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呢?《资治通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本文目录

  • 为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呢
  • 《资治通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 买什么版本的《资治通鉴》合适
  •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 《资治通鉴》和《战国策》哪个更有价值二择一的话
  • 资治通鉴算不算中国最好的,最值得阅读的历史好书
  • 资治通鉴的成语
  • 阅读《资治通鉴》对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有何意义

为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呢

《资治通鉴》,听名字你就知道,它是一部通史。一部通史该从哪儿开始?

搁一般人想,肯定得是个什么元年吧。但这本书编年的开始,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就算对中国历史很熟悉的人,听到这个年份,也会觉得很茫然吧?这一年有什么特别的?《资治通鉴》怎么会从这么不当不正的一个年份开始?

因为《资治通鉴》不是史官的史书,而是政治家的史书。

▲资治通鉴


全书从哪一年开始,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史学问题,而是一个有着开宗明义之功的古代意识形态问题。

历史从哪里开始

作为一部编年史,《资治通鉴》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讲周朝的部分叫《周纪》,讲秦朝的部分叫《秦纪》,然后是《汉纪》、《魏纪》、《晋纪》等等,以《后周纪》结尾,因为后周以后就是宋朝,对于司马光来说就不再是古代史,而是当代史了。

每一个“纪”包含若干卷,比如《周纪》一共5卷,第一卷叫《周纪一》,第二卷叫《周纪二》,以此类推。每一卷的开头都会标明本卷内容的起止年份。

从朝代选择上看,《资治通鉴》的内容从周朝开始,彻底抛弃了商朝、夏朝和更加久远的三皇五帝,这是为什么呢?

◆从史料编纂的角度来看,周朝以前的历史渺茫难求,很难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神话,更不可能做出准确编年。

从当时的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儒家最为推崇的礼制,孔子想要“克己复礼”的那个“礼”,就是被周朝确立下来的,被儒家奉为圣人的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最后的那三位,也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旦,都是周朝的开国先贤。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很容易推测,儒家的史书,正常会从周文王开始,或者是从周朝正式开国的那一年开始,但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偏偏选了一个不当不正的年份作为全书的开端,这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这一年,向前距离周朝开国大约6个世纪,向后距离周朝亡国182年。

◆这位周威烈王也算不上是个多么像样的天子,即便司马光对他有偏爱,至少也应该把《资治通鉴》的开头安排在周威烈王即位的元年才对,而不是即位之后的第二十三年。

◆非但《史记》那一类的纪传体史书不会这样开头,就连《春秋》和《左传》这种编年体的先驱也不会这样开头。

司马光为什么别出心裁,一定有他的深意。

◆要想理解这层深意,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资治通鉴》和其他史书的一种区别:并不是编年体和纪传体那种形式上的区别,而是立意上的区别。

▲资治通鉴残卷

◆《资治通鉴》是政治家编写的史书,而不是史官编写的史书,“资治”二字是重点。

◆所以,《资治通鉴》既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历史哲学专著,如果仅仅把它当成史书来读,就会惹作者伤心了。

◆作为历史哲学专著的《资治通鉴》,才一开篇就要确立一套价值体系,标榜出这套价值体系里的核心诉求。

从《左传》的结尾到《资治通鉴》的开端

◆无论是一个人规划自己的职业,一家公司安排自己的运营,还是一个国家决定基本国策,都会存在核心诉求和次要诉求。

◆一个国家的核心诉求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比如强大、富裕……虽然这些诉求听上去都很诱人,但核心诉求只能有一个,其余诉求都要为核心诉求让步。

◆道理很简单: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任何一种资源调配都意味着有取有舍,对取舍的标准越明晰,运作就越高效。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由政治家操刀,意图在于“资治”的编年史,一开篇就让儒家意识形态成为主角,开宗明义地讲出一个国家最应该有的核心诉求:稳定。

◆《资治通鉴》之前的一切正史,从《史记》、《汉书》到《新唐书》、《新五代史》,都没做到这一点。史官写的历史和政治家写的历史,就是如此不同。

◆借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在《资治通鉴》面前,“此前所著,皆为序章”。

◆从编年史的技术角度来看,《资治通鉴》是接着《春秋》和《左传》来写的。

◆《春秋》站在鲁国的角度,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开始,结束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这是孔子去世的时间。

