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玩物丧志而被灭国的君王有哪些?玩物丧志怎么纠正

本文目录

  • 因玩物丧志而被灭国的君王有哪些
  • 玩物丧志怎么纠正
  • 在赏玩奇石过程中,如何避免玩物丧志
  • 文玩界玩奇石,是玩物丧志吗
  • 老有人说玩物丧志,养宠物会不会“玩物丧志”
  • 玩儿人丧德,玩儿物丧志,大家怎么理解的
  • 以前经常听到“玩物丧志”,现在玩什么丧志怎样才能杜绝
  • 如何理解玩物丧志这个成语真正的玩物丧志是什么样的
  • 摄影师为了梦想放弃原有固定工作,被人说玩物丧志该如何解释
  • 你觉得“玩物丧志”这句话对吗

因玩物丧志而被灭国的君王有哪些

历史很有趣,其中更有各种癖好的君王,要说因玩物丧志而亡国的君主,卫懿公绝对可以光荣上榜。

春秋时期,小国卫国占了个地利,地处如今的河南壁、安阳地区。远离几个大国接壤的战乱中心,而且境内土地肥沃,植被茂密,山清水秀,是宜居的好地方,同时对飞禽也是非常适宜的栖息之地。其中的仙鹤以其优雅的身姿和美妙的歌声,独受到卫懿公的珍爱,甚至多于对妃嫔的宠爱。他不仅在宫中饲养了许多仙鹤,还下召将仙鹤定为国鸟,当成珍贵宝贝一样爱惜,整日与为伴,如痴如醉,甚至还专门为他的仙鹤准备轩车,当时只有高级官员才可以配备马车,这就有点侮辱那些当官的了。

身处乱世,一国之君最关心的应该是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可卫懿公不光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更把仙鹤当作国宝一般,沉迷于仙鹤而不顾国家朝政。卫懿公之好鹤在全国上下都是人尽皆知的,一些蝇营狗苟之辈开始追风,恨不能将仙鹤认为祖宗。因此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对国君的这一嗜好都嗤之以鼻。时间一久,大臣们的抱怨之声越来越多,说自己的地位还比不上区区宠物,百姓也是怨声载道,埋怨国君不顾百姓生死只顾玩弄仙鹤。

当时,在卫国周边有一个叫做狄的胡族部落,势力日渐扩张,并且天生好斗,野心勃勃。他们窥伺卫国已久,对入侵卫国猛猛欲动。终于等到机会,一天在卫懿公大张声势的带仙鹤出游的时候,狄人突然大举进攻卫国。卫懿公听闻色变,惊慌失措,忙下令发放武器,整顿军队,准备作战。但由于长时间的不理朝政,朝中上下早已人心涣散,众臣根本无人理会国君的命令,武器发放迟不到位,将士与百姓也因对卫懿公之恨之入骨而无心应战,纷纷四处逃散。无奈,卫懿公只好向卫人忏悔,还杀死了自己最为心爱的仙鹤,把它们煮了给军士们吃。但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无论卫懿公如何悔改、动员,俨然是大势已去,卫国一败涂地。

后来,秋人攻入卫国都城大肆烧杀抢夺,卫懿公也死在了狄人的刀下,成了遭人唾弃的亡国之君。

玩物丧志怎么纠正

首先得认识到玩物丧志的危害!

所谓玩物丧志是指,对某一事物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一个人喜欢某一类事物,先是好之者,后是乐之者,最后是痴之者。

能够对某一类的喜爱事物达到了痴迷而丧失理智的程度,便是痴之者!

物先腐,而后虫蛀,最后毁灭。

人先喜,而后乐,最后痴迷!

痴迷的人往往是非理性的,只看到利,而不见害,故此才痴迷不悟!

因此劝导这类人,最好的办法是将毁灭了的事物给痴迷者看,让他们自悟。

其次是转移痴迷者注意力。一个人的爱好,并非一样,用更有吸引力的相关事物,引导痴迷者喜欢,这样持续引导,便能使之脱离对原事物的痴迷!

其三是用新事物刺激痴迷者兴趣。新事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会有绚丽多彩的一面,这样有意识的引导,时间一长,自会走向正途!

