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恨离别你们已经体会到几苦了?佛说人生八苦,其中的“老”苦不仅让美人失色,更让身弱易病,大家怎么应对衰老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恨离别你们已经体会到几苦了

这么说吧,人生有八苦,我已体会到病苦。

讲病苦吧。自打出生以来,因过敏性体质之故,所以吃尽了打针吃药住院等苦头。记得上小学时,基本上一周上学出勤只有三天,所以直到现在我的文化知识基础没有打好。因为病的不轻,被医院拒收,说是无能为力,回去忙备后事吧,这个医生还是个科室主任呢。他女儿还和我是同班同学。感谢母爱的伟大,是我妈不信医生的话,自己想办法,把我从死亡的边缘线上拉了回来。

成年后,我又因心梗几次命悬一线。第一次当心梗初发生时,我也不懂是心梗,只觉得胃不好受隐隐有点疼,还以为是胃受凉了。后来疼到心口那里,开始浑身冒虚汗无力,衣服都被湿透,想就近拿块手帕,尖指够着手帕却再也无边拿起。喉咙像有人揑紧了似的透不出气,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这次我真的要死了,想到家人下班饭没人做了。脑子一闪就想这。求生的欲望让我强撑起来,一边大口吸气吐气。一边抖擞着捶胸口,约半小时后才慢慢恢复正常。后来去医院却检查不出什么,心脏,血压,血常规一切正常。说是犯病时才可能查出。天啊!犯病了话都说不出了,手指拨电话号码也无法拨动。这真是病来如山倒!经过四次一瞬间,后来,我每天早上到现在,用凉水擦胸,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平时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心梗再也没发生过。

所以,平安健康就是福!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佛说人生八苦,其中的“老”苦不仅让美人失色,更让身弱易病,大家怎么应对衰老

这两天有人拿着佛说人生八苦的“老”苦来养生,要怎样保养这个身体。好不好?对于一般众生,我们知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你赞同佛的话,那么你也是学佛人或者是学佛爱好者。那么佛指的人生八苦可不仅仅是老苦,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苦。

你单独挑一个“老”苦,那么其他的苦为什么不去考虑?其实很多的学佛人关注的不是解脱和轮回之苦,只不过通过佛法让自己过得更美好更幸福。这个问题都是在关注自己的外形和容颜,你不知道这些很容易转瞬即逝的? 能留住的是我们的慧命资粮才是不生不灭,就像心经中说的:无无明, 亦无明明尽。但是既然问起这个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这个话术让大家关注的老“苦”对我们不起作用呢?

答案就是要实修实证?如何理解这个意思呢?也就是通过通俗易懂的锻炼(佛教专业术语就是修行)让我们通过锻炼延缓肌体的老化而让我们有能力对治体弱病苦。

说到锻炼, 肯定很多人会认为,锻炼就能化解病苦?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修行不说锻炼了,因为锻炼只是单纯的增加肌肉增加抵抗力和维持健康,也能消除我们的病苦;难道一定通过修行才能达到化解病苦的效果?是的。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随着业力的牵引来到这个世间的, 业不重不生娑婆。 而且病苦衰老就是业力的返现。

当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个方面的功能开始下降的时候,业力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增长起来,这样我们即开始呈现出各种的磨难、病苦还有灾祸,其实这样都是前世或者无量劫积累在我们的轮回中的片段带到今生而已, 所以就有了各种的人生中的世间百态的出现, 有了痛苦、不幸和烦恼。那么这些记忆中的相续是什么呢?就是业力, 万般带不去, 唯有业相随。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的业力让我们在轮回业海里翻转起伏 。当我们辗转轮回有投入一个新的生命体之后,业力也就随之伴着我们而来, 并控制我们的心力。在我们年轻的时候, 身强体壮,业力无法颠覆我们的意识 ,但是他会偶尔像个熊孩子一样让我们不得安宁和捣乱,让我们的生活呈现出各种的喜怒哀乐。不能保持一个恒常淡定的心态来观照我们的内心而开启内心的智慧。

