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想要肋生双翅飞起来,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实现自由飞翔?如果人按鸟类的体重和翅膀的比例,那么人需要多大的翅膀才可以飞翔

本文目录

  • 如果人类想要肋生双翅飞起来,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实现自由飞翔
  • 如果人按鸟类的体重和翅膀的比例,那么人需要多大的翅膀才可以飞翔

如果人类想要肋生双翅飞起来,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实现自由飞翔

谢谢邀请! 试答 “如果人类想要肋生双翅飞起来,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自由飞翔” 我认为:这个问题有点怪怪的!既然人没有生翅膀,说明不需要就能生存。如果还想肋生个翅膀飞翔,说了容易,做起来比(登天)难呀!

如果梦想肋生翅膀,①翅膀不能太大,大了你托不动。②也不能小了,小了你飞不起来!最好想其它办法,路有千条。但也要适合自己!

如果人按鸟类的体重和翅膀的比例,那么人需要多大的翅膀才可以飞翔

人想要飞不太难,翼装、飞机、航天器都能帮助人完成飞行,但是人真正的想飞太难了,原因很简单:人太重了。那么,按照会飞的动物的比例,人翅膀需要长到多大才能让人飞起来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大的飞行生物

想要知道人类多大翅膀就能飞,我们先来看一下最大的飞行生物,而飞行生物我们可以用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两个角度来看一下,毕竟人类是哺乳动物。

01 最大的会飞的哺乳动物?

会飞的哺乳动物原本就很少见,这是因为哺乳动物的演化主要是在地面上完成的,当然还有水中(鲸类、鳍足类),从目前的哺乳动物看,与飞能扯上关系的主要有三类:猫猴、鼯鼠和蝙蝠

猫猴又称鼯猴,现已知有三种(菲律宾、爪哇、婆罗洲鼯猴),它们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会“飞”哺乳动物,当然,它们并不是真的会飞,而是滑翔,它们的四肢与躯干有一层皮肤隔膜相连,从高处一跃时,展开四肢,就能实现滑翔了。

而鼯鼠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课本中学到的寒号鸟,它其实也不会飞,与鼯猴一样只能滑翔,它们的四肢与躯干间也有一层皮膜。

最后就是蝙蝠了,蝙蝠是真正的、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是翼手目下所有现存动物的统称,它们是一个大家族,有着超过900种不同的种类,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有一层非常薄的皮膜,而且皮膜不仅仅连接了躯干和四肢,连尾巴都连在了一块。

不过,大多数的蝙蝠体型都比较小,已知的最大的蝙蝠是马来大狐蝠,它的体长也仅有25厘米,体重平均650克左右(一斤三两),那么支撑这样的身体飞行需要多大的翅膀呢?答案是1.8米,1.5米的翼展才能让一只体重一斤多的哺乳动物飞起来。

02 最大的其他会飞生物?

哺乳动物并不适合飞翔,只是因为哺乳动物的祖先曾经度过了很长时间的树栖、食虫生活,因此少数的哺乳动物才出现了滑翔、甚至是飞行的能力。在地球上,最适合飞行的就是鸟类了。鸟类是有有羽毛的恐龙演化而来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演化成了另一种形态继续在地球上生存。

不过,鸟类的祖先体型大都比较小,所以在白垩纪末期恐龙大灭绝事件发生后,它们也用了很长时间才演化出体型非常大且会飞的种类来,从目前的考古来看,最大的鸟有两种:桑氏伪齿鸟和阿根廷巨鹰。

早在距今约2500万年前,北美洲演化出了史上最大的鸟类之一,它就是桑氏伪齿鸟,目前桑氏伪齿鸟的所有化石均来自于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根据科学家们对其化石的分析和复原看,桑氏伪齿鸟的平均翼展在6.7米左右,最大翼展可达7.4米

平均的体长在1.3米左右,体重平均30公斤左右,通过与现存鸟类骨骼比对以及化石复原,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模型计算出该鸟的飞行速度可能达到60公里每小时左右。

阿根廷巨鹰是唯一一种体型可以与桑氏伪齿鸟媲美的鸟类,不过,它们生存的时期相差很远,阿根廷巨鹰最早出现在距今约600万年前的阿根廷,属于畸鸟科下的鸟类。

从阿根廷巨鹰的化石看,它有着7米以上的翼展以及70公斤左右的体重,不过,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阿根廷巨鹰是不具备平地起飞的能力的,它们应该是从高处跳下借助上升气流飞行的鸟类。

人类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飞起来?

其实除了会飞的哺乳动物以及会飞的鸟类外,在恐龙时代,翼龙也是可以参考一下的,尤其是风神翼龙、无齿翼龙以及哈特兹哥翼龙这三种巨型的翼龙其体型和翼展都是非常惊人的,不过风神翼龙的体型有着较大的争议,有的认为它只有5-6米的翼展,有科学家认为它们最大的翼展可以超过12米。

而反观无齿翼龙,它的数据就相对明确一些了,因为它的化石相对较多且完整,它们的平均翼展在7米左右,最大可达9米,体重平均15公斤。

根据以上的这些动物,我们来看一下人想要飞需要多大的翅膀?首先,人作为一种没有羽毛覆盖的动物,想学鸟有些费劲,最多也就参考一下翼龙和蝙蝠,也就是四肢与身体之间有薄薄的皮膜作为连接。

其次,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最大的可飞行的鸟类的体重与翼展,那就是阿根廷巨鹰,它有着7米多的翼展,体重70公斤与人类的体重比较接近,所以,理论上人想要飞,胳膊要继续长,然后有皮膜相连,达到“翼展”至少7米时,就能勉强的飞起来,不过大概率也会像阿根廷巨鹰那样需要从高处跳下,借助上升气流。

除此之外,由于会飞的大型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骨头细长且中空,所以人类仅仅是有足够的翼展还是不够的,骨头也要进行相应的进化,毕竟中空且细长的骨头在动物飞行中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一方面它能增加身体的浮力,一方面能够存储更多的氧气,满足身体高速工作时的氧气需求。

写在最后

飞行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比如如今拥堵的交通,如果会飞的话上班也不至于堵车迟到了,而且飞行不受地形的约束,可以走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但其实,对于人类来说飞行其实并不友好,因为人类想要飞骨骼的承受能力要变差(中空)、要有足够的翼展,这样室内的活动就相当的不方便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坐飞机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