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题(如何给孩子讲一年级的数学题)

本文目录

  • 如何给孩子讲一年级的数学题
  • 一年级数学题求得数知识点是什么
  • 孩子1年级,数学题中关于数图形个数的题很容易出错,是什么原因
  • 各位大神,这道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怎么解
  •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怎么辅导
  • 你现在还会做一年级的数学题吗有哪些有意思的题可以分享

如何给孩子讲一年级的数学题

一、直观性。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决定他们以接受直观性的教学为主,所以在给孩子讲题的时候尽量用直观性的方法,例如摆小棒等学具,画一画,可以画○等,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

二、启发性。要注意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问题不要直接说出答案,而是以学习者的角度共同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遇到困难时,告诉方法,鼓励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发散性。要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灵活性。“条条大道通罗马”,所以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和探究,一题多法或者一法多题,总之,让学生灵活思考。

一年级数学题求得数知识点是什么

家长您好,这类括号题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括号在前,括号在中,括号在后,首先先要确定括号的位置,然后确定括号前后是什么数学符号(加或减),根据口诀去计算,就可以了,括号题型是一年级必考的题型。

①【括号在前】

()+2=8 ()-5=3

做法:括号在前正相反,加变减,减变加。

②【括号在中】

4+()=6 9-()=2

做法:无论加减,都用减法来计算,大数减小数。

③【括号在后】

3+5=() 6-3=()

做法:无论加减,正常计算。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孩子1年级,数学题中关于数图形个数的题很容易出错,是什么原因

你孩子数错的原因,我猜可能是数着数着,数花眼了。

先说第一种情况,数图形的数学题,因为含有很多不同的图形,挨着很近,看着容易花眼,数起来就容易犯迷糊,你可以教给孩子采用标数字的方法。

假设有三个正方形,你就让孩子找到第一个标数字1,找到第二个就标数字2,数到第三个就标数字3,正方形数完了就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你还可以教给孩子多多做一下这方面的题型,一年级数学题很多这样的题型。网上也有这样的图片,你复制到电脑上,让孩子看看会不会做。你在旁边辅导。

各位大神,这道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怎么解

多谢邀请,这道题是一道一年级的算术题。但这道题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归纳能力。

原题如下:

5十1=6 17一8=9 2十7=9 6十2=8

11一3=8 3十5=8 1十3+5=9 12一6=6

4+1+4=9 Ⅰ3一6一1=6 6+1+1=8 16一4一4=8

应根椐什么分两组?。把分类结果写出耒。

答:计算结果可分为偶数和奇数两组;6和8为偶数,有8个算式的结果为偶数;9为奇数,有4个算式的结果为奇数。

按算式的结果分有6,8,9; 其中3个算式结果为6; 有4个算式的结果为9; 有5个算式结果为8。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两个偶数的“和“或者“差“其结果为偶数;

两个奇数的“和“或者“差“其结果为偶数;

一个偶数和一个奇数的“和“或者“差“为奇

数。

三个奇数的和为奇数; 三个偶数的差为

偶数。

两个偶数和一个奇数相加为奇数。

两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相加为偶数。

一个奇数减去一个偶数再减去一个奇数

它们的结果是偶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怎么辅导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起点,也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走进了小学的大门。孩子们的心灵,纯净得就像一张洁白的纸,他们是喜欢学习数学,成为数学天才,还是讨厌学习数学,都在老师和家长的引领之间。所以,一年级的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十分重大。

作为一名从教3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辅导孩子的数学学习。

一、从生活实践入手,激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再三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从生活实践入手,建立数感与空间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认识100以内的数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认识人民币单位,认识简单的时间和基本的图形。

那么怎样从生活实践入手,学习数学呢?

时间问题的学习:

每天早上,让孩子看看自己几时起床,几时上学?看看爸爸妈妈几时上班?晚上放学,让孩子看看自己是几时几分回到家里的,爸爸妈妈是几时几分下班儿回到家里的。这样孩子就基本学会了有关时间的数学问题。

图形认识的学习:

家长带孩子玩儿七巧板和积木。孩子在玩儿中就学会了图形的认识。

数字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数学符号和人民币的认识:

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多带孩子去超市儿购物就足够了。带孩子去超市,让孩子帮助家长付款,孩子不但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而且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回到家里,让孩子把买到的东西,按蔬菜、水果、生活用品、文具、服装鞋帽等分类,这样孩子就学到了有关分类的知识。然后再让孩子数一数每样东西的数量,这样孩子既学会了数数,又建立了数感。例如去超市买了5个苹果,4个梨。家长可以和孩子相互交流:一共买来多少个水果啊?孩子就体会到了加法的意义;如果问孩子,买来的苹果多还是梨多?孩子就学会了两个数大小的比较。再接着问问:苹果比梨多几个?梨比苹果少几个?孩子就知道了减法的意义。就这样儿,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学会了数学知识,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其实就这么简单!这么有趣儿!

二、从基础知识入手,刻意练习,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数学的学习,是孩子用大脑中已有的旧知识,来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所以,学习数学,一定要从孩子基础入手,从简单做起。学会一个新知识点后,再学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孩子学起来才能够轻松快乐。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稳固后,家长可以每天带领孩子,刻意练习。因为不仅熟能生巧,更能生孩子思维的敏捷和自信,让孩子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从激励入手,多种方式,让孩子体会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快乐。

良好的情绪是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开端。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耐心,要把眼睛盯在孩子的闪光点上。哪怕有一点对的地方,都要及时地鼓励和赞美孩子。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让孩子体会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告诉孩子:我是数学天才,我是数学大王!以王者的风范,学习数学,那么定会所向披靡。孩子想不优秀都很难。

总之,一年级正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大好时机,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为孩子今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你现在还会做一年级的数学题吗有哪些有意思的题可以分享

我正好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来说说这个问题吧。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只学到自然数的20。刚开始觉得太简单了,自己怎么说也是重点大学理科生啊。可是,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当中,慢慢发现,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一般的作业题当然看一遍就检查完了,但是老师发的拓展啊,思考啊等题目,有时真要好好看一下。这也还好了,一般也能解答。被难住的是奥数。各种各样的奥数题或者叫思维训练,有时真一下子想不出,或者会给出错误答案。为了能解答孩子的各种问题,现在每天花好多时间学习呢。现在的题目套路太多,我们只能活到老学到老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