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的真正禅意(请无上明师回答①花开见佛的意思②佛祖拈花,伽叶一笑的意思)

本文目录

  • 请无上明师回答①花开见佛的意思②佛祖拈花,伽叶一笑的意思
  • 有哪些十分有禅意的唐诗
  • 佛教拈花指是什么意思

请无上明师回答①花开见佛的意思②佛祖拈花,伽叶一笑的意思

花开见佛应该理解为无花无佛,佛是花心。因此,我说佛不是完全靠得住的。因为人生不同,心难同,不和不平,不公不正,就混乱不堪,统一不起来,很难不对正常生存发展进步造成伤害和阻碍。

关于佛祖拈花,迦叶一笑,这一句的理解,应该搞清楚什么是迦叶的问题,迦叶与佛什么关系。我在此不作答复。

有哪些十分有禅意的唐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三首诗分别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鸟鸣涧》和《入若耶溪》,以以动衬托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的这两句与上面王维所表达的境界不约而同,只是景物有所区别,都突出了静。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选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表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孟浩然在《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这首诗中用赞美虔诚的高僧来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描绘了幽静的境界,也告诉我们要从平凡中发现美。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句诗来自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禅宗中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诗人从溪水和野花中体察宁静、收获喜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其他的地方。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写出了平淡自然的意境。

佛教拈花指是什么意思

拈花指源于佛家「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典故,包含两层意思:

1、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

2、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师徒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

典故出处: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

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典故大意: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