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和书法的区别是什么?有些幼儿园不教算数、拼音、书写,你怎么看

本文目录

  • 写字和书法的区别是什么
  • 有些幼儿园不教算数、拼音、书写,你怎么看
  • 六岁的孩子刚学写字拼音,天天练跟要人命,多大才会好点

写字和书法的区别是什么

好的。问的好!我来回答?非常希望能得到你的满意。

写字是实用;书法是艺术。

写字是记录语言。

一.写字是实用

1.正确;

2.快捷。

正确,大家认识;快捷,方便。

写字有笔画、笔划、笔顺、结构等,都是有方法和规则的,这些方法和规则,大家都必须这么写。如果说,写的字,多一画或少一画,这个字就错了……。所以说写字是讲共性的,我们大家都必须这么做。

二.书法是艺术

书法的美在线条、在结构。书法的美源于自然,是自然美。自然美,气象万千,层出不穷,异彩纷呈,自然而然。钟繇的书法古朴,王羲之的书法妍丽,虞世南的书法浑穆、欧阳询的书法险绝……,书家林立,独树一帜,同源异流,开宗立派。由此可见,书法是讲个性的。

写字和书法,都离不开文字,都要有文字形、声、义三要素的修养,所以说写字和书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以诚相待,做好文字的功课,这也是在增长我们自身的学问。

有些幼儿园不教算数、拼音、书写,你怎么看

题主所认为的算数是加减法?乘除法?教3岁的孩子运算?还是4岁、5岁、6岁的孩子呢?

书写,一笔一划地教孩子写字?写笔画吗?每天写?天天坚持写?

拼音,是aaa?ooo?还是bababa?抑或是 b――ā bā b――ā bā bā bā ?

画画对写字有什么好处?

3岁的孩子连撕纸的力度都掌握不来,让他们写字能写吗?所以,这就需要孩子们通过画画来熟练掌握握笔、运笔的力度和姿势,为将来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画画中渗透数学知识

“我画的树比你的高。”

小朋友每时每刻画的事物都不会一样,高和矮是不是数学知识?

“我画的果子比你的多。”

还有的小朋友会比较自己在树上画的果谁更多谁更少?比多少是不是数学知识?

“我画的鱼比你的大。”

比较大小是不是数学知识?

语言方面的知识

老师每天都把孩子说得不正确的音纠正过来,这和语文中的拼音有没有关系呢?

幼儿园一日活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所有的活动都会渗透着语言、数学、书写等各方面的知识。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孩子所学知识,都是循序渐进而进行的。

我从来不相信会有幼儿园连说话也不教孩子,难道孩子一天到晚就只是傻坐着吗?不可能的事吧!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懂得很多道理。

正如我在乡下,我们所接到的通知都是不能小学式系统化地教书写、教拼音,四则运算。所以请题主去想一想什么叫做小学式系统化的教?再者,如我班上的一些家长所讨论的问题:

“我家孩子连穿衣服都不会穿,每天都要我给他穿衣服。”可他却要求老师教孩子写字,这适合他家不动手、少动手的孩子吗?

“我家孩子回家总是拿手机玩,我怎么教都不听。”三岁多的孩子已经沉迷于手机,能期待他会主动学习吗?

“我家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吃饭,现在三岁多已经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扣纽扣、上厕所、也会读很多儿歌、画画还蛮像的。”这孩子每天都会把幼儿园所发生的事回家告诉家人。家长用心的陪伴孩子成长,老师在园的多元化教导。大家认为他在小学之前会不会算1+1、1+2、2+3等于多少?他在说话方面会吞吞吐吐,还是流利的进行呢?

