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中考语文作文可以套吗)

本文目录

  • 中考语文作文可以套吗
  • 中考语文作文跑题了一般会得多少分
  • 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
  •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两个题目二选一,包括“北京,这里有我的___”和“我终于回来了”, 你怎么看
  • 今年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是什么

中考语文作文可以套吗

应试文的所有作文类型都有固定的模版可以套用,今年来的中考作文已经对体裁十分放松,除了诗歌之外其余的都可以写,最主要的还是得扣题,多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

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去写记叙文,结合自身的经历,从中提炼出一些道理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也比较传统,没有太大的亮点。其实选择议论文其实是比较吃香的了,而且有理有据,得分可量化,基本结构就是论点+论据,其中主要结构讨论方式为总分总,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提出驳论,反对固定套路论点,全新角度往往有新意),列举事例支撑观点(正面或反面案例),最后加以总结。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掌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掌握好这次文体的关键。

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背诵一些精彩段落,就是为了把握好其中一个要素的描写特点。比如人物的描写,选择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感受不同,塑造人物多用动词等等。不一一展开说,作文套路上谨记基本骨架,就不会犯大错,其他的写法就需要多看多读多练来补充。

中考语文作文跑题了一般会得多少分

我办公室里就有好几个语文老师,而且他们也是多次参加中考的阅卷工作,像你孩子这种情况也有,所以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中考作文有个评分标准,

上图是安徽省的作文评分标准,其他省份也应该差不多。

对照标准,和你的叙述来看,你家孩子作文写作的人物错了,但不影响其他的得分,所以分数应该不会太低,所以不要太慌。

每年的中考确实有部分孩子应该紧张,而导致审题不清,没有理解题意,所以该得分没有得到。

既然语文已经考完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去纠结他了。

如何安慰孩子呢?

而且寻求他们语文老师帮忙,毕竟这是大考,如果因为语文而影响其他学科的进行,这得不偿失。孩子们心中学科老师是最权威的,所以找他们语文老师来安慰他是最好的。

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

忽略了这一点,你的中考作文会输的很惨!

审题,是中考作文的关键,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忽略了它,写跑了题,你的中考作文就会输的很惨!要么偏题,被严重扣分;要么扣题不紧,丢分很多;要么完全跑题,使你的中考作文颗粒无收,后悔一生。

那么,中考作文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呢?

一、要看清材料

现在的中考作文题,一般都会有一段材料。有的是一件事,有的是一段话,有的是广告词,有的是歌词,还有的是一种现象……

这段材料我们必须认真去看,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理解题意,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考题中的材料,我们不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而必须认真仔细去看。

二、要看清题型

从全国十几年的中考情况看,中考题型一般有四种:一是命题作文,二是话题作文,三是半命题作文,四是材料作文。我们拿到考卷,应该做到,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题型。

可有的考生,却经常会看错题型,造成了失误。特别是发现一些考生,常把话题作文,当成命题作文去写,也有的把命题作文误认为话题作文。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不复杂,就是在考前,语文老师可对考生,进行题型识别训练,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会避免在这方面出现失误。

三、要看清要求

有些考生认为,那些要求无非都是些什么“文体不限”呀,什么“不少于600字”呀,什么“不要写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呀,都是些老一套的东西,无需认真去看,何况时间还那么紧张。

这种想法是很不对的。考题的要求中,尽管有一些老一套的东西,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要求 ,你如果不认真去看,就会出现失误。

比如有一次,老师考一道半命题作文《我喜欢——》。有一名同学一看题目,没看要求,就些了一篇《我喜欢读书》的作文,结果写跑题了。为什么呢?因为后面有一条要求他没有看,这条要求是“请你在横线上填上一项体育活动,然后作文”。就是这这一句话他没看 ,就造成了跑题,导致成绩“颗粒无收”!!

四、要看清范围

中考作文题,都会有一些限制,我们要在限制范围内写作,不要突破范围,以免造成失误。

如《我眼中的色彩》这个题目中的“我”,就是告诉你要用第一人称去写,用其它人称去写,就是跑题。这是人称的限制。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这个题目中的“一个人” 就是告诉你,只能写一个人,不能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这是数量的限制。

《记住这一天》中的“一天”,就是告诉你,只能写一天的事,不能写两天,或两天以上的事情。这是时间的限制。

《社会新风》中的“社会”,就是告诉你只能写社会上的新风,不能写学校的新风,也不能写家里的新风。这是地点的限制。

所以,审题时,一定要搞清楚考题中的各种限制范围。

中考时,你的作文只要不跑题,把握住中心,加上写够字数,你的作文成绩就不会差!!

