),午是极盛之火(阳),未是渐衰之火;

申、酉、戌同属金,申是初生之金(阳),酉是极盛之金(阴),戌是渐衰之金;

亥、子、丑同属水,亥是初生之水(阴),子是极盛之水(阳),丑是渐衰之水。

地支辰、未、戌、丑属土,叫做四大墓库,辰为水库、未为木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它们寄旺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月。

天干五行的属性明确,如甲木就是甲木为阳木,乙木就是乙木为阴木等等,地支阴阳五行的属性就不明了。在十二地支中,每个地支中分别藏着一个、二个或三个天干,这又叫做地支藏干。

地支的五行有本气与杂气之别:

子的本气是癸水。

丑的本气是己土,杂气是辛金与癸水。

寅的本气是甲木,杂气是丙火与戊土。

卯的本气是乙木。

辰的本气是戊土,杂气是癸水与乙木。

巳的本气是丙火,杂气是庚金与戊土。

午的本气是丁火,杂气是己土。

未的本气是己土,杂气是乙木与丁火。

申的本气是庚金,杂气是壬水与戊土。

酉的本气是辛金。

戌的本气是戊土,杂气是丁火与辛金。

亥的本气是壬水,杂气是甲木。

三、天干地支、五行与生辰八字、命理

中国古代的人们创造了五行,历经几千年的实践运用中也证明了五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每个人的出生时间天干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怎么知道自己的五行缺什么,可以通过生辰年月日干支对应的五行来查询。

(一)常用命理属性

甲子年生海中金命(1924,1984);乙丑年生海中金命(1925,1985)。

丙寅年生炉中火命(1926,1986);丁卯年生炉中火命(1927,1987)。

戊辰年生大林木命(1928,1988);己巳年生大林木命(1929,1989)。

庚午年生路旁土命(1930,1990);辛未年生路旁土命(1931,1991)。

壬申年生剑锋金命(1932,1992);癸酉年生剑锋金命(1933,1993)。

甲戌年生山头火命(1934,1994);乙亥年生山头火命(1935,1995)。

丙子年生涧下水命(1936,1996);丁丑年生涧下水命(1937,1997)。

戊寅年生城头土命(1938,1998);己卯年生城头土命(1939,1999)。

庚辰年生白蜡金命(1940,2000);辛巳年生白蜡金命(1941,2001)。

壬午年生杨柳木命(1942,2002);癸未年生杨柳木命(1943,2003)。

甲申年生泉中水命(1944,2004);乙酉年生泉中水命(1945,2005)。

丙戌年生屋上土命(1946,2006);丁亥年生屋上土命(1947,2007)。

戊子年生霹雳火命(1948,2008);己丑年生霹雳火命(1949,2009)。

庚寅年生松柏木命(1950,2010);辛卯年生松柏木命(1951,2011)。

壬辰年生长流水命(1952,2012);癸巳年生长流水命(1953,2013)。

甲午年生砂石金命(1954,2014);乙未年生砂石金命(1955,2015)。

丙申年生山下火命(1956,2016);丁酉年生山下火命(1957,2017)。

戊戌年生平地木命(1958,2018);己亥年生平地木命(1959,2019)。

庚子年生壁上土命(1960,2020);辛丑年生壁上土命(1961,2021)。

壬寅年生金薄金命(1962,2022);癸卯年生金薄金命(1963,2023)。

甲辰年生覆灯火命(1964,2024);乙巳年生覆灯火命(1965,2025)。

丙午年生天河水命(1966,2026);丁未年生天河水命(1967,2027)。

戊申年生大驿土命(1968,2028);己酉年生大驿土命(1969,2029)。

庚戌年生钗环金命(1970,2030);辛亥年生钗环金命(1971,2031)。

壬子年生桑柘木命(1972,2032);癸丑年生桑柘木命(1973,2033)。

甲寅年生大溪水命(1974,2034);已卯年生大溪水命(1975,2035)。

丙辰年生沙中土命(1976,2036);丁巳年生沙中土命(1977,2037)。

戊午年生天上火命(1978,2038);己未年生天上火命(1979,2039)。

庚申年生石榴木命(1980,2040);辛酉年生石榴木命(1981,2041)。

壬戌年生大海水命(1982,2042);癸亥年生大海水命(1983,2043)。

(二)生辰八字查五行缺失一般方法

1、八字查十天干的属性

甲、乙为木,代表东方。丙、丁为火、代表南方。

戊、己为土、代表中央。庚、辛为金、代表西方。

壬、癸为水、代表北方。

2、八字查十二地支的属性

寅中藏:甲,丙,戊。

卯中藏:乙。

辰中藏:戊,乙,癸。

巳中藏:丙,庚,戊。

午中藏:丁,己。

未中藏:己,丁,乙。

申中藏:庚,壬,戊。

酉中藏:辛。

戌中藏:戊,辛,丁。

亥中藏:壬,甲。

子中藏:癸。

丑中藏:己,癸,辛。

一个人的八字是由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构成的。也就是说由四个天干,四个地支构成。而每个天干和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指的金、木、水、火、土)。所以要看一个人八字中缺什么五行,就是要分析这八个字就可以了。

3、八字举例说明

八字:戊子年,甲子月,辛丑日,己丑时。

天干:戊属土,甲属木,辛属金,己属土。

地支:子属水,丑属土,丑中藏己土、辛金、癸水

因此,这个八字五行缺火,其他以此类推。但有一点需注意,并非五行缺什么就补什么,还要看八字的整体格局而定!

天干地支通俗一点说怎么表示日、时辰

这是一个好问题。中国老百姓一般干啥事爱用阴历,不爱用阳历,这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所致。下面我来说一下用天干地支计时的方法。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支纪年法:天干10个,与地支12个,组合为60个,称为六十甲子,依次循环使用,用来计算年份,称为干支纪年法,由一年的立春时分开始算起,此处要切记,不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子时开始计算的,这要记住。

3.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周而复始,用来表示时间顺序。此处注意:己、巳与“已”,戌与“戍”,未与“末”的区别。

4.年:每一年用一个干支表示,60年六十甲子用完,再从头开始,循环往复。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地支的寅开始,依次与天干组合;如:正月丙寅月、二月丁卯月、三月戊辰月,以此类推,五年六十个月,为一个轮回,循环使用。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使用,六十日一循环。

时:由甲子时开始,每个时辰对应的地支不变,每个时辰为2小时,正好24小时。

夜里23点一1点子时,1一3点丑时,3一5点寅时,5一7点卯时,7一9点辰时,9一11点巳时,11一13点午时,13一15点未时,15一17点申时,17一19点酉时,19一21点戌时,21一23点亥时。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第一个小时又叫初,第二个小时又叫正,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一个小时,又分四刻,十五分钟为一刻。

5.计算年份的方法有两种比较常用:

a.为了方便,给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用阳历年的数字尾数对应找到天干字,再用阳历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按数字找到对应的地支字,就得到了干支纪年的用字。

b. 阳历年数字- 3/10+3,余数对天干。如1984-3=1981 ,1981除以10,余数是1,1+3=4,即为甲。

阳历年数字- 3/12+3,余数对地支。如1984-3=1981 ,1981除以12,余数是1,1+3=4,即为子,即1984年是甲子年。

个人浅见,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请在下方留言,或者关注我,批评指正,互动交流,探讨学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