我是幼儿园老师,我在乡镇的公立幼儿园上班。我的见识不多,但是我所知道的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都会进行多元化的引导孩子。幼儿园并不存在什么也不教,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会,反而是花心思发展孩子的思维。

即便是滑滑梯,也有规则可学。上楼梯不争不推,不在滑梯下往上爬。虽然这是最简单也最正常的事,可是我在乡下和大城市都见过孩子争玩的现象。甚至于因为孩子间的“争玩”而让大人大打出手。这些事情,幼儿园老师教了,可有些家长们认为无关紧要,所以有时候就出大事了啊。

如果连画画、唱歌、跳舞、玩也不教的幼儿园,我劝你们的孩子还是别去了,因为孩子读小学时必定会厌学!学龄前的孩子,天天无休止地写字算数读拼音,把小学的知识都提前学了,上小学能认真学习吗?扪心自问,自己提前知道了一知半解的知识,老师再教的时候还愿意听讲?

请不要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的事,做事应循序渐进。

六岁的孩子刚学写字拼音,天天练跟要人命,多大才会好点

六岁的孩子,刚上学,开始写拼音。多大会好点儿呢?这么给你说吧。孩子刚上学,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时候,好习惯养成了,受益终生。一旦养成了磨蹭的坏习惯,也不是一两天能改正的

下面给你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心得

一:好学生离不了好习惯

1按时写作业

放学回家之后,该喝水喝水,该吃东西吃东西,该上厕所上厕所,然后坐在桌前写作业,就不用再来回走动了,写完为止。一开始可能孩子不适应,但是家长要监督到位,大概一个月最多半年就养成习惯,以后他就自觉了。我们家俩孩子,都是这样养成习惯,基本上,现在都不用再管了。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及时发现孩子的薄弱科目。可以提供一下专项训练。

语文:首先课本上的该背诵的背诵,然后注重阅读,现在阅读占得分数挺多,可以给孩子买《阅读理解80篇》让孩子多练练。

数学,多做练习题。看计算错的多,还是应用题,针对性的买练习册多练习。

英语:那就是背诵课文,在英语老师要求每天背诵英语之前,陈笑每天大声朗读二十分钟。甚至十分钟也行,日积月累,英语肯定有提高。有针对听力的练习册,也有阅读的,针对孩子的卷子,给他买相应的练习册。

分享女儿的求学经历:其实,女儿比较小,幼儿园只上了一年,上学之后跟不上,老师讲一遍,我在家给她讲一遍。给她买了三本练习册,年底三门成绩都是100,后来她就跟上节奏,再也不用单独辅导了。

二:爱孩子先爱学习

我们也是第一次作父母,没有经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学习别人包括前辈的的教育经验。就像有一次家长学校时老师说的 ,厨师需要上岗证,医生也需要医师证,而我们一旦有了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父母,但是并不代表你就是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会多看一些教育方面的文章。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也比较急躁,但我会反思自己,做错了,我也会和孩子认错。

分享我自己的求学故事:在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报考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每天晚上或者礼拜天,我们都是一起学习,他们写他们的作业,我看我的自考书,我一直考到陈笑上五年级回来之前才本科毕业。我本来是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无心插柳的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观念。让孩子感觉学习,不是负担,是享受,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三:好家长注重陪伴的力量

在孩子求学路上,家长的陪伴,熏陶很重要,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推给老师,就像家长学校的老师说的,“对于学生们来说,学校环境是一样的,社会环境也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学生们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着不同的学生。”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已工作忙为理由。

1有个案例,一位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陪伴了六年,孩子写作业,他就在旁边看报纸,等孩子上了重点大学,才发现,其实父亲根本不认字。 你想,不认字,看报纸,还天天看,多痛苦?可是文盲父亲愣是把孩子陪进了重点大学。

2要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有的时候我们肯能会觉得孩子比较烦人。可是仔细想想孩子和我们相处时间,能有多少?等到了高中,你都摸不着了,只有想他了。分享我的故事:当初儿子必须在初二转学回来,我可以让他自己先回来。我们稍后,或者不回来,但是我们考虑之后,决定全家回来,我们的工作,从零开始。但是孩子的学习衔接的很好,没有出现同事孩子出现的厌学或者成绩下降之类的。比较欣慰!

希望能帮到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