总之这是一个持续的引导过程,急不得!

使之认识到痴迷的危害是关键!

在赏玩奇石过程中,如何避免玩物丧志

赏玩奇石首先要取得家庭所有人的支持和理解,我在工作之余最早开始捡石头时,家里人都很反感,家务活丝毫不干,两个小孩学习也不过问,整天是瞎忙,白天加班天阴下雨往河滩跑,饭也不按时吃,晚上坐在院子里整晚捣腾石头,自家的媳妇一月也说不上几句话,时间一长,媳妇的态度变了,先是数落几句,后来发展到漫骂、热嘲冷讽,家里父母也责备我了,这些我自已都忍了,咱是理亏,爱石头、不管家。直到有一天把我彻底惊醒了:我下班回到家,院子墙角堆放着1O0多块我新爱的石头突然间少了一大半,石头咋不见了?我急忙进卧室问媳妇,媳妇坐在沙发上嗑着爪子看电视,说石头我扔了,看你捡石头多,还是我扔得快,我当时气得七窍生烟、浑身发抖、火冒三丈,对着媳妇吼着问她把石头扔哪里了,媳妇嘴一撇,不知道!我举起巴掌就扇过去,这时我母亲突然就进来了,我无奈的放下了手,我媳妇就开始哭诉了,整天捡石头、玩石头、家里大小事不闻不问,家务活都靠她,玩石头能当饭吃吗?上有老下有小,这日子该怎么过呀?当着我母亲的面当时我无言一对,母亲也开始劝我了,爱好归爰好,你不能太痴迷,这是你的不对,两口过日子要和和美美,不要整天吵架,我的火气逐步消了,我开始反思自己,媳妇说的也对,石头不能当饭吃。回过头我对媳妇说:我保证再也不捡石头了,你放心,媳妇止住了哭声,态度也柔和了许多,说她把石头倒啥地方了,你爱石头就拾回来,从今往后,咱就不在捡石头了,我一囗答应行!自那一天起,我半年多沒有去过河滩捡石头,直到九月底,我本地县城有石头展会,我想参加,把这想法和媳妇一说,沒想到媳妇爽快的答应了,开着玩笑说:你整天说你的石头好、人见人爱,上个市场卖了三五佰元让我看看,我当时心也沒底就说,这是石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不是钱的事。第二天就去了玉圣玉石市场带了十几方石头,卖了大小五块料石,青玉和黄蜡石总计350O元,我当时那个高兴劲呀,太激动了,下午回到家,媳妇态度是我万万没想到,来了个18O度转弯,比我还高兴,石头还能变成钱?端着盆子,接满水,把院子的石头整个刷洗了一遍,比我还细心,轻拿轻放。直到各处展会结束,那一年我的普品石出手、石友过来拿,收入了一万五千多元,我媳妇彻底相信了我玩石头玩出了钱!自此支持我重新捡石头的爰好,家庭和和睦睦,工作捡石两不误,即锻炼了身体又满足了自身的赏石捡石爰好,又能增加家庭额外的收入,一不小心还能发个小财?何乐而不为?我的几方奇石和大家共同分享:渭河天然黄蜡石姜太公钓鱼(豹拱人形);深层天然黄蜡石金钱豹;深层天然水晶黄蜡石;52斤天然黄蜡石/黄龙玉水冲籽料金蟾送子。

