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上阵的主人公(水泊梁山里有个人叫“八臂哪咤”,他原名叫什么最后何去何从)

本文目录

  • 水泊梁山里有个人叫“八臂哪咤”,他原名叫什么最后何去何从
  • 俄乌战争的挑衅者是谁
  •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水泊梁山里有个人叫“八臂哪咤”,他原名叫什么最后何去何从

八臂哪吒项充,在《水浒传》中最初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强人。

在电视剧《水浒传》中,对这个角色很少提及,但是他的故事在我看来也是很精彩的。项充是沛县人,善使一面团牌,背后插了二十四把飞刀,百步取人首级。在《水浒传》中,他与混世魔王樊瑞、飞天大圣李衮一起占据芒砀山,打家劫舍。(这哥仨的名字取得都挺有个性,非仙即圣……)

项充自恃兵强马壮,扬言要吞并梁山泊,被旱地忽律朱贵得知,报给晁、宋。史进主动请缨讨伐,与朱武、杨春、陈达一起前往,与项充、李衮交战。结果史进等人被项、李二人杀的打败,而史进也险些被飞刀所伤。

后来宋江、公孙胜等人亲自围剿。公孙胜布下八卦阵,项充率人冲入阵中,樊瑞在外做法协助项充,却被公孙胜用五雷之法压制。最后项充等人被捉。

宋江念他们是好汉,以礼相待,项充也看宋江重义,便率芒砀山的人归顺梁山。

后来梁山排座次,项充排在第六十四位,号地飞星,担任步军将校。

在梁山征伐中,项充和李衮、鲍旭、李逵组队,成了“小兵收割机”。正是得益于项充、李衮的盾牌遮挡,李逵才不受重伤。

在打辽国的时候,项充等人用雷车破了太乙混天象阵、打田虎的时候,被乔道清活捉,宁死不屈,最后乔道清被公孙胜施法打败。

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时候,项充和李逵、李衮一起追杀郑彪,想要在宋江面前逞能,紧追不舍,被敌军断了后路,项充不慎被绳索绊倒,最后被乱刀砍成了肉泥。死后朝廷追封他为义节郎。

俄乌战争的挑衅者是谁

表面看是乌克兰,深看是北约东扩即蚕食其它地区即通过吸收接纳北约新成员方式并首先对哦构成安全威胁引发的。

赤膊上阵里,马超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如果后面两军没有发起冲锋,谁被干掉的几率大

许禇裸衣战马超,渭水河畔的这场厮杀是《三国演义》中段非常精彩的一次打斗。许禇与马超连战三局,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没有胜出胜负来。那么如果两将继续缠斗下去,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咱们就根据原著中的一些细节来进行分析。

战前:许禇气势占优

曹操与马超战于渭水河畔,受梦梅居士娄子伯指点,冰冻沙城,一夜而成。马超大惊,又见曹操在阵前,正欲突袭之,突见曹操背后许禇手提钢刀勒马而立,威风抖擞。马超“不敢动,乃勒马回”。回营后,许禇向曹操请命向马超下战书约斗,马超大怒回批“次日誓杀虎痴”

马超忌许禇之威,未战之前,许禇自信心满满,在气势上占有优势。

第一局:两将旗鼓相当

次日阵前,马超挺枪搦战,曹操突然冒出一句“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大大激怒了许禇。大家都知道,当年濮阳城之战,许禇迎战吕布,二十合不分胜负,曹操就感觉到许禇的弱势,言道“吕布非一人可胜”,随即派上典韦助战夹攻,两员猛将都奈何不得吕布,只得六将齐出围殴,方将吕布击退。

如今曹操突然这么一句话,严重刺激了许禇,话音未落,就“拍马舞刀而出”与马超杀到一处,两将激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

第一局交锋说明,许禇在情绪极度亢奋状态下与马超能够战成平手。

第二局:两人仍平分秋色

百余合后,两人因胯下战马疲乏,各回本阵换马再斗,“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仍然没有分出高下。

许禇的耐力是不错的,当年在葛陂与典韦厮杀,先是“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又“直战到黄昏”方才罢兵,体力充沛。同时,许禇在力量上占有上风,他能够“拽两牛尾倒行百余步”,膂力超群。所以在与马超的战斗中,许禇有力量优势,而马超主要靠的是枪法精妙。

第三局:许禇场面上弱势

许禇杀得性起,飞马回阵,卸去了身上的盔甲,“赤体提刀”,再上阵来与马超相斗。

那么为什么许禇要卸去盔甲呢?我们分析,有三个可能性:一是经过剧烈运动身体发热而导致出汗太多;第二个可能性是经过激斗后体力损耗而导致肢体灵活度下降,而盔甲对身体的灵活性是有影响的;第三个可能性,攻守相间的情况下占不到便宜,许禇放弃了防守,要以攻代守,增加攻击性。无论哪一个原因,许禇是受到了激战的影响。

两将又战到“三十余合”,许禇举刀劈下,被马超闪过,一枪刺来,许禇弃刀挟枪,一折两断。从上面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分析到,许禇卸甲而战确实是放弃了防守,而且增加了身体的灵活性。

若继续战斗:许禇会落下风

马超枪折,两人各夺半截,“在马上乱打”。现在的情形很明确了:许禇夺到的半截虽有枪尖,但许禇擅长的武器是刀,只能抡着打,刺击的方式对全装贯束的马超构不成伤害。而马超拿的是后半截,有枪纂,他要抽到许禇没有盔甲防护的身上,那就是一条血印子。

所以说,如果双方兵将不出来助战,任由两将继续打斗,许禇是会吃亏的。所以曹操“恐褚有失”,命夏侯渊和曹洪两翼齐出,双方混战。而许禇不着盔甲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在混战中“臂中两箭”,而马超却“直杀到壕边”

到了次日,马超又“引数百骑,直临寨前,往来如飞”,而许禇则再未出战,两将在渭水河畔的这场恶斗高下立见:许禇已是倾倾尽全力,超水平发挥,而马超始终从容应对,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本文根据《三国演义》分析而来,与正史无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