所以, 如果我们单单从佛说的人生八苦中领悟到苦集灭道四圣谛来领悟人生之劳苦,就会升起一种脱离这个悲苦的世间的念头, 那么你就会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修行来脱离这个业海, 因为只有这样, 我们就能抗拒衰老带来的病苦以及无能为力。

事实证明,通过修行是完全能改变我们的生命体系和抗衰老能力的。在佛教的寺院中的生活每天都是修行,早晚课诵经、打坐、拜佛等一系列的功课引领大家慢慢去除业力无明烦恼,让心回归到宁静的自性家园。包括很多名人在进入老年以后突发癌症等恶性疾病, 进入寺院后修行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痊愈后继续进入生活和工作中。(例如稻盛和夫)

那有人说了, 我们还要上班带孩子还有事业和家庭, 难道放弃这一切如佛门去修行吗?这太不现实,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工作上的责任,如果自己有勇气放弃但是家里人可能一时间都无法接受。单身可能还好说, 但是要是拖儿带女的真的无所适从。其实我们不需要抛家舍业的去宁静兰若之地才能修行, 关键是一个处理的心, 你到哪里部都是修行吗?只是转变一下思维和方式, 那么一切世间的程序也为你而改变。

如何做呢?就是在早起和临睡前个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磕头打坐念咒,这样恒常持久的修行不间断,在年老体衰的时候别人被业力和衰老压垮蹒跚行走时 ,我们靠着修行的力度早已将业力吹破的无影无踪依然延续着刚强稳健的步伐行走在人生的顶端。这就是佛法不离世间觉, 用心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轨迹,来到世间就是通过修行变成道用。一切都是吉祥圆满的人生。

所以我就针对一些人对人生八苦的断章取义做个解释,你想保持美颜又不想被衰老病苦击垮, 那么现在就行动起来,等你修行一段时间后, 容颜和身体不仅回复青春时期而且周围的环境也因你而变。时间是人制定和规划出来的。做个强者还是做个懦夫就靠自己了。

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了情吗

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情了吗?

爱情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真挚又美好的,可以说在众多的小说中爱情大多都贯穿整部小说。还有很多小说中描写的就是爱情故事,特别是求不得的爱情故事最令人伤怀。就像是《半生缘》一样,男女主角相识的很缘分,他们分开的也很无奈。一生都在爱情中伤怀,不如没有遇见,但没有遇见又不如就这样遇见。

没有对错,没有后悔!因为后悔只是爱的不深而已。不但爱情小说中有这么真挚的感情,在西游记中也有这般令人无奈的爱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动情了吗?其实剧中有一句话表现出来了!

西游记中唐僧带领着孙悟空等三个徒弟一路上跋山涉水,路经数百名妖精,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才走到了女儿国。不知道若是有可能的话,唐僧还会不会后悔踏入女儿国的那一步。只是此时的唐僧什么都不知道,心中只有他的佛经。唐僧与三位徒弟一起进入女儿国后,就被众人当做景观赏看。那绝对是珍惜版的动物!

就连猪八戒这样好色又脸皮厚的妖精都被周围女子看得面红耳赤,连连用袖子挡住自己的脸。而他们在刚进入女儿国的时候,就有人向女儿国国王禀报。之后唐僧就顺利的见到了女儿国国王,不成想女儿国国王因看唐僧的美貌看得太出神了,竟然在大臣面前丢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脸。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之后丞相去驿馆中为女儿国国王提亲的事情。当时唐僧是连连拒绝,自己是个和尚怎么可以成亲呢?可是在女儿国国王的盛情邀约下,唐僧也不好不给面子,去赴了一场名为看“国宝”实则是两人谈情的会。在夜晚蜡烛似明似暗的光线照射下,女儿国国王对唐僧说:你真的四大皆空吗?你若是四大皆空为何不够敢看我?

不知是激将法起作用了,还是唐僧原本就想要看看她。唐僧就对女儿国国王说:我今生已经身许佛门了,若来世有缘分…..。若来世有缘分会怎么样?唐僧并没有把之后的话说出来,也许是两者都明白,也许是以唐僧的身份不便说。不管如何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动情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对比唐僧的态度你也会发现这一点,在取经的时候唐僧对所有的女妖精都是不假辞色,唯独对女儿国国王是温语柔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