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洞来无敌手全局谱(象棋古谱全局谱有哪些)

本文目录

  • 象棋古谱全局谱有哪些
  • 学习中国象棋的书籍有哪些
  • 请问中国象棋古谱有哪些
  • 明清象棋国手放在当代是什么水准
  • 怎样学好象棋呢

象棋古谱全局谱有哪些

你好。

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象棋古谱也有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谱却为数不多,搜集古谱和整理古谱,是我们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里提供一些棋友们耳熟能详的古谱棋谱,列表可能不全,欢迎广大棋友在评论区增加,以及勘误。

1. 《事林广记》

2. 《会珍阁》

3. 《反梅花谱》

4. 《吴氏梅花谱》

5. 《善庆堂重订梅花》

6. 《崇本堂梅花秘谱》

7. 《弃子十三刀》

8. 《奕海征帆》

9. 《心武残编》

10. 《无双品梅花谱》

11. 《桔中秘全局谱》

12. 《梅花变法谱》

13. 《梅花泉》

14. 《梅花谱》

15. 《梦入神机》

16. 《橘中秘残局谱》

17. 《江南风景》

18. 《泥马渡康王》

19. 《湖涯集》

20. 《烂柯神机》

21. 《百变象棋谱》

22. 《竹香斋象棋谱》

23. 《绿融侨》

24. 《自出洞来无敌手》

25. 《蕉窗逸品》

26. 《蕉竹斋》

27. 《适情雅趣》

28. 《金鹏十八变》

29. 《陶情逸趣》

30. 《隐秀斋象棋谱》

31. 《韬略元机全局普》

32. 《韬略元机残局谱》

33. 《马炮争雄》

34. 《三才图会》

35. 《棋谱秘录》

36. 《万宝全书》

37. 《吴绍龙象棋谱》

38. 《心武残篇》

39. 《渊深海阔象棋谱》

40. 《象棋满盘谱》

41. 《新增神妙变化象棋谱》

42. 《象棋老谱》

43. 《新镌金鹏变法象棋谱》

44. 《新选象棋谱》

45. 《效古子象棋谱》

46. 《梅花五子变》

47. 《象戏汇编》

48. 《梅花变法象棋谱》

49. 《无双品》

由于象棋古谱比较久远,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和遗漏之处,欢迎广大棋友在评论区留言,增加象棋古谱亦或者勘误。

学习中国象棋的书籍有哪些

  • 关于象棋有哪些精典的书:
  • 象棋入门
  • 象棋战术
  • 入门与提高
  • 中国象棋经典布局
  • 象棋杀法
  • 象棋速战速绝
  • 象棋名局精选

有关象棋的书藉不少,但在自己布局时重点在于活学活用,善于运筹以不变应万变之理念贯穿始终,方能提高技艺和最终取胜。

请问中国象棋古谱有哪些

象棋古谱有很多,以下列举16个古谱,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简单的介绍古谱名和作者:

1、《适情雅趣》

本刻本出版于公元1570年(明穆宗隆庆四年)的大型著名古谱《适情雅趣》,作者(徐芝)精选,(李浭)改编,(李禔来)校阅。是最早、最全面、最实用、最精妙、最引人入胜的象棋教科书。书中有象棋宏观理论巨著《棋经论》;有气势磅礴、大刀阔斧的中局弃子攻杀技法;有“行至水穷、坐看云起”,起死回生、秘招陷阱般的残局“屠龙”绝技;有专讲全盘布局及战略战术的《金鹏十八变》等。洋洋大观,应有尽有,都是日常比赛或对弈中最实用、最需要的布阵法与战术杀法。

2、《桔中秘》

象棋古谱《桔中秘》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象棋古谱,由明朝朱晋桢,于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该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其中,“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即“弃马十三招”)成为象棋布局陷阱的代表,“双马饮泉”则创立了全新的基本杀法。某些文学作品中习惯将象棋称为“桔戏”或“桔中戏”,足见《桔中秘》影响之深,影响之远。

3、《梅花谱》

象棋古谱《梅花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王再越编著。属于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与《桔中秘》并列称为“桔梅“。全书共六卷,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当头炮破过宫炮、当头炮破转角马、顺炮直车破横车、顺炮横车破直车、列手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多变,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然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4、《反梅花谱》

象棋古谱《反梅花谱》,原称《象棋梅花心法谱》,清朝巴吉人编著。该谱第一局着重强调当头炮能战胜屏风马,与王再越《梅花谱》观点相反,从第二局开始提出了一系列其他后手布局阵法制约当头炮攻势的论点。

