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孩子最近期中考试后发现在阅读理解与作文上失分多,该怎么办啊)

本文目录

  • 孩子最近期中考试后发现在阅读理解与作文上失分多,该怎么办啊
  • 期中考试,有部分学生只写名字,连选择题都不写,是什么心态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 孩子马上期中考试了,作为家长的你紧张吗

孩子最近期中考试后发现在阅读理解与作文上失分多,该怎么办啊

不知道题主说的孩子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失分很多是英语学科还是语文学科,也不知道孩子的具体年级。我是初中语文老师,仅就初中语文的学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帮助。

初中的语文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以120分的满分来看,基础知识所占的分值大约是20分左右,阅读理解50分左右,写作占50分。可以说阅读理解和写作相当于语文试卷中的两大中流砥柱。多数孩子语文成绩不好,都是因为阅读理解与作文失分较多。

翻开孩子的试卷,看看孩子阅读理解丢分的题型;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初中阅读理解一般分为三个:古代诗歌赏析,古文赏阅读,现代文阅读。而现代文阅读又分为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散文)。学生容易丢分的类型是文言文阅读和记叙文的阅读。议论文和说明文有固定的答题技巧,学生容易把握。

一、古文丢分的原因及对应策略。

  • 对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不准确,或者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不会进行课内外的迁移,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
  • 古文句子的翻译不准确,没有注意到文言的特殊句式句式。
  • 平时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畏难或抵触心理,往往为了学而学,为了背而背,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

相应的对策:

  1. 将课内文言词语向课外文言文进行迁移。在考试中如果遇到课外文言文,出现了自己拿不准的实词或虚词,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索自己学过课文对该词的解释。
  2. 古文翻译按照字字落实、文通字顺的标准。也就是古文中的每个字都要翻译出来,不能有所遗漏。把省略的成分添加进去,有倒装的语序理顺过来。翻译完之后自己再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是否有词语的遗漏。
  3. 平时加强对课文文言文的演练。可以读一些古文的相关书籍,例如《古文观止》、《三言二拍》等故事性比较强的书籍,培养古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失分的原因及对策。

现代文阅读是最灵活开放的一种文体。孩子们一般都能答出三言两语,能得到一分半分,但是想得高分确实很难的。原因比较多:

  • 对人物形象把握不准确。
  • 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不准确。
  • 对主人公的情感把握不准确。
  • 对段落的作用把握不准确。
  • 审题出现严重的偏差。
  • 答题不规范不全面。

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提分策略:

  1. 准确掌握常规的答题思路,例如句子的赏析,主要事件的概括,文章段落的作用等等。这些是可以通过平时的背诵和演练夯实巩固的。
  2. 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无论何种阅读都要贴近文本找答案,注重课下的积累。例如分析人物形象,不能主观判断,从文中概括主要事件,透过事件看人物的性格特征。
  3. 答题要有条理性,看分答点,语言规范。阅读理解的得分标准类似于政治的标准。在作答的时候,先看该题的分值,然后确定得分点。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语言专业准确,避免空话套话。

根据中考作文的得分标准,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应试作文能力。

孩子的作文得分低,可能存在很多原因,例如立意不够深刻,选材不够独特,结构杂乱详略安排不得当,书写过于潦草,卷面太乱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到了初三阶段,就应该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应试作文能力,对作文能力太差的孩子,还应该准备两到三篇的中考对接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写作文的能力。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审题和思考的时间太长,可能导致孩子作文写不完或者是虎头蛇尾的现象。最好培养孩子在50分钟之内能够完成一篇600字作文左右作文的能力。

2、培养孩子的作文立意选材的迁移能力。其实初中的作文立意和选材并不困难,一个选材可以对接很多作文题目。例如母爱这个话题,可以用在关注自我、关注亲情方面,几乎可以和80%的中考问题目实现巧妙对接。所以一篇佳作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3、为防止作文跑题,让孩子在作文中养成开篇引题,中间扣题,结尾点题的习惯。无论你言辞写的多优美,结构安排多么清晰,如果没有紧扣中心,很可能被归为跑题作文,一下打入四类。

4、在写作的时候,和主题相关的内容要详细描摹,和主题无关的内容一定要少写或者不写。根据叙述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意识地划分段落层次。

5、要注意卷面的清楚工整,书写的端正美观。同样题材的作文很可能在书写方面产生分值上的较大差异。

6、建议每天上赏读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带着思考去读,带着批注去读,主要思考满分作文的亮点在哪里,和满分作文对比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满分作文运用到了哪些写作上的技巧,自己在作文的时候怎样能够把这些技巧运用进去。

总结:题主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我也仅仅是针对中考中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出现的常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孩子的阅读和批注习惯,注重孩子的书写,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中为写作积累素材,在写作中培养阅读的能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期中考试,有部分学生只写名字,连选择题都不写,是什么心态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我刚刚看到一位网友的一条“微头条”,说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在7个平行班中,虽然排名第一,但平均分很低,仅38.75分。并问同行:有什么好方法提高成绩?

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对这样的成绩不理解,并认为完全是老师的原因造成的。

其实,对班级这种“劣绩”,“三味”并不奇怪!因为在我们农村普通初中,这种班级是很常见的,如果从没到农村普通中小学任过教的人,是不会熟悉农村教育实情的。

这不?这位农村教师对这种情况的评论就不一样了!我认为这位网友说的很符合实际。

正如本题主所提到的:期中考试,有部分学生只写名字,连选择题都不写。

这样的学生,在我们农村中小学,几乎每个班都存在!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在拿到试卷后,连名字都不想写,就睡大觉了。

这类学生是什么心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三味”30多年的农村初中教学经历,自然很了解其原因:

一是:升学上高中完全没希望。说起来,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和老师,把上学读书的目的确定在唯一的“升学”上。既然没希望升学,何必还白费精力?在“唯分数、唯升学率”论成败的现实下,对这些“差生“而言,读书无用!

二是,学生畸形的虚荣心理作祟。“三味”曾经找过那些在考试时“连选择题都不写“的学生,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一题都不会做,写选择题也是猜的,正确率不高。得几分,十几分,不如得个0分,表示没参考或根本不想写,面子上还好讲些。

我细想,这想法似乎没毛病!

三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三味”不至一次听学生讲过:如果不喜欢某老师,或对某老师有偏见,学生便威胁老师,不帮老师考。

学生这种“罢考”想法虽然十分幼稚和好笑,但学生就这么做了,老师又能怎样?

说到底,这些学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国家要推行素质教育。我想:如果素质教育切实得到实施时,这些学生应该不会如此一无是处。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孩子马上期中考试了,作为家长的你紧张吗

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了。期中考试的成绩也已经下来了。考试之前没什么紧张的,反倒发现老师比孩子和家长都紧张。那一周老师每天都发好几套试卷图片,家长自己抄写或者打印。在家做一套第二套捎着,明天去学校做。对于考试没什么可紧张的。但是对于打印试卷家长们烦的不得了。图片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晰或者是规则。自己家里没有打印机的,就需要去复印店复印。门口的小卖部打印生意相当火爆。昨天成绩已经下来了,于是晚上连作业都没有了。这是不是又轻松的有点儿过头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