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都有哪些功绩)

本文目录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都有哪些功绩
  • 张亮何德何能,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排名为什么那么高
  • 为什么岑文本没能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唐朝的凌烟阁24功臣中,谁最名不副实
  • 凌烟阁24功臣是谁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之一,长孙无忌是怎样的人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谁的地位被高估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哪些人被夸大被神化了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靖为何许人也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都有哪些功绩

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帮助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父子建下大唐江山的不世之功,有的为他们出谋划策、有的犯颜直谏、有的辅佐君王治理大唐天下、有的则为大唐征战四方、开疆拓土扬唐国威。这二十四位凌烟阁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勣,李靖,高士廉,尉迟恭,萧瑀,段志玄,柴绍,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张亮,侯君集,程咬金,张公瑾,唐俭,虞世南,刘政会,秦琼。功勋最大的是李勣和李靖,名声最广的是秦琼和尉迟恭,以谋略出名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以直言犯谏而名垂青史的是魏征,结局最悲的是侯君集和张亮。他们两位也是二十四位功臣中唯一因谋反罪而被唐太宗下旨处死的唐初开国功臣。

张亮何德何能,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张亮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十六位。比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李勣和侯君集等人都靠前。晚年因为迷信方士,逐渐萌生异志,而且收养义子五百人,被人告发,一向不杀功臣的唐太宗李世民将其处死,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除侯君集之外第二位因谋反被杀的开国功臣。张亮本人军事能力奇差,甚至有过弃城逃跑的事迹,但是却依旧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究竟有何本事能够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青睐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入选标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从跟随自己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中选择出来的功劳最大的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作为唐初功臣的最高荣耀,这二十四人的入选标准主要是对李世民一生事业的功劳和帮助。除去李世民为平衡关系评选的几人之外,大部分入选的功臣都是依据在李世民人生中两个最重要阶段的表现。

  • 打天下时的表现:这里指的是跟随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开始,到逐鹿中原、扫灭群雄的割据战争的表现,主要的代表如秦叔宝、屈突通等人。

  • 玄武门之变前后的表现:这里指的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后的表现,或者说是在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争夺皇位之时的表现,主要代表如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

当然其实这些人中有许多是两个阶段都有突出表现,例如房玄龄、尉迟敬德等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玄武门之变的表现在李世民心中占据的位置更重,毕竟打天下可以说是为了唐王朝或者为了唐高祖打天下,但是玄武门之变就是彻彻底底为李世民本人争夺帝位,甚至是冒着谋反罪名跟着李世民干,李世民当然要高看一眼。

宁死不出卖李世民是张亮入选的最大筹码

张亮其人,文武两方面都不算特别出众,尤其是军事方面,可能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差的一类。但是他有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争夺皇位最激烈的时候,宁死都不出卖李世民,这也是李世民对他青睐有加的最大原因。

公元626年,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的矛盾已经非常激烈。双方互相攻讦,相互找对方的弱点发起政治攻击。总体而言因为李建成因为占据储君的法理地位,同时双方斗争的地点是李建成长期经营的京师长安,李世民渐渐感到不安。于是他安排张亮到洛阳,秘密联络山东豪杰以防不测。

张亮的行动被支持太子李建成的齐王李元吉得知,于是就在唐高祖李渊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李渊下令将张亮抓起来拷问,张亮打死都没有说出李世民交给他的秘密任务,最终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加上当时李世民与李建成两派互相告发、攻讦之事屡有发生,李渊就把张亮给放了。此后不久,李世民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夺取储君之位,不久又登上了皇帝宝座。

正因为在危急时刻,张亮能严守秘密保护了李世民。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立刻就任命张亮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张亮能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件事情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

善于投机是张亮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佐命元勋的重要原因

张亮本来以务农为生,在隋末乱世中,他一开始表现的并不突出。但是纵观张亮的一生,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投机。

  • 张亮最早投身隋末乱世的争斗是在李密率领瓦岗军转战荥阳、开封时期。张亮当时就去名震天下的瓦岗军投效,可一开始李密并不重用他。但是张亮能够投效瓦岗李密就足以证明他的政治投机天赋。

  • 随后,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开始了他第一次成功的投机,他向李密告发此事,由此得到了李密的信任,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归属日后同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李勣麾下。这次告密让他成功的登上了隋末的政治舞台。