5、《梅花泉》

象棋古谱《梅花泉》是童圣公所作的全局谱,内容丰富,见解精细,共有六种布局,比较突出的有“当头炮鸳鸯马对屏风马”、“当头炮对单提马”、“当头炮对左叠炮”以及“弃马陷车”等,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让子棋中的“让车”、“让炮”在其他古谱中更是绝无仅有。

6、《会珍阁绿蓉桥》

象棋古谱《会珍阁绿蓉桥》,清乾隆年间周廷梅编著。此书无刻本,凭手抄本传世。

7、《善庆堂重订梅花变》

象棋古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原谱为手抄本,全书共三卷,对“当头炮对屏风马”布局及其他布局作了专题研究。

8、《崇本堂梅花秘谱》

《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作者、年代不详,全书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

9、《吴氏梅花谱》

象棋古谱《象棋让先秘谱》,清朝吴梅圣编著,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本谱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第一局“屏风马先进7卒”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象棋让先秘谱》进一步总结、创造和发展了王再越《梅花谱》传世后的实践。

10、《梅花变法谱》

象棋古谱《梅花变法谱》以屏风马、顺炮类布局研究为主。

11、《无双品梅花秘》

象棋古谱《无双品梅花秘》,主要内容是“后手屏风马对先手当头炮”布局的各种攻防变化,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12、《韬略元机》

象棋古谱《韬略元机》,清朝张惠春等人编著,康熙四十六年刊印。全书共六卷,其中“左叠炮破当头炮横车”和“弃卒破挺兵局”、“象局破当头炮局”为明代象棋谱所无。棋路深奥微妙曲折,棋局盘面形势罕见,惊险动人,变化多端,对于象棋爱好者和专业棋手,颇有借鉴和启迪的作用。

13、《金鹏十八变》

《金鹏十八变》初步构思了中国象棋艺术理论体系,对各种局势的优劣得失作了扼要精当的评述,指明了攻防要点。置于谱首的《棋经论》,后收入《橘中秘》作为“全旨”,被古代象棋艺人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经典。

14、《江南风景名局选评》

《江南风景名局选评》选自《贾题韬象棋著作全集》,贾题韬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家,著名象棋理论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曾战胜“棋王”谢侠逊,被尊为“无冕棋王”。

15、《自出洞来无敌手》

象棋古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全谱着力研究炮的用法,每局有不同的看法和变化,短小精悍,简明易懂,风格别致,全部是得先胜。

16、《炮马争雄》

《炮马争雄》包含黄少龙编著的《炮马争雄》与杨典、宋玉彬编著的《炮马争雄》全部棋局,从实用角度结合象棋名手的经典对局范例,对炮马双方战略斗争焦点及演变作了详细的介绍。

明清象棋国手放在当代是什么水准

如果说把现代的高手比作职业选手:一辈子就就是下象棋的人。那么,古代的象棋“高手”其实相当于现代的业余棋手:比如街上卖烙饼的、修鞋的或是卡车的车夫,他们中的有些人象棋真的下得很好。

其实,中国古代的象棋大师并不是很多,直到明清时期,象棋在群众广泛发展,那时候才出现了众多的象棋棋手,继而也诞生出不少统治着一个个“时代”的象棋国手。那么,明清象棋国手有多强?

其实,在我国古代并没有现代传统意义上的职业选手,而那时的象棋比赛都是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赛事。

至于当时业余棋手与的全职棋手的最根本差距,就是在于下棋的时间的长短。由于中国古代信息相较现代更加封闭,堵塞,因此在会下象棋的人中,人与人的差距也不算太大。

不夸张的说,即便是象棋发展较为鼎盛的明清时期,当时人们公认的象棋顶级高手放到现在来看,他们不仅算不上顶级高手,甚至连市级专业队的水平都打达不到。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到有些疑惑,明明明清时期的国手都是统治一个时代棋坛的高人,为何水平放在现在来看竟然如此之低?难道是古人的智商存在问题?

