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节的资料(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你会用什么来形容老师)

本文目录

  •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你会用什么来形容老师
  • 教师节来临,作为老师的你是不是想说些什么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你会用什么来形容老师

我是一名快要退休的高级教师,29年教龄,在高中任教。

1.教师很辛苦。早有早自习,晚有晚自习。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11点后休息。

2.待遇很一般。(小县城)早自习,晚自习一节10元钱。处室人加班,一晚上20元,一天40元。

3.每年开学学校都要唱一出叫“招聘”的戏。实实恶心死人。对领导的安排(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得遵从,毫无怨言,否则,你可能就会被落聘。

4.年龄越大越尴尬?,精力体力视力都不行了,没有人会说你年轻时也出了那么多力,活应该轻一些。只悔恨年轻时没有学医,医生是年龄越大越值钱。

5.一辈子穿的衣服都很正统,大方得体,因为我们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节来临,作为老师的你是不是想说些什么

教师节就在前头,作为一个老师,我有什么说的呢?想要说的很多,下面就挑几个比较典型的说一说吧。

第一,教师节虽然名为节日,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什么节日的感觉。课照备,班照上,作业照改,忙碌依然。没有谁会来对你说一声,老师,你辛苦了;也没有人说,老师,节日休息一下吧;更不要说,给你一点加班补贴(奖励就更不敢吱声了)。如此节日,是节日吗?基层的老师没有感受到一点教师节的存在感,如此教师节,不要也罢,要也不过是一根鸡肋。它的实际价值在哪里呢?恐怕只有一点聊以自慰的象征意义罢了。

第二,教师的辛苦没有人能懂。尽管国家一直在喊着给老师减负,尤其是给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减负,但实际上减负在哪里呢?大班额是被明令禁止的,但还不是大行其道。义务阶段的教师还不是在超负荷地前行,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又被多少人看到了呢?到了教师节,按说是要考虑一下教师的感受了,可是除了形式化的表彰和奖励,有多少活动是真正走进了学校,走到了教师的身边呢?

第三,教育上的各种乱让人目不暇接,教师不堪其扰。原来,教师只要踏踏实实地做着教书育人的事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形式化的东西满天飞。什么工作,就是做了,你也得留下痕迹,不然,就说明你没有做。做了就是做了,有什么必要什么非要留下文字和影像呢?我们只是普通的教师,既不是作家,也不是摄影师,有必要如此折腾吗?但是,我们还是必须要做,因为上级要检查。于是,从基层教师,班主任,到学校的各个科室都身兼数职,忙得不亦乐乎,忙得身心俱疲。结果呢,那一柜子又一柜子的档案资料,也只是换来了领导的“回眸一笑”。如此劳民伤财的折腾有意思吗?或许有,那就是领导的一句“做的很到位,有厚度”。可是,再有厚度,你得给一点温度啊。如此,岂不悲乎?

第四,教师的福利待遇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看看当下,有多少年轻学子愿意当教师呢?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几个,尤其是乡村教师。不然,为什么把那些本身学习就不怎么样的学生来一个定向师范生呢?就是因为教师大逃离啊。今年开学,洛阳不就爆出有几所小学只留下了校长一个光杆司令吗?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教师责任重,待遇低,没有社会地位。基础教育都没有人,如此恶性发展下去,我们还能有未来吗?

第五,职称评定的滞后性。尽管国家逐渐放宽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但是许多人还是卡在职称上。教师工资的涨幅始终是和职称挂钩这样的弊端是不是应该结束了呢?教师的劳动付出和教学成绩不能与工资挂钩,怎么来体现教师的贡献,怎么来提高教师教育的热情呢?而且,就是职称评定,也是层层设障,让老师不胜其烦,能不能更简化一些,更透明一些呢?

第六,班主任的付出是不是应该被正视呢?班主任每个月的补贴还是那么一点钱,买一包稍好一点的烟都不够,始终没有看见提高,这是不是很不正常呢?班主任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累着苦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许多班主任是完全因为热爱才在一线坚持着,这样下去,能有多少班主任能坚持下去呢?据我说知,现在很多基层中小学没有人当班主任,就是校长亲自去请,他们也不愿意,其根本原因在哪里,难道不应该深思吗?

面对着教师节,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情不能自已,写下了以上的文字,算作是一吐心中块垒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