  • 公元618年,张亮又跟随李勣一起投降唐朝,成功进入了唐王朝的阵营。公元621年,刘黑闼在河北发动叛乱,张亮受命留守相州(今河南安阳),结果军事能力极差的张亮竟然弃城逃跑。

  • 按理说这种弃城逃跑的做法足以让张亮掉脑袋,即使不掉脑袋也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但是张亮的又一次投机却让他的政治生涯“起死回生”。张亮不知通过何种手段,得到了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房玄龄的推荐,顺利进入了李世民的天策府,被封为车骑将军,并逐步成为李世民的心腹。

  • 后来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的最重要的政治投机张亮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在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甚至超越了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的老上级李勣。公元643年,张亮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政治投机,他果断告发心有异志的侯君集,再一次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嘉奖。

综上,张亮虽然能力不算特别出众,但是在隋末乱世中善于投机,成功投效到最终胜利者李世民的天策府中,更为重要的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夕,经受拷问仍严守秘密,保护了李世民,因此被李世民视为心腹,从而备受重用并最终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排名为什么那么高

李靖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八位,说高也高,毕竟作为武将能进凌烟阁第一层成为宰辅之臣,确实是很高的荣誉;但说低也低,按照他对大唐的贡献来说确实低了。但是这个排名并不是单单按照功绩来排名的,功臣就在那里,排名的话还要看他们当时的官职大小。

我们知道643年,李世民下令设的这个凌烟阁功臣,当是李世民和大臣们选出这些功臣来,然后按照当时的官职来排名,李靖在643年之前担任过不少职位,比如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正三品)、尚书右仆射(从二品),不过这个职位后来李靖辞了,然后在634年李世民给了他一个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

我们再来看看排在李靖前面的七位功臣的官职:

第一位就是长孙无忌,643年已经是正一品的司徒。长孙无忌既是李世民的忠实追随者又是外戚,自然功勋卓著,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排在了第一位;另一位643年之前已经是正一品官职的就是房玄龄,他是司空,不过房玄龄排在了第五位,原因就在要考虑到死后追封这件事。按照惯例,死去的功臣一般会被追赠一个较高的官职。

比如说排在第二名的河间郡王李孝恭,生前的官职只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但他在640年去世后直接被追封为正一品的司空和扬州都督;排在第三位的杜如晦生前的官职是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630年去世后被追封为正一品的司空;排在第四位的魏征生前官职是从一品的太子太师,643年去世后被追封为正一品的司空。

凌烟阁功臣的前五位生前也好死后也罢,都在入驻凌烟阁之前是正一品的官职。然后是第六位的高士廉,他在643年担任的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师,以及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第七位是尉迟敬德,我们都知道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立功最多。李世民继位后,尉迟敬德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后来出任地方刺史和都督,643年,尉迟敬德请求致仕,李世民给了他一个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接下来第八位就是李靖。但我们知道李靖的功绩排在第八位似乎是有些低了,其实在当时来说并不低。要知道凌烟阁是643年才设,当时已经是贞观十七年的太平盛世,文官为主、武官为副。我们看凌烟阁第一层的这八位中,只有三位是武官,分别是李孝恭、尉迟敬德和李靖,而且李孝恭如果不是提前去世被追封了正一品的官职,他的排名还会靠后,甚至不在前八位里。

至于尉迟敬德能排在李靖之前也是因为他请求致仕,得了个没有实权的从一品官职,而且李靖之前是尚书右仆射,但是他自己主动辞职不做了。如果没有变动的话,李靖的排名是在尉迟敬德之前的。

在当时的武官中,李靖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将入相的。可以说是武官中官职最高的。但是他非常的低调的,但还是时不时被人盯上,总是被人诬陷谋反,所以李靖在朝堂上是尽量不说话,能低调就绝不出头。武官能做到李靖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

李靖年轻时候曾表示大丈夫生于世间应当建功立业以求荣华富贵,但在他得到这些之后,却是如履薄冰,因为他是武官,常常统帅大军出征,老是遭人嫉妒,多次被人诬陷谋反,所以李靖懂得急流勇退,在634年担任了四年尚书右仆射(宰相)之后坚决辞职。之后的他身上只有虚职,比如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和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但这并不妨碍他挂帅出征。

