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是什么意思(俗语:“英雄脚臭,好汉屁多”,老祖宗为何这么讲)

本文目录

  • 俗语:“英雄脚臭,好汉屁多”,老祖宗为何这么讲
  • 是什么原因让个别普通人的认识和理论堪比专家
  • 曹刿论战中提到“肉食者鄙”,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士大夫都能吃到哪些肉
  • 伯乐是指什么

俗语:“英雄脚臭,好汉屁多”,老祖宗为何这么讲

很多人肯定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粗鲁的俗语。老祖宗留下的民间谚语非常多,且都是微言大义。这都是源于日常生活中对万事万物表象和内理的总结,例如“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样的露骨真相、“穷不走亲,富不还乡”这样的处事之道。

这些民间俗语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合理引申出去,便是其本身的涵义了。而“英雄脚臭,好汉屁多”的引申义和字面上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本意

英雄脚臭,好汉屁多:字面上的意思是大凡英雄、脚一定是臭的;绿林好汉,通常屁多。有人说这是山东地界的民间俗语,这个是否确切不得而知。但“山东大汉”这个词原本就有“英雄好汉”之意。

都知道,我们中国的孩子们最会做阅读理解,不管多么离谱的话,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这种“谶纬”学是西汉时期便刻在基因里了。所以我来强行解释一波:

英雄自然是为名请命,四处奔波(就和平头哥一样,不是在干架,就是在去干架的路上)。既然如此,在古代那种鞋袜中,岂有不生脚臭之理;

好汉在老百姓看来,是那种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壮汉,尤其以绿林好汉终日大块喝酒大口吃肉,被写在古典名著中了,如此饮食习惯,如何能不放……那个……。

引申义

重点来讲一下这句话的引申义,这才是老祖宗真正想要告诉后人的真理。

脚臭的未必是英雄,屁多的也未必是好汉,所以仅根据字面上的意译,这句俗语便十分平常,甚至可以说纰漏百出。

所以我们要知晓微言大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去看这句粗鲁的俗语。

无论是“英雄”还是“好汉”,在古代的老百姓看来,绝对是正面角色、正义使者般的存在,在人格上是完美的,所以这是对一个人的赞扬。

那么“英雄脚臭、好汉屁多”便可以这样理解了:

即使是英雄,他的脚也是臭的;虽然是好汉,但是也有屁多的毛病。

这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是书面化、一个是民俗化。

所以老祖宗留下这句话就是想提醒后人:无论是谁,都不是圣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他的缺点。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否定这个人的优点,要有容人之量,容人即是容己。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探讨古人的智慧之道。

是什么原因让个别普通人的认识和理论堪比专家

以前的专家,是学出来的、干出来的。现在的专家,是买得来的、耗出来的。

以前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直到走进必然王国,实现梦想。

现在是学历、关系、再学历、再关系,直到评上高级职称,成为“专家”。

因为他们是书本到书本,有不少的连书实际上都没看几本,更别提实践经验了。所以说的人话不多,干的人事儿不会。就一个优点:证多。要啥证有啥证。这些证,有靠关系办的,有靠时间耗的,有拿银子换的。是十足的证专家。

曹刿论战中提到“肉食者鄙”,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士大夫都能吃到哪些肉

先回答问题:主要是5种家养动物的肉,外加鱼肉。同时就是山林中的野味,但这不是主流。这5种家养动物分别是:牛、羊、猪、狗、鸡。而鱼完全是靠捕捞获得,猎户们则山中打猎出售野味。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士大夫吃肉,周天子颁布有严格的条例,规定:

1、天子食牛;

2、诸侯食羊,每月初一可食牛;

3、大夫食猪、狗,每月初一可食羊。

4、祭祀或天子宴会时,大夫可食牛。

5、老百姓……特么你没事吃啥肉啊,啃好你的农家菜疙瘩吧。

以上绝非戏言,史载的上述规定还有特别的备注说明:“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不聚会、不宴请、不祭祀……无故的时候,诸侯、大夫们你就好好吃饭吧,牛羊肉是别想了,士人(有文化的读书人)你也不要想太多了,不能随便就杀一头猪和狗吃。老百姓,没事的时候别说肉了,食物太精美都不允许,比如想改善生活多弄两个菜吃?哪不行啊!

