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六条你就抑郁了(想的太多,就会抑郁吗)

想的太多,就会抑郁吗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核心观点如下:想得太多,并不必然导致抑郁症,但可能会加重抑郁症。可以拿糖尿病与吃糖的关系打比方:吃多了糖,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可能会加重糖尿病。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为什么说“想得太多”不一定导致抑郁症?

抑郁症的病因,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比如遗传、神经生化和神经内分泌;心理因素比如易患性格和抑郁气质;社会环境因素比如重大压力和应激性事件。并无任何证据表明,“想得太多”会导致抑郁症,或者学历高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

二、为什么“想得太多”会加重抑郁症?

有的抑郁症患者经常会陷入无谓的幻想中,他们对一件常人看来很小的事,每天都要想上几十或上百遍,却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反刍”。事实上,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还有些问题光靠想是解决不了的,唯有采取行动才行。可他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是空想个不停,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挫败感,加重了抑郁情绪。“思维反刍”的背后是因为他们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绝对化要求:我必须把这件事做得尽量完美,我必须让自己的身体完全健康,我当时怎么就让那件事发生了呢?比如过度概括化:我长得不好,所以他们肯定不喜欢我;比如消极预测未来:我身体不好,这辈子肯定是没希望了。如果想多了这些问题,患者的抑郁症状确实会加重。

三、抑郁症患者应该如何“想”?

抑郁症患者习惯用消极思维看问题,对过去发生的消极事件印象极其深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对解决现实问题普遍抱有悲观态度,缺乏高效的行动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既想不明白,也做不好。如何应对呢?我提四点建议:一是学会认知觉察。不要光是想个不停,可以用笔把想法记录下来,把所有想到的要点罗列清楚。下次再想时,就直接拿出来看,可以省点脑力。二是学会认知评估。对写出来的想法,进行自我评估:我想的这个问题是客观事实吗?有没有别的解释?别人会怎么评价这件事?三是学会积极行动。对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我该如何行动呢?对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我该如何接受呢?四是学会转移注意。可以试着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让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开心不起来,很多天和人交流也没话题的人是不是患抑郁症了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去排除器质性的问题。在器质性的疾病当中,比较典型的会有这种表现的病,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所以说甲功全套是你必须要做的检查项目。

甲状腺素它是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活跃起来,代谢活跃起来,情绪活跃起来的一种物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他就会出现情字淡漠,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比如说一个很喜欢打麻将的人,天天熬熬夜打麻将的这种人,他得了比较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突然之间有人叫他打麻将啊,三缺一,他说不感兴趣。孙子他可能平时都很爱笑,你跟他讲个笑话她笑的前俯后仰的,但是这种情况下你再给他讲个笑话的话,他冷漠的看着你。

只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话,她还好,她只是说兴奋不起来,他还没有很严重的情绪恶劣的表现。

如果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要考虑一种情况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到40多岁的女性就可能出现卵巢功能的减退。这时候就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也就是更年期综合症。虽然说更年期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但是也有的人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就总是高兴不起来,也不愿意说话,感觉脑子都变笨啦,情绪也很糟糕,甚至有的人觉得活着都没什么意思,甚至想过不要再活下去。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是首先要去做甲功全套的检查。同时把性激素全套也查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甲功全套都是正常的,性激素全套也没有很明确的异常。这个时候其实也不能完全排除更年期综合症的可能。其实是可以考虑尝试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如果激素替代治疗有效,那就说明他确实是更年期综合症。可能是过几个周期的激素替代,他就恢复了。

内心始终高兴不起来,几年了,都处于抑郁状态,该怎么好起来

抑郁,就是不快乐,每天都有烦事,说白了只能等时机,只要有好事,快乐几天,就会觉得活着还行,但是有许多人往往没挺过去,比如我,没次总想一了百了,其实看看那些吃水都困难的国家,他们为何还那么快乐,他们为何还不孤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