闫老师简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两个题目二选一,包括“北京,这里有我的___”和“我终于回来了”, 你怎么看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

谢谢邀请。(本回答精彩在后边)今年北京市的这两个作文题目难度适宜,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话说。这也说明出题者把握的“度”好。好学生能够发挥写作的优势,把文章写好,中等生也至于跑题而失分过多,差生也不会难度大而得分过低。两个题目如下:

题目一: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请以“我终于回来了”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下面我对这两个作文题做简要的解说:

题目一

一、审题、补题

试题一是个半命题作文,“北京”限制了地域,不能其他地方;限制了“人物”,是“我”,不是“别人”;横线上填什么没有提示,也就是没有限制,这样也就给了我们自由,给了我们空间。你可以填写具体的人、物、事,如“爷爷”“小屋”等,也可以填写抽象的事物,如“梦想”“思念”“快乐”等等。总之,是感动了“我”的,是给“我”印象深刻的、让“我”难以忘怀的人、物、事、情。这样的补出来的题目都是一般的,比较出彩的像“生命”“根”“未圆梦”等等。

二、定体、立意

体裁:记叙文(散文)。

1.一般立意:“我”对北京某人(物、事)的热(喜)爱。

2.深刻立意:某人(物、事)是“我”的生命。

三、构思:

以《北京,这里有我的根》为例。

1.凤头:入题(或悬念);

2.猪肚:(视情况分3~6自然段)

“我”祖祖辈辈生长于斯,“我”的根在这里(3个自然段);

今后,“我”愿意继续在这里生活、工作,“我”的理想之“根”在这里(3个自然段)。

3.豹尾:照应开头,卒章显志。

题目二

一、审题

《我终于回来了》,“我”可以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外出遇险的动物 ”、“ 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 流失异国的文物”等等。

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采用虚拟的手法写成寓言故事之类的记叙文。“我”限制了写作对象,限制了记叙的人称。“终于”是题眼,隐含着历尽千辛万苦、饱尝磨难、战胜艰险等等,最终“回家”的自豪感和喜悦感。

二、立意

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家是安乐窝,有家真好;家是幸福的港湾,少了谁都不完美;团团圆圆世人情,骨肉团圆永不分,民族团结如一人,等等。

三、构思

(一)解说:

既然是写故事,就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要想把故事叙述完整,就必须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不能叙述太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局;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这样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情节的发展中增加一点波折,结尾出人意料,等等,都是增加故事趣味性的好办法。要通过想象把故事中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就要运用塑造人物的方法,如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二)举例:

现在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鼠首为例,说明这篇作文的构思:

1.凤头:运用倒叙。2013年6月28日,法国皮诺家族把“我”和兔首护送回国,与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团圆。

2.猪肚:叙述往事。

1860年,一群持枪的大鼻子、蓝眼睛的人闯入“我”的家——圆明园,生拖硬拽把“我”抢走,从此,我们十二兄妹颠沛流离,天各一方。

在法国人家中的遭遇,可以安排几次拍卖。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专场拍卖会上,蔡铭超的言行,导致“我”流拍,“我”和兔首走进法国皮诺家族。

2013年4月26日,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于2013年6月护送我们回国。

3.豹尾:照应开头,盼望蛇首、鸡首、狗首、羊首早日归来,骨肉团圆永远不分离。”

今年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是什么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要想提高写作的分数,了解一下作文命题的方向很有必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几年河南中考的作文命题。

一:命题形式:

2008年以来,河南作文均以二选一的形式考查: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今年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仍会采用二选一的形式。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2013年:让路;

2014年:你是我的太阳;

2015年——里的微感动;

2016年:我的青春里有——;

2017年:越来越——的我。

材料作文:2017年: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2016年:画家费尽心思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化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中考作文具有一下特点:

1、选材范围基本一致。命题范围涉及自我成长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简单的可归结为“成长体验”与“人生感悟”两大范围。一般来说,前者易写成记叙文,后者易写成议论文。

2、第一人称必涉及。近年来的作文题中或明确含有“我”,或需从“我”“我们”的视角出发进行构思。第一人称能让学生从自己的事、身边人入手,围绕“我”与自己、与亲人、与同学朋友老师、与社会来选材,写出真情实感。所以考生在平时多积累一些与“我”“我们”有关的写作素材,以备在考场取用。

3、角度多选,有话可说。考场作文,针对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命题,不同的考生均能找出多个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有话可说。

4、不限文体易发挥。河南命题明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就给学生了很大发挥的空间。

2017年作文评分标准从内容、语言、书写、结构四个方面评价。参照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补充说明:字数:不足600字,差两三行视情况而定,不够550字酌情扣分;400——500字,35 ——39分;300——400字,30——35分;300字以下,不超过30分

立意:没有变化过程,没有自己的感悟属于二类文。

跑题:30分;抄袭20分以下;缺题目扣2分。

需要注意:

1、卷面太重要。要规范书写,美观大方整洁。

2、有文体意识。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记叙文就按照记叙文的方法去写,议论文就按照议论文的标准要求。不要把文体杂糅,影响成绩。

3、对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功力不是足够好,不建议写议论文。

得作文者得语文,愿你强化作文训练,取得好成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