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老师的八种礼品1000元(闺蜜给儿子幼儿园老师送了1000块钱礼,过节不送礼的家长坐得住吗)

本文目录

  • 闺蜜给儿子幼儿园老师送了1000块钱礼,过节不送礼的家长坐得住吗
  • 女朋友在私立学校当老师,学生家长送了张一千块的购物卡,到底该不该收
  • 谁来说说给老师送礼的事,送不送,送多少,怎么送
  • 在农信社存定期,1万送100块钱的礼品、10万送1000元的礼品,值得存吗
  • 要开学了,家长送礼物红包老师拒收,直接给老师手机充一千话费,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 家长的烦恼,给不给老师送礼
  • 作为家长,你有给老师送过礼吗,包括现金,或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
  • 新年到了,如果家长给了你1000元的红包,你会用来干什么

闺蜜给儿子幼儿园老师送了1000块钱礼,过节不送礼的家长坐得住吗

这位妈妈出手真是大方,一送就是1000。我很想知道那位是什么反应,是愉快的收下了,还是一脸的尴尬。

我是非常讨厌这种给老师都送礼的风气,很多老师一开始对于家长是没有什么期待的,但是经过家长的“熏陶”,对家长的期待越来越高了,最后有些没节操的老师干脆以谁送的多就对谁的孩子更好。

家长是一边送着礼,一边在心里鄙视老师,这种心口不一的送礼难道真的能换来老师多青睐你的孩子一点吗。

如果你的孩子优秀,你无需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获取老师更多的关注。如果你有的家庭教育不好,你指望通过送老师礼就能提高你孩子的学习成绩吗。这种逻辑简直就是可笑。

所以,家长请在自已身上用力,把这份心思用在孩子身上,比给老师送礼强多了。

女朋友在私立学校当老师,学生家长送了张一千块的购物卡,到底该不该收

一年级数学老师,今天教师节有三个家长送了500,500,200三张卡,我全部退了,放在信封里,和小朋友说是给妈妈的一封信。但是有小朋友送的巧克力,家长自己做的月饼我笑纳了。这样做不知道对不对。

谁来说说给老师送礼的事,送不送,送多少,怎么送

身为教师,实话实说,不需要送,老师需要的不是家长的礼物。

据我观察,领导家孩子、关系户、爱送礼请客的家长……其孩子纪律、学习等各方面反而表现的多不好,甚至可悲、可怜。

比如隔壁班领导家孩子,她知道自己的家长是学校的领导,心里自然抑制不住地优越,也知道一些荣誉自己不用十分努力就能获得,所以学习、做事总不肯尽全力。同学们知道其是领导家孩子,都巴结她,让着她,哄着她……可怜她正因此难以得到真情,难听到真话。一直活在云端里,今后怎么办啊?

也看到几个爱请客的家长,其子女在校表现皆不好。老师吃了饭,难以再严格要求孩子,也会觉得家长请客或送东西一定是很溺爱孩子,且自己想偷懒,想多指望老师,希望老师多照顾孩子,孩子也觉得自己应该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所以,那几个孩子都没考上高中,品行也越来越差了。

因而大多数老师都喜欢教贫民百姓家的孩子。方便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严格要求。

家长无需忧虑担心,只要教导自己的孩子爱戴老师,遵守校规,努力学习就会受到老师的喜爱。

同样,身为教师,不向家长索要任何财物,才能赢得学生真心的敬爱。我都是请学生监督向自己的家长了解看看,老师是否是无私地真心希望他们一切都好,不需要家长一分财物。效果不错。

(图片来自网络)

在农信社存定期,1万送100块钱的礼品、10万送1000元的礼品,值得存吗

先说【答案】,当然是值得存的。因为农信社的存款利率在全国所有的商业银行当中本身就是较高的;如果在农信社办理定期存款业务以后再送你礼品的话,那实际收益率是非常可观的!

10万元存款放在农信社,假设需要我们办理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在2.1%左右,到期利息就是2000元;在办理存款的时候还可以获得价值1000元的礼品,那么到手的最终收益其实是3100元,也就是说实际存款利率为3.1%,在商业银行当中已经算是相当高的了,甚至比余额宝都要高,别忘了余额宝可不是保本保息的定期存款产品,它仅仅是一款货币基金产品。同理,1万元存在农信社1年,到期收益是310元,实际存款利率也是3.1%,堪比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其实不光农信社存款送礼品,99%以上的商业银行都有这种活动,主要还是通过存款返现的方式最终达到揽存的目的。新年刚过完,大家手里也有了不少闲置资金,各大银行在这个时间段纷纷推出存款送礼品的活动还是可以理解的,美其名曰“开门红”。当然,银行为了完成2019年制定的揽存目标,其吸引客户进来办理存款业务的营销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通过提升存款利率的方式、有的通过存款送礼品的方式,还有的甚至通过存款返现的方式!