635年已经65岁的李靖还挂帅出征土谷浑,班师回朝后接着闭门谢客,然后在644年,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之时,还征求李靖的意见,74岁的李靖表示愿意前往,只是在相州因病留了下来。649年,李靖去世,被追赠为司徒和并州都督。

为什么岑文本没能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因为凌烟阁24功臣,说是开过功臣,其实都是秦王府的人,凌烟阁说白了就是给秦王府旧部分封奖赏的!他们最大的功劳就是玄武门之变,24功臣只有李靖与李绩(他们和秦王只是上下级的关系)是保持中立的,不帮隐太子也不帮李世民,可是他们始终是秦王府的人且立过大功之人,跟李世民并肩作战,有军功的。魏征是个另外,他对李世民的一生影响太大!其他的人,在建国的时候多多少少是立有功劳的,但不是主要的(因为不管从哪方面说奖赏开国功臣的人也不可能是李世民啊,而是他爹李渊啊!这是常理啊,不可能开国皇帝不奖赏功臣,还留到二世在奖赏!),这二十多个人最大的功劳是“从龙功臣”,虽然,李世民进入玄武门的时候只带了7个还是9个部下,但是,整个阴谋是这20多个人,“房杜”二人是军师(隐太子畏忌二人曾上书李渊建议发往外地当官,李世民决定先下手的时候想招他们回来,可是二人没有李渊的诏令不敢回,李世民告诉尉迟敬德二人不回就立即给我杀掉),还有其他文臣也是,但是给他吃定心丸,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的是长孙无忌(所以他是第一功臣加上他是李世民大舅子),尉迟敬德,秦琼,侯君集等人力劝李世民先下手,因为李世民只买通玄武门一部分人,带太多的人会引起怀疑通知隐太子,等太子和元吉进入玄武门,大门一关,门外有大将看守(秦琼等一些其他名将),这也是秦琼没有进玄武门的原因,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隐太子的部将也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也带领了部队来打,甚至一度秦王府的人招架不住直到尉迟敬德把隐太子的脑袋亮出,隐太子的人知道大势已去。才平息下来!你看唐史包括资治通鉴等史书,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之后由于伤病,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了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功劳了,可是一样上凌烟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可否认有奖赏开国功臣的目的,最大的目的其实是奖赏秦王府那些从龙的旧将的,所以岑文本进不去!岑文本他是中书令,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李世民都当过的,岑文本长期担任中书侍郎,掌管机密,觉得可以说是太宗心腹!太宗阀辽东,所有的谋划都是岑文本出的,按理这样的人应该进入凌烟阁的,可是他不是从龙功臣,玄武门之变,他只是个无名的小官,在李孝恭手下任职!太宗很倚重可是不会让他进入凌烟阁的!

唐朝的凌烟阁24功臣中,谁最名不副实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不是李世民自己一个人决定的,是李世民和大臣们商量讨论后最终列出的功臣名单,当时他们考虑的功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平定天下、参与玄武门之变、治理天下。多数功臣是三个方面的功绩全占了,也有的占了两个,当然极少数的只占一个方面的功绩。

至于排名则是考虑到当时他们的职位的。这二十四人中的每一个都是真正为大唐立下大功的,所以要说有人名不副实,还是比较难说的,实际上分歧主要集中在排名上。

比如说排在第二位的河间郡王李孝恭,李孝恭确实是功臣,但排在第二位确实高了,至于为什么高,则是因为他在643年已经去世,且去世后被追封为正一品的司空,要知道他生前只是一个正三品的礼部尚书,这两者之间可是差了一大截,倘若李孝恭没有去世,很可能就会排在李靖之后,也就是不在凌烟阁第一层的宰辅之臣行列。不过,这个东西不能假设,毕竟有很多变数,比如说如果李孝恭没有死,也很可能请求致仕,被李世民封个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毕竟李孝恭是李唐宗室,这样他的排名还是会很高。

尉迟敬德就是如此。不过尉迟敬德的情况和李孝恭还不一样,他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了头等功,所以同样是请求致仕,同样获封虚职,尉迟敬德就是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而李靖就是正二品的特进。李靖的排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有点低了,好在他还在宰辅之臣之列里。

