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有什么由来)

本文目录

  •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有什么由来
  • 元旦是全世界的节日吗还是只是中国的
  • 元旦为什么是传统节日
  • “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洋节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有什么由来

谢谢邀请,试着答一下,

元旦应该是西方国家节日,属公历,

我们国家以前都过自己的节日,也就是农历,

不过从目前来看元旦应属国际性的了,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

至于怎么来的不知道,抱歉。



元旦是全世界的节日吗还是只是中国的

元旦可算是世界性的节日,当然也是中国的节日。凡使用公历的国家,元旦算节日,世界上不少国家使用公历,所以元旦算是具世界性的节日。而我国而今是使用公历的,所以元旦也是我国的节日。元旦是节日,还被定为公众的假期,但在民间,在农村,我国更习惯过春节,把春节看得比元旦重要。

元是开始,旦是早晨,元旦是指一年第一月第一日的开始。现特指公历的1月1日。在我国,早在三皇五帝的颛顼时代就有元旦之说人,距今已有五千年,比公历的元旦的形成要早许多。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国人历来重始与终,求善始有善终,所以对元旦是十分重视的。

我国古人十分重时序历法,纪时上创造有多种历法,有阳历,有阴历,有干支历,所以,我国使用的历法有点复杂。现在的公历是从阳历改造而来,有阳历的许多特点,我国现是使用公历的,同时也使用农历,使用干支历。农历就是阴阳合历,阳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二十四节气使用上,阴历重在月历,传统习惯上,则以阴历年终与年始作为节日,辞旧迎新,隆重地过。阴历的正月初一也可叫元旦,但为区别公历元旦,所以在我国已确定以公历1月1日称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不再称元旦,而叫春节。

元旦为什么是传统节日

元旦为什么是传统节日?我的回答是:作为“春节”意义上的元旦才是传统节日,今天的公历元旦不应该称之为传统节日,这是因为:

古代之元旦则为今天的“春节”。“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而“元旦”二字合起来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称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可见,古代早已有了元旦的说法,尤其是宋代更为明确,认为元旦即是新年。

我们现在也认为元旦是新的一年,但有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元旦跟古代的元旦,日期是完全不一样的。

夏朝的元旦是正月初一,商朝的元旦在十二月初一,周朝的元旦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期,又循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不改日期。

可见古今虽然都有元旦,但此元旦却非彼元旦,因为古代所用的是阴历(夏历),而不是民国建立后的新历;所以古代的元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节”,而不是新历1月1号的“元旦”。

民国之元旦,即是新历一月一号。孙中山被人们称为国父,究其原因便是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临时政府确定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初始年为“元”,使用公元纪年法,以西历一月一日为元旦,而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则为春节。他认为:“行夏历,顺农时,从西历,便统计。”

孙中山这样的做法,把元旦和春节分开,一是为了顺应传统,尊重文化,二是可以照顾农时。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以农业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而且中国古代早已有二十四节气之分,所以“行夏历”,既能照顾民生,又能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而“从西历”的做法,一是方便计时,因当时很多国家都开始使用公历,民国使用公历的话便能与国际同步;二是根据形势而定的,当时中国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历法自然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新中国之元旦,承袭民国。1949年夏,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此次会议通过使用民国时期的“公元纪年法”,即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公历。所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的一月一日则为元旦,这一历法一直沿用至今而未更改。

总而言之,自从采用了公元纪年之后,元旦和春节就有了划分的标准,我们现在过的元旦在古代可能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所以它不能算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洋节

元旦可能是争议最大的一个节日——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洋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节。唯独元旦要说是中国节,那置春节于何地?如果说是洋节,却又是我国的法定假日之一

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元旦的起源:严格意义上我们现在所谓的“元旦”概念出现前咱们中国本土就有元旦的概念——那时的元旦指的就是现在的春节,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元旦者一年之始也。不过中国传统的农历历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汉代之前一年岁首为十月,换句话说那时的元旦是农历十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之后中国历朝历代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那么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元旦又是怎么来的呢?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但是以后就完全和朔日脱离了联系,成了太阳历。后来的格里历(现行公历)完全继承了儒略历的月份设置和儒略·凯撒的新年。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都明白了:“元旦”作为一种概念是中国人的发明,但今天的元旦节并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元旦节,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元旦节是我们今天的新春佳节。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也过公历元旦呢?

1912年1月1日(公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状态下为尽快和国际接轨,中华民国决定采用公历纪年——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为了和国际接轨,所以人民共和国继承了中华民国使用的公历历法,同时使用公元纪年。所以现在的公历1月1日的元旦只是叫了一个中国名字的公历节日,在国外公历新年是没有这个名字的。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四日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我国目前的节假日实际分为传统佳节和纪念日两类:“元旦”这个名字虽出自中国古籍,但从立法上看其实是作为纪念日庆祝的,不属于传统佳节的范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