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4名将中,许褚能战平排名第3的典韦和第5的马超,为什么打不过第6的张飞?横枪跃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本文目录

  • 三国24名将中,许褚能战平排名第3的典韦和第5的马超,为什么打不过第6的张飞
  • 横枪跃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三国24名将中,许褚能战平排名第3的典韦和第5的马超,为什么打不过第6的张飞

张飞最擅长的就是收拾许禇了。

博陵渡一战,许禇遇张飞不敢恋战,没过几招就拔马而逃;葫芦口一战,许禇、张辽、徐晃三员战将围攻张飞,仍被张飞打跑,“多已带伤”;褒斜道一战更惨,醉酒状态下的许禇被张飞一矛挑中肩膀,身负重伤,直接就退出了超级猛将的行列,从此再没上过战场。
在《三国演义》诸位人物中,大概最让人容易误解的就是张飞了。不说别的,大家通过战绩来仔细研究一下张飞这个人,就能发现,这厮绝对不简单,脑袋瓜子比关羽、赵云都要好,远超黄忠和马超。

在张飞的战斗生涯中,屡屡受他欺负的有三个人:吕布、许禇、张郃。
吕布的武艺比张飞要高出一个层次去,按道理,吕布不应该怕张飞,可偏偏自虎牢关一战后,吕布对张飞是大为忌惮,即使在夜袭徐州那一战,吕布占尽天时地利,张飞还喝醉了酒,吕布都不敢乘机解决掉这个茅坑石,而是“素知飞勇,不敢相逼”,怕把张飞惹急了,回头来拼命。吕布一遇到张飞心里就怵,发挥失常,大家可以看一下吕布的战绩,能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下走过三十回合以上的,只有张飞一个人。而吕布一生中,在单挑状态下,只被张飞打退过。许禇的武艺与张飞是在同一个层次上,按道理来说,双方若动起手来,许禇最起码也应该支撑个五六十合旗鼓相当才合理。但偏偏许禇一遇到张飞就怯,三次交锋,三次败北,连三十个回合都顶不下去,要不就是“夺路而走”,要不就是“多已带伤”,要不就是“翻身落马”,没有一点超级猛将的架势,感觉上和张飞差着整整一个层次。
张郃算不上超级猛将,只能算是一流猛将。他的武力值比张飞要差一个级别。张飞五十多岁,身居高位,功成名就,早就不是当年敢死队长的身份了,当然不能和张郃一般见识。所以,张飞三次收拾张郃都是用智不用力,搞得张郃是屡战屡败,灰头土脸。张郃曾经大言不惭地吹牛要收拾张飞,反而被张飞屡次踩扁,还差点当了俘虏。

大家可以看到,比张飞武力值高一阶层的吕布,张飞擅长对付;和张飞武力值同一个档次的许禇,张飞也善于对付;比张飞武力值低一个级别的张郃,张飞仍然善于对付。

大家再看看赵云遇到文丑、马超遇到许禇、黄忠遇到李严、关羽遇到庞德,都是怎么样的结果?通过几场厮杀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五虎上将中,张飞绝对是最聪明的,决非一介勇夫。
许禇这员猛将,有他自己的特点,能撑住吕布二十合不败,能与赵云三十合打成不分胜负,还裸衣战马超二百三十余合旗鼓相当,说明许禇的武术基本功是很扎实的,而且许禇的力气也很大,能倒拽两牛而回,膂力惊人。许禇还很勇敢,关键时刻也豁得出去。

但许禇这些优点对张飞是无效的,论武艺和力气,张飞不比许禇弱;论出招狠辣,张飞要比许禇高出一截去;论脑袋瓜子,张飞和许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张飞能以不同的战术对付不同风格的对手,许禇可没这份能耐。
有个俗语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纯粹是胡闹嘛。巅峰时期的张飞在三分时代只有吕布能略胜他一筹,稳稳排第二,其他人的武力值都绝对比不过张飞。

但要论斩获率的话,张飞确实远远比不上杀敌数量最多的赵云,也比不过斩杀名将最多的关羽,但张飞有自己最独特的一面:总能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敌人隐藏最深的弱点给予痛击。
所以,只要有可能打赢的仗,张飞都打赢了,即使实力弱于对手,张飞也能打平,在三国时代,张飞这个优点是独一无二的。

横枪跃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答案是:

【成语】:横枪跃马

【解释】: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横戈跃马。

【拼音】:héng qiāng yuè mǎ

【简拼】:hqym

【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示例】:如果你没有为祖国~,你怎能认识她壮美的山河。 李瑛《夜过珍珠河》诗

【近义词】:横戈跃马、横刀立马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士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