像我们本题当中的农信社就是通过存款送礼品的方式来进行的,实事求是的讲揽存力度很大,大家遇到了千万不要错过,因为在《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下,在农信社办理50万元以下的定期是完全零风险的,谁给的收益高就存在谁那里,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是我们每一个储户最应该关注的!

要开学了,家长送礼物红包老师拒收,直接给老师手机充一千话费,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在前些年,每当逢年过节时,确实有些家长爱用“充话费“的方式,给孩子的老师“送礼”。

对家长来说,这种“送礼“方式有一个最大好处:不必面见老师,避免了传统送礼中的“拒见拒收”的尴尬,一旦充值成功,老师想退也退不了,而家长只需给老师发条短信“感谢为孩子费心了“确认一下即可。

那时候,家长这种“充话费“的送礼方式,数额一般也不大,100,200,顶多500。不过,如果送礼的家长多时,据说有些老师的话费可能几十年也用不完。

曾经有位班主任“吐槽“心中苦恼:学校给所有班主任开通了一个“免费“(学校交费)卡,需换一个新号码,可自己的旧号码中还有几千元预存话费,去运营商网点要求退回剩余话费,却遭到了拒绝。

还有一班主任也遇到同样的苦恼:家里安装了电信光纤,套餐中包含手机免费通话,因此,原号码几干元话费余额,只能用于“养号“费。

随着信息化进入百姓家,如今的家长也开始懂得了,以“充话费“的方式给老师送礼,早已“OUT“了!

因此,本题中的家长仍用“充话费“方式送礼,并且还一次性充入1000元,这会让老师感到十分为难!如果班级里有10位家长这样做,我只能说,家长这是要给运营商捐款的节奏啊!

其实,微信在个问题上更有优势:打入某账号的款,有现金功能,也可提现转存到银行账户。但是,微信设置了一个“机关“:转出的款项,如果对方24小时内未接收,将原路退回。对家长而言,这不是一个好功能!但对老师而言,却是一项有力的保护措施!

最后,“三味“要跟家长郑重地说说给老师送礼的事:

眼下正值开学季,孩子将面临着认识更多的新老师。开学之后不久,又是教师节。从历年情况看,每当这个时候,家校之间的关系总被弄得沸沸扬扬或乌烟瘴气。

这不,近几天网上爆出:家长群为筹教师节礼品款引发争议;夫妻为教师节送礼大打出手……弄得教师很被动,也损害了教师形象。

其实,没有哪位老师会指望着家长送啥子礼,这不仅是师德要求,也有师风禁规的约束。如果家长真想重师,不如好好尊重老师的意愿,让老师安安静静地过个教师节!

用“充话费“等之类的方式,行“送礼“之违规之事,实质上是对老师的一种强迫和不尊重!

我是“三味聊教育“,感谢您的阅读、关注和点赞,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家长的烦恼,给不给老师送礼

这是个社会问题。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受到老师的关照。

主要是教师,为人师表,不应该收受学生家长和学生赠与的任何礼物(包括现金,微信转账)。

这里,不是指学校全部教师都收受礼物。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哪里都有害群之马。说的好听一点,“尽管是少数教师这么做”。但是,他们影响的祖国的未来,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坏!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打下深刻的烙印。

国家应该把教师收受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礼物上升到战略层面考虑!

祖国的下一代就是国家的未来,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继任者。

对于教师队伍中,收受礼物者,一经发现,取证证据确凿。一律取消教师任职资格,开除公职。

作为家长,你有给老师送过礼吗,包括现金,或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

送过,但那是感谢,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诲抚育之情。

记得那是孩子读高三时教师节的头一天,我拿着新买的一条金项链去学校见孩子的老师,要把它送给老师,以感谢她对孩子的辛勤付出,老师知道我的来意后,坚持不要,任我怎样努力都没有达成目的,还反复地说教育孩子这是她应该做的事情,孩子学 习好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这就是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至今天,我还与这位老师保持联系,并相约两年后她退休时,我们要相聚一起,好好地享受退休生活,过好晚年每一天。

新年到了,如果家长给了你1000元的红包,你会用来干什么

谢谢邀请。如果真的家长给了1000元红包而且又不得不要,我会用这个钱去置办一些家里需要的物品。比如买个四件套,给家长买点营养品、给父母买件衣服等。个人观念,不喜勿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