◆《左传》作为《春秋》的补充读物,结束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交代了鲁哀公的人生结局,还记录了当年发生的一件大事:中原强国晋国以智襄子为主帅,进攻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陈成子为主帅,出兵援救郑国。陈成子对智襄子有一句评价,原话是“多陵人者皆不在”,意思是经常欺负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左传》有一种叙事风格,凡是这种评价性质的,带有预言意味的话,后文都会出现相应的事实,以此证明前边的评价很恰当,预言很准确。

◆既然记录了陈成子这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后文就要交代这句名言是如何应验的。

◆所以《左传》虽然编年结束在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但在全书的最后,宕开一笔,跨越多年,记载智襄子因为贪得无厌和刚愎自用的缘故,被晋国的韩、赵、魏三大家族联手灭掉,这才结束全书。

◆《资治通鉴》编年的开始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发生的历史大事只有一件,那就是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从此才有了战国七雄当中的韩、赵、魏三大强国。

◆《资治通鉴》虽然详细记载了智襄子身死族灭的前因后果,明显接上了《左传》,但从严格的编年意义上看,《左传》编年结束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距离《资治通鉴》开始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早了足足65年;《左传》记事结束于智襄子身死族灭,这是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距离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也还有整整50年。

如果《资治通鉴》真想续接《左传》,为什么要留出这么大的一段编年空当呢?

名分和事实,哪一个更重要?

从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来看,智襄子的灭族,有一场春秋战国时代罕见的大规模战役,堪比长平之战,当然值得大书特书,而周威烈王把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封为诸侯,只不过是一纸任命,波澜不惊。

再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两件事明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前者骇人听闻,后者水到渠成。

韩、赵、魏三大家族联手消灭智襄子,瓜分了智氏家族的土地、财富,“三家分晋”局面已成,一些历史学家把这件事作为战国时代的开端,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然而在司马光看来,“三家分晋”的意义远不如周威烈王的分封来得重要,前者只配作为后者的补充说明,不配作为一部历史哲学著作的开篇。

这样的斟酌和取舍,显示出政治家的历史观和史学家的历史观截然不同。

在政治家看来,一件表面上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事情,其实涵义重大,影响深远,无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以儒家的标准来看,“三家分晋”属于礼崩乐坏的典型事件,韩、赵、魏和智氏家族这四大家族都是晋国的贵族,却完全无视晋国国君的存在,自作主张掀起内斗。

而在司马光看来,所谓“三家分晋”只是三大家族“事实上”瓜分了晋国,形成了三个独立政权,而若干年后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意味着三家作为三个新兴的独立政权,从此拥有了合法的名分,在“名义上”可以和晋国国君分庭抗礼。

也就是说,原本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竟然获得了官方认可,把自己洗白了。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里,名义问题是底线问题,哪怕既成事实无法推翻,名义上也不能做一丝一毫的让步。

孔子有一个著名的主张,认为治国的第一要务就是“正名”。

学生子路认为老师的观点太迂腐,这就引出了孔子的那段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正是因为儒家把名分问题摆在了政治学的制高点,所以儒家才有一个别称,叫作名教,那些扰乱名分规则的人因此被称为“名教罪人”。

这种价值观确实很有迂腐的一面,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比虚无缥缈的名分重要得多,后者完全应该为前者让路。

▲资治通鉴残卷

实干家往往会有这种态度,最著名的就是曹操,他在位高权重的时候饱受猜忌,有舆论要他交出兵权,回到封国养老,曹操为此写了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说自己绝不交权,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就没有实力来抵挡政敌的迫害了,家族和国家都会遭殃。

说到这里的时候,曹操留给我们一句名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名是虚的,祸是实的,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资治通鉴》是以“稳定”作为核心政治诉求的,在儒家体系里边,必须正名才有稳定。

所以,司马光才会以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这么一个“名不正”的小事件作为开端,将这个表面上的小事件解读为全部历史当中最大的教训。