文玩界玩奇石,是玩物丧志吗

文玩界玩奇石,是玩物丧志吗?很高兴回答问题,一起探讨有些关于奇石的话题

  • 玩物丧志~什么东西玩过了,都会有伤大雅,甚至会置自己于不利之地,不管你是痴,还是迷,适可而止方为上策,玩好了修身养性,玩过了适得其反。
  • 玩物丧志~是一种沉迷,久而久之,掌握情绪的神经系统,就像是被磁铁的引力所吸引一样,无法自拔,不知不觉中神魂颠倒,不玩不快,意志力消沉,有甚者不能自拔,如若能做到适可而止的境界,定会乐在其中,自在逍遥。
  • 奇石,文玩界中的一员《猛将》,这种自然界中的事物,有着深不可测的自然奇观,或画面,或文字,还有那些人不可为之的巨像奇石。每一方都能敲开奇石爱好者的心门,被彻底折服,深深陶醉在这种小石头,大乾坤的圈子里,久久迂回,越陷越深,违背了玩石的初心,其结果,就是与《玩物丧志》这一贬义词,逐波随流顺势划去。
  • 远到古人,现到如今,痴迷于石者大有人在,智者,体会到的是其中乐趣,修身养性之道,注:《是人在玩石》,智者会对事态万物,权衡轻重,大小利鳖,能识大局,识大体,遇事则不会沉迷其中,自身难拔。
  • 过于容忍自己的偏好,放纵自己,不克制,无节点,那就会与玩物丧志不谋而合,随而会产生依赖性。
  • 爱好奇石,以石为生意,两者兼并,如能融合默契,可以说是绝配,捡一院落奇石存放,明智之举,这种人了解市场行情,有眼光,深谋远虑,支持。
  • 爱好奇石,捡一院落奇石存放,如若是利用业余时间,以锻炼身体为目的,那定会是理智之士,懂得享受生活,让人佩服。
  • 爱好奇石,但是要茫无目的的捡一院落奇石存放,没有目标和方向,只是单纯的喜欢,着迷,生活来源没有保障的前提下,把工作弃之不顾,会让原本拮据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这样的玩石有何意义?不是玩物丧志?又能用哪个词语来做比喻呢?

玩石各有目的,投其所爱,玩物丧志这一词语,仅限那些失去理智的人。

捡点美石,拍点风景~石全石美

老有人说玩物丧志,养宠物会不会“玩物丧志”

有可能会,因为猫咪真的太好摸了,每次一摸它肚子就停不下来了,太软啦,爱不释手,而且猫咪很有治愈能力哦,心情不好的时候摸摸它毛绒绒的身体就感觉被治愈了,心情瞬间变好了,所以养猫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要用心养,把它当成家人哦~

玩儿人丧德,玩儿物丧志,大家怎么理解的

电脑电视现在都普及了。有许多人为了玩电脑,看电视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眼睛也看坏了,身体也搞垮了。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直接影响了工作。关键是正常的工作也不想干了!为了玩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志向,不求上进一心一意贪玩。所以。人不能沉迷于玩耍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想。这样就玩物尚志了。

玩人丧得更是可恨。明明人家有家庭,而伸出一脚,玩女人,做小三。破坏别人的家庭。有个别男士,明明自己有老婆,而玩弄女性。丧失最起码的道德。有个别女士,明明知道别人有家庭,而宁愿作小三,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些人即使长的再漂亮,心灵也是肮脏的。同样也是丧失道德的。一定会遭到社会谴责的!

所以。与人交往要相互信任。诚实可信。要讲究道德。不能玩物丧志。更不能玩人丧德。

以前经常听到“玩物丧志”,现在玩什么丧志怎样才能杜绝

用疏比堵要好!这是治水的要诀,这也是对我们自身问题解决的最好策略。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玩什么东西会丧志,因此就只想到把他给扔了就了事了,可是当我们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只是把手机给扔了,最终却制造了悲剧,孩子也没了,于是非常后悔,好死不懒活着,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但是,看着那些孩子因为手机而完全丧失了自主努力,丧失了自强不息,丧失了对学习的追求,对劳累的担当。内心是无比的焦虑不安,想制止,但是力不从心。

其实,这在我们的心理学上,完全可以采取替代疗法与脱敏疗法。

首先,选择好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替代。例如,孩子喜欢到户外玩轮滑、玩滑板,或者是一些兴趣活动(画画、音乐艺术),或者说给我们自己一个家庭找一块地,建一个可以劳动的园子,或者与优秀的孩子一起交往,哪怕是一些动手操作的玩具也好。

其次,给孩子一个观察记录表,记录下孩子在家里玩手机的时间变化,记录孩子的兴趣投入时间与精神状态。

再次,实施计划干预,当然不是一次性地全部替代,而是在时间上慢慢地改变,从观察表上就可以进行数据调整,例如此前一天玩手机的时间是很多个小时,逐渐逐渐地半个小、半个小时的缩减,同时也奖励他对其他有点兴趣的事物的投入,哪怕没有任何兴趣,也得通过家长的参与,家庭的总动员来影响他。

