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在哪个寺院出家(看破红尘,出家修佛的名人有哪些)

看破红尘,出家修佛的名人有哪些

说道名人,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文艺界的明星了。

李娜,原名牛志红,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曾是中国大陆女歌手,出家后法名释昌圣。

陈晓旭,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商人。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在百国兴隆寺举行了剃度仪式,落发出家,法号妙真;同年5月13日,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享年41岁。

李阳

  2014年7月26日,疯狂英语、疯狂汉语创始人李阳在千年古刹——河南登封少林寺皈依佛门,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名延依。

出家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说个狠人,2015年,某宝创始人之一,抛弃千万身价去出家,走了2000公里,他出家的理由说出来普通人很难理解。可能不少人看过他的故事,但是他出家的心态让人很炸。

没错,他是鬼脚七,法号:行空。

做过高管,出过书。出家后他不带一分钱,从五台山到峨眉山,靠一双脚一路走了81天,吃喝拉撒睡都靠乞讨。

说起来很搞笑,他乞讨的方法跟别的出家人很不一样。不是帮对方讲佛,而是教别人做电商。

当然,这是他想到的办法,因为他才出家后,在五台山打坐了7天就和师父说要徒步去峨眉山,就和现在很多人想徒步去西藏一样。

结果啥也没带,师父就把他送出了门说:“走,不要回头!”

结果零下十几度,一路廖无人烟,还好遇到一辆过路车给了他吃的,直到翻秦岭才见到一户人家。

然后,他一夜无眠。

他怕了!

怕被饿死,怕被冻死,怕路上有野兽。

他跟自己战斗了一晚上才想通。我估计当初唐僧也是这么想的吧。

可能你觉得这个人是作秀,体验生活的,那他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出家体验生活还可以理解,但是他何必要挨饿受冻,风餐露宿,自讨苦吃呢?他又不做直播。

他倒很淡定,说:“别人的想法我管不了,我要做自己。”

别人问他2000公里路,要是两个月都走不到怎么办?

他说:走不到就走不到吧,我不是为了到峨眉山,是为了走路。这才是我的目的,我的初心。

他的初心:修行!

是不是感觉有点神经病?

那你感觉错了!

这个法号行空的入世的时候很牛,但有个心结。

和我们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年轻的时候也只想着工作,只想赚钱,只想买房子,车子,只看重结果,而从不在乎过程。

结果,他是赚了钱,也什么都有了。

结果,他40岁的时候就开始患得患失!

所以,他出家是为了渡劫,用苦行僧的方式打开心结。

当然,我们不是他,入世时很有可能做不成他,出世时也不定选择做他,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经历过,体会过,才不妄人生走一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小到大的经历。

鬼脚七,真名文德,因为从小家境贫穷,所以就早熟。和表哥两人偷偷买冰棍吃,还不忘给父母一人带上一根,结果被父母骂乱花钱。以至于后来别人买冰棍他吃,他都不敢吃。

读大学时谈了女朋友,是异地恋,结果因为没钱买车票去女友的城市看她,被分手。

可想而知,他余生肯定把挣钱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

结果他做到了。

结果40不惑之年,他放下让人羡慕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出家,只为修行。

与其说是修行,不如说是修心。

如果不是小时候的经历,他不会过早独立,过早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这些普通人理解不了的事。

如今,他身居山里,抄抄经文,学学佛理,挑水做饭,从生活琐事里体会人活着的意义,远离小时候那种只为目的,毫无乐趣,毫无意义的生活。

他说:征服自己是修行。

这就是鬼脚七出家的心态。

写在最后:

说实话,起初我也不是很理解这个人,主要是我之前觉得出家修行一般不都是吃斋念佛,为什么一定要苦行!

看到他我才明白,没个人出家修行的心态和小时候或者是出家前的整个人生经历是不开的。

鬼脚七踩过三轮车,卖过冰棍,他一直在吃苦耐劳,所以他最好的修行方式还是在苦中体会,领悟自己的人生路。

成也是修行,败也是修行。

说的就是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修行的最佳办法!

而修行本身是一种情绪,疏解情绪的方法无非是从内心或者从外部。

外部修行:以运动身体的方式,排解自己内心的压力,从而得到快乐和满足,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才会有所领悟。

内部修行:冥想让人放松,把自己植入想象的世界,在想象里听,闻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行为和认识,从而让自己又所得。

所以,一个人不管是以怎么样的心态出家修行,都是想找到自己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需要勇气和付出的。

为什么有的人想出家

西藏那边的,可以算说是风俗吧,男的出家的概率比较高,就好比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看的西藏那边的喇嘛比较多,年龄大小不等。要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为什么还有那么选择出家的呢?
可以说是恋爱情感方面,家庭幸福方面,社会工作方面。政治权利方面,受到比较大的打击,又或是自认为看透了社会,所以一心想要像那些所说的“看破红尘”一样决定了出家,还有就是一个人被环境磨砺过后,有了一份独有的坚持与诉求,而无法在滚滚红尘之中找寻到呼应时,选择一份宁静之处安身、冥想与静思,寺庙、佛院是现行条件下的一个选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