《资治通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资治通鉴》从周纪开篇,对“名”与“分”的解释是:“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分是君臣有别、也就是阶层,名是名位,名分是封建社会秩序的来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已经有了众多可供分配的财产,因此有了阶层,掌握了生产工具的人与没有掌握生产工具的人成为了两个阶层,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统治阶层认为自己天生就具备某种不凡的能力,是被上天所选中的人,当然,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国君并不比一个奴隶天生更聪明、更有才华,但是即使是孔子,仍然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通过种种方式将这种秩序规定下来作为封建社会统治的根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抛弃了血统论,因为随着对于基因的解读,基因在遗传中还存在着变异,并不是所有优秀的基因都能遗传下来。而优秀努力的人并不会被天然禁锢,名分固然重要,努力与坚持才是不可或缺。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有两部书不得不提,那就是《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书被称为“史学双璧”。

不过,很多人对这两部书的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不少人经常将两部书的作者,司马光和司马迁混为一谈。

下面,我们说一说这其中的区别,便于大家更好地去理解。

一、《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相同点

首先,这两部著作都是记载历史事件。

其次,两部作品记载的内容都比较全面、真实。

二、《资治通鉴》和《史记》的不同之处

01 写作时间上的不同

《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从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前后一共历经了1362年。《史记》记述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前后共经历了三千多年。

(顺带一提:《史记》和班固写的《汉书》,范晔、司马彪写的《后汉书》以及陈寿写的《三国志》,被合称为“前四史”。)

所以,光从时间上说,《史记》的时间跨度显然要长许多,《资治通鉴》比较短,其中,三家分晋到汉武帝时期,是重合的。

02 写作体裁的不同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理解,即以时间为顺序,记述历史事件。其特点总结一句话就是“以天时记人事”。这是我们古人最常用的一种记述历史的方式。

两者的区别很明显:

  • 纪传体通史:就是以人物为中心,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进行行文记述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部人物史书。
  • 编年体史书:就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来行文记述的,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强调各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03 修史主体不同

司马迁写的《史记》,为个人修史,其创作的自由性比较大。比如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中,占据主流核心地位的人物,被司马迁写进《史记》中,乃为野合而生。这种写法,在官方著作中,不常见。

而《资治通鉴》可以视为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修订的官方历史著作,他的创作是有官方背书的,且成书过程中参与的人数也比较多。

04 写作目的上的不同

从修史主体的不同上看,我们大体就能感知到这写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此前,读书君写过一篇内容,和大家聊到司马迁的《史记》,就曾特别提到了他为什么要写《史记》(5月22日一期)。

第一,就是受他父亲遗嘱的“交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一个非常有思想见识的人。他的一生,有一个宏伟的心愿,那就是完成一部上及轩辕,下至于汉的历史著述。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然而,遗憾的是,没等他开始写,就染上了病,命在旦夕。最后,在临终之时,他把这个心愿告诉了儿子。司马迁听完老父亲的话,流着泪说:

“儿子虽然愚笨,但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有任何缺漏。”

可以说,父亲的遗嘱,是司马迁写《史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司马迁的人生历练,促成了他写《史记》。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等汉代大儒,后来到了全国各地去游历,见证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地域风俗,这为他撰写《史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条件。

后来,司马迁子承父业,继任太史令。之后,发生了一件影响司马迁一生的事情,那就是被处以宫刑。

关于这个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这次事件,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给司马迁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而这,也更加促进了他写《史记》的不动摇的决心。

最终,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这一部《史记》巨作。

而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其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服务的。

所以,从编撰的目的来看,两者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一个是带着抨击强权,同情弱者的正义感去书写历史,一个是带着官方的正统思想去书写,差距显著。

为此,《史记》成书后,曾一度被批判为是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是一部离经叛道的“谤书”。

05 从写作的内容来看

《资治通鉴》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共有294卷,300多万字。

《史记》则比《资治通鉴》少了许多,仅有130篇,52余万字,分别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全书以世家、本纪、列传为主体,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贯通古今。