就拿自己来说吧,我们以前都沉在微信中比较多,看朋友圈都能看上半天,可是后来,把这些时间记录下来之后,让自己有一个非常害怕的感觉,那就是在微信圈上没有任何收获,可是自己的时间却消失了很多,影响了很多工作上的任务完成效率。

于是,开始把微信放开一些,把时间留给书本一点,哪怕是拿了一下书本,都好好地称赞自己的努力改变,时间一久,慢慢地,微信可以全放开了,拿书的时间多了,写的文章也多了,看到了自己的时间成效,感觉非常不错,今后再继续努力。

因此,现在我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的时间习惯改变了很多,以前是夜里都会看到很迟才睡,现在是夜里早睡,早上早起,早上起来开始码字写文章,写写悟空回答,白天工作,有点空闲就看点书,发现看得书越来越多了。并且还留出了很多时间给自己的家人,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幸福的事。

同时,自己多看书了,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孩子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着,他也会努力读书,这是相当不错的生活状态。

如何理解玩物丧志这个成语真正的玩物丧志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问的挺好的,那么我们是做生活领域的,也是写跟观赏鱼有关的内容,就从养观赏鱼这个角度来说一说什么叫玩物丧志。

虽然说饲养观赏鱼是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修身养性,是一种比较好的兴趣。但是同样的过度沉迷也是不好的。

养鱼说认为的玩物丧志,有第一个标签或者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那就是没有自律的意识。不自律带来的影响非常大,无论是喜欢哪一项的兴趣爱好不自律,都会在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而扰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

还是拿养观赏鱼这个事情来说,正常我们一天跟观赏鱼相处的时间也不会太久,如果久的话也就一两个小时,算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不是以这个为工作,然后在上面每天都花上五六个小时,那么就算已经是有点玩物丧志。因为正常人肯定会意识到这五六小时在一天24小时里面占的分量有多重,如果每天都是这样那么肯定是不自律的一种表现。

第二种玩物丧志的表现就是只关心他喜欢的这个东西,比方说喜欢养鱼,那么就只关心喜欢饲养观赏鱼这个事情,其他事情一概不问。这种特质也是玩物丧志的一种表现。

因为无论是饲养观赏鱼这个兴趣爱好也好,还是说其他的体育运动,或者说有其他的爱好也好。学问是相通的,也是可以互相包容的,不同领域之间都是可以取长补短的。因为对一个领域研究得再透彻,不能通过其它领域来弥补这个领域的空缺,还是无法达到顶级的标准。

所以真正的玩物丧志有两个表现:

第一个表现就是不自律,在这个事情上面花费的时间太多,并且每天都这样。

第二个表现就是只专注于这项兴趣爱好活动和对其他的一概不问。

摄影师为了梦想放弃原有固定工作,被人说玩物丧志该如何解释

我想,一个人的一辈子,最幸福和最引以自傲的事情,那就是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内心最大梦想。摄影在每个人眼中的看法多种多样,有的人认为这无非是拍拍玩玩,走走拍拍,不能当个正经职业来做,误入歧途。之所以会这样想,他们只看到了摄影的表像,对摄影的内涵与生命力并不了解。因为有了亚当斯的图像,让我们从图像光影认识到大自然的壮美,有了解海龙老师的“大眼睛”系列照片,掀起了举国上下关注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希望工程,更有众多的摄影师用手里的镜头,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用影像揭露时弊,鞭策时政。这都是摄影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所以,各行各业只要用心去做,都会取得相应的成就,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来回应“玩物丧志”的说法吧。

你觉得“玩物丧志”这句话对吗

玩物丧志,通常人们都认为万物才会丧志,但往往,其实是丧志的人才会去玩物,丧志是前提,玩物是丧志导致的表现。人多多少少都会玩物,包括一些成功人士,但别人不会评论他们丧志,只会说这个人有情趣,就因为他玩物,但没有导致丧志的程度。丧志了才会去玩物,别人就觉得这个人丧志是玩物导致的,但这其实是不对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