我们再来看看谁名不副实,四姑娘认为名不副实的主要有这么两个人,其一就是排在第十三位的殷开山,另一个就是排在第十五位的长孙顺德。

殷开山是凌烟阁功臣中去世最早的,622年就去世了,彼时大唐也不过才建立四年,离李渊晋阳起兵也不过才过去了五年。殷开山实际上算是刀笔之人,也就是谋臣,当初他在隋朝任县长的时候就已经名声显于外,学问、品行都很好,政绩也不错。后来李渊在晋阳起兵,殷开山成为大将军府掾,参与谋略,立下了军功。

殷开山最擅长做的一件事是招抚流民为大唐所用,这可能是当时殷开山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因此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后来他跟随刘弘基击败了卫文升。

不过在后来跟随李世民征讨薛举的时候,因为和刘文静判断失误,致使唐军死伤大半,两人被免官,好在后来又跟随李世民征讨薛举的儿子薛仁杲立了功,官复原职。

622年,殷开山跟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结果在半路上因病去世。李世民为此痛哭,而殷开山也被追封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从二品。殷开山虽然去世的早,但是李世民一直没有忘记他,640年,殷开山、李神通、李孝恭和刘政会配飨李渊的庙庭;643年,殷开山成为凌烟阁功臣。后来到了654年,李治又追封殷开山为司空。

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族叔,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在李渊父子那里得到了信任。长孙顺德参与招兵买马,也参与了诛杀王威和高君雅,然后就是南征北战,建立战功,成功擒获了屈突通,并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最初是很信任长孙顺德的,不过贞观时期,长孙顺德频频犯错,先是收受小贿赂,又和谋反的李孝常有联系。免官半年之后,李世民再次启用他, 在最开始的几年了,长孙顺德颇有政绩,但后来再次犯法被免了官,李世民对他就基本没有什么好脸色了,甚至他得病,李世民也觉得活该。但在他去世后,考虑到他过去的功绩以及他是长孙皇后族叔的这层身份,还是被追赠为荆州都督。643年入了凌烟阁。

凌烟阁24功臣是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中文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年代

唐朝

建造者

唐太宗

出自

《二十四功臣图》

题画

阎立本

题字

褚遂良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凉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之一,长孙无忌是怎样的人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文德皇后同母兄。

早年丧父,赖舅父高士廉养育成人。姊嫁秦王李世民,后为母仪天下影响有唐的长孙皇后。李世民赖无忌、房玄龄,于627年六月四日凌晨发动“玄武门之变”,荣立太子,数日后即位,史称太宗。无忌功高,皇后忧惕,临终谏劝今上,无与内兄以高位尊荣。后薨亡,太宗极度伤悲,更加顾念内兄。图彩凌烟阁二十四功勋。位列三公之一,兼宰相,领衔修国史,调改礼制,此人生三大幸事(出将入相修国史),猝然来袭。

然,物极生悲。无忌一手辅佐之高宗李治 ,招架不住“狐媚偏能惑主”的武则天的感情攻势,与辅命大臣褚遂良等竭尽全力阻止立武则天为后。李治与武昭仪表里相依,势在夺取最高权力。无忌,褚遂良却等闲视之。

无忌,褚遂良先后败亡。关陇集团彻底离开政治核心。

长孙无忌,堪称太宗托孤大臣,高宗辅政大臣——并有国舅桂冠,一时权倾天下。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污秽秦王公开叫板。秦王左膀右臂,一个个屡遭剪除,即将沦为孤家寡人。无忌国舅解决主张主动出击,突出重围。当太子齐王兵马与秦王成胶着状态时,无忌奋战尉迟敬敬德枪挑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首级,使太子东宫卫队与齐王兵马无再战。

无忌能力很强。

然,国舅,宰相,三公之一,无以复加的职衔,在皇帝外甥跟前 哪能敌得过新皇后的枕边风。

作为既得利益获得者,忘却功高盖主的极端危险性。

对于昭仪武则天全然没有丝毫研究了解,就视为天然政敌,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也没有给对手留后路,便赤膊上阵落得满盘皆输。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谁的地位被高估

李世民为了感谢那些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和为其夺取皇位的功臣,于是下令建设了著名的凌烟阁,悬挂24功臣,如长孙顺德,秦叔宝以及程咬金等人。当然,24功臣的名位可不是乱排的,而是根据功臣对于唐朝尤其是李世民登上皇位所作出的贡献决定的。

例如,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犹如萧何对于刘邦,加上发小和小舅子的身份,排在凌烟阁的首位,谁都没有意见。而常年跟随者李世民南征北战,人气极高的秦琼,立下无数战功却排到最后,这显然是低估了秦琼。当然,有人被低估,也就有人的名次虚高,其根本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但是排名却比立下大功的人更加靠前。