也就是说,能吃到肉的都有权、有势的人,因此权贵阶层在中国才被称为“肉食者”。普通百姓粗粮淡饭,除了重要节日之外,好点儿的东西也不准吃。所以,孟子才曾描绘如下的“王道乐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家有五亩宅院,屋前屋后种上桑树,到了50岁的时候,就可以用桑蚕纺织,从此穿衣不用愁了。再养上几只鸡、猪、狗家畜,只要照顾的好,70岁的时候就可以吃上肉了。

注意以上文字中,“鸡豚狗彘之畜”,里面没有牛和羊。因为这两种家养动物,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吃的,是诸侯、大夫们的专用。

也就是说,牛肉的地位在古代是最高的,天子可以吃,猪肉鸡肉狗肉天子和诸侯是不吃的。百姓终极一生也难得吃上一回肉,哪怕是最低贱的狗肉。

为什么牛的地位如此之高?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牛是主要的农田劳动力,随意宰杀耕牛、偷牛盗牛是死罪,“牛,稼穑之资,禁人屠宰”。这种以牛肉为贵的传统一直持续到明清,为什么《水浒》中常用“小二,给我切二斤牛肉”的场景来描写梁山好汉,那其为传递和暗喻一种造反精神:我也要和皇帝一样,能随便吃牛肉……

“羊”大为“美”,而“东南少羊而多鱼,故字以‘鱼’、‘羊’为‘鲜’。”因为东南地区羊少,人们多吃鱼,鱼和羊在同煮才能叫“鲜”。由此可知,羊肉的地位在春秋时期也是非常高的,越肥越大,烹饪后的滋味越鲜美,为什么叫“羊吉万岁,子孙自贵”,因为羊代表吉祥,能吃上羊肉才算有福之人。

同时,古人也吃鱼,“鲜”字的出处就已说明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甚至与熊掌并列,鱼也常得,而熊掌不常得。因为猎户打猎是有危险的,打个野鸡野羊啥的还好,遇上熊瞎子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

在这里再讲讲猪肉的问题。按照《周礼》的说法,猪肉“腥、臊不能食”。 “腥”字的本意中有一条是专指猪肉中星星点点的“米粒”(现在常说的“痘猪肉”)。古人早就发现了,吃了带有“米粒”的猪肉后会得囊虫病,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猪肉都有“米粒”,因此认为地位高的人最好是不吃猪肉。“臊”字的本意中也有一条是特指“豕膏臭也”,就是说猪的油脂有股臭味,而在烹饪中如有不当会有尿臊味

猪肉只是在明清两代,尤其是满清入关后,猪肉才咸鱼大翻身,一举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肉食。

原来有二:

1、中国农耕文明长期自给自足,而牛羊养殖成本高,周期长,要占大量耕地植草种树,这对长期吃不上肉的百姓来说实在太过痛苦。加之明清两代,特别是清朝“康乾盛世”之后人口超过3亿,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5,比明朝时增长2倍,百姓食肉需求几何式增长,更高效、低成本的养殖业也呼之欲出。

2、于是,猪被选中了!人吃剩下的残汤剩饭就能养活它,养殖周期短,出肉率又快又高,成本低极了。猪的全身都是宝,没有不能吃的地方,连粪便也能用来沤肥种地。而且,猪的繁育能力逆天,随随便便就下仔十几头。

对于满足人口大国的食肉需求来说,猪肉无疑是最佳选择,没有之一,是唯一!因此,中国人食猪肉的习俗从清朝时被固化,一直延续至今。

伯乐是指什么

古文《马说》一文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是一位高明的相马师,他具有很好的辨别马的优劣、好坏的能力。后世人们把“伯乐”的意思加以延伸,“伯乐”就成了能够识别、爱惜并重用人才的人(领导)的通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