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图片大全大图(冬至这天你们那里都会吃什么)

本文目录

  • 冬至这天你们那里都会吃什么
  • 冬至开始进九,一九到九九是什么意思
  • 冬至马上就要到了,各个地方过冬至的习俗是什么
  • 老师请帮忙看图以《冬至》为题和一首诗
  • 冬至时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俗,你们都是怎么过,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冬至这天你们那里都会吃什么

现在人吃饺子可以说是随手就来,只要烧水煮制的功夫就行了,超市各种馅料,各种品牌各种口味,品种繁多,无所不有,省工省时,味道又好。

即便是想自己动手包制,也不是啥难事,肉馅有卖的,自己剁也行,饺子皮有卖的,自己擀也可快。牛肉,羊肉,大肉,莲菜,韭菜,芹菜,大葱,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专用饺子粉,专用石磨饺子粉。

这么多的成品和原材料带给我们更多的味觉享受,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早已深深地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种时常想起,却又说不清的味道。

明天是冬至,今天是冬月十五,我去一个道观看一场祈福法会,道观在黄河边的黄土岗上,周边是农田,虽然大部分地里都是种上了这里的特产——河阴石榴,但是中国农民特有的特性——对土地的利用,对粮食的敬重,让我看到了一片不大的萝卜地。猛然,我知道了,想起了,那种难以忘记的,再也找不到感觉的饺子的味道就是来自于那时常被我们遗忘的露头青大萝卜。

我有幸出生在1979年,前一年就是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第一年,今年正好四十年纪念。新闻上,媒体中,各种走过四十年,,,,。我的记忆中,没有吃过窝窝头,虽然放学回到家中会时常仰望灶屋中的一个篮子,一个黑黝黝的,高不可及的,我知道里面是装着馒头的篮子。

那个篮子是被一个很长的豌豆般粗细的铁丝挂在房顶,吊在半空,我知道里面有馒头。劳动人民的智慧,篮子的上面,铁丝的中间,一个被敲掉了底部的玻璃瓶子,小口朝下,没了底部的大口朝上,被铁丝穿过,悬在中间。

我知道篮子被高高吊起有很多种原因,储存,防老鼠,防我们胡乱偷吃。虽然那个时候已经不怕我们吃,但是对于那些饿怕了的老一辈人来说,每一口粮食都是要有计划的来一顿顿的分配的。

对于那个玻璃瓶子的作用我一直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当我再次轻轻的走进那个挂着黑色篮子的灶屋,猛然,一阵叽叫,一声啪的响起,老鼠,嗖的跑进了灶屋的柴草堆,而房梁上,另一只同伙者早已无踪无影。

看来那个篮子对于老鼠来说,比对于我的诱惑力还大。

馒头虽不是足量供应,毕竟每天都是有的,一般晚上喝汤的时候只有面条,是没有馒头的。(我们老家吃晚饭,哪怕你是吃鸡鸭鱼肉,我们也叫做喝汤)至于饺子,那可是不常有的。不年不节,没有客人是根本不会想起这个世间还有饺子这种可以用来填饱肚子的食物的存在的。

春节自是不必说,即便孩子们都不说吃饺子,大人也不会忘记包饺子的。不是为了解馋,不是为了庆祝节日,不是为了改善生活。

祭祖,上供,春节无饺子不成年。先敬天地,再祭祖宗。自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不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但是祭祀却每年都要有的。

尤其是祖上就主管祭祀的我们郑姓家族来说,这个仪式尤为重要,也及其严肃。

除了春节能吃到饺子,还有就是这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冬至了。所以一到了冬至,就知道要有饺子吃了。

那个时候,所谓的饺子就是箩卜,掺点豆腐,碎粉条,包成小菜角状的——扁食。早已忘记了有什么香味,留下的萝卜的味道是不会忘却的。

本来今天不想在这里说另一种更加难以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的食物的,心痒,手痒,不说好像就过不了这个冬至,那就还是说了吧————猪油渣。

加了猪油渣的箩卜饺子馅那才是极品的人间美味,但是,冬至里的饺子里是不会有的。杀年猪,那是过了腊八以后的事,炼猪油是春节包菜包馍之前,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的时候还会有的。

刚刚,就在刚刚,我妈说箩卜饺子已经包好了,晚上下班就可以煮了吃。







冬至开始进九,一九到九九是什么意思

小时候语文课本上就有这首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

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地遍地走。

这数九对应着气候:从开始正式冻手冻脚冻耳,水坑中结冰至上面可以行人,之后慢慢的天气开始回升冰融化,接着柳树开始发青芽,天气逐渐温暖,百草呢也开始萌动,等待着春雨行。人们开始春耕备播。

听老人讲,从冬至开始数,九九八十一天,是我国民间一中节日,数九从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冬至次日开始。换言之,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

冬至马上就要到了,各个地方过冬至的习俗是什么

我们是在河南中南地区,这里的过冬至风俗是吃饺子,意禺吃了冬至饺,天再寒不冻坏耳朵之意。说来话长;由医圣张仲景所传。他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沿途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农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中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入锅里煮熟,加上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百姓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就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风俗。另外,冬至也是交九的第一天。其实,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老师请帮忙看图以《冬至》为题和一首诗

谢谢题主邀答。

首先祝各位头条朋友冬至佳节快乐!

??《冬至》看图作诗??

?冬至山中雾霜冻,

?梯田地里蔬菜浓。

?树梢风招佳节到,

?瑞雪兆丰年庆功。

冬至时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俗,你们都是怎么过,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冬至到了!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每年农历冬至这一天河南人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

据说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留下的。当时张仲景辞官回乡,正是赶到冬季,看到白杨河两岸乡亲饥寒交迫,不少的人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支起了大锅,在冬至那天用面,包成像耳朵一样的东西煮给大家吃。冻伤的耳朵就治好了。这种东西叫”娇耳”后来大家都学着做”娇耳”也就是现在包的饺子,不尽如此,在冬至这一天。许多人家还会吃狗肉或者羊肉。以增加热量而抗寒。从而形成了冬至的习俗。

冬至这一天许多家庭都包饺子。饺子又可以包成许多的种类,有猪肉韭菜饺,羊肉大葱饺,牛肉饺,白菜猪肉饺,青菜大肉饺,荠菜饺子,还有素饺子,鸡蛋粉条饺,萝卜大肉饺子。总而言之五化八门各种各样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全家人齐上阵。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一会儿饺子就包完了。这就是我们这里冬至的习俗!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