有人说,尉迟恭没有立下什么大功,排名却很靠前。如果依照战功的话,尉迟恭很可能进不了的凌烟阁。因为从史书记载,也没有见到尉迟恭立下多么什么战功。但是尉迟恭两次救了李世民,有护驾之大功。尤其是在与王世充大战中,单雄信策马而来擒拿李世民,在最为关键时候,尉迟恭挺身而出与单雄信单挑,这才使得李世民转危为安。而且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尉迟恭亲手斩杀了李元吉。因此虽然尉迟恭没有非常明显的战绩,但却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其在凌烟阁排名靠前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如果没有尉迟恭,李世民非但难以成为皇帝,恐怕连自己的性命也不保。

凌烟阁排名虚高首先是排名第二位的李孝恭,也许很多读者根本不知道这位仁兄,那么笔者简单介绍一下,李孝恭是李渊的近亲,太原起兵的时候,李孝恭就被任命为大将,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虽然他的资历是比较老的,但是其也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绩。在早期的时候,他做为李世民的副手,所有的战前规划都是李世民一手包办的,而李孝恭虽然在其位,但不谋其政。

在平定江南的时候,李孝恭虽然并任命为主将。但是其作战都是依赖于李靖、徐茂功与程咬金等人,李孝恭此时只是挂名的主帅,但在指挥打仗时候,也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将权力下放给了李靖等人,自己坐在大帅大帐下,整日的喝茶,当别人立下大功之后,首先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前面。

虽然在平定江南之后,最大的功劳却让李孝恭给拿了,完全就是瞎扯,因为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出力,他的战绩完全是建立在别人的谋划和拼死搏杀之上。当然,李孝恭也有自己的优点,都是在明知道自己没有真才实学的情况下,并没有在部下行军打仗的时候,横加干涉,也没有因为自己部下立下功劳,而选择嫉贤妒能,这比某些将领还是好了一些。

在玄武门之变时,李孝恭直接的宣布自己中立。其借口是李世民、李建成,都是自己近亲,所以帮谁都不好。也正因为李孝恭保持中立的行为,在李世民取得皇位后就被冷落了。从此之后没有再受到重用。当然,以李孝恭个人的能力,也不足以堪当大任。

其次,排名虚高的是长孙顺德,其在唐朝夺取天下,以及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时,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人,并且在李世民夺取的天下的时候,还犯了重大的失误,但是长孙顺德在凌烟阁中的排名,竟然比徐茂功还要靠前。

长孙顺德与李孝恭,虽然建立功劳不大。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家有靠山。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因此才能平庸,却也能位居高位。而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近亲,与李世民有裙带关系。因此在凌烟阁的排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缘关系。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哪些人被夸大被神化了

按照神话和小说的说法,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程咬金当过皇上,殷开山成为唐僧的外公,尉迟恭、秦叔宝、魏征成为神仙,李靖则成为了半个神仙。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都是虚构出来的。

先来说说程咬金。

受到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程咬金出身于草莽,当过土匪,抢劫过靠山王杨林的贡品,在加入瓦岗寨后还当过皇帝。到后来因为不喜欢皇帝的枯燥生活,程咬金就将皇位让给了李密。

然而这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真正的程咬金,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上的程咬金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程娄,是北齐济州的大中正。他的爷爷程哲,是北齐的晋州司马。而程哲的父亲程兴,那也是北齐的兖州司马。

也就是说,程咬金的出身是十分优越的,根本不像演义里说的那么落魄。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为了保护家乡,程咬金就组织起一支数百人的武装。后来他就加入瓦岗寨,成为了李密的部下。

需要注意的是,瓦岗寨是翟让建立起来的,只不过他后来被部下李密杀害,李密这才成为瓦岗寨的老大。

也就是说,自始至终程咬金都没当过瓦岗寨的老大,就更别说称帝了。

在和王世充的战争中,李密打败,程咬金也因此被王世充所俘虏,随后便成为王世充的部下。但由于王世充为人狭隘,于是没多久程咬金就跟秦琼一起投奔大唐,李渊于是就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从这之后,程咬金便成为李世民的部下,他也是在这个时候,将名字改为程知节的。

