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宣传总结(艾滋病人和家属,在出院时要求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上都不能写艾滋病,怎么看)

本文目录

  • 艾滋病人和家属,在出院时要求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上都不能写艾滋病,怎么看
  • 过度宣传艾滋病是否会让艾滋病患者感到自卑
  • 艾滋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 你会愿意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吗
  • 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艾滋病死亡率和死亡总人数远高于新冠肺炎,为何没有引起很大恐慌

艾滋病人和家属,在出院时要求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上都不能写艾滋病,怎么看

艾滋病人和家属在出院时要求病历、出院小结和诊断证明上不能写艾滋病。这其中,病历是不能改的,病历也不给患者和家属,在医院存档案呢。而为了报销用的出院小结和诊断证明,是可以不写艾滋病的。

这是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病区约定俗成的一种做法,为的是保护患者的隐私,对乙肝双方不影响的。

不过,这种做法在普通的三甲医院可能有点困难,他们估计没有这个意识,具体怎么做要看患者和医生怎么沟通了。

在中国最好的传染病医院之一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也就是以前的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那里艾滋病区的医生就是这么做的,患者为了报销等用途收到的疾病证明和出院小结,里面的诊断不写艾滋病。

艾滋病人出院后,医院正常保存的病历有患者完整的信息,上面有艾滋病的诊断,但是给患者的那一部分用来做报销的,如出院小结和疾病证明书,可以不写艾滋病,就是在打印的时候把这个抹掉。

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艾滋病感染者住院,多半是由于机会感染和肿瘤,其所使用的需要付费的项目也是用来治疗这些病的。而艾滋病抗抗病毒药物,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以,这方面并不涉及到骗取报销的问题。

这种做法有没有违反规定,暂时还没有查到相关的条文。对于普通医院的医生来说,这样的做法。可能是有些顾虑。这种顾虑,主要来自于担心患者之后有什么说法,比如会不会有纠纷等。

有的非专科医生,可能会认为,要是不写艾滋病就是误诊。但事实上,患者的病历里面有记录艾滋病诊断的信息,不存在误诊。这些资料存在医院里的档案室,完整、真实全面。

不过,在保护艾滋病患者隐私方面,龙大夫也希望有更好的做法,比如有个协议啥的,不但保护患者,同时也保护医生。

其实,患者要的这些证明,主要是用于报销,不用做自己保存的,这些东西会交到医保中心,作为报销的附件。除了没有艾滋病这个诊断之外,其他的信息都是全面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患者这些证明不慎给亲朋好友看到的时候,不会知道患者有艾滋病,对保护隐私是有用的。患者个家属提出这样的要求,个人认为是合理的,没有必要为此上纲上线,并过度的担忧。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大夫,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过度宣传艾滋病是否会让艾滋病患者感到自卑

这个答案因人而异。作为感染的当事人,对于经常听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心里其实并不舒服,反而更加难受,甚至感觉自己跟正常人不一样,而出现自卑。当作为现在社会发展,宣传艾滋病的事情却不能不做,如果不宣传,可能感染的人数更多。宣传了,可能对这种人是一种心理上阴影的摧残。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就目前社会性开放,感染越来越年轻化,对这种慢性疾病的不了解,其实可以从高一开始进行宣传教育。

艾滋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首先我不去长篇阔论,只是实实在在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北京的孟林,他是在95年查出来感染了HIV,和他同病房的人几乎都死掉了,只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美国,买到了药物才活到了今天,如今整整22年了,当时他的CD4才仅仅26个,并且呈发病的状态。如果他没有服用抗病毒药物的话,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艾滋病怎么可能是世纪骗局呢?

再举个小例子,所有的感冒药上都是用于缓解感冒以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为什么不写治愈,因为所有的感冒药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真正战胜感冒的是你自身的免疫力,艾滋病病毒从理论上来说,的确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它攻击的是你的免疫系统,当你免疫力极低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任何微小细菌都可能造成你的感染,给你服用任何药物也无济于事,比如北京地坛医院的专家张福杰曾指出,2000年之前,他们给艾滋病人采用最再好的药物都几乎没有用,这种感染者服用了抗病毒药物之后,免疫力得到恢复,他说眼睁睁看着这些人有一种起死回生的感觉,所以感染者一定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我记得非洲某国就不认同有艾滋病这个说法,结果当地感染者大量死亡,我国自2003年推广给予感染者抗病毒药物,死亡率也大大降低,北京甚至降到0.18%,我国目前感染者死亡的,70%以上都是还没有来得及给予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就死掉了,剩余30%的绝大部分都是检查出来的时候CD4比较低,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无论是从提问者还是感染者,还是普通大众不要相信艾滋病是骗局这样的说法,及时检测,规范治疗,艾滋病感染者会达到与正常人差不多的预期寿命,至于有些人说永远都治愈不了,国家给予的药物不好,纯粹是他们自己心理黑暗。这么多乙肝感染者,国家没有免费提供一盒药物,而艾滋病感染者,国家不但给予免费药物的治疗而且还免费每年一次的病载和CD4检查,所以检查出来要尽早上药,不要道听途说。谢谢。

你会愿意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吗

感谢邀请!