其实不是的,明清时期距离现在只有几百年,即使在久远一点,人类智商变化也不大,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知识的积累:古代也有很聪明的人,但古人没有现在的条件。

大家已经知道,古代专职下象的人员十分稀少(没有真正的职业棋手),而且信息不通,学习方式效率低,棋手之间相互交流也是比较困难。对于一些经常切磋的棋手来说,即使在下棋的过程中找到了对方的漏洞,为了能够打败对方,也不愿意说出来,棋技全靠自己提高。

而现在的棋坛则大有不同,不仅有大批专业人员从业,而且人们还可以直接从先人打好的基础下开始研究(古谱中早已被发现很多问题了)。

除此之外,现在人的棋谱也相较古人更为完善,从开局细节到残局整体研究的非常详细。

棋手在练习的时候既有了专业棋队,队员们可以聚在一起相互讨论又有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某一情况下比较两种走法的优劣,强大的软件几秒种就可以作出判断(在古代几个人拆上几天都不一定能答出正确答案),据说某些特定布局套路下的最优走法机器已经能从开局算到残局……某种新走法一出来很容易公布,所有的高手都可以马上学习借鉴批评。

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就是现在的小孩想自己学棋就很轻松。他可以轻易的在网上下载一个水平不低于特级大师的软件对练、拆解,而古人学棋,不仅周围没有高手,即便自己再怎么钻研也很难有质的提高。

对于古代棋手编写的比较出名的《梅花谱》、《金鹏十八变》、《适情》等一类棋书,现代的高手可能会不以为然,甚至能够轻易地发现其中的应对不当与错误之处。

比如,类似“弃马十三招”这类让我这样的初学者拍案的“高招”都是需要一方走很多“漏招”来实现的……这也是很多人会觉得《胡荣华经典500局》之类书里的高手对局走法平淡无奇,看多了想睡的原因,远不如古谱中的精彩绝伦、妙招迭出,可是殊不知那些妙招全是对手“送”出来的。

现代顶级高手对局如果最后分出胜负大多是以极小的优势,比如一方多一兵或者是多一士,很少有丢大子的,这正说明两方都是高手。两个超级绝顶高手(如果存在)下象棋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这样的,红方因为先手以微弱优势和局,不会真正出现一车取双、弃车叫杀、舍车保帅等大家向往的精彩局面。双方下的每一招都没失误,都是该情形下的最优下法(这是对弈类游戏的最高境界,基本只能想想),而像那种几步丢车的,丟炮的,虽然看上去下的很流畅,比赛时间也短,但是那叫“小孩棋”,下棋的两者至少有一方是棋渣。

其实,不仅仅是象棋,其它棋类以及绝大多数有明确优劣评判标准的活动都有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古劣于今。

原因其实大家都懂,这些行业从本职上来说是须要不断地根据前人的“积累”才能在后来取得进步的。简单说就是在拥有前人无法想象的学习条件下不断学习前人、否定前人、超越前人的结果。

虽然明清时期的国手的水平无异于市级棋手的水平,但是我这并不是简单的否定古人。因为古人的努力不管对错高低,开创的意义都是伟大的,毕竟没有以前的积累就没有现在的成果,没有现在的成果也就没有将来的创新,这不过是大势所趋罢了。

怎样学好象棋呢

谢邀。如题主所说,我认为有3点:

第一,你要多下棋

象棋的“大局观”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下棋者要通过自己大量的实战积累起来的。“大局观”这种东西很难用文字描述出来,概括来说就是:

你在棋局优势的时候,“大局观”会告诉你要赢棋不闹事,减少对手反扑,稳稳控盘取得胜利。

你在棋局被动的时候,“大局观”会告诉你要不抛弃不放弃,做好顽强的防守,等待对手犯错。

你在下棋的时候,“大局观”会告诉你怎么“弃子取势”、“得子占优”、“ 设下陷阱”等待,一切取决于下棋者的“大局观”。

第二,你要多总结

象棋术语就是“复盘”,就是你下完这盘棋之后,不管胜负和,你都要从头到尾回顾一遍这盘棋,看象棋布局好不好、象棋中局的得失、象棋残局的细节、下棋心理、昏招等多方面的东西,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复盘,才能提高自己的象棋水平。

第三,你要多学棋

“学棋”就是你要多看棋书,比如:

综合类:《象棋实战技法》(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象棋入门》(金盾出版社)。

象棋布局类:张强和阎文清写的《象棋布局定式与战理》、《象棋布局疑形与攻击》、《象棋布局骗招与对策》。

象棋中局类:金启昌的《象棋致胜三十六计》、黄少龙的《象棋中局战理》。

象棋残局类:陈松顺的《中国象棋实用残局》

象棋全局类:《银川棋路》、《吕钦棋路》、《胡荣华秒局精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