在李世民的领导下,程咬金屡立战功,先后打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多位诸侯。他的能力便受到李建成的猜忌,为此李建成还专门向李渊建议,要将程咬金调离长安城,以此来削弱李世民的实力。

总而言之,程咬金根本就没当过皇帝,那些传言,不过是戏剧、演义杜撰出来的。

再来说说殷开山。

在《西游记》里,唐僧的母亲殷温娇,她的父亲就是当朝宰相殷开山,所以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

但这是杜撰的、虚构的,因为历史上的殷开山,跟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历史上的殷开山,出身于陈郡殷氏。他的名字叫殷峤,开山是他的字,所以也称呼他为殷开山。他的父亲殷僧首,是隋朝的秘书丞,他的祖父殷不害,担任过南朝梁的中书郎、廷尉卿,也担任过南朝陈的晋陵太守、光禄大夫。看得出来,殷开山也是名门之后。

隋朝的时候,殷开山就步入仕途,担任县令一职了。李渊太原起兵后,殷开山就被任命为大将军府掾,后来因为军功,一步步当到了勋国公。

但是让李渊和李世民都没有想到的是,殷开山会在622年因病去世。此时距玄武门事变,还有4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殷开山根本就没能活到李世民执政的时候,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担任过宰相。时间、官职都没有对上,所谓的殷开山是唐僧的外公,完全就是虚构出来的。

而且唐僧的原型玄奘,他和殷开山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玄奘的母亲是隋朝洛州长史宋钦的女儿,根本就不是殷开山的女儿。因此《西游记》只能当作故事看看,并不能把里面的故事情节当成历史。

然后就是尉迟恭和秦叔宝。

尉迟恭和秦叔宝成为门神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事变中,杀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导致李世民晚上都睡不着觉,就只能让尉迟恭和秦叔宝守在李世民的寝宫外,后来便将尉迟恭和秦叔宝的画像贴在寝宫的门上,久而久之,秦叔宝和尉迟恭就成为了门神。

另一种说法是,泾河龙王被魏征斩杀后,鬼魂迁怒于李世民,导致李世民夜不能寐,最终只好让尉迟恭和秦叔宝为他守门。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这也都是虚构出来的,都是神话故事。

再来说说魏征。

在《西游记》里,魏征虽是一介凡人,但却可以梦中斩龙,从而推动了西游的进程。当然了,这不过是神话故事里的情节,当不得真,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这一事情。

最后就是李靖了。之所以说他是半个神仙,是因为他跟神话里的那个李靖重名了。

神话中的李靖,被称作托塔天王,在封神大战中立下不少功劳,后来进入天庭,位列仙班。

但这个李靖,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李靖,压根就不是同一个人。

历史上的李靖,出身于陇西李氏,真要追究一番的话,他跟李世民也算得上是亲戚。投奔李世民后,李靖打败王世充,协助李孝恭攻取江陵,覆灭南梁,又安抚岭南,维护了唐朝南方的稳定。625年的时候,李靖又被调到北方,去抵御突厥。

在唐朝,不灭掉几个国家都不好意思被称作名将。像李靖,就灭掉了东突厥、吐谷浑。在这之后,李靖就离开朝堂,不问政事了。

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都是开国功臣,他们都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越的存在。有功劳,又有名气,有关于他们的故事自然也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他们就被神话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靖为何许人也

李靖字药师,是大唐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武庙十哲”之一,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靖在隋代时虽然官位低微,但是却名声很大,他的舅舅、名将韩擒虎就说“可以和我谈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而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王佐之才”,军事家、政治家杨素则说“早晚会做到自己的位置”。
单以大唐开国军功论,我认为李靖可以列前两位,足以与太宗李世民并列,他率军灭南梁萧铣、安抚岭南,破江南辅公祐、平定江南,灭东突厥、吐谷浑,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靖后官至检校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兵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封卫国公,可谓是出将入相的典范。

李靖还把自己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和心得写成兵书,可惜已经遗失,后人根据散轶的资料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被列入宋《武经七书》之一,是古代兵家经典著作。

李靖不仅文武兼备,为人谦虚,而且看人极准,曾预言侯君集必将谋反而拒绝传授兵法,后来侯君集果然应验谋反被诛杀。

据说李靖死后被人供奉于庙,经常显灵救难,到晚唐之后,李靖逐渐被神化,位列神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