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对于我这个感染科医生来说,不是愿不愿意,而是已经经历过了。也许看这个回答的人,也将会有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还在做管床的主治大夫(就是级别中等的医生),一个患者发烧住院,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普通发热不一样,初步推测可能是孢子菌肺炎。

很自然想到了艾滋病。在跟患者沟通要不要查抗体的时候,患者向我使了个眼色。我以要检查身体为由,把家属支出了病房。

患者告诉我,他早在一年前就在外地检测出艾滋病了……

那时候,我的上头还有高一级别的副主任医师,在和上级医师讨论要不要把患者的病情告诉家属的时候,我和上级医生有不同的意见。尽管会得罪上级医生,最终我还是没有把患者得艾滋病的事告诉他的家人。

患者非常感激。非要请我吃饭,于是就一起吃饭了。大家看看,多么平常的一件事!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普通的生活接触,在没有血液和体液接触、没有伤口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的。比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吃饭、住同一个宿舍、车上坐在一起、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等等,这些普通的日常行为,是没有感染风险的。

简而言之,艾滋病是一种私领域的传播,在公共环境下,病人对其他人是没有威胁的。

被艾滋病人邀请吃饭怎么办?

如果被艾滋病人邀请吃饭,要不要接受,就取决于自己了。

1.如果清楚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也没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完全可以愉快的答应。

2.有些人既害怕,又碍于面子,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而没有拒绝,吃完饭又整天纠结,这又何苦呢?还不如当时拒绝。

3.如果不想跟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完全可以找个好一点的理由拒绝。

4.有些人跟别人吃一顿饭,担心别人有艾滋病,又是害怕别人口腔出血,又是害怕别人唾液菜,等等,各种奇葩想象。既然这样想,不吃不就可以了。文明社会,谁吃饭还不断的往菜里面吐血和唾液呀?

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医院的临床医生从疾控中心接手艾滋病感染者的随访和发药工作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失访(就是患者从医生的工作中消失了)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有些患者拿了一次药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也有的患者领过几次药后,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最终不再复诊。

导致艾滋病感染停药的原因,既有患者的主观因素,自己不愿意在继续服用艾滋病的抗病毒药,也有客观的因素,比如因病去世。

因病去世的就不用细说了。一方面是因为病情重,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因为还有其他基础性的疾病。总之是比较复杂的,这里不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有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引起的。

我们来根据实际的情况,分析一下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其他原因。

  • 第一、因无知而停药

前几年有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大概六十多岁。单身、男性、家庭贫困,靠民政局和亲戚的救助生活。

诊断为艾滋病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大的问题,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服药之后也没有很大的不良反应,但是自己觉得太麻烦,就停药了。

几年后,患者艾滋病虽然没有进入发病期,却因为其他疾病走了。

  • 第二、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因不良反应而停药,多半是一些老年和非常年轻的艾滋病感染者。服药后胃肠道的反应和睡眠问题经常困扰着老年人,有些老年人不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觉得去看病又麻烦,就干脆把药停了。

有一些人对非常年轻的艾滋病感染者会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感到不解,年轻人应该比老年人更理解艾滋病的严重性,只不过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加上本来可能没有艾滋病症状,觉得暂时不吃也可以,想这将来有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再吃。

  • 第三、主动放弃治疗

有个别艾滋病感染者破罐破摔,他们知道艾滋病目前暂时是无法治愈的,觉得与其一生吃药,不如潇洒地活着。

这部分人其实还是挺危险的,由于三观不正,有可能称为艾滋病的重要传播者。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停药,除非药物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暂时又找不到替代的药物,其他情况下的停药真的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

艾滋病感染者服药的依从性教育,一直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按时服药,不但对自己有利,由于体内的艾滋病毒载量不断地下降,也能够降低在人群中传播的风险。这就是曾经比较流行的“治疗即预防”的理念。

小结

绝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原因,是出于个人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医生的科普显得尤其重要。在开始诊断艾滋病感染之后,患者就应该了解艾滋病的一些基本常识。

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后,一定要注意定期的复查,有时候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解决的。做为感染者本人,在停药之前,请一定联系专业的医生。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

艾滋病死亡率和死亡总人数远高于新冠肺炎,为何没有引起很大恐慌

这是很好的一个提问,让大众知晓并消除恐慌!

2019年1-7月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39483例,死亡人数为11454例;2018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64170例,死亡人数为18780例。而截至到目前中国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为84506人,死亡人数4645人,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来看,艾滋病大大高于新冠肺炎,而同样是病毒感染,艾滋病为什么不会像新冠肺炎那样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呢?原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看:

1.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较广,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可以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传播,所以无孔不入,而艾滋病的传播以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其中目前以性传播为主,所以,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远远超越艾滋病,很多都是连同亲人一起死亡,甚至病人的大小便等都有传染性。

2.新冠肺炎起病急、发展迅速,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快速发病,部分男女老少,而艾滋病发病持续时间较长,在不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可以生存约2-8年,所以发病较为缓慢。

3.新冠肺炎目前无特效药,这是最让人引起恐慌的事情,而鸡尾酒疗法目前发展已经有三十多年,通过鸡尾酒疗法可以治疗艾滋病,抑制HIV病毒的复制,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4.严格的管制,例如封城等,一直程度上体现了强制性,体现了政府等职能部门的重视。

5.未知带来的恐慌,新冠肺炎发展迅速,很多疾病的机理尚未清楚,这个疾病还具有很多的未知性,而艾滋病的诊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较为清晰。

有关传染性疾病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李平医生,健康路上有我陪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