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

  • 本纪:是全书的提纲,主要记述的是帝王的言行政绩;
  • “世家”:主要是用来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
  • “列传”:是除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 “表”:主要是用来列出世系、人物和史事;
  • “书”:则主要是用来记述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的。

有意思的是,在通读《史记》时,你会发现,司马迁将孔老夫子归入到了“世家”行列,将项羽归入到了“本纪”,这和常规的体例是完全不同的。从中我们也能大体看出,司马迁不一样的史学观。

03 成就

总的来说,两部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资治通鉴》自成书之后,一直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思想家、文学家等的阅读之选。而《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建立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并对我国古代的小说、戏剧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抛开学术研究等不说,《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书,对我们人生具有极大的启发、指导意义。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做人做事等规则,都能在两部书中找到影子。

所以,我们经常说多读史书,提升自我思维格局,这并不是空谈之道。

经典好书,值得推荐,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查看下单,共三册书籍,价格实惠!读好书,看经典,掌握更多人生知识。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关注我,别走丢~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买什么版本的《资治通鉴》合适

1、最权威的《资治通鉴》版本,就是中华书局《资治通鉴》二十卷本。此书初版于1956年,二版于2011年,是目前最佳的一个版本。其中包含了元人胡三省的注释,为繁体竖排排版。此书是研究者必备,爱好者也可以收一套。

2、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十二卷本。此书是中华书局《中华国学文库》系列的一种,该系列全部为简体横排排版,该十二卷本《资治通鉴》内容与二十卷本《资治通鉴》一致,都包含了胡三省注。对于竖排不习惯的业余爱好者,可以考虑买这个。

3、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四卷本。此书是中华书局《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的一种,也是简体横排排版,与《中华国学文库》不同,此书只有《资治通鉴》正文而没有胡三省注,觉得胡注贵的可以就买这个,

4、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十八卷本。此书是中华书局《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的一种,顾名思义,此书包含了《资治通鉴》的原文以及对应翻译。文言文不好的朋友可以考虑买这个。新世界出版社有套《白话资治通鉴》也不错,台湾学者编的,可惜出版社一般。

至于其他出版社的《资治通鉴》,特别是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统统不推荐购买。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熟读历史的人可怕,读资治通鉴让人阴险,资治通鉴被梁启超称为“黄帝教科书”,全书讲的是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典籍,它不适合普通人去读,只有达到一定层面的人才适合读它。因而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当前我们平民来说,是一部了解历史知识,加强道德修养。对统治者来说,告诉要以史为鉴,注意不犯过去的错误,做好统治者。是一部很有哲学意义的好书。

《资治通鉴》和《战国策》哪个更有价值二择一的话

《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

《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

《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

《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

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

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

《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

《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

《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

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

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

资治通鉴算不算中国最好的,最值得阅读的历史好书

记载中国历史的书 ,如二十四史,都是好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从书名就知道这部书是关于治国修身平天下的书,值得阅读。

其实,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如左传,战国策等等都值得阅读。

资治通鉴的成语

1、望风而逃

解释: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出处:《资治通鉴·梁记·武帝天监四年》:“渊藻是萧衍骨肉至亲,必死无理,若克涪城,渊藻

2、桃李满天下

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3、丝恩发怨

解释: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

4、人才辈出

解释: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5、轻虑浅谋

解释: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

出处:《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

6、请君入瓮

解释: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

7、排山倒海

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

8、剖腹藏珠

解释: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9、鸟面鹄形

解释: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出处:《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10、铸成大错

解释: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阅读《资治通鉴》对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有何意义

我理解的是

有人说过:读史可以明智。从前事即是当今事,当你读史书读的多的时候,提升内在涵养,从内而外,在读史中,感触人事一遍,浸然内心一次,在平常生活中,气质会不自觉的发生改变,对于读《资治通鉴》提升素质只是附带,明人情事理,懂世事变化,察荣辱进退,塑眼界格局,养正气傲骨,观阴阳生死,在历史中层层剥开,至于能从历史中能学到多少,就看自己天赋际遇,从现实世界中来,实践于现实世界中,提升内在素质,或有稳重成熟感,或有自信张扬感,或有放荡不羁感,加重内在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